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前沿探索与实践:双课堂优秀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专题型案例

001/语文 语文也能这样学

北京第四中学 语文组

编者按

北京四中语文组利用“双课堂”开展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活动,这里选录了四例。《身边的陌生人》是从教材中衍生出来的活动,《留住春天》是与日常生活结合的活动,《朝花夕拾》是与高考总复习结合的活动,《浩浩湖湘》是与外出游学结合的活动。鉴于《身边的陌生人》已在四中进行多年,代表性较强,本书便把它放在了第一篇。

1.身边的陌生人——大型写作活动

执教者:王志彬

一个人心灵有多大,取决于他认为这个世界在多大的范围内与他有关。让学生超越一己之外,对他人有真正的关切,是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利用网络论坛,可以将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学生活动加以记录,各组推进的状态一目了然,便于教师跟进指导、同学取长补短。当这些活动的基本流程被梳理出来之后,活动的组织便变得眉目清晰,便于延续着做下去了。因此,“身边的陌生人”这一报告文学写作活动成为北京四中语文系列活动中的经典保留项目。这里介绍的是最近的一次活动。

案例概述

学生经“中考”进来,再经“高考”出去,三年的“写作”活动如果只是单纯的高考作文训练,那么写作课堂就可能缺乏一定的活力、乐趣和创造力。多年前,我们教研组在高一、高二阶段试图探索另一种写作形式,希望借此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写作感受,唤起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和兴趣,试图将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写作活动系列化、生活化、多样化,真正让写作活动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高一侧重学生感官世界的开发,用发散带动学生走向广博;高二侧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向深化;高三以“收”为原则,既是对高一、高二的凝定整理,也是和高考作文的联接,希望学生既要有泼洒情韵、深思的大气,也要有考场作文遵守规则的小心。

高一、高二学年,我们分别以“身边的陌生人”“相遇”为大型写作活动,辅之以“真系列”“善系列”写作活动。“身边的陌生人”是在高一下学期进行的。沈从文先生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身边的陌生人”这个写作活动的设置就是期待学生去关注身边的陌生人,对他人有好奇和友善;对熟悉的“陌生人”也能够深入了解,毕竟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些人。无论是亲朋还是素不相识者,我们都期待学生能够放开怀抱,坦诚相待,关注和发掘“他们”身上令人为之感怀的品质,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关照;在无数个“他们”身上,汲取向善的力量。

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有一个报告文学单元,配合这个单元的教学,于是就有了“身边的陌生人”这一大型写作活动的设计。在开启活动前,在现实课堂完成对报告文学单元的处理,使学生明确:①每个人都是无数故事的聚合,选择哪些故事来写?要突出什么,忽略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呢?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而《王选的选择》以王选的“七次选择”为主要内容来构建全文,就是可资借鉴的范例。②《火中的凤凰》一文精彩的情景有许多处(让学生进行片段仿写),文中很注意细节的雕琢,这些都值得借鉴。③《包身工》叙议结合,作者夏衍不仅葆有对时代特殊现象的关注,而且不畏艰难深入工厂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是获取写作资源的途径。同时,文中叙议结合的写作技巧也很值得借鉴。这些都是开展“身边的陌生人”这一大型写作活动的基础。

整个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 现实课堂预热

(1)以叶夫图申科的《世界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引入。

(2)教师对“身边的陌生人”进行阐释。

“身边人”——

这个人,你可能认识,甚至熟识;当然你也可能不知其名姓。这个人,你可能天天见,甚至时时见;当然更可以同在一个屋檐下。这个人,可以很平凡、很普通,甚至还有些卑微;当然也可以满身光环,名震天下。总之,他生活在你的身边,生活在你的视线里。

这个人,你只看到他的这一面,而你又很想了解他的那一面。这个人,你似乎知道他的一切,但又并不确定是否真正了解他。总之,你从未真正走进他。

他是一个走近了你,而你却未必走“进”了他的人。他真真切切地生活在你身边,他是具体的“一个”,也是具体的“一群”;他的个性和追求也许正代表着你的个性和追求。从他身上,你也许可以发现一个时代的踪迹,甚至一个时代的呼唤。“他”真实地带领着你我,脚踏实地地生活着。

中期 利用虚拟课堂开展写作活动

(1)将本次活动的题目和导语上传到“班级论坛”;要求学生自由结组(组员不超过4人),确定采访对象,在班级论坛公示。第1天完成。

(2)借助论坛空间,小组讨论商定采访计划,包括如何顺利达成采访目的,上传所拟定的采访提纲,初步设想采访后作品的主题方向。第1天至第3天,共3天时间完成采访计划并上传网络论坛。

附:写作准备阶段,指导自己思考的问题

①我们为什么要选这个人?

②这个人为什么对我们很重要?

③关于这个人,我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④我可以借助什么方式了解这个人?是直观观察?借助参考资料(作品、上网查阅)?访谈(本人、同事、亲朋、其他)?最后选择的方式这个人会配合吗?不配合怎么办?

⑤怎样提问才是合乎情理的?问题要有选择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

(3)完成采访,并根据采访录音完成采访实录,要求尽量不做任何修改。上传至“班级论坛”。第4天到第10天完成。

之所以要上传“采访实录”,而不是经过采访者处理之后的文字材料,就是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做到客观真实,避免个人喜好的过早介入。这是一件有些枯燥且相当痛苦的事情。但采访是呈现而不是评论,只有足够精确的文字才能进行合理的推断,才能进行合乎情理的评论,否则只是自己的臆断而不是事实。另外,材料的搜集,是写作前的必备功课。不全面地占有材料,不精心地筛选材料,写作便难以深入。这一过程的终极目的,是想让学生真正知道自己了解了些什么,还需要知道些什么,这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筛选出来。

(4)根据采访素材,完成一篇报告文学,上传至“班级论坛”。第11天到第17天完成。

终于到了学生最看重的写作阶段,有了前期的系列活动环节作为基础,报告文学的写作才会轻松,才会有话可说。这个写作过程需要引导学生筛选材料,组织组料,回顾一下自己选择这个采访对象的原因和意义,看看现在这些材料能否支撑自己的写作。材料都是学生辛辛苦苦得来的,所以他们对材料的珍视表现之一就是把所有的材料都揉进文中,这时候就需要学生的相互评点和教师的建议了。这个过程力图让学生懂得作文的剪裁和取舍。

(5)润色、修改初稿。上传至“班级论坛”。第18天到第26天完成。

报告文学初稿上传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网络阅读互评,争取每个同学的文章都有5名以上同学的修改意见,要求学生的评点紧扣文本,抓住细节。可能要约谈一半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

原作者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二次修改,大多数同学的初稿作品注重的是文本的整体,比如结构、内容、意义,而对细节的关注不够,所以我们扣住“润色”进行,除了对报告的关注外,也要重视“文学”性。

(6)要求学生写创作后记,并请本组受访对象写一段受访感言。第27天到30天完成。

后记是留给自己的一份长久记忆。大型写作活动历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回味,学生付出的越多,可供咀嚼玩味的就越多,在回顾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成长是我们难以预料的。

而让受访对象写一段感言,则不仅仅是对受访者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这群创作者的尊重和敦促。

后期 现实课堂总结

(1)评选优秀创作小组,请该小组主创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本次活动的感受。将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

学生的创作感受鲜活而具有说服力,学生之间的交流比教师的示范更有作用。

(2)颁奖。让没获奖的小组负责撰写颁奖词,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3)“他们”“我想握住你的手”后续写作活动。

后续写作活动的设置,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个大型写作活动的开展很不容易,耗时费心,既然完成了,就一定要在学生心里留下点什么,而且还需要不时地提醒和回顾,以便让这份记忆保鲜;一个人身上的故事,一个活动的感受,一件事的启示,都是值得挖掘和凝定的,以一篇作文的形式重新回顾和思考当初的采访对象和活动成果,也许有不一样的意义,这可能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吧;也是兼顾到“放”和“收”、自由写作和考场写作的不同要求。

纵观整个创作活动,大体有如下步骤:现实课堂引导(写作准备)——阅读、采访、调查(占有材料)——初步写作(串联整理材料)——交流(相互启发)——深度创作(修改、凝定、提升)——评议与反思(鼓励)——后续写作活动(跟进、深化)。

“身边的陌生人”“相遇”等大型写作活动经由我组教师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大概可以把这一类大型写作活动总结为上述操作流程。

【教师简介】王志彬,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语文二级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开拓、丰富视野】

“身边的陌生人”这个活动的初衷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去采访那些身边的“陌生人”,“身边”是因为空间上的距离并不遥远,甚至天天都会见到,有的还是亲人;“陌生”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职业,他们生命经历了哪些故事,他们拥有哪些性格、品格、情感都不太清楚,或者说了解得不够全面。借由此次活动,是让学生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之外能够有新的发现,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原来的生活边界之外。

下面列举的是《身边的陌生人》成书后的目录,我选择了一些通过题目就能直接看出写作对象的篇目:

平凡的奇女子(卜天泓)-4-

玩才是正经事(潘瑞奇、茹云)-15-

在城市尽头的他们(张温心、王瑀宁)-18-

从企业高管到小店主(史博瀚、李东浩、胡津铭)-25-

王海竞(宋雨琦、苏雪晴)-36-

浮生未歇——记女生宿舍老师田志绵(张玖琪、王静怡、郭屿晗)-48-

万寸光明——访谈野草书店店主(洪闽京)-56-

熊猫姐姐的成长之路(王瑞琳、高婧雯)-58-

曾经,音乐,成就他的蜕变;如今,他用音乐,成就我们的蜕变(王佳翌、陈旻雯、高则君)-78-

神剪(徐顿)-84-

和学生们在一起(曹柠)-90-

大宁(陈禹润)-93-

素心人(贾云超、郭舒卿、李宇楠)-96-

半个军人,半个工人(高宇晨)-100-

老滕(郑昊亮、鞠涵昭、张耀奇)-105-

她的创业史(黄颖珊)-113-

捕梦者(吴楚扶耒、张曦、周岳琪)-117-

王大爷(李天志、万子千、赵旭瑞)-128-

岸边的人(吴爱旌)-134-

他(宁小芾)-155-

入选《身边的陌生人》最终书稿的只占学生创作的一部分,稍作统计,学生的采访对象包括:四中的保安、学校的外教、宿舍管理员、校工、学校附近过桥米线店的小老板、国家图书馆管理员、人民大会堂的安保人员、打工子弟小学学生、滑板教练、公共汽车站的交通协管员、乒乓球世界冠军、相声演员、面临理想抉择的大学生、老师(初、高中)、有特点的同学、家人(爸爸、妈妈、姥姥、姥爷)……

从空间上来看,既有身边的家人、朋友,每天都会见到的保安,也有相距十几里、几十里甚至上千公里的人。从年龄上看,既有年长的父辈、祖辈,也有同龄的朋友。职业的涵盖则极为广泛,有保安、教师、学生、军人、运动员、艺术工作者、个体经营者。采访者的籍贯、出生地分布在五湖四海,既有地道的老北京,更多来自天南海北。采访对象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是对学生视野的极大拓展。

【亮点2:认识不断深入】

“身边的陌生人”之所以被称为大型写作活动,主要是因为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选取采访对象开始,经过采访提纲、几次采访过程、实录、改稿、成稿,到最后的后记、评审、颁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采访对象的了解认识随着交流的增多而逐步深入,尤其是从实录、改稿、成稿到写作后记的过程,是学生不断筛选素材、取舍、剪裁的过程,在反复地斟酌、思考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说实话,这篇文章是我写得最累的文章。起初,自然是很有激情的,坐在书桌前四个小时没有离开写好了第一篇,但写出来后,只觉得实在无法令自己满意。于是,在深深懊悔自己写作功底不足的同时,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改。前后写了没有十稿也有八稿,与组里同学写的加起来,差不多有2万字。到最后,对终稿还不是特别满意,但已经没有了修改的心思。想来其中原因,也就是想用这么微不足道的方式报答老师呢。(郭舒卿)

这次采访我们选择盲文图书馆的管理员胡老师。在之前,我们明白采访不可以有目的与倾向,但多少还是对挖掘出与众不同的人背后的故事有一些期待——也许这和听故事时对新奇的期待同根同源——算是我们的一点私心吧。

