四、论述题
1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将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实验室中,观察婴儿在游戏时与母亲的互动情况,之后要求母亲离开房间,一位陌生人进入房间与婴儿游戏一段时间后母亲再返回。下面是两岁的平平和乐乐在实验中的表现。[统考2012研]
平平:在与母亲独自相处时,积极地探索环境。在与母亲分离后,明显的产生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就寻找母亲,很快地与母亲接触,很容易又高兴起来。
乐乐:在与母亲单独相处时相当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与母亲分离后,表现得非常不安,母亲返回时,对母亲曾经离开表现出强烈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对。
请问:
(1)该实验程序的名称是什么?
(2)什么是依恋?平平和乐乐分别属于什么依恋类型?
(3)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两位母亲在养育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4)依恋安全性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1)该实验程序是陌生情境法。陌生人情境程序是将婴儿与其母和一陌生人安置在实验室里,通过母亲离去、返回及陌生人出现等一系列特定程序,考察婴儿分别与母亲在一起、与陌生人在一起、与母亲和陌生人在一起、独自一人、母亲离开和回来时及陌生人出现和离开时的情绪和行为。
(2)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的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艾恩斯沃斯等人采用陌生情境程序研究婴儿的依恋,将依恋分为:
①安全依恋,大约70%的婴儿,与母亲独自相处时,他们积极地探索环境,与母亲分离之后,明显地产生不安。当母亲返回时,就寻找母亲,很快地与她们接触,以结束这种分离忧伤;
②矛盾依恋,1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即使当母亲在场,他们也非常的焦虑,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当与母亲分离时,则表现非常忧伤;母亲返回时,他们表现出矛盾心理,对母亲曾经离开感到非常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抗;
③躲避依恋,大约20%的婴儿,他们与母亲在一起时似乎对探索不感兴趣,与母亲分离后也没有多少忧伤,母亲重新返回时,常常避免与母亲接触。他们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常采用回避和忽视的态度。
据此可以得出平平是安全依恋型;乐乐是反抗型依恋。
(3)婴儿的依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与婴儿的交往方式。例如,安全依恋儿的母亲对孩子的信号、情绪的表达非常敏感,鼓励他们进行探索,而且她们喜欢与孩子有紧密的接触。此外,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4)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和影响同伴关系的发展,安全依恋的儿童比较自重,热情高,积极性情感较多,而消极情感较少,他们较少牢骚,攻击性也较弱。如果儿童早期缺乏社会性刺激,缺乏关心、爱抚,儿童就难以建立对任何人的依恋,这种早期情绪生活的缺乏将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2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具体表现为: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这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即获得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试选用两种不同的言语获得理论解释上述现象。[统考2008研]
答:言语获得理论归结起来有三种:
(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及时强化”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婴儿言语之后,马上就给予强化,将有利于帮助婴儿形成言语行为。斯金纳把言语的发展看成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数量上的增加。
②模仿说认为,儿童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语言的。
这是由奥尔波特的关于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婴儿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而获得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学说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创造和选择的。
根据语言的习得论,在儿童获得语言的初期,强化依随和即时性模仿存在重要的作用。儿童最初的几个单词是在对父母或养育者的模仿和不断强化下获得。儿童说出“爸爸、妈妈”,父母就会给予强化,同时父母也会不断给向儿童呈现一些语言,让儿童进行模仿。
(2)先天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即由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说。
该理论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知识)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②自然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勒纳伯格。
该理论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语言获得有个关键期,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
根据言语的先天论,言语的习得必须以生理的成熟为基础,因此,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的发展过程都是极为相似的,都遵循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句、复杂句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同时在言语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那么言语的发展将受到损害,比如,从小与动物生活在一起的“狼孩”,由于错过了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即使后来进行言语的训练也仅能掌握很简单的语言。
(3)相互作用论: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认知相互作用论以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论为基础对人类的言语发展做出了解释。
该理论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②社会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神经生理学家鲁利亚。
该理论强调儿童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强调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输入的作用。
根据言语获得的相互作用理论,言语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应该看作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活动过程。在系统发生的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依随可能相对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发生的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婴儿自发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可能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表征能力、适宜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则是言语系统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
3联系实际说明儿童自言自语的主要形式、功能和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013研]
答:(1)形式
①游戏语言,就是指儿童边玩边说,用语言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为。儿童常常借助自己的的想象,通过口头叙说来弥补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如在画画时,会用自言自语来叙述画不出来的情节。
②问题语言,指的是儿童在碰到困难时常会表现出对问题的疑惑、怀疑或惊奇,这种自言自语主要是用来发现问题的所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功能
①指导行动,思维过程外化。
