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前沿探索与实践:双课堂优秀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7/语文 《哦,香雪》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何杰

案例概述

您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教师一直在重复学生已经懂得了的信息、重复课文的表面信息,而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疑惑却被放过去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有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学情的把握不准。而对学情把握不准的原因在于教师一直缺少全面了解把握学情的途径。“双课堂”可以为教师提供找到教学起点的平台。

事实上,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讨论,学生可以在实体课堂开始之前就展开学习,通过生生互动,解决一些表层或浅显的问题,亦即实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网络平台的使用,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工具保证。

《哦,香雪》选自北师大二附中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是一篇极富诗情画意的小说,写出了20世纪80年代初贫困山区的年轻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作为北师大二附中高二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基本能够初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也可以感受到小说人物的美好心灵和她们对知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可以从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碰撞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学生在网上的提问讨论和写的初读感受来看,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到“教参”所分析的层次,可以说,对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浅文”。

“浅文”如何深教,如何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智慧增长,是执教者在这一课面临的问题。因此,在前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开提问讨论并写初读感受,教师在鼓励生生互动、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展现的初步阅读成果,可以发现学生认知的初始状态,找到教学的起点。

课前

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主要布置两项任务:

(1)写五百字左右的初读感受;

(2)同学提问并讨论,每人不少于三次。

在前期的讨论中,问题聚焦于一个,即“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问题:

(1)香雪为什么不去追求一本书,而是铅笔盒?

(2)同样都是追求美好生活,香雪和台儿沟姑娘、公社同学有什么区别?

(3)铅笔盒对香雪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她的性格来看,她并不太追求物质享受;如果说意味着得到平等的尊重,那以物质来换取是否是种“虚荣”?

这类问题的实质是对香雪内心世界与形象意义的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学生在《初读感受》中对小说主题有着比较深入的论述。他们自主查阅了百度百科中铁凝的创作谈,并作出了自己的阐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原文摘录如下:

铁凝:“我还是怀着一点希望,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了这种追求,不顾一切所付出的代价。还有别的什么?能感觉到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吗?能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吗?也许这是我的奢望。”(《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

正因为小说营造出的这份美好的纯粹和脆弱,很多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地想:“幸好!”幸好贫穷没有影响到台儿庄的纯朴和简单,幸好外面的世界没有给姑娘们带来过分的虚荣和隔阂,幸好面对香雪纯洁的面孔时乘客“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如果火车上的人变成了一群欺负单纯孩子的城市人,如果香雪知道了这一切呢?我没敢往下想下去。

这份美好的易失去,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有点假”,也许就是铁凝女士自己所说的“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吧?

当然生活令人心酸之处不止于此,这个美好的故事其中是隐藏着一些被淡化掉的不美好的。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香雪对于读书的执着是不是完全来自对知识的渴望呢?我觉得一定会有,但在文章中并没有特别突出地表现这一点。不过香雪这样看她换回的铅笔盒:“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倒让我觉得她的逻辑也许很简单:读书,上外面读大学,不被人瞧不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和她对铅笔盒的追求是吻合的。(张懿晴)

从这位同学的感受中我们可以读出,她结合铁凝的论述对小说主题和社会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汇总学生的提问讨论与初读感受,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对小说的认知状态。

他们能感受到小说传递的美好人情,感受到香雪等人对知识和美好生活向往,甚至能够感受到香雪与其他台儿沟姑娘不同的精神世界。这些感受一方面基于他们的初读,另一方面更基于他们日常的阅读积累。但深入文本,理解香雪的个性,理解本小说叙述方式的独特性,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之所以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是因为教师在实体课堂做了一个“分别用一百字和五百字概括情节”的训练,与学生在网络课堂的呈现相对照,可以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并不能用精准的语言将情节概括。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他们对小说人物个性与行为的实质、对小说主题的实质没有真切把握。

比如以下两段学生的概括。

一百字:

话少胆子小又好学的香雪希望能在每天停留在台儿沟一分钟的火车上换取一个现代铅笔盒,防止校园女生嘲笑。当她终于有一天找到铅笔盒,她被火车带到了远方的村子,在铅笔盒的鼓舞下,香雪克服恐惧,遐想未来,走回家。

不到一百字的概括体现出学生的认知误区。香雪为什么想换铅笔盒,难道只是防止别人嘲笑吗?别人嘲笑她,她可以用别的办法,为什么一定要用铅笔盒?这说明这位同学并不清楚香雪真正的追求是什么。

五百字:

火车通到台儿沟后,村中女孩们好奇围观并开始与车上人做交易,换回城市日用品和她们喜爱的装饰品,更有凤娇对乘务员产生朦胧的情愫。

香雪是村中唯一的中学生。她纯真善良却常因家乡贫穷而被嘲笑,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她对代表城市的铅笔盒产生无限向往。