可是随着采访——也许更恰当地说是交谈的进行,尤其是当采访实录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遵从初衷。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力量在展现,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陌生人的似曾相识。我们与胡老师第一次见面时,有一种朋友的感觉;胡老师也曾说,她喜欢和孩子们说话,说一些关于我们未来的事。在第二次电话采访时,胡老师对我们说了更多。在这个过程中,她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从标签化的“志愿者”逐渐丰富起来——她是一位全心全意的志愿工作者,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追逐梦想的勇者,一位有孝心的女儿……她更是一位普通人,有着与千万人共同的快乐、共同的烦恼的人。

我们惊叹于这个过程的神奇,也很难忘记与胡老师的交流带给我们的触动。

当说到平衡工作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时,她的声音哽咽:“年轻时想着离开父母,现在自己闯出来,心里最牵挂的还是他们。”由于与父母身在异地,工作忙,回家对她来说算是奢侈。“父母口中说着不要管他们,但你不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么需要你。”胡老师的牵挂,是千万人的牵挂,也许几年后也将是我们的牵挂。

通过采访,我们发觉,身边的陌生人,并不是那么陌生。诚然,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其中的差异缔造神秘,神秘带来想要了解的欲望。但与此同时,每个个体之间又有那么强大的共鸣。它来源于共同的生命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它也最能触动人心。(杨文卓、蔡云飞、刘端辰)

应该怎样写校工的报告文学呢?想想就知道,无非是写写他们到底怎么努力工作,拾金不昧,再写写他们的家乡生活有多么艰苦,侧面衬托一下他们的高贵品质。最后再讲讲他们在北京有什么不适应又怎么想家就好了。

但是,如果一切真的都像想象得那么简单,那么我们就算不去采访,也能闭着眼睛写出一篇差不多的文章。只有你亲自推开配电室的门,真正与他们一起聊天,才会发现真实的他们。

现在,看着现在的终稿,想想当初对这篇文章的预判,才发现自己简直是错得离谱。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吧。身在首都北京,享受着最好的教育。家境可能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并不贫穷。我们于是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身边的校工们的身世,都应该如晚上八点档的电视剧一样凄惨。内心里想着的,是哀怨的倾诉。什么阴暗的黑屋子,常年的饿肚子,还有迸溅的泪花。仿佛校工们如果不说出点什么如《雾都孤儿》般催人泪下的故事,我们不在这篇文章里赚点眼泪,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因为所有关于他们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我们,因为从未了解过真正的他们,就好像他们从不存在一样。我们将校园里永远干净的地面、永远茂盛的花木,视作理所当然,却从未想过这理所当然背后的不同寻常。

但是,当你整整和他们聊了三次,每回都眼看着话题不可逆转地向你原来从未想过的地方偏转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你终于发现,这一个个校工们,不是编剧笔下没有生命力的角色,而是一个个和你一样真实的血肉之躯。他们也有自己的荣耀,也有自己的自尊。他们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也都是受人尊敬的人物。

这次采访之后,真的感受颇多。因为透过他们,我们才发现自己惊人的幼稚和无知。我们在采访中做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帮助他们去了故宫。但我们帮他们跨越的是从四中到故宫这短短数公里的距离,而对于他们,在这点公里数前面,还有从四川到北京这两千多公里的路要走。这是他们自己走来的,我们无法帮助。那一天,故宫——那个他们因为付不起门票钱而从未进入的地方,迎来了两位客人。接着就是他们无比开心地叙述着故宫里宏伟的建筑。这真的是我们帮助了他们吗?仔细想想,其实不是的。他们自己帮助了自己。我们可以实现的,仅仅是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城市。

同样地,当我们到了四川,也大约会接受这对夫妻的恩情吧。

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值得怜悯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高高在上地去怜悯一个本就与他相同的人。同样地,我们可以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但是我们没有资格去怜悯他们。

在学校的生活中,我们也领了他们的情。那样整洁的教室,那样安全的学校,都是这些校工替我们维持的。而没有他们,我们未必能做得那么好。

这不再是一次悲悯的采访和施舍,而是双方对彼此的学习。想想看,他们那种一边工作一边旅游的想法,不就是现在最时兴的“穷游”吗?当今的很多白领喜欢这样标榜自己的浪荡不羁,可他们却不知道,早已有了一对农村夫妻,在二十五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时髦”生活。想想看,很多人写那些为农村孩子捐钱的穷苦人,并以他们为精神榜样,但却没有人想过自己的所有失而复得的东西,都是由一个个更加贫穷的工人们一个个捡起,然后不假思索地归还。我们太容易看得太远,结果却忘掉了自己身边的人;或是太容易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境感动,而忘记了那些实实在在的好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有些困难。不过是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不要让他们成为,一个个你应该感谢却从未留意过的陌生人。

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件事,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内在本质的过程。从后记中,同学们向我们展示出了认识甚至是写作的可持续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之一,认识生活、理解生活需要持续、需要反复,而写作也是如此,在不断修改、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写作对象、写作安排、写作意义的把握越来越明晰。(张涵之)

【亮点3:提升合作能力】

“身边的陌生人”作为一个大型写作活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工作量比较大。以学生自由和教师指定的原则组成写作小组;组员分工务必明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组员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并做好相关准备。采访、写作的分工等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处理的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首先,从选材方面,我们选择了“打工子弟”这样一群特殊的采访对象,他们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上非常敏感的一个部分,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或许要比别人调查了解更多资料,在背后付出更多。其次,学校开展“身边的陌生人”采访活动的时间恰逢全国“两会”,各个学校尤其是作为社会上备受关注的打工子弟学校,不接受一切外界采访或相关活动,也拒绝一切非本校人员进入校园。于是我们被几所精挑细选的有故事却又不偏僻的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拒绝,大家的热情都被削去了一大半。

后来我们班的张运鹏同学热情地伸出援手,向我们介绍了“花市小学”。这所学校是一所公办学校,虽然不是纯正的打工子弟小学,但是由于所处城乡交通枢纽位置的原因被越来越多的打工家庭相继看中,只用了几年的积累,就达到了全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是打工子弟的庞大比例。这所学校不在偏远的郊区,又是张运鹏同学的母校,可以帮忙协调采访。我们组的同学都非常欣喜,快马加鞭,准备采访提纲。

在采访提纲的书写方面我们也需要倍加谨慎。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年龄在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心灵多少还有些脆弱,再加上他们本身身份的特殊性,而我们作为他们身份完全的对立面与他们相遇,对他们来说难免是一次伤害。所以作为采访者的我们,在问题的选择和措辞上就需要格外留意,只是一份简单的采访提纲却被我们几个人轮流修改了好几遍,最终才达到满意的程度。而采访过程本身也要求我们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随时根据孩子们的现场反映对采访问题做出调整或删改。

然而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的采访结果与我们的预想大相径庭。等我们到了采访地点也就是那所小学时才发现,这所学校的教学环境良好,师资力量雄厚,跟一般的小学没有什么差别。经过采访,我们也有这样的感觉,这里的孩子们的生活也跟普通的北京孩子十分相似,父母的工作也都能有不错的收入。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孩子们略微不标准的普通话提醒着我们,我们甚至不能分辨出眼前的这群孩子跟北京的同龄人有何不同。在困惑之下我们寻找这种情况的根源,发现了问题所在:这所学校是公办学校,所处地点教学环境都很良好,能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的打工家庭可以算是北京打工家庭中的佼佼者,他们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中最优秀的一群人,聚集在离市中心不算太远的地方,团结地生活起来。而这群孩子本身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北京人或者说是北京接触,他们的情况和心情都和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普通打工子弟有了很大不同。因此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令我们满意,或者说这样一群孩子并不是我们真正想去采访挖掘的一群人,这让我们再次启航,准备下一阶段的采访。

后来我们听闻爱心社要组织一次周六去往一所打工子弟小学的支教活动,加上我们三人中有一人是爱心社成员,这让我们的采访活动有了转折点。在争得爱心社社长同意之后,我们组里的两名成员参加了此次爱心社的支教活动(另一位同学因为时间问题不能参加)。第一次支教时我们早早地来到该打工子弟学校,与校长面对面交谈,希望能够在支教活动之后采访班上的几名孩子。校长最终答应了我们的请求,这让我们都很开心。在一番认真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完成了此次的采访。这所学校里的孩子是打工子弟中最平凡的一群人,是我们在寻找的那一群人。因此此次的访谈结果令我们小组的每名同学都非常满意。

经过几番润色,“身边的陌生人”采访活动的终稿——《在城市的尽头》完成了。虽然一路上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是最终呈现了让大家感动的文字,我们本身也非常满足。另外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成长,我们会把它当作一次宝贵的经历好好珍惜。(张温心、王瑀宁)

这样的一次写作经历,对于学生而言,将是他与社会、与他人,与那些和自己的生活天差万别的人的一次亲密接触,而在整个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困难则锻炼了小组成员的处事能力。

【亮点4:思想境界的提升】

学生在回顾“身边的陌生人”的写作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这次写作过程的辛酸苦辣,而是借此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

人都是很卑微的,因而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一些维持生计但微不足道的小事奔命。然而当一个人开始关心别人的事,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关注、同情别人的命运、悲欢离合的时候,这个人就已经走在伟大的路上了。我想,从前的我多少有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当我与我的朋友们一起确定采访对象、撰写采访提纲、采访、整理采访实录、修改几遍,终于把文章改成有一点报告文学的味道后,才真正意识到“远方的每一个人都与我有关”,也许是因为我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付出了心血,也许是因为我真正被别人的故事打动了。人的心中总是要有些大爱。(吴楚扶耒、张曦、周岳琪)

我原本是计划着加入两个同学的队伍,去采访学校里的一名老师,但我在最后时刻退出了。我觉得,我的姥姥,我最亲近、最了解的人,更值得我去写。而她的人生故事,也需要由我执笔,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历史写作的讲座,讲的是如何书写家庭史——我们亲人的历史。有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如果我们不去将我们亲人的历史记录下来,那么他们就会湮没于时代中,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无差别统计数字。

我不希望所爱的亲人们最终留下来的痕迹,是一个无差别统计数字。当我的亲人离我远去,与我阴阳相隔时,我会是他们曾活在世上的证明。当我也最终化为尘土时,证明他们活过、证明我活过的印记,会是我的文字。

心中忽然暖流激荡——我想起我的父母、我的祖母、我的“七大姑八大姨”。我希望我能了解更多他们的故事,我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他们的故事。

这是我的责任。(卜天泓)

久置的玉器会落上灰尘,最初的梦想会不断让步。而我那当初对“身边的陌生人”的期待和干劲儿,随着文章的开写正在慢慢冲淡,常常,拄着脑袋愁眉苦脸很久却迟迟不落笔,盯着电脑看得眼睛流泪也不知道这句话应该怎么改,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写出一篇让人读得下去的文章……但和他们俩商量要不要周末再出来的时候,我发现不能就此停步,还有太多路要走。也正是有了这些衬托,才会有截稿时如此的愉快吧。

上周末和校工阿姨出去玩,“五一”又和爸妈郊游,路上总是能聊到他们自己的故事,不尽相同,但同样精彩。没有采访,没有录音。最自然的交流才会有彼此最深的理解。我更愿意把这次活动看成一个提醒:16岁的我已经可以走近身边的人,16岁的我也可以发现生命的精彩。(孙奕生)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浏览更多学生作品

http://chat.tfedu.net/edu/?p=122

教学反思

“身边的陌生人”大型写作活动立足于教材中的报告文学单元,将课内教学和学生创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素材主要来自于鲜活的生活;注重小组配合,让学生加强现实中的沟通和碰撞;注重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上述特点是我们设计这项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而“他们”“我想握住你的手”作文题目的设置则是“身边的陌生人”的延续,是这次写作活动素材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化。

学生关注的对象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从成功人士到弱势群体,从日日相处的家人到终日相见不发一语的摆摊者……通过采访,学生们了解了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过往经历,从受访人的回忆与讲述中感知时代的风云变化,人世的悲欢离合,懂得生存的艰难与生命的坚忍,生发出“这些人其实都和自己有关”的认识。

