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前沿探索与实践:双课堂优秀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2/语文 千秋君臣我评说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 刘雪来

案例概述

对学生来说,古文的阅读和学习一直都是大难题。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再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如何提高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呢?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初中)的刘雪来老师模拟《百家讲坛》的做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活动,谈论千秋君与臣。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晦涩难懂的古文学习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课前

布置了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探讨“曹刿与鲁庄公,邹忌与齐王,曹操与杨修,诸葛亮与刘备”等君臣的人物性格,制作出PPT;二是根据探讨出的人物性格,以小作文的形式评说本组探讨的君臣关系;三是仿写古诗,概括一个本组探讨的人物,提交至“双课堂教学平台”的“互动讨论”中,互相修改,共同提高。

课中

仿照《百家讲坛》的形式成功地组织了本节课。首先,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组内讨论结果。其中,一位给大家讲君臣关系,并用一副对联概括总结;一位给大家补充课外资料,从多角度更全面地展示他们所研究的人物;一位与大家分享自己写的小作文,评说君与臣;一位分享古体诗创作和修改。教师特意安排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活动,这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小组合作与探究的意识。接下来,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正小组出现的问题,还鼓动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反驳,现场气氛活跃,火药味很浓。第三个环节,刘老师亲自上场,通过讲解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总结出课程主题,并且给出上联,让学生们对下联,以此结束本节课。

课后

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学生们觉得古文不再遥远,不再无用。博古才能通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刘老师这个“千秋君臣我评说”的教学案例,通过“虚拟课堂”的互动讨论和“实体课堂”的分享,加深了学生阅读、学习古文的兴趣。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古人,以古为鉴。

本节课授课时间是2015年12月15日,是一节古文阅读活动课,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师简介】刘雪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用活动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讨论研究不同的君臣关系,内容包括“曹刿与鲁庄公,邹忌与齐王,曹操与杨修以及诸葛亮与刘备”。各组同学为准确、全面地了解人物,除阅读课文以外,还查阅了大量材料,力求从尽可能多的阅读中获取线索,分析君臣的性格特征。课上,各小组以PPT的形式向大家了介绍本组的课前学习成果。为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认识自己研究的人物,不少学生还把查阅到的课外资料与全班同学分享。例如,有位同学选择分析曹刿这个人物。教材中提供的课文仅将曹刿描绘成智者和谋士,该位同学引用《史记·刺客列传》中节选出的一篇材料,为大家补充了曹刿的勇士形象,更加全面地分析了这个人物(见图1)。在给大家分享这篇材料的原文时,该同学还将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现代文,可见她的古文功底很深。同学们补充的课外材料,有的与课文相符,但也有部分观点与课文相悖。例如,鲁庄公在课文中的形象是平易近人、虚心纳言的,但在同学补充的材料中,大家看到了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另一面(见图2)。这些材料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告诉大家,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才能准确评判人物性格特征。

图1 学生收集的补充材料1

图2 学生收集的补充材料2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OTQ wOTc3Ng==.html

【亮点2:文章展示与激辩】

学生们在课上分享自己创作的君臣关系的小文章,有的写得特别好。比如,葛某同学撰写的《正史中的诸葛亮与刘备》,很大气,充分体现了他对古文的热爱和平日的阅读积累。另外,该同学还写了一篇《假如我是刘备》(见图3)。文中,他将自己幻化为刘备,智取曹操,体现了其深谋远虑,颇有思维高度,得到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不是所有学生作品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些学生对展示的作品持反对意见。例如,有位学生在文章里写到:“杨修认为曹植过于张狂,性格不适合做一个君王,而曹丕的城府却恰恰像极了曹操。所以,杨修假意与曹植交好,最后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保全了曹家江山。”她的观点立意新颖,但没有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有同学当场反驳,认为她的说法可能性很小。学生们引经据典,众说纷纭,讲得头头是道,犹如一场听觉盛宴。

图3 学生撰写的作品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OTQ wOTk1Ng==.html

【亮点3:古诗创作乐趣高】

除了用对联描述君臣关系,教师还让学生仿写古诗,用诗的形式概括人物特征。学生们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积极创作,不仅本班学生参与热情高,其他班级学生也受到鼓舞,参与到创作的行列中。大家互帮互助,点评修改,最后形成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通过创作和修改,同学们学会了押韵、对仗,还学会了如何用更精练的词句表达思想。例如,贾某同学创作的《评刘备》,这篇作品经历了三次修改才定稿(见图4)。第一个版本是贾某同学自行撰写的六句八言;第二个版本是在同学点评基础上修改的,去掉每一句话的第五个字,意思不变,效果却更好;第三个版本是七言绝句,与上一版本相比,不仅在格式上有了变化,并且更为精练。正是有了课前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的充分讨论和发酵,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写作和修改的乐趣。

图4 学生创作和修改的诗歌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OTQ xMDE2OA==.html

【亮点4:现场对对联,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OTQ xMDQ0NA==.html

课程最后,教师通过讲解魏征与唐太宗这一对君臣关系,总结当天的主题,并且给出上联“看破不说破妙法进谏”,请同学们对下联。经过短暂思考,有位同学对出了后四个字“虚心纳言”,又有一位同学用“知错能改错虚心纳言”补全对联。大家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很高,不同文体的创作水平得到提升。

教学反思

我接触“电子书包”已经一年了,我认为“电子书包”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摄取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及时与大家进行分享。分享是特别重要的,及时反馈也很重要。以前纸质的作业,我只能一个一个地判,孩子的反馈不能及时回来。有了“电子书包”,反馈特别及时,学生也很喜欢。

这次雾霾天放假受持续的雾霾天影响,2015年12月中、下旬,北京市中小学和幼儿园采取了两次为期3~5天的“停课不停学”放假措施。期间,这个平台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孩子们用平台接收作业,互相探讨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停了,学习没有停。

信息化迅猛发展,技术不断革新,作为老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专家点评

顾德希(北京市第四中学顾问,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为什么要用“电子书包”?为什么要用信息技术?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想明白。其实,我们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并不是做过去能做的事,而是解决过去做不到的事。我们要用“电子书包”教学,就是要回归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本真的状态中去,那就是读和写,这就是语文学习。在过去,我们没有得到充分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有了新的技术,从而有了解决过去做不到的事的新手段。在这种新手段的支持下,学生的读写有了很大的推动力。同学在平台上一发,周围的同学就是最重要的读者。他们之间的互相激励很大。老师催,效果可能不大,同学的一句称赞,肯定比老师的“催”更管用。

我们这节课是利用“电子书包”有效地开展了一次语文教学活动。最精彩的是他们的古诗修改,水平很高。我用两句诗来评判这节课,“千秋论史事,劲四劲四,全称为“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现合并为“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冠群伦。”语文教学活动特别重要,语文教学要改革,这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个突破口。本节课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方面的探索是很成功的,也给我们其他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要继续探索下去,走出一条成功大道。

课堂实录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4OTQwOTE5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