幼儿的自言自语是其思维的有声表现,在游戏语言中假想的游戏伙伴是儿童游戏的精神伴侣,无形的朋友。这种语言现象有时是在孩子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当孩子一个孩子一边画画一边嘀咕,“这是山,山前有个亭子,屋前有条小河。啊,冬天河冻了,小朋友在上面滑冰,小红也在滑……”这种自言自语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把这张画画完为止。这种游戏语言,也是行动的伴奏。在遇到困难时的问题语言。如:孩子在拼图时遇到困难,就说:“这个放在那里?不对。这是个什么?唉!这应该放这儿。噢!对了,对了。”这时,孩子说话比较简短、零碎,旁人听了难以理解,但是这是孩子在碰到困难时寻找解决办法的一种语言,通过自己的问题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②促进思维、语言发展:自言自语其实正是儿童将外部语言转为内部语言的一种表现。是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他们需要用具体的语言来帮助自己思考,慢慢地理顺思路。孩子的自言自语,不仅是孩子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伴随并加速了孩子的活动。它也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调节机能,能调节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驱除孤独。因此,这种自言自语是正常的,是学习语言的必经过程。抓住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的时期,关心其自言自语的内容,善加帮助,可以提高幼儿的分辨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儿童心理敏感度和善用语言处理内心活动的能力。
(3)特点
最初,语言只是儿童行动的总结和伴随,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语言伴随动作进行,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后期,语言则逐渐移向整个活动过程的起始阶段没变成先于行动的计划,即手的智力让位于脑的智力。随着年龄增长,形式从出声言语——唇动——内化思维。随年龄的增长其内部语言逐渐形成,儿童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
(4)理论基础
皮亚杰:儿童自言自语 是自我中心性的一种体现,幼儿不会理会听众,不动的考虑别人的观点在于他人争论中发现自身错误,自我言语逐渐减少,说话时越来越能考虑别人的感受。
维果茨基:幼儿的自我对话对他的行为起自我调节和自我指导的作用,语言能够帮助幼儿思考他的行为和计划自己的行动。是更高级的社会认知过程,随着年龄增长,指导性的言语逐渐内化,成为头脑内部的自我对话。
4试论您对儿童教育中运用惩罚手段的理解。[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
答:(1)惩罚的定义
惩罚是使行为概率减少的方法,指个体出现问题行为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者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者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如个体在上课的时候违反纪律而被罚站。惩罚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只能暂时抑制行为。
(2)儿童教育中运用惩罚手段的优缺点
①优点
适度的惩罚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儿童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明白自己做了错事就必定会承担一定的后果,从而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在幼儿教学中适度地使用惩罚,能让幼儿记住痛,从而增强教育效果,让幼儿遏制并抑制自己的问题行为。此外,学校中适度的惩罚可以填充儿童挫折教育的空白,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学中适度的惩罚还能还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让其他人引以为戒,以提高教育效率。
②缺点
惩罚的界限不易区分。现实教育中,当儿童犯了错,家长老师便运用各种惩罚手段迫使儿童认错。不顾一切的打骂责罚只能暂时遏制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当惩罚运用不当,容易伤害儿童的自尊心,给儿童带来身心上的巨大伤害。严重的,儿童从此一蹶不振甚至仇恨敌视一切,从此对各种惩罚手段淡漠处理,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从此走上极端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当孩子犯了错,成人应在第一时间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分析了解孩子行为问题出现的原因,在维护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适当使用惩罚手段,杜绝体罚,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犯下的错误行为,培养责任感,同时,也要让孩子认识到知错就改是个好的习惯。如果置之不理,等到小错误变成大错误再来惩罚就晚了。
除了使用惩罚手段遏制孩子的不良行为,成人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使用强化和赏识教育对孩子进行教育,当孩子表现出友好、利他行为时,成人应给以及时鼓励,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赞许后,他们会在今后的生活上增加这一行为出现的概率。而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除了惩罚,成人可以采用负强化手段,即不理会孩子的行为,如课上某同学阴阳怪气尖叫,引起别的同学侧目,此时,教师可以采取不理会不理睬策略,当学生自感无趣,其行为也就不会再出现。
5论述儿童依恋的类型、原因及其影响[河北大学2011研]
答: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将儿童的依恋表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①安全型依恋。:大约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他们与母亲在一起时似乎对探索不感兴趣,与母亲分离后也没有多少忧伤,母亲重新返回时,常常避免与母亲接触。他们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常采用回避和忽视的态度。
②回避型依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这类婴儿约占20%。
③反抗型依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这类婴儿约占10%~15%。
(2)依恋的原因
在母亲身边能使婴儿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当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母亲能在第一时间提供给他们事物和温暖。
(3)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①对照料者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
②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如果父母能按社会化的目标鼓励、教育儿童,依恋强烈的儿童就能健康地沿着社会化目标顺利地成长,但是,如果父母对儿童的期待与教育不符合社会化要求,强烈依恋的儿童就会产生不适应社会的行为。
③儿童与照料者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④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6为什么说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杭州师范大学2013研]
答: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游戏不但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手杖,观察生活的窗口,积累知识和经验的源泉,而且也是通过实际活动,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重要方式。
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7结合实际谈谈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东北师范大学2003研]
答: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如下:
(1)自我意识的发展受教育的影响。
在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①自我概念的发展
7岁之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一项研究请3~5岁幼儿用“我是个…”和“我是个…的男孩/女孩”的句型,说出关于自己的10项特征。有50%左右的儿童都描述了自己的日常活动,而心理特征的描述几乎没有。
②自我评价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善于对儿童作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③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我情绪体验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自我情绪体验发生的转折年龄在4岁,5~6岁儿童大多数已表现有自我情绪体验(见