借助网络平台,我们如实地记录了学生为开展这次写作所做的大量案头工作。从一次次的提交里,我们看到了一篇篇文章由碎片走向完整,并不断趋向完美的全过程。同学们在操作上既相互借鉴又规避着雷同,透明的操作也激发了同学们创新的热情。

也许同学们的成长路径各不相同,但我们努力用一次语文活动形成学生学习的热点,也许会帮助学生们葆有求真、求善、求美的热忱,藉此平台引领着学生去发现自己,理解他人。毕竟,需要发现的不仅仅是宏大历史,而且也是汇入自己生命的涓涓细流;需要铭记的不仅仅是往圣先贤,也是那一个个赋予我们生命,塑造我们人格的亲人们,以及那些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直接关系的身边人。其实历史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走近他人,才能意识到他们的丰富性,也才能深入了解社会,并由此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

真正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写作需要教师们想方设法创设机会,需要学生以深研的态度,为自己的写作做一些扎实的功课。要么阅读,要么生活。写作素材的搜集不能靠背“论据大全”,而应从扎扎实实的阅读与实实在在的生活入手。我们相信,文章的“生动”不等于一定要有戏剧性,“思想的深刻”也绝不是说些貌似含有哲理的空话大话;凝神观察大千世界、敢于直面自己内心,才可能拥有真正地深入,才能带来真正的深刻。深入与深刻其实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对自我的思想与周遭生活的开拓。鲁迅先生曾以博大的胸怀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们认为一个人精神的疆域是否深广,取决于他关注的人与事的领域有多广博。他拓展的领域愈阔大,他思维的格局便愈开放。语文的学习也需要我们不断创造机会、提供养料,用这养料来营养人格与精神。

2.留住春天

执教者:尹强

我们希望语文的学习是与自然同步的。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都能唤醒对生命的热情。生活中虽然常常是走马观花,但有时也要能驻足凝神。“留住春天”的活动,不只帮孩子们留住了关于春天的记忆,更培养了发现的眼光,记录了守候的心情。“明心、洞鉴、深情、妙赏”会化琐屑平凡为亮丽神奇吧。

案例概述

本项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以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的语文专题教学活动。在2011年暮春三月,我引导学生观察一株植物,要求他们坚持每天用照片与文字记录,在“虚拟课堂”进行交流;“现实课堂”中进行“我的春天”演讲,每人一次。活动结束于初夏之际。

我希望通过开展此活动,提升学生的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具体包括:

第一,提升学生“读”的能力。在学习中,阅读对象不应仅仅是文字,更应该包括生活中的点滴。通过这项活动的学习,教师鼓励、引导学生阅读生活和自然,开阔思维及眼界,提升学生“读”的能力。

第二,提升学生“写”的能力。通过专题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第三,提升学生“思”的能力。语文学习的“识记”层面、“读写能力”层面的提升都依赖于“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专题活动中的内容(如观察、介绍、写作等)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但难以实现,也很难界定。我希望通过开展本次专题活动,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清晰地展现出来。

活动正式开始前,我对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我认为,本次活动实现了“三课堂”教学:由“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构成的“双课堂”在这个研究项目中继续成为研究进行的主要模式,同时这项专题活动还有另一个课堂,是存在于现实与虚拟教室之外的,我称之为“自然课堂”。自然在学生的生活中一直是若有若无的现实背景,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地从自然界中学习与感悟。本项教学活动,希望无限拉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把自然界当作一个课堂,不但能从中获得很多知识,还可以获得生命与美的思考和享受。其次,我认为,本活动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作为教师,我的参与从始至终都是少的,只充当了组织者、引导者与点评者的角色。我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开展学习的主体与项目的主导者都是他们。

活动开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 立项阶段:遥看春色

这个阶段是“留住春天”专题活动的起始阶段,有两个内容:首先,教师仔细地做第一次活动,并以此为样本向学生介绍;其次,教师利用一节现实课堂时间,向学生介绍项目的具体开展步骤。

对学生介绍的要点有:

(1)选定一株植物,可以是校园中的,可以是道路旁的,可以是家属小区里的,也可以是自己家中的……以自己喜爱并且方便每日观察为选择依据。

(2)每日闲暇时耐心而仔细地观察这株植物,并用相机或画笔记下自己观察到的细节。

(3)在“虚拟课堂”中建立自己的主题帖——“某某的春天”,并将每日的观察心得与照片发到帖中。

(4)同学间在“虚拟课堂”中相互观摩,给出中肯的建议与评价。

(5)每日“现实课堂”的前5分钟是个人介绍时间,每位同学轮流介绍自己这一阶段的观察心得感悟。

(6)专题活动的起止时间是3月15日至4月18日,原则上每日都要观察记录,不可间断。

(7)专题活动结束前,进行总结,由学生组织并举办“我的春天”颁奖典礼。

在学生理解本次专题活动的方式与规则后,教师展示自己做的第一次观察记录,并与学生探讨观察、思考的角度和内容。教师的示范特别重要,因为当学生对活动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他们会觉得选定植物观察、记录并非难事。但是仔细想来,到底要观察什么?到底要记录什么?却又不甚清晰。如同春日小草,遥看近却无。这时,教师的范例可以给学生最基本的指引与导向,告诉学生,除了对植物的细节进行观察外,还要记录自己的观察感受与联想想象,让学生易于上手。

中期 推进阶段:春色满园

在介绍完活动要求后,学生们便开始观察和记录。他们会在三个课堂中不断地穿梭,首先要在“自然课堂”中自由地呼吸,仔细地观察,用心地思考,其次要在“虚拟课堂”中进行耐心的记录与愉快的交流,最后还要在“现实课堂”中进行精彩的展示。然而,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每日的活动步骤虽然大致相同,但从整体来看,学生们还是经历了三个变化非常大的阶段:兴趣阶段、焦躁阶段及通透阶段。

在项目开始的前几天,学生们会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课余时间总是流连于自己选定的植物之前。虽然这些植物以前也经常见到,但是大家几乎都没有仔细观察过;并且要用相机拍摄,无论是从拍摄的角度还是内容来说,都能体现出自己观察、思考的深度。当然,最麻烦的要数文字记录,学生们会仔细地反思,将当日的观察所得都记录下来,点滴都不肯放过。除了自己记录,学生们也会互相观看其他学生在平台上的作品。同在一个论坛中,自己总不好意思潦草几笔,也要写出点文样子来。而每日语文课前的5分钟演讲,教师有意安排本活动做得非常用心的同学在前几次来进行讲述,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热情,还能够以几位同学的优异展现作为标尺,以鼓励后面的同学努力用心。

当然,在活动进行了一周左右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不但对项目的兴趣与热情开始消减,而且会发现新的情况,就是每日观察的植物几乎没有变化。这时,很多同学会觉得非常焦躁,每日的观察与思考陷入了一个枯竭期。尤其是一些男同学,焦躁之下甚至会有放弃的想法。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无论是在“虚拟课堂”中对学生主题帖上的留言鼓励,还是在“现实课堂”中对学生课前演讲后的点评,教师都尽可能地帮助同学打开思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观察与思考:尽力地打破对植物外在的粗略观察,进入到植物生命酝酿与勃发的内在思考。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几天中一丝一毫地细微变化,都是它自身一种绝大的生命律动。在思考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与评价机制——难道只有鲜花或绿叶才能体现生命之美吗?

随着较为艰难的第二阶段的过去,学生们在最后一周的记录思考中,显现得尤为得心应手,灵光妙笔随处可见。相比于第一阶段的记录,这个阶段的思考多了些许理性;相比于第二阶段的记录,又多了许多沉稳。第三阶段,无论是学生在植物面前的长久矗立,还是在“虚拟课堂”中的精彩记录与相互点评,以及在“现实课堂”中的精彩介绍,都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我想,这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成长吧。

后期 总结阶段:花落多少

初夏,这项活动进入尾声。教师引导学生将之前一个月的历程进行梳理回顾,让学生们切实地感受自我提升,尤为重要。所以,在活动的后期,我要求大家将自己在“虚拟课堂”中的记录心得与照片配合起来,以专题的形式,用Word排版进行展示。

然后,我在班级里建立了“留住春天”评委会,评委会根据这一个月活动的方方面面确立各项奖项,进行评奖,并用1节“现实课堂”召开“留住春天”颁奖典礼。

【教师简介】尹强,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提升是一件难以实现、难以呈现、难以衡量的事。在本次“留住春天”的活动中,学生持续地每天对植物进行观察,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进行记录。面对同一个观察对象,而变化又几乎细微不可见时,教师不断地鞭策学生进行思考与感悟特别重要。在学生记录的观察心得中,很多同学都呈现了卓越的思维。通过每日记录中思考的变化,也展示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是谢某同学在“虚拟课堂”的记录片段,这样的记录就是孩子们的日记,只不过每日都有一个共同的题目——观察自然,留住春天。活动开始一周之后,学生们纷纷由之前的新鲜好玩,变得疲惫枯燥。而谢某同学也终于意识到“忽然发现做这项语文作业还确实挺费时间的”。但是让老师非常感动的是,她坚持住了,她说不愿意去违背自己的心意应付了事,这恰恰是专题活动的目的之一:感悟自然,感悟真实!在三天以后的一次记录中,谢某同学又让我非常欣喜,如此枯燥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她的心灵留下了那一抹绿色,留下了那一寸温存:“终于从车上下来了。我看了一眼那棵树,不为了什么,只是觉得心安。以及,确认了一下,我与自然同在。”让学生切实地感悟到绿色生命的美好,与他们的心灵契合,这就是本次活动最大的提升了。

【亮点2:对于美学的感悟】

学生的语文学习包括三个层面: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而其中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最不可控的,也最不易见。在本项专题活动中,学生美学意识的觉醒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他们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的记录,以及在每节课前5分钟的演讲,都或多或少地呈现了他们对于美的理解与感悟。

郭某同学在活动之初,选择了一株龙爪槐。当他发现别的小伙伴的植物已经散叶开花时,而自己的这株植物居然毫无动静。在特别痛苦的等待后,他准备放弃了。然而,在第二天的课前演讲中,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本来已经决定在今天宣布放弃了。但是,在昨天晚上我准备演讲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谁说只有繁花满枝才是美的,谁说只有绿叶成荫才是美的?难道,我的植物在干枯的枝叶中静静地酝酿着生命的力量不也是一种美吗?

郭某同学是一个特别单纯、简单的小男孩,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似乎也从未有过所谓深刻或优美的展现。但是,在这一次演讲中,他对于美的理解让所有同学都感到钦佩。我也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在这项语文活动中,学生们在写作训练之外,获得的美学感悟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亮点3:不期而至的生命教育】

胡某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偏爱理科的小男孩,这样的孩子在各个学校都不少见。他们头脑聪明,灵活多变,却常常忽视语文中最基本的感悟与思考。这次专题活动中,他选了一个大家都很羡慕的植物——玉兰。因为玉兰开花最早,在别人的植物还没有一点绿色的时候,他的玉兰已经开始绽放了,这也是他尤其喜爱并坚持这项活动的原因之一。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日日观察的那株玉兰生长在路边,他眼看着一日日含苞绽放的那一枝,被他亲切地称为“小草帽”的花朵,被人无情地折去了,他愤怒地斥责:“它的生命本身就很短暂,你却能狠下心来将它扼杀在摇篮里,我实在是气不过,我相信你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但不管怎样我的小草帽已经夭折了,它就这样与我永别了,我很伤心,希望它能安息……”我问过胡某同学,这是他第一次为了一朵花如此真正地伤感与愤怒,他也从未想到过自己会为这曾日日忽略的街旁一枝而大动肝火。我想,在语文课中我们常常希望的生命教育,就在这孩子的心中自我完成了吧。有了这样对生命的爱护与尊重,我相信他今后也绝不会做出此类摘花折枝的事情了。我常常想,如果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年年这样关心一株花草,那么他们长大后是不是热爱生命的人会更多一些呢?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本项教学活动更强调的是课堂之外。在任何时候,对着那些我们无数次熟视无睹的绿色生命仔细地观摩、感悟,这是在教室外面读一本不一样的书。

【亮点4:快乐美好的回忆】

4月中旬,暮春将尽,在一个明媚的上午,我们召开了“留住春天”颁奖典礼。这个典礼是由两位可爱的课代表设计的。

首先,她们组建了评奖委员会,评出了“最佳摄影奖”“最佳写意奖”“最佳坚持奖”(谢某同学)“最有真情奖”(“小草帽”胡某同学)“最佳植物奖”“最佳集体奖”(所有同学)等20多个奖项。其次,她们设计了很多小节目,每颁发四个奖项,就穿插一个与春天有关的小节目:有日本歌曲《春天》,有蓝调口琴演奏《留住春天》(真巧,就是这个名字!),有原创配乐诗朗诵《春》……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颁奖典礼的最后,一位擅长国画的同学画了一枝梅花的虬枝,两位小主持人用调色板调出了很多颜色,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手指蘸着在梅枝上点出自己的梅花。当同学们都点完梅花后,我在上面写下了他们的心愿——我们的春天!

