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产性科学的一个实际案例
这种探究是笔者所认为的艺术和设计中“基于实践的研究”的一个例子。对笔者来说,探究始于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实际工作体验,并利用生产技术的实验得以延续,并已产出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成果。杜威的观点很好地证明了在笔者作品中可以发现的艺术和哲学的杂混,即“据说哲学始于疑惑,止于理解;艺术始于理解,止于疑惑”。可以说,生产性科学的哲学基础,艺术设计与情感表达相统一的哲学问题,是笔者通过探究所理解的纤维艺术与设计的关键。
探究的核心问题在于,纤维艺术与设计是否可以达到提升室内空间音质的实用目标,同时又能实现增强环境美观性的美学目的。对于吸音问题,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专业人员倾向于选用附着在墙壁或悬挂在天花板的嵌板,这种毫无吸引力的材料来解决。这种解决方案具有典型的视觉隐藏性,其一旦显露,基本没有审美愉悦感。同样,一旦其为了实现美观性并暴露在外,基本就失去了良好的吸音功效。材料的选择相当随意,而不是依赖对其声学属性的系统分析。简言之,对于材料声学属性的理解非常有限,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尽管进行了声学属性测试,但绝大多数材料仍不足以有效解决问题。纤维艺术能同时满足审美性和实用性吗?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在某些合适条件下是可以的。发现这些条件的本质,不只是艺术直觉和敏感性问题。艺术家的直觉和工程师的常识告诉我们,相对于环境空间的整个外表面,纤维艺术品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我们知道的很少,除非我们具备具体的专业知识。获取这些知识并理解其如何影响艺术创作和实践,是要探究的问题之一,需要笔者前文所谓的功能要素的精确研究。在此案例中,具体表现为材料属性、操作技术或方式的研究。
这里的探究围绕两个紧密关联的主线展开。第一个问题,材料性质和生产方式或技术。因此,有必要研究多种纤维材料的声学和美学属性。通常情况下,这些材料需要经过细致的声学检测(基于声音吸收和语音传递的公认测试方法)。然而,只是测试纤维材料是不够的。材料还需要以一种能够被测试的方式呈现,于是测试就成为了对材料本身和材料处理技术的研究。该研究中所使用的技术是“手工裁绒”。手工裁绒技术是现代编织技术,依靠该技术,借助气体压缩驱动的手控机器,可以将织线投射到垂直悬挂的支撑物上。有关手工裁绒这项新技术的特征和发展,文献中还没有详细描述。但只要使用得当并具有想象力,手工裁绒是现代编织很给力的技术(见图4)。
其实,手工裁绒技术已经为第二个问题埋下了伏笔,那就是以创造性的形式(美观且吸引人)对技术进行艺术和设计应用。在正式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论中,这被称为“合成”。但是对于那些力图整合工艺、艺术或学科的所有功能要素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艰苦努力来说,这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学术术语。我们如何研究艺术家和设计师明达的直觉和创造力呢?这个问题十分关键,因为只是理解材料的声学和美学属性是不够的。这些材料必须成型,并且通过艺术和设计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理念来使材料成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选定探究的具体策略。在此,笔者的作品转向生产性科学这一策略。这就意味着,需要慎重决定抛弃所谓的设计科学。按照一些研究人员的理解,设计科学通过把设计实践问题归纳为世界的基础材料以及艺术设计决策中的心理机制,寻求对设计实践问题的解释。笔者没有进行材料的物理研究,或纤维艺术家的心理研究,或纤维艺术的消费者研究和受众的接受度研究,笔者转向艺术和设计中的功能要素——作品存在的必要因素。在此策略的传统及现代应用中,笔者研究了四个要素:
图4 手工裁绒技术
框架中的手工裁绒小样
卡娅·托明1999年作品《庆典》(61×61cm)
1999年作品《庆典》的反面
·生产的方式;
·艺术家和设计师所使用的材料;
·所创造作品的形态品质;
·作品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目的。
图5 2003年库雷萨雷市政厅画廊举办的卡娅·托明“背后”展
卡娅·托明“背后”展
2003年卡娅·托明“背后”展
卡娅·托明“背后”展间的后视图和浮雕
卡娅·托明:地板铺设——具有手工裁绒块毯元素和沙子的“日式花园”细节图
卡娅·托明:铺设——具有手工裁绒块毯元素和沙子的“日式花园”细节图
按照该策略的假设,笔者假定艺术和设计创作就是借助适合单个设计师或艺术家的任何手段或方法,实现所有功能要素的整合。
探究始于对生产方式(手工裁绒)和纤维材料(各种类型的纤维和织线)的分析,通过对功能和形态的研究得以延续,并通过艺术创造,对适合最终产品的材料和生产方式的组合加以测试。在此过程中,笔者首先开发了一些小的样品,然后在市政厅画廊举办的名为“背后”(Backside)的个人展览上进行测试。该展览是纤维元素走向以表现形式正式合成的第一步(见图5)。