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委屈、自尊、羞愧感)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自尊感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研究表明,将儿童分为高自尊感、中度自尊感和低自尊感三个组,高自尊感与以后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感则与压抑、焦虑、学校生活和社会关系不适应相联系。自尊感与儿童的能力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关,受到父母的育儿风格和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评价的影响。培养富有建设性的未来公民,应从幼儿着手培养自尊感。
④自我控制的发展
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人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条件。由于幼儿的皮质兴奋机制相对抑制机制仍占很大优势,所以幼儿更多地表现为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2)教育受自我意识水平的制约。
幼儿的自控能力还是较弱的。由于幼儿的皮质兴奋机制相对抑制机制仍占很大优势,所以幼儿更多地表现为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低,自我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的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教育应根据学龄阶段自我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进行相应的教育,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81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以我为第一人称,表明已经具有自我意识,请辨析。[华东师范大学2012研]
答: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1)生理的自我
生理的自我又称为物质的自我,它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认为,婴儿出生以后,最初他们不能区分属于自己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于自己的手、脚和周围的玩具,都视为同样性质的东西加以摆弄,3个月的婴儿能对人发出微笑,这表示婴儿对外界的刺激发生了反映。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心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但10个月的时候依然不知道镜子里的形象就是自己。一般认为,婴儿要到2岁零2个月以后.才会认识自己在镜子里的自我形象,大约与此同时.开始学会使用“你”这个人称代词。心理学家大都认为儿童要到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中的生理自我才能形成,同时也开始更多地使用人称代词“我”字。这时候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有些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自我中心期”。
(2)社会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时期叉称为个体客观化时期。这个阶段大约是从3岁到青春期之前,即到13岁至14岁的时候,这段时间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实现社会自我的最关键的阶段。这期问儿童的游戏,往往是成人社会生活的缩影,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也是他们学习角色行为的一种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揣摩着角色的心理状态,体验着角色与角色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儿童通过学校中的社会化生活,更加速了他们社会自我的形成过程。
学校中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与家庭不同,在家庭中儿童往往是以我为中心,尤其是独生子女,而学校则是中性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一样地关心,一样地严格要求。儿童在学校只能是班级和集体的一分子,而不能象在家里那样可以为所欲为地指挥别人,在学校他们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要完成这些义务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压力则可以使他们产生焦虑和不安。在家里可以听之任之的事,在学校则要认真对待,否则就要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在学校必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各种技能技巧,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地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动机与社会的要求相吻合,最终达到社会的自我。
(3)心理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又称精神的自我,这个阶段主要是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这期间,个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骨骼的增长、性器官的成熟、想象力的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日益完善,进一步使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向主观性。
9发展心理学从哪三个角度分析儿童语言的发展?其中什么角度最适于用来考量人们的交往能力及其培养?请谈谈你对这方面问题的感触和思考。[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答:发展心理学从语音感知,词汇与句法的掌握以及语言的表达三个角度来分析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
(1)掌握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单位。掌握语音是学会说话的先决条件。婴儿一出生就开始大声啼哭,这是婴儿开始独立呼吸的标志,也是婴儿的口头言语因素的萌芽。婴儿的哭叫无意地练习了正在生长的语音器官。在6~12个月期间,一方面婴儿通过模仿发出越来越多的声音,即随着生长,语音在扩充。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最晚则在生后16个月时。
(2)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在掌握比较丰富词汇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同时,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就很快地发展起来。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批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最晚则可能到第16个月才能说出。第一批词已具备了交流的意义,它们具有明显的表达性和祈使性功能。
(3)句子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简单句和复杂句两者之间比例的变化上。幼儿句子的含词量是以与年龄成正相关的趋势发展着的,各年龄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婴儿期言语表达能力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情境性,这种特点是由儿童的言语交际水平决定的。
(4)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大致经过两个阶段:①理解语言阶段(1~1.5岁):②掌握合乎语法规则的语句,开始积极语言活动阶段(1.5~3岁)。20~30个月是婴儿掌握基本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
10小刘的儿子瞳瞳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根据小刘的了解,儿子在幼儿园里的主要活动就是与其他小朋友“玩”,如玩“医院”的游戏、“过家家”的游戏等。儿子对在幼儿园的这种“玩”也非常感兴趣,乐此不疲。但是小刘却担心这种“玩”会浪费儿子学习知识的时间。小刘对此非常困惑。
如何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山东师范大学2012研]
答: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因为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劳动、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4)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自然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组织和正确引导。游戏不仅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