这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着,充满着喜悦、美好与感动,令我毕生难忘!

……

在四年后的一个春天,已经上大学的课代表师傲某同学给我发来了一则短信:

老师,一不留神外面的树又悄悄地绿了,您现在还带着学弟学妹一起“留住春天”吗?

教学反思

1.关于课程理念的思索

本项教学专题活动自2011年春天开始进行,至今已经开展了3次。虽然活动设计并不复杂,但是活动本身的意义及影响还是很大的。2011年春天,我尝试着带着学生进行了第一次“留住春天”的专题活动,到了2013年,高三的他们仍然时时在作文中写到那个美好的夏天,见到我也常常问起那个春天。

我想,虽然这个专题活动并非与语文教材直接相关,但是它的内涵是与语文课程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对学生读写能力的锤炼,还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是较为明显的。更重要的是,在繁忙的高中生活里,给学生留下一抹春天的回忆,让他们对于自然与生命的美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是一种美好吧。

当然,由于活动设计中教师的参与度很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弱化了教师指导与师生交流的功能。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更多个别化、个性化指导,这个活动将会更加细腻,使学生们获得更大的提升。

2.关于“双课堂”在项目中的运用

本项以生活为出发点的教学活动,一定要以“双课堂”形式开展才能获得成功。如果没有“虚拟课堂”的支持,如果仅仅是在随笔本上进行记录,则既不能很好地将照片记录并保存,又不利于同学们互相欣赏与评价。缺失了这些,这个活动就会不好玩,让学生们失去兴趣,也失去了相互借鉴的学习机会与你超我赶的活动热情。

但是,如果一味地进行“虚拟课堂”活动,没有“现实课堂”的积极反馈,也会让学生们慢慢地丧失掉活动兴趣。一些优秀同学进行的以“我的春天”为主题的精彩演讲,教师真诚独到的点评,会激励其他同学更加用心地观摩记录演讲。随着活动的开展,“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愈发地精彩纷呈。因此,“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资源共享与整合,形成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3.朝花夕拾——利用课文推进高考复习

执教者:肖勇

在高三的复习中,老师们也会借助论坛的共享和诊断功能,开展一系列活动。如通过“古诗心解”的论题设置带动学生分享鉴赏诗歌的经验,借“词海共渡”来互助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用“映海”“聚沙”交流鲜活的材料与感想……对既往学习的再回顾也不可或缺,“朝花夕拾”——旧文重读的活动即是其一。我们认为,课文的学习不应该是一次性完成的任务,而应伴随着学生心智的成长,不断地参悟。我们希望实现的不是“两脚书橱”式的记忆搬家,而是自我沉淀、相互启发中的深入思考。

案例概述

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高一、高二的学习和高三的复习应该呈现一种怎样的关系?这可能是教师进入高三复习阶段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文言文的复习可以逐课总结,落实实词与虚词;现代文呢,除了字词,这个师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讲解和学习的内容对高三的教学有用吗?阅读方面,高一、高二课堂教学所进行的阅读思维训练和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写作方面,在目前高考作文立意与素材并重的现状下,在学生所粗浅了解的几个古人(如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和感动中国人物被频繁“征调”的情况下,几经编者筛选和打磨的教材课文是不是也应该有、也能有一席用武之地呢?有过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有这样的体验:教材是常读常新,也是常教常新的。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加,站在高三的高度,他们对以前读过的经典课文也应该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认识会进一步深入、深刻,这种思想和认识的深入深化也正是高三教师在学生的写作中最想见到的。

高三复习进入第一学期期末后,学生似乎在写作上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经过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学生对于考场作文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了解:随意性减少了,形式上规范了,对内容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可是,提高的途径又在哪里呢?老师提供的素材即使死记硬背,也大多印象不深,还在心里存在着会不会千篇一律的担忧。体会独到、印象深刻的个性化素材到底该怎样储备呢?

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文大致相同,从一定程度上说,课文是学生的共有资源库。在这个共同的资源库里,每个学生由于个性、经历的不同,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资源。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每位同学对共有资源进行个性化展示,彼此之间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带来启发。这也是我在教学方式上选择“双课堂”的原因。

带着这些“功利性”的目的和思考,利用寒假,我发挥“双课堂”的教学优势,进行这样一次教学活动。“无过”是底线,哪怕唤醒学生心底曾经的一次触动也好,“有用”是较为理想的目标,期待能让教材里的经典课文成为学生可选择的作文资源。

前期

本届学生曾经使用过类似的网络平台,但对本次活动所用的“双课堂教学平台”还是第一次操作。所以,我利用活动的第一节课时,在“虚拟课堂”中发布“试水”主题——“我的2012,就这样过去了全部!我的高三,就这样过去了一半!我的期末语文考试,有几许欢乐,有几许哀愁,都在这里诉说吧!”要求学生完成试水帖,初步了解平台操作过程。除此之外,我宣讲了寒假进行“朝花夕拾”活动的意义及简要流程。

中期

此阶段正式进入“我的‘朝花夕拾’”活动,教师在“双课堂教学平台”发布写作要求:

原来的那朵花,现在重拾起来,仔细看看,有什么新的触动?——寒假时候,作业间隙,重温旧课文,会是一种享受。你也一定会有新的感悟,写下来吧,注意突出“新”字。请以“重温《××××》——姓名”为主标题,副标题自拟。1500字以内。请点击进入这个文件夹,以发帖的形式提交(请勿用附件形式提交),并浏览其他同学文章,至少对10位同学的帖子作出回复。

学生寒假之中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由于学习任务紧,假期初期递交的读后感较少。我通过电话与课代表沟通、交流后,寒假后期,大部分学生完成了提交任务,且实验班较平行班情况更好。初步统计,学生提交作业情况见表1。

开学之后,针对学生读后感提交较好但回帖与交流较少的情况,我结合开学检测讲评的作文课,以孙昱春同学的作文《致海子》与网上发帖《重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比照为例,以于孟轲同学的《华威先生的穿越》为例,指出“新感悟”的“新”字可以入手的角度,对学生第一阶段的活动作出初步总结,指出交流与评价的重要性,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

在“实体课堂”作文讲评课的基础之上,我继续在“虚拟课堂”推进同学之间的评价与交流。

后期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我鼓励学生多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寒假思考的感受,同时在“虚拟课堂”发布新的“精华版”整理要求:

请选择你的“朝花夕拾”中的精华,用简洁的语言呈现于此,它可能是你思想中最闪光的那一瓣。200字左右。请点击进入这个文件夹,以发帖的形式提交(请勿用附件形式提交),并浏览其他同学文章,至少对10位同学的帖子作出回复。

最后,“双课堂教学平台”上的精彩内容,由教师收集精华版材料,纳入班级作文素材库。

【教师简介】肖勇,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思考逐步深入】

旧课新读,“新”字之外,即是“朝花夕拾”,阅历、见解、心情都不一样,所以,“深”字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请看例文:

重温《〈呐喊〉自序》——李逸伦(学生2013-02-02 00:13)

鲁迅,以另一种高大存在。

初中时,学校组织“14岁生日”的主题班会,其中一个环节是由我们打开父母提前秘密准备的礼物和信,大家或者惊讶,或者感动,估计老师都预留出了同学痛哭流涕的时间。我妈特现实,给我钱,让我自己买点什么放在盒子里,让我假装不知道。我买了两本书——一本《彷徨》,一本《呐喊》。当时的想法是,是该了解了解这个叫鲁迅的人了。

我还记得那时我在地铁站里拿着《呐喊》读这篇自序。那时的想法是:作者从一倍高的柜台中,在轻蔑里接了钱再去一样高的柜台买药;母亲在他临走去N地K学堂时流下的眼泪;在日本看到久违的同胞的脸。这些情节都是“伟大”二字的注解。高大的形象已经不需要再塑造了。有着冷酷的面容,不苟言笑的神态,那就是鲁迅。

后来学课文的时候是第二次读。内容已经熟悉过,再读印象更深的是思想:“铁屋子里熟睡的人到底该不该叫醒”“荒野上的呐喊到底需不需要有人回应”。我好像看到鲁迅的寂寞和彷徨,内心还有点灰色。也是在课堂上,明白了第一次读没懂的“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是什么意思。

我不得不说,学的时候我有点轻慢,觉得我已经读过不少遍,能复述,也必定理解。我的自负是有原因的。《呐喊》里除了《阿Q正传》的篇目,我都至少读过三遍。我还看过电影《阿Q正传》。一遍一遍读,那些一开始读不懂被认为必定深刻的句子渐渐被读懂了,发现并没有想象中深奥。每一篇小说都有相似的内容和题材。比如在鲁镇,经常是咸亨酒家,谁生命垂危了又有庸医写出奇方;头发引发风波“一代不如一代”;一群人围观什么“像无形的手提起鸭子的头”,讽刺中国人的爱围观。它们分别归属到我脑子中鲁迅已经存在的“属性”中——尖锐、善批判、众人皆醉我独醒。

今天重读,文章中的细节重新唤醒我脑中有关鲁迅的一切。我突然意识到,在内容上我对鲁迅的认知没有错,但在主体上错了。我不应先树立他的高大形象,再寻找证明他高大的证据,而应该从这些证据出发描绘他的高大。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伟大”注解的东西应当是“伟大”的骨骼。我不知道他的高大形象是如何植入我的头脑的,但它就在那里,像一块磁铁,吸引所有我后来获取的关于鲁迅的信息。现在的我庆幸最初树立的概念没有错。

之前看到一篇央视的记者在清华演讲的稿子,其中有一句话说:“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我的武断是出于无知。之前看到有个人(忘记是谁了)看了22遍《阿Q正传》,每看一遍都用最最简单的词汇描述内心的感情,第1遍看完时他用的“大笑”,第22遍看完时他用的“大哭”。这样来说上课时我的轻慢就太没有道理了——鲁迅注定了是一个永远无法被完全读懂的人物。

鲁迅永远高大。他深刻、尖锐,在黑暗的时代里清醒地看着一切。三次读《〈呐喊〉自序》,它不仅仅在告诉我鲁迅如何走向成熟、为什么是“中国的脊梁”,还在告诉我理性批判的准则。从此,鲁迅以另一种高大在我心中存在。

曹月盈(学生2013-02-15 08:56)

赞!我这么喜欢鲁迅,至今也还没读懂,我相信即使是大师级的人物想读懂鲁迅怕也是十分困难。

游捷(学生2013-02-16 11:53)

没太明白“另一种高大”是指什么。

读了这么多遍鲁迅真是很伟大。好像比较小的时候有的书往往是读的次数最多,印象最深的。往后只怕有值得多读的书都没有再读一遍的心思了。——读书要从娃娃抓起。

姚志远(学生2013-02-18 19:55)

鲁迅,感觉太冷峻,虽然有人写过他的柔和。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在课上读到的,课外没有想要接触那种观察人世的角度的兴趣。不过,也许长大以后会有吧,看到的更多就会有更多的共鸣呗。然后他就可能在我心中第一次自己站起来了。

三段《自序》中最有感触的话——王蕴哲(学生2013-02-21 00:35)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中,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这为寂寞。”

“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我似乎从这三段话中得了一点共鸣,了解了鲁迅心境的变化。

我们以后的奋斗,也许,也会如这般波澜起伏吧: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在耀眼的理想光辉下自惭形秽,有难以忘怀的曾经的梦想;在自己奋斗的路途中,无志同道合的人陪伴,陷入流沙一般回旋着下陷而感到窒息的境地中。

年过花甲,仍在理想的路途上奔走,会因寂寞而后悔吗?

