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语文 一次诗词鉴赏课
北京第十六中学 龙云娟
案例概述
如何扩大学生的诗歌阅读量?如何选择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如何提高学生诗词写作和鉴赏水平?这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北京市第十六中学龙云娟老师的诗词鉴赏活动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课前
教师提前一周通过“双课堂教学平台”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去寻找诗词中各种意象所寄托的情感,探寻原因与规律;二是在鉴赏名作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着在论坛中创作诗歌,并要求每个同学至少阅读和修改其他三位同学的作品。
课中
教师以PPT的形式引导学生分享课前的优秀学习成果。首先,让同学分享本组的鉴赏成果,展示学习和收获,让同学们感受成长的喜悦;其次,把同学们在论坛中修改、鉴赏诗歌的过程分享给大家,巩固学习印记;再次,龙老师邀请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并让大家在论坛中投票,选出最喜爱的诗歌;最后,与大家一起朗读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整堂课高潮迭起,师生在品鉴名品、共享佳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课后
学生们继续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修改自己的诗歌作品。在“互动讨论”中创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习惯,更有甚者还创作了自己的诗集。学生的学习热情已成燎原之势,不可扑灭。
本节课授课时间是2015年4月16日,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案例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束缚,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教师简介】龙云娟,北京市第十六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朝阳区语文骨干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小故事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诗词创作对学生来说是难题,如何突破?龙老师是这样做的。在布置诗歌创作任务之前,给学生讲了一个诗样的小故事:两个小兄弟在初春的街巷里玩耍,弟弟指着树枝上刚刚绽放的花说:“哥哥,瞧,花!”哥哥答:“不,那是春天。”这两句话便可以成为一首好诗。听完这个小故事,学生们纷纷表示写诗不是想象的那么难,有了创作欲望,希望自己也试一试。于是,大家纷纷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贴出了自己的作品,并积极互助和相互鼓励,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很多有质量的好诗。例如,曾某同学写了一首诗:“天边明月照月明,院内离人叹人离。若非今日月圆日,何来感叹亲人离。”同学们看到这篇小诗,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刘某同学认为用“思念”替代第四句的“感叹”会更好,万某同学也赞同这样的润色;郑某同学认为第三句的“今日”变成“今夜”会更有意境……龙老师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参与讨论,将后两句改成了“今日又逢月圆夜,相伴明月故园行”。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一篇佳作产生了。同学们也在交流互动中收获了写诗的经验(见图1)。
图1 学生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发布作品并获得点评
全班同学的创作和评论热情高涨,据数据统计,26名同学参与了本次写诗活动。其中,发表诗歌数量最多的是郑某同学,共创作10首;参与评论最多的是刘某同学,共评论170条;周某同学的诗歌最受大家喜爱,获得鲜花168朵(见表1)。
【亮点2:鉴赏水平在诗歌对比中得到提高】
课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同一作品的不同修改版本。通过诵读,带领大家真切感受了不同版本诗歌的意境,并以此提高同学们的鉴赏水平。例如,图2中的诗歌,二稿在初稿的基础上,修改了第二和第四句话。这样的修改,不仅使诗歌更为押韵,还提升了意境;三稿在二稿的基础上,对第二、四句话进行修改,增加了个人抱负,从自然联想到人,提高了一个层次。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诗歌进行对比,同学们的写诗和鉴赏能力逐步增强了。
图2 同一学生作品的不同修改版本
【亮点3:同学之间票选佳作】
教师根据所获得的鲜花数和回复量,初选出10篇优秀作品,并邀请作者在课上朗读。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使用“双课堂教学平台”的论坛投票功能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三篇佳作。投票结束后,立刻得到了投票结果,表扬了相关同学(见图3,魏某同学创作的《命运是不公平的》)。大家受到鼓舞,纷纷表示要向这些同学学习,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图3 三篇票选的优秀作品之一
【亮点4:在细微处感染学生】
教师也挑选出了自己最喜爱的作品——牛某同学的《我是一棵草》(见图4),并带领同学集体朗读,进行鉴赏。集体朗读过程中,牛某同学有些激动,双颊微红,很是兴奋。“我喜欢这篇诗歌的原因,主要在于它让我感觉自己也是一棵草,让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特别暗淡的时候,我会羡慕花,羡慕它有人欣赏、有人照料,可是我只能默默地独自承受风吹雨打。但是,当我努力越过一切困难的时候,我变得不再暗淡,变得更加坚强。”教师简短的展示和点评,既对作者表示肯定,又激励了其他同学,鼓舞大家乐观面对挑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给了学生。
图4 优秀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用‘电子书包’上语文课,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是在平台上发动学生学习,利用现实课堂来分享成果”。这是顾德希老师说的一句话,我铭记在心。在顾老师的指引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双课堂的魅力,以下是我的双课堂教学体验,与大家共享。
