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①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a.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b.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②唯物史观
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a.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b.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c.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b.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但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a.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b.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存在。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或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我国现在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是如此。文化对社会发展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b.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c.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d.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①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a.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b.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c.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②生产力的结构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a.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b.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c.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①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②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③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①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这种前提决定的。
②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a.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a.从内容上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其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b.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a.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b.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c.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①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a.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
b.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②上层建筑的内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a.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b.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c.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2)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①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②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③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态。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要随之改变;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a.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b.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
c.从服务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a.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b.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c.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①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
a.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b.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c.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a.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b.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②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②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顺应程度。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顺序性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②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
a.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b.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c.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d.这两对矛盾是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e.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②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2)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b.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矛盾表现出来,而各种具体矛盾的变化发展会导致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②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本质
①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③阶级的本质
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④划分阶级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资料上的占有关系不同。
⑤阶级对立的实质
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⑥阶级斗争的根源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以及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了经济斗争外,还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3)阶级分析方法
①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②方法论意义
a.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b.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同时,又要对阶级斗争保持警惕,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4)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①社会革命的实质
社会革命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②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a.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b.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c.社会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
d.社会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2)改革的作用
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②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①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出现了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科学和技术日益融为一体。
②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a.科学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b.科学技术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c.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①科学技术
a.科学技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b.科学技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全球问题”是指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②解决“全球问题”的努力和条件
a.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
b.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①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历史观被称为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
a.认识根源。它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
b.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
c.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
②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①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③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④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的内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①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②历史人物是指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
b.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
c.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③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2)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①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②历史人物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的制约。
③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④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a.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b.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3)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错误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