李逸伦(学生2013-02-22 21:34)

我表示我现在还在做青春的梦呢。

所谓“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梦”……

不过我还相信,是梦想永远都会是梦想,除非它实现了——我觉得我还挺乐观的。

有争议的鲁迅——赵宇豪(学生2013-03-27 15:38)

从小到大,有些人对于鲁迅就一直有所争议。小时候觉得他的文章难懂,之后又觉得他太过激愤。直到现在,鲁迅的文章要从教材中被删除。

究竟鲁迅应该被赋予怎样的评价,恐怕没有一个定论。

啸马(2013-03-27 16:03)

这个不好用在作文里吧……

没有尝试过接触鲁迅,觉得太大、太多。这个“理性批判的准则”倒是更有普适价值。

崔仲奇(学生2013-03-27 16:04)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其实有点绝对,因为有些书的意思实在有些难懂,但是无论如何,把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空中多读几遍一定会有新奇的、不一样的理解。鲁迅的文章自是难懂的,对我们来说总是有些艰深的,但越是这样,越有多读的必要和乐趣。

沙一依(学生2013-03-27 16:11)

其实从小学刚学鲁迅的文章开始就读不懂。

可能确实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一直在我心里形象太高大、太不可企及了吧。

鲁迅确实是一个不可能让人读懂的形象。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其实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不论现在是不是要把它从课本里面删掉,鲁迅的深刻思想绝对还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要做的大概就是多读几遍,不一定根据课本的标答,能从自己的角度得到自己的感悟就足够了。

《〈呐喊〉自序》是课文中的经典,这样的课文,值得一读再读。李逸伦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他在初中、高中不同阶段阅读此篇文章的不同感受与收获,展示了阅读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思想本质甚至是思想启迪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课文的学习与素材的收集,李逸伦同学向我们展示出了阅读发展的可持续性,给教师的阅读教学也能带来很多启发。阅读需要持续,需要反复,不需要一次性成功,更不能在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成熟的时候强行灌输。

【亮点2:思想相互启发】

“虚拟课堂”的魅力在于学生之间无时空限制地交流与碰撞,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有时比教师的启发更有用,这也是对“现实课堂”的最重要的配合与弥补。在一位同学的《重温〈项链〉》引起热议之后,最开始纠结着不知道选择什么文章的另外两名同学受到启发,写出了自己的文章。

重温《项链》——游捷(学生2013-02-15 17:16)

重温《项链》——命运的偶然与必然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换无常啊,极微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在经受了十年饱尝风霜的日子后,回忆起当年那场舞会,那璀璨辉煌的瞬间,玛蒂尔德如是感慨。

如果没有那一封日常的邀请函,如果没有向弗莱思节夫人借那条要命的项链,如果乘坐那破马车时多留了一个心眼儿,如果路瓦栽夫妇选择坦白项链的丢失或者造假蒙混过关……那么现在的玛蒂尔德,一定不是那个样子。系着污糟破烂的衣裙,掺者银丝的头发胡乱地挽在头上,在菜市场上扯着粗嗓子讨价,在冰冷的水桶里冻红了粗糙的手指。和这一切相比,当年那关于富丽堂皇,关于调情的英俊男子和打瞌睡的仆人的幻想显得多么可笑。更重的一击却在后面。项链是假的。简单的几个字,摧毁了玛蒂尔德十年辛苦的意义,仿佛小锤轻轻一敲,一面玻璃瞬间哗啦啦地残碎了一地。啼笑皆非的事实,让我们不禁感慨,这就是命运!

仿佛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无数个决定着前途的岔路口,可是仿佛天注定似的,鬼使神差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路,来到了我们本不曾想象过的地方。又仿佛恶作剧一般,命运爱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告诉我们,我们拼了命做的有些事情,其实是徒劳之功,甚至南辕北辙。

我们可以,或者应该肯定主观奋斗的意义,但没有人能够否定偶然事件的影响力。阿根廷名模丹尼拉·考特曾经是巡回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小垃圾站的拾荒儿童之一,偶然间,星探遇见了她,她那一双黝黑深邃的眼眸,女孩从活动在黑夜的褴褛人摇身变成白日聚光灯下的明星。无论是电流的磁效应、X射线还是能治病的青霉素,都仿佛故意出现在那一个特定的人面前,而其他的人苦寻十年一无所获。相反地,一句话的误解,一场交通事故,都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偶然事件的背后,是否有潜藏的必然呢?

路瓦栽夫妇有没有可能作出如上所言那些不会触发项链事件的选择,因此改变命运呢?路瓦栽夫妇的每一步,几乎都有他们必然的思想根源作支撑。他们的必然——他们性格中的平庸、虚荣、糊涂,以及诚恳、坚强、尊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会沾沾自喜地借项链,也会倾其所有赔偿项链。即使“项链事件”不发生,也很可能会有其他事情让玛蒂尔德看到生活的现实,即使不致负债累累,也会让她因为这份虚荣吃上苦头。正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偶然,也没有绝对的必然。任何偶然性都服从于内部隐藏着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脱离了实际的美梦除了幻灭没有其他的结局,就像肥皂泡必将破灭,无论被戳破在枝梢,还是在风中被击碎。

因此,纵使没有那一日在垃圾丛中震撼心灵的抬眸,丹尼拉动人的美丽气质也总会有化作她羽翼的一朝,虽然飞翔的终点也许并非名模。牵拉着板车徒步于街头巷陌的日子铸造了她15岁就有的1.77米的身高,对家人的拳拳亲情和艰难中坚强起来的希望赋予了她成熟亲切的举止作风。这些都是必然。

我们所走过的历史,是无数闪烁明灭的偶然串成的珠链。柳宗元邂逅了小石潭,因而今天我们识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也遐想,若是皇帝的御笔一转,将柳宗元发配到了柳州之外的其他某地,那么那放奴婢兴教育的暖人事迹,以及今日柳侯祠里引人悠叹的黄柑树,是否都化为乌有了呢?但是,即使和永州、柳州的相逢只是偶然,柳宗元仍旧是柳宗元,他的生命轨迹大概已经注定,只是在相仿的其他舞台上上演。我们换掉“柳柳州”,用其他的称号崇敬地瞻仰他,敬佩那不变的才情与厚德。那就是说,即使珠链上的一环悄然变了样,回头看去,荧荧闪闪,该是珍珠链便是珍珠链,该是玛瑙链便是玛瑙链,至于那一颗颗大小色泽的微弱变化,早隐匿在固有的光辉中忽略不计了。

玛蒂尔德的故事戛然而止,留读者自行想象。十年磨难,玛蒂尔德好像抛弃了原来的浮躁,显示出了诚实守信、坚定顽强的闪光点,但是期待她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未免又把她高尚化了。她多少会哭哭啼啼,义愤填膺一番吧,因为路瓦栽夫妇本就是平凡小人物的代表,虚荣荒诞又老实巴交。项链事件,也说不上什么“洗心革面”,只是给本来就具有的品质一个展现的机会。

我等只得膜拜(李逸伦学生2013-02-18 13:49)

你评论了那么多人的读后感,都没人敢来评论你的了。性格决定命运说,唯物主义,辩证法……你太深刻了。

不过我总觉得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有点悬。性格也没法量化,我们说这人成功了是因为他吃苦耐劳,失败了是因为他不坚韧,玛蒂尔德一辈子清贫是因为她爱慕虚荣,这些事情都发生了,给其找个理由总是容易的。感觉像是没有“控制变量”就得出了结论:同一个玛蒂尔德,放不同的境地——比如给她一百万法郎,肯定结果不同。

不过人生啊,不能再来。

踩着楼上接着说(姚志远学生2013-02-18 20:14)

虽然人生不能重来,但是我们又没理由否定有无数个自己的人生同时上演,因为再增加两个维度我们便可以与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自己相遇。

项链里玛蒂尔德的命运是一种否定了一个个如果之后真实的结果,看似偶然,我却以为必然。就如《黑客帝国》里的尼欧,他的命运程序编写者早已明了,但他自己在艰难的抉择后走向必然的转角的过程中,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看清了世界。

偶然与必然(吕燕晨学生2013-02-18 21:46)

读过一篇文章,说生命是漫长而持续的积累,没有哪一种选择会毁掉整个人生,也没有哪一步会注定人生从此灿烂。我想这就是偶然与必然的奥秘吧。

总听别人说,高考是“一考定终生”,但是,由此看来,也许未必像人们说的那么绝对,至少人生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积累。

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可以减少许多焦虑吧。

唯物主义真的全对吗?(赵宇豪学生2013-02-20 21:02)

唯物主义真的全对吗?不好说,也许偶然的背后,就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纯粹的偶然,改变了一切。

唯物主义总是让人很有压力,一切都是必然的,生活都没有乐趣了……

回复(贾晓彤学生2013-03-27 15:51)

虽然一直认为命运其实都是必然,不过就是因为命运中的“如果”才会让我们有希望和动力去追求些什么。

偶然的必然(孙昱春学生2013-03-27 15:51)

人在每一个事件上所做的决定都是自身性格的必然结果,而偶然的只是出现的事件。

人性的放大镜(张铭珊学生2013-03-27 15:55)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会将悲剧与喜剧都无限地放大。其实在任何有着戏剧性命运的人身上我们也都能够看到自己。谁又能说自己的生命不是一种偶然,又有谁能说发生的一切不是一种必然?在性格、品德这些必然因素的主线下,万紫千红的偶然事件,交织出了人世间的变幻!

命运(徐逸伦学生2013-03-27 15:55)

“该是珍珠链便是珍珠链,该是玛瑙链便是玛瑙链,至于那一颗颗大小色泽的微弱变化,早隐匿在固有的光辉中忽略不计了。”

“只是给本来就具有的品质一个展现的机会。”好深刻啊。不过主观奋斗最起码会给自己安慰或是幻想。一切都是必然。

==(沙一依学生2013-03-27 15:59)

决定事情成败的从来都不是外在条件,它只提供了一个并不重要的外壳而已。

其实是人或物内在的性格和特质决定了生命的发展历程。

不是选择(曹月盈学生2013-03-27 15:59)

命运是一双不漏风的手,一切都不是我们的选择,比如考试的突然爆发,偶然在命运的眼里又何尝不是必然。

真诚本来并没有错(杨明帆学生2013-03-27 16:02)

真诚本来并没有错。玛蒂尔德去打工来偿还项链,出于她的真诚,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其实正是弗莱思节夫人的不信任,酿成了这幕让人惋惜的剧情。我倒是想若是及时沟通的话,或许便能有所好转,隐瞒并不是容易承受的。

回复(王天玥学生2013-03-27 16:03)

其实一直很不喜欢《项链》这篇文章,因为结局实在是太令人唏嘘了。但仔细想来,这种种巧合堆砌成的悲剧并不能完全怪罪于命运的不是,玛蒂尔德自身的性格也决定了她所作出的每一个选择,因此她最终所落得的下场也的确是一种必然。

人性(朱瑞钊学生2013-03-27 16:04)

我觉得正是人性的弱点使得一系列偶然成为了必然,而且也很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

回复(李晓琪学生2013-03-27 16:08)

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只感命运好奇葩。

这个够深刻的(啸马2013-03-27 16:08)

人性格的养成其实可能也是从偶然的一个一个事件里来的?

偶然和必然(言小序学生2013-03-27 16:13)

其实偶然和必然都是决定我们人生轨迹的两个因素,偶然的背后也一定会有必然的原因。即使玛蒂尔德没有弄丢那串项链,依她的性格也很难在体验了这样的风光之后老老实实地过普通日子吧。

好深刻!(李丹妮学生2013-03-27 16:15)

偶然性与必然性之类的,立刻就让人佩服了。

一件看似平常的事件,你总是可以从中分析出人的性格内涵,好的坏的。这也是行为分析学的来源。有一门学科——犯罪心理学,便是从人的童年、青年经历出发,来分析罪犯将会采取的行为。

这也就是必然性的体现了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来自于同学之中优秀者的启发,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可能还会超过教师,这位同学对经典课文《项链》的重新解读在同学间引起热议,给其他同学不小的启发,充分显示了学生资源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来得有力,也来得自然。

【亮点3:思维充分交流】

对同一篇课文不同或相同的“新读”也能在思想碰撞中提供给学生另一个思考的角度,或警醒,或补充,都是有益的借鉴。

重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孙昱春学生2013-02-15 22:1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幸福

今天不幸福。

今天,不能喂马、劈柴,不能周游世界;今天,不关心粮食和蔬菜。

今天,眼中没有生活,只有笔下那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那比遥远更加遥远的精神的天堂。

今天,背井离乡。尽管故乡的太阳、麦地、河流与草原在心中一刻也不曾离去,“断肠人在天涯”的痛苦仍然萦绕在身。

今天,与世隔绝。是人们抛弃了他,还是他抛弃了人间?是因为孤独才成为诗人,还是诗人注定孤独?

