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及复习思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的本质、基本结构及形式的多样性

(1)实践本质和特征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a.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b.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人的活动总具有目的、有意识的,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这个目的决定实践者的行为。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a.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b.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c.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即虚拟实践。

(2)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实践活动三种基本要素

a.实践主体

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b.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c.实践中介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2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只有通过时间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b.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丰富的经验材料、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和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3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路线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路线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表现形式。

a.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b.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a.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的目的和作用、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等一系列重要认识论问题,作出来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不同的科学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性质。

4认识的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

a.内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处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b.特点和局限性

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是直接性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

理性认识

a.内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b.特点和优点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优点是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局限在于有可能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a.理性因素

理想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b.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驱动作用、控制作用。

(2)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以下两方面: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以及运用科学的实践方法等。还有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说它“又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总是要经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类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二、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主观真理论

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其典型表现有:

a.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b.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a.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包括两层含义:

a.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b.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a.二者相互依存

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二者相互包含

一是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二是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根源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a.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b.每一个乃至每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c.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马克思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意义

a.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b.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指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只能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a.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b.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的内涵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b.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c.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内涵

a.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c.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3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1)价值及其基本特征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其特性包括:

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a.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b.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

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a.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

b.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价值的多维性

价值的多维性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的具体的人,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的特点: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4)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内涵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具体来看:

a.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b.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a.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b.真理与价值或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第二,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c.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二者的统一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真理由相对向绝对转化,人的需要和利益也日益多元。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认识世界是通过实践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2)改造世界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然而,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1)含义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2)关系

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二者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造主观世界既包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3)意义

有助于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更好地处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有助于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3从必然走向自由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

(2)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3)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矛盾,因此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是在不断追求自由中完善自己的,也是在不断解决自由与必然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的。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思想路线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3)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践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

5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创新是破除与客观事物进程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模式、旧做法,在继承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更有效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的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归结起来讲,主要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基本方面。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表现为: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