一次她在车上看见铅笔盒,立刻上车交换却因耽误下车而被带到30里之外。在自尊心和成就感的支持下,她步行回到村子。这次旅行中,她得知乘务员已有爱人,在为凤娇委屈的同时开始思考城市与台儿沟的关系,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村口香雪受到朋友们的迎接与喝彩,在友情和成就感的作用下,香雪摆脱自卑,获得成长。

如果不读原文只读这段概括,我们会以为这是一篇农村青年追求命运改变的励志小说。香雪是否因为“自尊心的驱使”“对代表城市的铅笔盒产生无限向往”,是否是因为“得知乘务员已有爱人,在为凤娇委屈的同时开始思考城市与台儿沟的关系,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是否“在村口香雪受到朋友们的迎接与喝彩,在友情和成就感的作用下,香雪摆脱自卑,获得成长”,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这位同学的概括,表面看是用词不准,实际上是她对香雪一系列行为的定性不准,当然这是她对香雪内心世界的真实理解。她的定性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体验,站在一个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学生的视角,所用的语言都是城市学生的话语。她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铁凝的创作意图,也没有真正理解香雪的内心世界。这种认知状态的直接表现就是大家不理解香雪对铅笔盒渴望的真正原因。

综合以上对学生原始认知材料的分析,我找到了本课教学的起点:学生情节概括失当,表面上看是概括能力问题,实际是对小说主题与人物形象的认识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真正走入人物内心世界,他们对小说情节的概括仍会产生偏差。

因此,本课的实体课堂教学目标就定位为“使学生理解香雪人生追求的独特性”,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

课中

也就是实体课堂上,教学分成三部分。

教师首先点评了学生概括情节的误区,然后指出要想准确概括,必须对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正确理解,对小说主题有精准把握,特别是把握本篇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接着请初读感受写得较好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认识,意在通过生生互动,进一步了解情节、相互启发。

实体课堂第三阶段,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就是集中探讨“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这一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很容易注意到,香雪与其他姑娘们关注的东西不一样,她更关注外面的世界,更具有求知的愿望。她非常单纯,没有注意到同学们问吃几顿饭的用意。因为在她看来,一天吃两顿饭是非常正常的,别人吃三顿她一点也不羡慕。只有当同学们问到铅笔盒时,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多么不同。

香雪的铅笔盒和别的人不同。它没有吸铁石,不是现代工业的产物,而是手工产物。在80年代初期,城里人还以工业产品为荣的时候,这个手工的产品是不被人看好的。书虽然也是现代文明或知识的象征,但不能成为工业时代的象征,所以作者没有让香雪对一部书情有独钟。

为什么关注铅笔盒?一般人会认为这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物。香雪那个时代的现代文明是由铅笔盒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似乎只要能拥有这种铅笔盒,她就能理直气壮地生活在同一种文明里,失去的自尊就能找回,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得到新型铅笔盒,首先是香雪的个人需要,是获得尊严、实现自我的需要。

但同样是工业文明的象征,铅笔盒与其他工业文明象征物又有不同,就在于它是知识的象征。有了它,就可以使山里人眼界更开阔,可以真正改变山里的面貌,让外人对山里人能够平等尊重。

小说里有如下描写:“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作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是“很久以后”才知道那个“哒哒声”来自吸铁石,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是她的认知中根本不可能知道的现象——这种象征物的作用是一本书起不到的。

她一直在丰富自己的认知,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让自己的认知与外人的认知一致。她意识到了贫穷是不光彩的,但这个不光彩是因为别人瞧不起她,而不是贫穷本身的错误。她意识到因为贫穷,她与外面的人的话语体系、认知背景有多么不一样。所以她特别希望能够与外人有一样的认知。因此,她最关心的是外面都有什么?用什么方式能够改变自己?——那就是求知。

所以,凡是与求知相关的事情,她都关注,甚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是她与村里姑娘最大的不同。其他姑娘关注的现代事物多为物质享受用品,而她则关注的是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的事物。

当然,从理性上说,香雪其实不必非要这个铅笔盒,她完全可以更好地学习,今后改变家乡的面貌。但如果是这样“理性”,这个小说就不存在了,就是这样一个学习的标志物,让香雪那样痴迷——以她的认识背景、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她还只能认识到铅笔盒的标志作用,或许这样显得很“傻”,但这样“傻”反而使香雪的个性更鲜明。

当学生理解了香雪对自动铅笔盒的向往,并不简单是对富裕生活的向往,而是对知识的渴望时,他们就会理解香雪这个形象的独特性。

香雪的主导追求就是掌握知识,争取与城里人、公社同学有一样的认知背景。因为只有这样,她才可以真正获得外人的尊重,今后,让台儿沟的人也获得外界的尊重。

因此,她急切地想知道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她冲动地跳上火车去换铅笔盒,她有勇气一个人走黑暗的山路,只为了有这样的一天:“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以上是教学中期,也就是实体课堂的主要内容。