1.选材
迟迟未做古诗词专题,是因为选择阅读材料是一个难题。老师做主推选,限制了孩子们的阅读面,他们也不一定喜欢,不一定懂。老师要不要讲解,用什么时间、什么形式去讲解……这都是问题。了解了“电子书包”的便利后,我便决定只给他们确定探究的意象及要求,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
2.鉴赏
通过“电子书包”自主学习,孩子们的阅读面真正打开了,许多从未读过的诗词都进入了探究的行列。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有些诗句是孩子们在网上搜索的,他们缺乏对诗歌的整体把握,所以赏析过程中出现了不够精准、不够全面等问题。借助“电子书包”平台,我适时地参与其中,或为同学们的赏析送鲜花、盖印章,或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或补充创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或做赏析示范……通过不断地交流评论,赏析渐入佳境。例如,黄巢的一首《题菊花》在经过三十多个帖子的交流后,他们终于实现了对该诗精准、全面地理解,如果在现实课堂中至少要用半节课才能完成。
3.创作
历来语文的读和写是分不开的,在鉴赏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孩子们的灵感会被激发出来,创作就应运而生。在赏析进行三天之后,我提出“我们也来写写对生活的感悟”,话音未落,孩子们就炸了:“老师,我们哪能写诗啊?”“老师,这诗可不是谁想写就能写的。”我鼓励示范,告诉他们诗歌就是用诗化的语言把对生活的感悟写下来,写出真感情,并举了前面讲过的那个例子,孩子们一下就兴奋了:“这也叫诗啊?”“对呀,写出了对眼前景物的感受,而且充满联想和想象,就是诗啊。”那个周末,老天爷成全孩子们,先是细雨蒙蒙,而后是炸响了第一声春雷,接着是狂风肆虐。于是诞生了一系列与风、雷、雨有关的诗作,部分孩子们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很是活跃,不但自己创作,还和同学交流创作感受,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才华。此后,离别、思念家乡和亲人等题材的诗歌创作也不断涌现。
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怎样让他们再提升一下呢?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喜欢写格律诗,但在结构和韵律上存在问题。于是我就这两方面做了点拨,并做了修改示范。并建议他们可以尝试填词,并给了几个熟悉的词牌名。于是大家又掀起了填词热,积极性高涨,那个平时一提写作就发怵的小郑同学尤其积极,发誓要在创作数量上居于榜首,结果他真做到了。四天创作了10首不错的诗。
交流碰撞中,结构和押韵的问题解决了,怎样让孩子们进一步提升呢?我以吴涵的“咏春”为例,引导孩子们给诗歌增加积极向上的元素。由一首单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变为鼓励人们珍惜春光的励志诗。孩子们在将原作和修改稿对比之后,仿佛蓦然有了灵感,开始创作哲理诗了……
4.展示
课上怎么安排展示学生的创作?他们的热情那么高涨,我唯恐伤害到哪个孩子。所以在选择作品的时候,考虑了不同层面的孩子,也兼顾了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形式。意在告诉他们,书写真感悟的诗就是好的。怎样让好作品脱颖而出呢?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我觉得实实在在地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是最好的选择。那首后来被一致认可的作品《我是一棵草》,它在论坛上鲜花的数量并不多,但在现实课堂上却跃居第二。由此我才明白,展示环节能推出好作品!
5.感悟
正如顾老师所说,这样大的文字量如果全写到纸上,由我来批阅,真的是灾难!交流的及时性,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生生互动的激励作用更是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所无法匹敌的!这“电子书包”网络学习平台,用好了可以大大地减负!另一个教学班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这项活动,一堂课下来只简单交流评价了三首诗。对比中我愈来愈发现这“电子书包”在优化教学方面的好处!
6.后续
展示课结束了,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没有结束:《我是一棵草》的作者,每周都要给我发上几首小诗;吴昊同学也开始创作自己的诗集;魏昊同学对于作品没得到展示耿耿于怀,一连写了三首诗请我帮着修改;语文课上曾远志同学忽然举起了手:“老师,我现在有灵感了,能把我的诗写下来吗?……当然能了,我讲的内容相对于孩子的灵感来说太微不足道了,我高兴地点头……他的新作我还没读到,但心已经醉了!
专家点评
顾德希(北京市第四中学顾问,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双课堂”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成功模式,龙老师和她的学生把“双课堂”演绎到一个近乎完美的程度。龙老师在“虚拟课堂”中发动学生学习,利用“现实课堂”分享学习成果。老师和学生在平台上互相激励,实现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良性循环,价值无限。这节课,解放了思想、发动了学生,展示了学生的才华,学语文的真谛得到了体现。学生在平台上是自由的、发散的,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拿到“现实课堂”上分享,把好的东西最大化。课堂上,学生们一块儿念自己创作的诗,全情投入,我能看到我们的学生还保有一方纯净的心灵,这就是这节课最大的成功。
一节好的课,不能不讲,但也不能多讲。本堂课龙老师有两个点拨的亮点:一个是引导学生思考“不朽的形象在什么情景下产生的”;另一段话是在表扬一位学生的诗歌《我是一棵草》时,老师讲了自己的感受,让听课者感受到了龙老师是真感动,这个最重要,学生要听老师的真话,真情投入的话,不是编造的、专门讲给学生的话,这就是讲得很精,很好。
这节课更重要的是龙老师放手组织学生,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己,这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生命印记。比如那个学生创作的《命运是不公平的》一首诗歌就是学生生命最真实的呈现。我们利用“电子书包”让学生成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更使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有了坚实的平台。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