希望这一切痛苦与孤独只属于今天,因为从明天起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存在于穷天极地处圣洁的精神殿堂中,还是存在于琐屑平凡却不失浪漫的物质生活中?他不知道。今天尝试过前者,明天再去体验后者,总能够找到的。

明天,去仔细生活,尝遍日子里的酸甜苦辣。

明天,去周游世界,看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明天,去经营亲情,抓住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明天,去触摸自然,踏过大地上的万水千山。

这一切,都是美丽的明天的幸福。

他祝愿人们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拥有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他自己却背对尘世。

面朝大海,温暖的春风如何吹来?尘世中的繁花在何处绽开?大概,他的灵魂深处还是放不下那份孤独吧!

他希望自己明天能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便拥有幸福;但今天,他只爱孤独,简单的孤独、自由的孤独、执着的孤独。

但孤独是不幸福的。

他说,他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他是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

深重的孤独使他想到了鲜血、尸体与头盖骨,使他沉浸在死亡的幻象中,使他痴迷于种种自杀的方式,使他攀上那连接着大地与天堂的天梯。

他预言了自己的死亡,并且在自杀中完成了他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

他其实是热爱生命的。但他更加憧憬幸福。在这个世界里寻觅不到,便动身去了那个世界。

不知道当他躺在那条长长的冰冷的生与死的分界线上的时候,他是否看见了光,看见了能够将他引入幸福的天堂的光;但也许,幸福其实一直在他的身边,在心中的故乡的麦地上,在生命的文字间,在孤独里,在诗中。

也许,天堂并不在比遥远更加遥远的地方,而是在寻找天堂的路上。而路,在脚下。

回复(游捷学生2013-02-16 11:13)

春哥的意思是:海子知道尘世凡人的幸福,但是那终究不是他所追逐的,他只爱孤独,但孤独是不幸福的,所以他去另一个世界找幸福,但幸福不在另一个世界,在他寻找幸福的生命中……我理解得对吗?春哥也要变成诗人了怎么办。

好概括!(孙昱春学生2013-02-22 13:10)

游小捷的理解太准确了,突然有种白写了的感觉……

还是要先热爱生命(李逸伦学生2013-02-18 14:34)

“他其实是热爱生命的。但他更加憧憬幸福。在这个世界里寻觅不到,便动身去了那个世界。”

尽管这样说没错,听起来高尚得不得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要热爱生命……

表示非常不能理解他自杀的动机……

一点都不高尚吧(孙昱春学生2013-02-22 13:18)

个人觉得为了追求幸福而自杀和因为极度绝望而自杀都是荒谬的。

只是没有真正孤独过(姚志远学生2013-02-18 20:30)

一个又一个问号,我理解,不是为了引导读者们思考而精心设计的盘曲折叠,就是集合各家之言的来自没有真正经历过所谓孤独的人对于一个与自己似是有着遥远隔膜的“孤独者”的推测(堆叠文字这种可能性就不说了。哎呀,不小心说出来了,真抱歉!)

文字文艺,有诗人联想力的影子,最后便成了一种形象似乌洛波洛斯的论证。不过,最后的观点还是很同意的,“天堂并不在比遥远更加遥远的地方,而是在寻找天堂的路上”,原因就不说了……

只有五个问号嘛(孙昱春学生2013-02-22 13:25)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孤独吧,所以不一定要经历过诗人的孤独。

最后哪里有咬尾巴了?

角度新颖(啸马2013-03-27 15:57)

诗人的语言只能是有感而发的,孤独是一种不孤独的人完全理解不了的情绪,不好去评论吧。

最后一句话说得很好(唐昊宇学生2013-03-27 16:05)

的确,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需要放弃一定的物质现实,然而思想与精神不是无根的水草——我们难以抛弃物质再谈精神,就好像不能去掉大楼的地基再谈建筑物的宏伟。幸福与美感存在于纯精神的世界,但同样存在于现实。

再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高雅学生2013-02-22 15:53)

每个人,都可以决定成为幸福的人。我们可以憧憬然后珍藏生活中的每一点感动,可以尽情地陶醉其中;也会在撕下每一张日历时唏嘘不已,面对令人扼腕的天灾人祸悲观难过。因为没有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也没有完全的乐天派。

从新生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它就开始变得陈旧,它就处于不停的失去当中。失去无忧童年,失去天真的勇气,失去年轻的资本,失去强壮的身体,最终失去狗血的生命。然而,它也在不停地捡拾。捡拾无穷的学识,捡拾美好的记忆,捡拾成熟的幸福,捡拾天伦的极乐,最终捡拾彻底的解脱。

既然死不是生的对立面,那么生又从何而来呢?没有消亡的事物就不会有所谓的诞生。也许乐观不是悲观的对立面,而是悲观的一部分,因为人一直笑,最终是会流出眼泪的;也许悲观不是乐观的对立面,而是乐观的一部分,因为悲剧来临之后,境况只能是越变越好。

海子,他不是狭隘的乐观或悲观主义者,他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俯瞰芸芸众生。拥有灿烂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又能怎么样呢?人还是不可避免像西西弗一样将巨石滚上山然后任由它落下——即使每人一生只有一块巨石。当一切变成过眼云烟终要归于平淡,我们也只能站在巨石滚落的径迹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那么,人为什么要来到此世此时呢?为了经历该经历的一切,然后变成一个乐观或悲观主义者。生命中必然有感动的时刻,也不可避免会有灰暗的角落,让哪一种成为生活的主基调,向往着零星的感动,还是忍耐着每日的平凡,这些所思所想带来的情绪,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吧。

我想,海子应该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而每条河、每座山也可以记住他起的名字,我们,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开出悲观主义的花朵(李丹妮学生2013-03-27 15:51)

痛苦和欢乐是一张纸的两面,这张纸就是生活。

作为完美主义者,接受一个有缺憾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惊世骇俗的。

吼!(李珅学生2013-03-27 16:00)

来捧个场。其实我就是理解不了海子的那一部分人,连“活着”这所有活人都能做到的事他都无法坚持下去。有些时候,生活是需要现实一点的,不是别人不能理解,只是人与人之间本就不同,我只能说我很尊敬海子,但完全不赞同他大部分的做法,他也不够坚强。

任嘉毅学生2013-03-27 16:12

海子的思想层面似乎在别人之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写出这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同学之间会相互影响,当然对相同课文的重新解读会有差异,有时甚至会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但这种思维之间的碰撞,会推动着学生的解读向更深层次发展,更会成为灵感的来源,让旧课新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教学反思

1.经典资源的深入运用

在旧课新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或趋向于更广阔,或趋向于更深入,或趋向于更细腻,相信其间的提升不会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个个性化的素材。几经教材编者筛选和打磨的教材课文应该也可以成为学生高三写作的重要资源。在相互探讨、相互碰撞中,自我感觉被考场作文麻木的心灵想必也会有一丝触动,能够再次焕发写作冲动也算是这次活动的作用之一。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可能是学理工的孩子最后系统地学习语文的三年,在高三总结阶段让学生对高中所学的课文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学生的立足点会较高,我们也会了解三年的语文学习最后究竟能给孩子留下什么。让我们欣喜的是那些思想深邃、触动心灵的文字(比如说《西西弗的神话》《饥饿艺术家》《装在套子中的人》等)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记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愿意看到的。

2.学生资源的充分发掘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的能量是无穷的,同伴、同学是最好的老师。优秀同学的示范和引领,同层次同学的探讨、交流、思想碰撞都会即时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掘、调动这种生成性资源对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这一点,无论在现实课堂上,还是在虚拟课堂上,都大有可为之处。

3.对“双课堂”教学的思考

“双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高三师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将教材资源、学生资源的能量尽量充分发挥,这是传统的教学所不及的。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还可以更充分,从而将上述两种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

4.浩浩湖湘——“人文游学”活动

执教者:袁海萍

当我们认识到教学的终极目标都在于提升“人”,我们就不会拘泥于教材提供的内容,而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大的世界——“风雅的江南”“华茂的北京”“丹山碧水理学寻风”“漫漫丝路汉唐魂”……在一次次人文游学活动中,学生们边读边写,且行且思。在行走、探访中增广见闻,丰富体验,激发思考与感悟。《浩浩湖湘》所介绍的是用“双课堂”来推进的一次游学活动。

案例概述

“浩浩湖湘”是北京四中2014届人文班首次尝试用“双课堂”教学平台辅助开展的游学活动。这次游学仅持续一周时间,但是围绕游学开展的“双课堂”教学活动从游学前的10月份开始,到来年的新学期开学告一段落,历时共5个月。

一周的游学,从湖南衡阳开始,经长沙、岳阳、张家界、常德等地。师生们走过以上历史风云集聚之地,拜谒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先贤们的安息之处,梳理湖湘文化的发源期、积蓄期、爆发期,体会湖湘人霸蛮坚勇的精神气质和敢为天下先的独特风貌。同时,我们尝试借助“双课堂”教学平台的“互动讨论”功能开展资料分享、活动策划、写作交流等活动,以增进大家对于湖湘文化的理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此之前,北京四中在人文游学活动中开展写作交流的方式经历过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的纸质编辑阶段。师生们拖着沉重的打印机、纸张,以及订书机等设备,在每天晚上学生写作后,由编辑收稿、审阅、选编并进行游学小册子的编辑和装订,编辑组的同学往往通宵达旦地进行辑录成册的工作,但是因为整个过程太过疲累,结果往往是游学文集《九州志》发到同学们手中,大家却无法凝聚精气神认真阅读。而且随行所带纸张有限,也无法满足人手一册的需求,交流难免不充分。如果打印机任性罢工,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二是尝试开发游学网页阶段。在认识到纸质编辑的种种缺陷之后,我们尝试开发自己的游学网页,在“百度空间”开辟“万水千山走遍”网页,但因为“百度空间”并非专业的语文学习网站,学生创设网页的能力也有限,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只尝试了一次便废止了。在“浩浩湖湘”游学课程中,我们开始尝试将人文游学活动和“双课堂”教学平台结合起来,是为“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整合阶段。

前期

开始游学活动前,设置的论题有二。一是“湖湘游学共享资源”,各个活动小组将在实体班级宣讲的资料上传至论题,以备学生、家长进一步查询和反馈意见。比如,线路组的同学规划游学线路;导游组的同学上传景点信息;行前读本策划组的同学整合游学书目进行推荐等。二是“湖湘的理解和期待”,意在出发前让同学们在此论题下畅谈自己对于湖湘游学的期待、对于湖湘文化的理解、对于阅读书目的规划。这样的交流着力于为人文游学造势,使大家期待满满,跃跃欲“行”。开营式策划组的同学还采集了同学们的心声,在开营式上进行交流,使游学一开场就达到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暖场效果。

中期

在行程中,师生一边行路,一边读书。怎样记录每天生成的鲜活的思想感悟,并利于大家及时、灵活地进行交流?为便于师生、家长跨越时空同台互动,《九州志》编辑小组设置了“游学本纪”“步步惊心”“天地之间”“潇湘水云”“墨湘之思”“家国天下”六大论题,并在每一个论题下附上栏目说明。其中,“游学本纪”是由编辑组发布官方日志的专栏——编辑组的同学会将一天的行程和活动进行梳理,方便同学们回顾行程、盘点收获;“步步惊心”引导大家用心行路,记录点滴触动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天地之间”引导大家关注人物,体悟为人之道,“与天地参”;“潇湘水云”引导大家寄情山水,啸傲情怀;“墨湘之思”收集读后感,引导大家通过阅读深化对一方水土的认识;“家国天下”引导大家开展人生的大小之辩,培养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在每天晚上的人文讲座和最后的闭营式上,编辑组都会选取各论题下精彩的文段进行点评交流。同学们发现,一路走来,大家竟然有这样丰实的收获,在感动和深思中,人的精神相互濡染、悄然生长。