依据测试的结果,初步研究阶段进入第二个阶段:具体建筑环境中的全套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其中美学和声学问题是关键。笔者将纤维艺术作为乔瑟特庄园(Jonsered Manor)这一复杂而又充满文化气息的重要建筑的设计元素(见图6)。
图6 瑞典乔瑟特庄园
其中一个精致的餐厅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音响效果不佳(见图7)。当餐厅里的人很多时,室内回音形成了令人不安的噪音。由于要尽量保持原貌,建筑师们一直小心翼翼地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显而易见的方案因与房屋的历史属性相冲突,均被排除掉了。房屋的历史背景因素制约了其设计,这就意味着需要采用比较微妙的方案解决音响效果不佳的问题。考虑到这些制约因素,一种纤维艺术解决方案开始变得有意义。其目的在于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1)运用纤维艺术作品增强合适的美学表现,提升而不是降低房间的体验效果;(2)以有助于改善房间音响效果的方式设计纤维艺术作品。除此之外,还要细致考虑该建筑的大背景,如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
图7 餐厅
第一步是环境调研,感知、观察、诠释、反思哪些会影响最终创作形态,这种形态不仅应符合建筑的历史传统,还要契合当代应用。完整地体验餐厅,将其视为社会互动和交流的场所,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经验的整体”,它将空间的感知因素和重大关系融为一体,并添加了人类互动中富有表现力的品质。这里关键一点在于,当创作的目的超越纯粹的美学表现时,纤维艺术就变成了一种设计的艺术。在此案例中,纤维艺术作品不再是孤立存在的物体,而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并维护人类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笔者的作品始于杜威关于“一次”体验的观点。然而,笔者对这一观点的发展方向与杜威自己有些不同。笔者认为,重视三个方面的考虑或者说三种经验非常重要,这三种经验就是感知、意义和情感表达。当然,杜威也探讨了与这三个主题有关的问题,但对职业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感知的作用非同寻常,且作为人与日常起居环境互动的第一步,值得细致研究。因此,早期研究的绝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感知方面:对材料、声音以及设计师创作所必备的其他材料属性的感知。这是分析性和科学性的工作。笔者发现现象学为这些研究提供了初始框架,而且对调研中的观察方法十分有用。该作品的理论基础源自现象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现象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
感知很重要,但如何诠释感知并从其中获得意义同样重要。也就是说,对于将作品视为设计艺术的纤维艺术家来说,意义所扮演的角色非同寻常。事实上,设计师工作所处的环境具有丰富的联想、传统、历史和文化意义。新的设计作品要想成功支持人们在实际环境中的体验,就必须与这些意义互动。因为这个原因,笔者还发现结构主义同样很有帮助,尤其是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所提出的结构主义形式。环境是局部(构成要素)和关系的深层结构,这一观点让设计师受益匪浅。它让设计师能够探究室内空间造物的摆放细节,也让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意义——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是如何进入创造有意义体验活动的研究视阈的。
杜威的经验概念集合了感知和意义,但那是第三个考虑层面的经验,是对设计师同样关键的经验——情感和表达。在杜威看来,情感是经验的统一,不管这个经验是艺术的、美学的,还是知识的、实践的。简言之,设计师要想成功支持居住在室内空间的人的实际经验,就必须研究最终解决方案的情感和表达。正如杜威所说的,情感不是孤立于经验存在的,不是置于其他一切事物之上的。相反,情感是经验的核心——统一日常生活的“黏合剂”。笔者的作品最深层次的假设就是,在设计的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所支持的经验中,感知、意义和情感表达共同创造了一种统一或整体性。在分析和合成的不同阶段探索这一假设,是该研究的终极内容。
生产性科学与有时称之为“基于实践的研究”的关系密切,而且与“通过设计研究”这样的模糊表达相比,生产性科学显然更加准确。生产性科学表明情景研究者的艺术逻辑,反映影响创作的所有要素,以具体形态和材料实现某个想法,最终对全部经验进行反思,求得对艺术更深刻的理解。就像本研究和作品能够预知初始技术研究以及乔瑟特庄园环境的细致研究一样,直觉能够预知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