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岁月的传奇:清华学子感悟《平凡的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唯真实生活不可辜负

材料学院 岳鑫

《平凡的世界》透过十年间中国的风云变幻,通过描写平凡的人物平凡的生活,散放出一种真实的、撼人心魄的精神光芒:对真实生活的责任感。

孙少安的责任是厚重的,他对生活的不辜负体现在他一次次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一次次地驾驭着生活的马车一往无前。从13岁辍学帮父亲支撑这个苦难而贫穷的家庭,到率领社员无畏地进行土地承包制的尝试;从收获润叶的爱情却慑于门第差别而匆忙逃避,到与秀莲相互扶持建设砖厂致富;从因秀莲过分偏爱自己的气愤,到分家时的痛不欲生、捶胸顿足;从错误雇用河南瓦罐师傅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到欠下万元巨债后仍东山再起为村民谋福……孙少安的人生轨迹随时代变迁跌宕起伏,而始终如一的是对生活的责任。我们不会忘记他在辍学归家时的那份无奈与坚决,不会忘记他收到润叶表白信时的狂喜与叹息,不会忘记他分家时的痛苦,不会忘记他重建小学的贡献与荣耀。扛起家庭的重担时他想到的是责任,举起农村的明天时他想到的依然是责任,他是命运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明白:生活不可辜负。

孙少平的责任是悠远的,他对生活的不辜负体现在他对生活经历的自我丰富。由于自我思考的深度和书籍给予他的视野宽度,他迫切地寻求世界的历练,追问苦难的意义。“如果能深切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未知的渴望如同熊熊火焰,催动着他的脚步不断向前。虽然,他奋斗了这么久,仍没能摆脱社会的最底层,但他获得了精神的满足,而我们也看到了他注定光明的前途。正如简嫃所说:“我的固执不是因为对你任何一桩现实的责难,而是对自我生命忠贞不贰的守信。”少平有韧劲,有热情,知道自己迫切需要的是精神的养料而非物质的享受,所以能够听从内心的呼唤,拒绝了少安合伙办砖厂的建议。冯唐在《火炭上的一滴糖》中写道:“我永远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觉得一切都平稳了,我情愿它永不沉默,它给我带来什么苦难都成,我希望它永远‘滋滋’地响,翻腾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孙少平的心境无疑正是这样的。在他看来,历练是一种极致诱惑,也是生命的原始冲动,即使痛苦和毁灭由此而来,也无法抹去它所能带来的快乐与意义。当然,他在对自我生命负责的同时,也并未忘记对家庭所负的责任,他仍竭尽所能在经济上接济家人……

在《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人物群像中,“对生活负责”这一主题被各个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王满银在文末的幡然悔悟,还是田润叶与李向前的神奇复合,无论是田晓霞的勇敢无畏,还是孙兰香的刻苦攻读,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反映了不同人对生活意义的不同理解,显示了不同人的生活担当。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文明就像是一条筑有河岸的河流,河流中流淌的鲜血是人们相互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果,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内容。而他们没有注意的是,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歌唱,谱写诗歌,甚至创作雕塑。”历史可以剥夺人的自由,却不能剥夺人们对自由的不死梦想;可以摧毁人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我们不是浅薄的伊卡洛斯,凭蜡制的翅膀飞向夺目的阳光,我们更像是西绪弗斯,承担着真实生活的责任,并且尽力不辜负生活的磨砺,从中感受幸福。

作者简介:

岳鑫,男,来自山东省淄博市,毕业于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高中时期曾获山东省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母校寄语:

虎伏之阜,淄河之源,淄博一中给了我最敬爱的老师、最贴心的朋友和最珍贵的回忆。难忘高中生活,祝学弟学妹们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