后期

为了将游学的阅读思考引向深入,游学归来,“双课堂”教学平台的写作交流活动仍在继续。我们要求学生读完自己选定的书目,在寒假完成“湖湘文化阅读”的读书随笔写作。开学后,我们先在“双课堂”教学平台上进行了集中的交流评点,然后在实体课堂上进一步交流共享。讲评小组整合了大家阅读的书目,择取精彩的读书随笔和相关评价再行点评,获奖的同学分享他们在选择书目、阅读思考、行路体悟上的心得体会。这样的读书交流,让游学不止于散点的现实景点的体验,而把同学的阅读引向更深远广袤的天地,让历史、先贤进驻心灵。

总之,将“浩浩湖湘”游学活动和“双课堂教学平台”加以整合的双课堂尝试,因借助专业语文学习平台,而呈现出循序渐进、引导有方、交流充分的特点,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展现了写作的才情,记录了学子的成长。

【教师简介】袁海萍,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2011、2014两届人文实验班班主任。

案例亮点

【亮点1:分工明确,准备充分】

在游学活动中,我们充分注重发挥同学们的主体作用,游学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担当,放开活动。而小组的活动开展也借由“双课堂”教学平台论题设置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下从小组分工合作、教师临行赠言、行前读本编辑、行前专题交流四个方面大致介绍其风貌。

1.小组分工情况

小组分工情况见表2。

2.教师行前赠言

适逢北师大老师陈航直在四中实习,他自愿担当起和大家共同策划游学的任务,临行前,经同学邀请,特撰文一篇,表达了对游学的瞩望和对同学们的激励,是为游学读本序。

恰同学少年

前些天有同学让我为人文游学的行前读本写个小序,我欣然允诺。不过在受宠若惊之余还有些许不安,毕竟平日里多是自己戴着耳机独自端坐在电脑屏幕前敲敲打打,当真得要把这些文字付梓交到你们面前的时候还是难免自叹鄙陋。

初次来到十二班是那个阳光灿烂的清晨,看到班级门口那霸气外露的对联,我顿时踯躅不前,但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那恰是同学少年的进取之心。作为一个突然闯入的旁观者,我看到了大家在运动会上的呐喊拼搏,看到了大家在上课时的专【引文】注认真,而最让我以为快慰的还是每次走进班里的时候大家手指翻动书页的那细微瞬间,能够让我有一种深深的归宿感。读高中时很喜欢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能够在聒噪的世界里去享受那种不顾时空流转的闲暇着实是一件最惬意的事情,所以也很欣慰,在多少年后看到你们能够以这样的姿态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们也将暂时合上手中的书卷,踏上湖湘之行的旅程,在浩渺的湖湘大地上留下你们的足迹。在那里,你们将感悟先贤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也将在曲径通幽的古朴书院里找寻千年前古仁人的书卷气息。犹记得多少人曾踱步在湘江大地,留下过多少名垂文学史的浩繁卷帙,还有多少儒者传道授业,正中华儒家之统。汨罗江畔,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在这里哀叹救国无门,民生维艰,宁赴江流葬于鱼腹,奏响流传千古的慷慨悲歌。橘子洲头,风华正茂的毛泽东途经故土,感慨万千,世纪伟人从湖湘大地走出,燎起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古往今来,湖湘文化对于这个古老的国度来说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地方文化的意义,岳麓书院那块“道南正脉”的匾额穿越岁月的涤荡,依旧默默地散发着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气息,相信也会将“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的文化精神从古至今向你们传递。中华文化的星火相传,我想大抵也就是如此吧。

如果说岁月存在着轮回,大约八十年前,峥嵘岁月中的毛泽东在湖湘大地上发出了到中流击水的壮阔宣言,而今天,意气风发的四中少年也即将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感悟这片大地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去书写这个时代的书生意气。

祝好。

3.行前读本编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路读书作为古之游学之传统延续至今,行路岂可无书?然而游学活动历时只有一周,如何引导大家读经典之篇章,诵不朽之诗文?行前文编组借助网络平台分享搜集的资料,听取师生的建议,终于在行前编辑出人手一册的游学校本教材,其目录示例如下:

目录

●地图

●游学行程表

●山水间(篇目)

洞庭湖——金沙堆观月记(南宋·张孝祥)人水和谐与洞庭湖治理(节选)

岳阳楼——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洞庭风月岳阳楼(张乙丑)

石鼓书院——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唐·韩愈)石鼓书院记(南宋·朱熹)

……

●湘楚韵(篇目)

白云楚水吊湘娥辣椒与革命湘西的巫气与英雄气

近代中国领头羊湖南人的红色世纪欢迎湖南人底精神(陈独秀)

湘西题记(沈从文)桃源与沅州(沈从文)

……

4.行前专题交流

为调动大家对于游学湖湘的期待,交流对湖湘文化的前期认识和理解,开营式组设置了“湖湘的期待与理解”论题,并有所选择地在开营式上进行展示,为游学的开展造势。

“湖湘的期待与理解”专题写作示例如下。

(1)写作交流要求:

请大家按照徐思行的要求,将对此次湖湘游学的期待、向往、理解等凝聚成80字,以便开营式上交流啊。感谢人文活动策划组的工作。为方便整理,大家还是跟帖来回复比较方便。

(2)学生文字示例:

杜某同学:这次的游学绕开了热辣的、革命的、光辉的那些地方,从安然流淌的水,淡然伫立的山,湖边的楼和楼上的人,隐约拼凑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湖湘,难道还不够令人在往程的火车上憧憬整夜吗?(突然觉得80字好少,第一个发好没思路。)

胡某同学:在山水之间触摸湖湘的脉搏,在历史深处寻觅湖湘的气息,我们叹山之高峻,赏水之清丽,从战国的屈子至近代的湘军,而在这片土地上辗转千年万里的,是多少代中华儿女那一份始终不渝的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以浩浩山水充盈自己的胸襟。

黄某同学:想去湖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多种情缘在其中,对那片从未踏上的土地已有一份深情。期待山水带来震撼,历史扩充视野,给我对湖南单纯的喜爱填充上更厚重宽广的内涵。走之前要把《边城》读一读,去不了也要有一些感性认识。对行前读本组推荐的《湖湘文化百家言》很感兴趣,不过太厚了,不知能否找来几个感兴趣的章节来看。还要读一些关于曾国藩和湘军的文章或历史片段。

巩某同学:想欣赏一下南方的冬天,湘水的温润;想阅读一些蜡质的历史,冻结的时间;想体会一点儒家的英勇,断了的道弦。

(3)家长文字示例:

多了解一下曾国藩。其既有盖世功名,又有博洽淹贯的学问。著述较多,最喜读其《冰鉴》。摘几句:“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以上小组活动的重点在行前准备。在游学途中,大家依据前期策划组织导游,引领诵读,开展阅读,进行写作,实现了网络交流到游学实践之间的过渡。

【亮点2:专题交流充分】

游学途中,《九州志》文编组设置了六大论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体察人物,欣赏风景,认真读书,有所思悟。专题写作突破了以往时空、设备等限制,呈现出自由灵活的状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观察思考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任一专题进行写作,或浏览其他同学的同专题文章,评论交流。下面从专题设置说明、“步步惊心”一览、专题写作交流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1.专题设置说明

(1)游学本纪:游学官方日志。记录每日行程事件。

(2)步步惊心:记事篇。

在纠结了很久很久一个记事的专题应该起怎样的名字之后,我灵机一动,想出这么个奇葩的名字。

这一专题,就是写写一路上发生的事,有什么触动你的,令你开心或深思的即可。叙事什么的大家都很了解,不复多言。

所谓步步经心,一步一思也。以此语寄诸君,行走之间,每处发生之事,切不要由它过去,万万过一遍心,或有所忘,但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经历,若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大小事情经此过滤,再行吸纳,比收获随缘更多了些踏实。

(3)天地之间:写人篇。

关于写人专题应该起怎样的名字,我和邵博桑讨论许久。一开始我想叫“大人小人”,被邵博桑拒绝了。现在这个名字,灵感来自于孔庙上的匾额“与天地参”。与天地参,誉孔子德行与天地并列也。你说,一个人怎么能与天地并列的,毕竟一介凡人而已啊。对瞬间最大的赞誉,大概就是把其升为永恒了。孔子的精神是不朽的,故而近于天地同寿。一个人的肉体是瞬间,而精神却可以永久保持下去。

写人,写谁呢?

一者,伟人先烈。今天听连老师讲座,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差点忽略掉的蔡锷,一介五大三粗的军阀,却喊出“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其品格之刚烈,不需多言。游学虽短,一路却着实要邂逅不少先贤,总会有那一个人惊艳了你的心。在这里,或褒或贬,千古英雄,不妨尽付文章。

另一者,小人物传。永恒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精神。人性与文化,相较于单个的人来说,亦是永恒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小人物”,当然,在这里是相较于在历史长河中光芒不褪的先贤而谈,在你眼中他可以同样是个“大人物”,这里只是说明方便。游学,学的是知识,也是人。多交流,多发现,其实如果能在游学里发现一个人,未尝不是深入的体验。

再一者,身边人物。同学,老师……,若有什么和游学相关的对其人的新发现,也可以写。

天地之间,每一个人都值得书写,只要用心体察。

(4)潇湘水云:景色篇。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临安失守,官场腐败黑暗,朝廷偏安江南。郭沔感慨时势飘零,满怀愤国忧世之情,却只能观潇湘二水水起云涌,遥思故国,“每欲望九嶷,为潇湘水云所蔽”,于是作《潇湘水云》以记。

潇湘水云,一首古琴曲。

还有什么要说的呢?山水能打动人处,不在于我在这里提示了什么,自然与人的交会,是一种偶然间的顿悟。

或许到我们这个时候,很多时候不稀罕去写单纯的一片景。然而其实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情正是体现于此,沈从文先生不是认为看世间万物,要用艺术家而非道德家的眼光吗?生活处处,皆是景。而景随心动,所可抒之情,亦是良多。

何况景色背后的故事,数也数不尽。

(5)墨湘之思:读后感篇。

读后感与家国天下并列为两大必选专题。

读后感,但凡是看了和湖南这片土地有关的文章书籍即可。当然,也可以在行前读本里找一篇。

(6)家国天下:最不用解释的题目。

脑袋里是这么一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家不齐,何以治国?对于中国人来说,国家国家,家和国,从来也没有分开过。

面对国家的利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其实我不太喜欢那种为了以身殉国先杀了全家的那种人,太凄厉,太决绝,太像是为求身后之名,太没有人情味道。然而这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家与国,都是人社会性的体现,它给人身份的归属感,让人在这个世界上不显得孤单。然而很多事情,总要人在大家和小家上抉择。有时候牵涉名利,有时候牵涉生死。

同学,你怎么看?

