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课程的类型
1根据课程的任务划分
(1)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以有组织的知识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着眼于以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素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拓展型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3)研究型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划分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一级课程。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划分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等特征。
【真题链接】
【例1.6 单项选择题】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2015年上半年真题]
①国家课程
②地方课程
③必修课程
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属于国家课程,又属于必修课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1.7 单项选择题】某学校开发了一门介绍当地风俗、物产与人物的课程,该课程属于( )。[2018年上半年真题]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
【答案】B
【解析】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内涵。
【例1.8 单项选择题】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2011年下半年真题]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
【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即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察觉性的特征。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的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
二、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1普及性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
3发展性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新中国历次课程改革概述
(1)第一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②改革特点
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2)第二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动。
a.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布置。
b.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指出: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c.1956年,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②改革存在问题
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模仿苏联的痕迹很明显;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3)第三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a.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周密部署下,又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新浪潮。
b.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决定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
c.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精神,编写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②改革特点
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4)第四次课程改革
①1964年初,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64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
②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5)第五次课程改革
①1977年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充分的酝酿。第五次课程改革以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它规定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②1978年颁布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原则性说明。
③为配合教学计划草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④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
(6)第六次课程改革
①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的竞争与国内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上,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②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
③1984年教育部颁发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对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学大纲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于1986年颁发了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
(7)第七次课程改革
①背景概述
经过第六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个别问题上,如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僵化等仍需进一步改革。
②改革历程
a.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拉开了第七次课程改革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b.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试行教学计划》,之后进行了修改,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课程计划”。
c.国家教委组织编订各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在教材试验的基础上,对大纲做修改,形成了24个学科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试用),于1992年颁布。
③改革特点
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
(8)1999年至今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次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试点试验阶段(2001年6月至2004年夏)、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秋至今)。
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②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内容
改革特点主要有生成性、开放性、发展性和广泛性;改革内容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课程范围和领域。
【真题链接】
【例1.9 单项选择题】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2013年上半年真题]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C.十二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答案】B
【解析】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就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改变“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基本理念
①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
②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③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
④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2)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①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这包括两层含义即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内容:
a.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方便之门。另外,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b.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一,新课程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第二,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②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就要使课程生活化、综合化:
a.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意味着课程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
b.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使得学生所建构的不再是分科的、割裂的学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与学问,保证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③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a.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
将知识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个体与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
b.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新课程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要求在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机会。
c.新课程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要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将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力图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
④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a.学校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
b.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正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c.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在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①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②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③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是互动的过程,三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类课程、三级管理。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改变分科过细,学科体系过于严密的现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吸收新成果,减少教学科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的个性化也就是课程的个别化,即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面对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个性,这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5)以学生为本的趋势
随着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逐步表现出以学生为本的趋势。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长。
5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确立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有利于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分科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地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程设计将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明确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课时规定给地方教育部门留有一定的余地,给学校留有一定的余地。地方教育部门在地方课程中可以决定学习领域与课时的比例分配,学校课程中学校可以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