在实体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对香雪的个性特点有了深入了解,他们也就能够分别用一百字和五百字准确地概括小说的情节了。

课后

教学内容是根据实体课堂的学习,重新在一百字以内和五百字以内概括小说情节。

学生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百字:

一列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这一分钟带给当地姑娘们无限快乐。后来,她们利用这一分钟与乘客和气地做买卖,某次香雪因太渴望一个铅笔盒而误了下车时间,最终她用一篮鸡蛋换回铅笔盒,沿铁轨走回去,内心感到满足与骄傲。(冯烨丹)

五百字:

台儿沟隐匿在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铁路铺到了这里,火车开到了这里,并在此停留一分钟。为了每天的这一分钟,台儿沟的姑娘们都认真地梳洗打扮,好奇地观望着火车,从乘客和乘务员那里探索着外面的生活。火车开走,她们也不忘调侃凤娇与“北京话”。这一分钟包含着台儿沟姑娘的无限喜怒哀乐。后来,她们开始利用这一分钟和和气气地和车上的乘客做买卖,换回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东西。她们单纯善良、对人充满信任,买卖进行得十分顺利。某日香雪看到了一个自动铅笔盒,她想起了在县城中学的同学对她的嘲笑,她渴望那个铅笔盒。终于,她登上了火车,火车却载着她开动了,她用一篮鸡蛋换回铅笔盒,从三十里外下车,在夜色中沿着铁轨向台儿沟走去。路上,她害怕、担心回家后父母的反应,但最后又感到满足、骄傲。最后,她与姑娘们欢呼着会合。(冯烨丹)

【教师简介】何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合作探究充分】

本课是“双课堂”应用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讨论功效,实现了充分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前所述,在网络课堂中,大家提问讨论,写初读感悟,在互相探讨中,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浏览“网络课堂学生讨论实录摘编”

http://chat.tfedu.net/edu/?p=155

【亮点2:目标源自生成】

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把我的教

育理论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知道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奥苏贝尔的这句话与认知心理学常讲的最近发展区异曲同工,只有了解学情,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不过高,也不过低,教学才能有效。

本课,特别是实体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教师预设,完全源自生成。课堂教学目标生成于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认知表现,课堂上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可以说,本课找到双课堂教学的联结点,真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而做到这一点,网络课堂功不可没。

【亮点3:细读文本妙处】

前文说过,这是一篇“浅文”。浅文如何深教?关键之一是细读,也就是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浅显处看出妙处。这对学生不断求知的精神有极大促进作用。

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的基础是其以前的知识、体验积累。他们还缺少细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往往会忽略文本描写的细微妙处。

以本文为例,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自动铅笔盒之所以自动、容易忽略香雪为何对“自动”一事情有独钟。他们在阅读时,容易忽略这两句话:“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香雪意识到了台儿沟的贫穷,贫穷之不光彩在于她不能与同桌一样有相同的生活、相同的认知,这使得她要努力去改变。这也就是本文让香雪渴望一只自动铅笔盒的原因。

【亮点4:思想方法指导】

文本细微之妙处的挖掘,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学生形成学科方法论意识。

所以,浅文深教的第二个关键就是传授思想方法。

教师不必担心在课上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某个结论的得出过程(思想方法),并且学会运用同样的思想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课在解读人物形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认知背景导致认知冲突这一点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冲突。

小说中写到了山里人与外界人因为认知带来的许多“冲突”,虽然这些“冲突”并不激烈。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冲突”,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认知差异是在“一分钟”集中交汇在一起的,时间过长,也许这种差异会带来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单纯的美好会逐渐消失。

要想这种美好始终保持,唯有如香雪那样,开阔视野、渴望求知,同时,又脚踏实地地去改变现实,才可以真正实现。

香雪的可贵,就在于她有意识地去融合那些认知差异。

通过这种思想方法的指导,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今后在分析其他小说时能够迁移。

【亮点5:认知误区探源】

在教学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概括上的误区。但没有仅仅归结为学生概括能力不行,而是进一步探究了产生概括误区的原因:对于文中人物行为的定性不准,即对人物行为的独特性理解不透。

通过引导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学生对人物有了正确的定性之后,对本篇小说情节的概括就会准确了。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各科教学都有重学科本位,轻学生主体的问题。教师关注的往往是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追求讲出知识的魅力。

这自然无可厚非,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之一。

但由于忽略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就是没有做到“吃透学生”,课堂上的深度对话往往不能形成,教师往往陷入自说自话中。

同时,对于学生产生认知失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缺少探讨。

如此,哪怕这堂课想要传授的知识体系多么系统和完整,有效教学也无从实现。

本课则在“双课堂”条件下试图分析学生的认知状态,并且力求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实施教学。虽不能说完全成功,但我相信这种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另外,语文教学一直存在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存在着教学随意性情形。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阅读的思想方法指导可能会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益。本课亦在此方面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