2.“步步惊心”一览

从学生提交在“步步惊心”论题下的文章标题即可看出,学生或关注行程事件,或体察历史人物,或记录乡土感受,或反思文化现状……在游学途中当真是“步步经心”。现摘录文章标题如表3所示(作者和写作时间略)。

3.专题写作交流

(1)“墨湘之思”专题写作示例。

黄某同学发表:

彼有情愫,比爱难言

读了贾谊的《过秦论》,尚无特别感受。文中说子婴若是只有庸主之才,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便可守住关中地区。为什么呢?虽然没太懂,但是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以后慢慢会弄懂吧。

于是暂时放弃政治论文,来看看抒情辞赋吧。目前比较喜欢《鸟赋》这一篇,虽然是他为了自我安慰而写。恐惧可以被无限夸大,是任你怎么玩弄文字也不好根治的顽疾。而每当心慌气短之时只要想想还有人怀有类似的心情,就会瞬间一笑了之。毕竟学会纯正的自嘲如此难,心胸旷达如此难。自怨者的相互嘲笑之间,虚弱之气也就找到了它的小小归宿。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缠;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虽然这样说,但还是要请教一下鸟才好。两片亚马孙流域的蝶翼扇动可以造成得克萨斯州的风暴,更何况一根鸟毛的抖落呢。然而其中是否存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很多人也说不准。鸟鸟不要叹息,万物运行皆有规律,你身披肃穆之袍,一定擅长命数推演吧?你说人是不是该如浮木行水般把未来托付给命运?灭亡的瞬间有多痛苦,为何物离开才算值得?传说有些人的离去重如泰山,有些轻如鸿毛。我自幼听说这句名言时就无比羡慕那些轻如鸿毛的人,没有顾虑,没有拖累,永不考虑下一刻的性命之忧,在猫头鹰梳理翅膀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泥土,慢慢失去了意识。后来才知我好像理解错了这句伟大的名言。然而不管怎样,说再见都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尽量不要嘲笑一个人的慌乱心理,可能大难下一刻就要临你的头;你也尽可评头论足一个人的慌乱心理,反正就算有难临头了你也不一定能比他更惨到那里去。

“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我喜欢这个说法,尽管这样的人没有好好珍惜普罗米修斯的礼物——不再预知自己的死亡。生命之后的事情比生命的事更加难言。子不语的东西比可以说得更加难言。恐惧比爱更加难言。

家长评论:非常喜欢读你的小文儿,深得简易之妙,含金量又很高。

(2)“天地之间”专题写作示例。

许某同学发表:

永远的毛润之

说到长沙,我所能立刻想到的,这辈子大概都会是那间已然屹立了千年的潇湘学府,身着白色校服的青年学子们清晨齐诵梁任公《少年中国说》里的句子,那是属于毛润之等人的时代。

愿意叫他润之,是因为那个鲜活而年轻的形象是那样的生机蓬勃,而又无可取代。比起叫“毛泽东”或是“主席”,我更喜欢这二字的一尘不染,仿佛那个蓄势待发的生命就在面前,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两年前读到一本杂志中的社会调查,被问及自己理想中的校园样貌时,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提到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他曾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提到了那群同学少年。看着那些动情的描述,我颇受触动,设想如若问到我,自己会给出怎样的答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怎样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胸襟啊。15岁的我,有了这般心事勉励自己的少年情怀,是何其幸事,又何其幸福。

2010年的清明节参观了岳麓书院,却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看到爱晚亭。今日爬上岳麓山,便想到彼时的润之也曾无数次地站在这里,不仅是祭奠先贤,更是书写自己这代人的历史。在一师读书时,他曾用“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长沙城发出结交有志青年的号召,与他们在爱晚亭见面、集会与交流,响应者中便包括了李立三。于是,岳麓山参与了这群意气风发的学子们每一次的讨论,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有一次,萧子升不赞成毛泽东把目标定为“救亡中国”,他认为有些自视过高而不切实际;而毛泽东却觉得人就应该看得远些,自己先将自己框死,便没有施展的空间,二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润之是个多么视野开阔而无所畏惧的人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振聋发聩的发问,声震大地、直指苍穹,便是他少年意气的最好写照。

长沙城另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去处,便是橘子洲头。那年春天,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开遍洲头,晴朗的春阳下闪着金色的光泽,那般朝气,让我不由得想到润之。在老师杨昌济的推荐下,润之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在《新青年》上发表。为了庆祝这桩喜事,同学少年们准备到橘子洲头游玩。初春水尚寒,男生们却脱去上衣游到对岸,唯有萧子升不下水。他笑毛泽东的一时意气,对方却说:“这条湘江,我毛润之五十年后还游得。”一生酷爱游泳的毛泽东,70岁时,想必也兑现了彼时的诺言。然而站在故地回溯往事,大概还是有点悲楚吧。“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个问句,当时润之的伙伴们,想必是无人能回答了。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离开一师后,天才不亚于润之的蔡和森遭叛徒出卖,被折磨致死,时年36岁;蔡和森之妻向警予同样受到酷刑,33岁时死于武汉;润之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因拒绝和其脱离关系受到极刑,英年28岁……没有了象牙塔的温暖庇护,这些同学少年在革命与动荡中把他们的才学充分转化为了所作与所为,仍然活出了生命的光彩。我想我爱的不仅是润之,还有那五年岁月里与他一起成长的一群学子。他的名字犹如一个抽象的代号,囊括了进取少年所该具有的一切优秀品质,也包含我对于那群人、那段生活的崇敬与向往。

想到长沙,便想到了永远的毛润之。

家长评论:风雨润之。

可以说,游学途中的每一篇文章,学生都是以庄敬深思之心为之,绝无生硬拼凑之态。有心的家长也远程关注孩子写作的状态,并参与评论。因为游学时间安排紧张,学生写完文章后往往已是深夜,没有精力再点评其他同学的文章,故而编辑组会利用晚上的讲座、讨论时间对当日专题文章进行推荐点评,以推进专题交流,以同学之情思智慧相互启迪,擦亮寻风求索的目光,点燃属文交流之热情。

【亮点3:体悟渐趋深入】

游学归来,脚步停息了,阅读还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在接下来的寒假中,同学们用大块的时间读完了自己在游学途中尚未读完的书,并反思、整理自己在游学中的感悟,以总结自己“浩浩湖湘”游学的所感所思。纵向观之,我们会发现,从出发前抒发自己对“湖湘的期待和理解”,到途中点滴观察和体悟的记录,再到假期中进一步读书思考,学生对于湖湘文化的体认越来越深入,对于湖湘大地的情感也愈来愈浓厚,对于民族文化的担当意识也愈见明晰了。

以下从“归后写作一览”和“关注一个人的成长”两个方面加以介绍。

1.归后写作一览

现摘录文章标题(作者和写作时间略),见表4。

2.关注一个人的成长——孙某同学的文章示例

(1)途中“天地之间”专题写作:《从方先觉谈起》。

方先觉,安徽宿州人士,因衡阳战役而闻名。作为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场战役,衡阳会战创造了军事上以少胜多的纪录,同时,衡阳会战阻碍了日军侵华的“一号作战”计划,在抗战史上也有着尤为突出的重要性。然而,在这场看上去结局应该是英雄慷慨赴死、殊死抵抗的事件,实际的结局却是方先觉在抵抗了47天之后选择投降。这也使得一场英雄的战役蒙上了些许的阴影。

然而,稍微有判断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以一个半师的兵力与日军十万人抵抗47天,方先觉绝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实际上衡阳会战失败的结局在开战前已经注定,方先觉并未退缩,而他的投降更多的是避免了更多无辜平民的死亡。在被俘5个月之后,方先觉在情报人员的协助下返回了重庆。而他的命运早已由他当时出于人道主义的决定而决定了。

当我今天知道要介绍方先觉时,感到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同时这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发展自己的认识的契机。今人对于方先觉,对于整个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都在逐渐有着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

我们也可以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壁垒会逐渐弱化。然而我们的认识与思辨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所谓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游学之旅,正是这样的好机会。后面的路,希望我们能更加平实,带着客观好学的心与冷静机智的思维继续。

12月16日于娄底

(2)归后阅读写作:《漫谈湖湘文化——读<欢迎湖南人底精神>所想到的》。

说起湖南的文化,陈独秀的演说《欢迎湖南人底精神》算得上有些名头。且不说这篇演讲词是否称得上是权威,或者他的立场是否足够客观,但这篇不长的文章较为清晰地展现了近代以来的奋斗精神。

这个演讲做于五四运动之后。不难看出,陈独秀宣传并赞扬湖南人的精神,一方面在五四运动中的确涌现出不少湖南的优秀青年,另一方面陈独秀也是希望借湖南人的精神鼓舞更多的青年投身到革命中去。然而在种种目的之外不得不承认的是,湖南的地域文化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

如果要追本溯源,湖南在历史上实属荒蛮之地,与外界交通不畅,又远离政治中心。从春秋时期的文化遗迹便可以看出,整个楚国的文明源头都与其他的北方诸国的文明是不同的。即便是天下大一统之后,湖南依旧在文化上与传统的中原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也可以说,湖湘之地的文化总是落后于北方,尤其是中原的文化。在学习吸取先进文化的时候,他们又加入了属于一个地域独特的标签式的内涵。即便是后来学习儒家,王船山也会提出些与众不同的惊人语,曾文正也会加入湖湘本土的骁勇剽悍,执拗尚武。时至今日,湖南人还在讲“敢为天下先”与“电视湘军”之类的话语。

明末清初的王船山提出了指导整个近现代湖南文化发展趋势的“经世致用”之说。实际上,这也可以理解为儒家传统思想中所谓“学而优则仕”。这点可以说是湖湘文化对儒家传统最核心的继承了。现代的毛泽东及一大批革命者,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经世致用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行前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关于湖湘文化的研究书籍。仔细一看,几乎都是湖南本土知识分子的研究,而其内容也多是溢美之辞。来到湖南之后,在几位湘军将领的故居,我又看到了大量的被陈列出来的关于所谓湖湘文化的研究书籍。从这点细节中也可以充分看出,湖南人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他们甚至还将湖湘的文化视为中华文明的正统。其实也可以姑且将湖湘文化真的视为中华文明的正统。因为湖南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其在清末并未受到过多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儒家传统。同时,湖南人身上或许还保留了些许我们先民的精神特质。比如说奋斗、骁勇、直率、爽利……

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如今独有中华文明还鲜活地存在着。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只把文化视为一种用来炫耀的资本,或者是种种不合理行为的借口,更有甚者对文化视而不见。这与陈独秀关于湖南人的精神演讲中的悲哀何其相似。同样,我们也有同陈独秀一样的欢喜。无论是湖南的精神复活,还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我们看到总是后继有人的,同时也有人冲在前面架桥奠基。只有在不断地自我修正与超越之中,一个民族和它的文化才会愈加的成熟。

孙某同学可谓勤奋且精思者。在游学途中,他坚持每天一篇专题写作,既关注湖湘历史人物,又批判现代娱乐风潮,反对空谈情怀,强调重在践行。归来后,他从自己所阅读的陈独秀的文章说起,回溯了在整个游学途中的读书准备,对湖湘文化之优缺点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虽然某些观点不免激进,但这种敢于发声、指点江山的气魄也是一个青年人走向成熟深刻的重要历程。当然,孙某同学只是一个个例,如果我们纵观其他同学一路上的文章,也同样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在游学途中气质之变化,心智之成长。

教学反思

1.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古人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实在没有必要固守某些所谓的传统。怎样找到更为适用的工具、方式,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需要胆识,也重在践行。另外,从实践的效果看,“双课堂”教学平台具有相当的优势,但尚有其可突破之处。比如,如何增设手机App客户端,使交流更为便捷高效;在某些上网条件不够好的地区,怎样实现游学团队的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怎样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达成优势互补……这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创新。

2.虚实相生,转化灵活

好的诗歌讲求虚实相生,境界高妙。好的教学也一样。怎样使“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最大程度地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双课堂”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这是从教者在策划教育活动时要精细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开展游学活动时,我们就力求将二者结合起来,虚处纵横开展,实处清晰到位。比如,行前,将实体课堂生成的讲解材料上传网络以便进一步学习查询,收集意见;途中,把学生在网络上呈现的精彩片段整合起来,在人文讲座、闭营总结上宣讲交流,深化思考;归后,选编学生网上文章在实体课堂加以点评、推荐,并择其中佳作,编辑游学文集《九州志》,形成经验。实而后虚,虚而后实,虚实结合,相辅相成。有好的工具尚需好好使,使得好不好看功夫如何。

总之,反观“浩浩湖湘”人文游学在网络上呈现出的状貌,我最深切的体会是:要借助合适的工具手段,始终维持行路读书的“温度”。怎样用人的学识、激情、趣味、志向去感染人,从而激发起莘莘学子在游学路上求索的兴味,让学习成为发自内心的欲望,让求索改变人的精神气质?这恐怕是任何一种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通过悉心安排的系列网络活动,师生、家长作为合作者、交流者、学习者同台互动,以精彩点亮精彩,以优秀呼唤优秀,让热情的火焰始终在网络平台上燃烧。通过高质量的网络互动,人文游学的精神情感凝为一坛,外在的行走与内在的神思达成了完美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