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什么区别?

答:(1)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与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会计中的成本通常是指显成本,经济学中的成本除了显成本外,还包括隐成本。

(2)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而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社会或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由此产生经济成本的概念,即厂商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机会成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一般首先分别研究厂商所有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然后再根据各种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计算产品的经济成本。

(3)通常所说的成本大多是指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和使用的且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其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中会直接反映出来。会计成本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惟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2.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一致?

答:(1)私人成本是个别厂商从事生产活动所应支付的成本,是个人活动由他本人负担的成本。它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即厂商的生产成本。私人经济活动往往对社会造成影响,从而产生社会成本。

(2)社会成本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是整个社会所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把社会的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就放弃了该资源最有利可图的其他机会。

(3)如果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且私人经济活动不产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完全一致。若存在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当私人经济活动造成社会的外在成本时,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社会外在成本;当私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社会的外在利益时,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社会外在利益。

3.引起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长期平均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产出水平。通过用长期总成本除以产出水平,或作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可以得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先下降,达到最低点后开始上升,呈现U形。但其原因不同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因为在长期中所有要素是可变的。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具体地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劳动分工合理化,提高专业化程度;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包括副产品、管理效率的提高、大规模采购、信贷等的便利。这一切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长期平均成本。当规模继续扩大时,一定会达到一点,在这一点上规模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互抵消,过了这一点,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导致规模不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规模过大,造成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及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现象。所有这些都会造成长期平均成本的上升。

对于厂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那么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会呈U形。此外,外在经济或不经济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比如由于外部不经济,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这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反之,由于外部经济而使厂商也获益,引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移。

(2)“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这种效应表现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这种效率的提高来自技巧和技术的熟练,亦即是实践经验所产生的结果。例如,制造业涉及要把许多部件组装成为一种产品。当工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关于各个部件之间关系的更多知识时,就会出现学习效应,导致时间和成本的节约。

学习效应对平均成本的影响可用5-1图说明。在图中,有两条平均成本曲线:以LACno表示无任何学习效应情况下的长期平均成本;以LAC表示存在学习效应情况下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学习效应会引起该厂商成本结构的累积性变化。所以,当产出非常低时,LAC曲线几乎与LACno曲线相重合。随着所生产的产量(一个累积总量)越大,LAC曲线就趋于越偏离LACno曲线。在图5-1中,这种偏离度是以LACno和LAC这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来表示的。

虽然学习效应会导致重大的成本节约,但这些成本节约可能会不足以抵销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而,当产量达到某一点之后,LAC曲线会反转向上。所以,学习效应会扩大规模经济实现的区域。

图5-1 学习效应

(3)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的,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于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的情形。假设一个厂商生产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Qx和Qy;把C(Qx,Qy)定义为生产这些产量的总成本。那么,如果满足下述条件,就可以认为存在范围经济:C(Qx,Qy)<C(Qx,0)+C(0,Qy),其中,C(Qx,0)为只生产Qx数量的X产品的成本,C(0,Qy)是只生产Qy数量的Y产品的成本。换而言之,上述方程表示的是,如果同时生产Qx和Qy的成本小于分别只生产Qx和Qy的成本之和,那么,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导致产品转换曲线向外凸出的直接原因。

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经济学家常常列举金融业作为范围经济的一个例证。给客户提供许多种服务,诸如支票存款、借款服务和货币兑换等等。

范围经济并不像规模经济那样与规模报酬有关。规模经济把规模报酬概念作为一个特例而包括在其中,但范围经济不隐含着任何一种具体形式的规模报酬。范围经济这一概念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同一家厂商通常从事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活动。有的学者也将其视为对企业兼并的一种解释。这种兼并在经济上之所以是有效率的,是因为由此而生的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相关产品。

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即:

其中,为利润。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由于收益与成本都是产出的函数,即TR-R(q),TC-C(q),所以利润也是产出的函数,即

对利润函数一阶求导,并令导数值等于0,可以得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即:

得到:MR=MC,其中,,为边际收益;,为边际成本,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生产推进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点。图5-2显示了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图5-2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由图5-2可以看出,当产量达到q时,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该点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在该产量点,总成本曲线切线的斜率()等于总收益曲线切线的斜率()。但是仅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图5-2中的另一产出水平q1点也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但并未达到利润最大,而是亏损最大。所以除了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外,还要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

即:

显然,图5-2中的产量点q不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因此该产出水平可使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而q1产量点只满足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不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因此不是利润最大化均衡点。

5.假定由于不可分性,厂商只可能选择两种规模的工厂,每一种规模每年生产500000单位产品。规模A年总成本C=500000+5Q,规模B年总成本为C=1000000+3Q,Q为产量。请你画出长期成本曲线,也就是在厂商规模可以变动情况下,对于每一种产量而言的最低平均成本。如果预期销售125000个单位,采取何种规模生产(A还是B)?如果预期销售375000个单位,又采取什么规模生产(A还是B)?

解:由题目条件,则每个规模下厂商的平均成本是:

令ACA=ACB,得Q=250000,这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两个短期成本曲线的交点。

图5-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因此,如图5-3所示,长期平均成本即由cab段组成。

根据固定成本,则规模B较大。如果销售125000个单位的产品,如上图所示,则其应该在ca段生产,即选择规模A;若生产375000个产品,则应该在ab段生产,即应该选择规模B进行大规模生产。

6.假定成本函数C(Q)与收益函数R(Q)分别表示为:C=Q3-61.25Q2+1528.5Q+2000,R=1200Q-2Q2,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解:根据以上条件,则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求解得:Q1=36.5,Q2=3。

利润函数二阶导数为:

分别把Q1=36.5,Q2=3代入二阶导数中,得:(不满足二阶条件,故舍去)。

所以,Q1=36.5为利润最大化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