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前沿探索与实践:双课堂优秀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3/语文 “走进杜甫”之精读《登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汪文龙

案例概述

《登高》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人推崇为“古今七律之冠”,意象集中,情点多元,意蕴深远,对于这首诗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在学界还存有争议。高一阶段的学生,以前只学过为数不多的几首杜甫的作品,作为中国人,他们都知道杜甫被奉为“诗圣”,至于凭什么有这样的封号,恐怕没几个人能说清楚。在他们那儿,杜甫只是一个概念化的诗人,这在无形中变相增加了教学内容的难度。

我借助“双课堂教学平台”,以“双课堂”的教学理念设置了三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其基本教学流程可以概括为:“虚拟课堂”泛读研讨,“现实课堂”精读解析,“虚拟课堂”延伸拓展。

前期 预设研讨问题,展开泛读研讨

我根据以往组织学生泛读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资料——共计888字的杜甫的八首诗及1996字的《杜甫年谱简编》(详见“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同时设定了三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泛读《杜甫年谱简编》,初识杜甫。

(2)泛读《杜甫诗作八首》,再识杜甫。

(3)整合《杜甫年谱简编》《杜甫诗作八首》,走近杜甫。中期回归“现实课堂”,教师引导提升“现实课堂”是针对《登高》的精读分析。有了“虚拟课堂”打下的基础,这堂课的门槛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基础也有了,但同时也有了澄清和明确“虚拟课堂”遗留问题的需要。针对这一点,“现实课堂”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

(1)落实古诗诵读。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师生共读,在诵读吟咏中体会古诗之美。落实了学生“五读其诗”的设计。

(2)落实诗篇解读。

通过“虚拟课堂”学习,学生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有了一定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泛读的八首诗有四首创作时间在《登高》的前后,内容也基本相近,因此成为理解《登高》的旁证材料。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不断把“虚拟课堂”的讨论结果与旁证资料转化为理解《登高》的佐证,借以把学生的认识明晰化或推进一步。

(3)落实诗人解读。

这一环节体现出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虚拟课堂”中,学生对杜甫的理解囿于知识所限,讨论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于是在本课的收官环节设计了“在历史坐标系中认识杜甫”的讲读环节,成功地帮助学生提升了对“诗圣”的全新认识。

后期 回到“虚拟课堂”,巩固学习成果

我在“虚拟课堂”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浏览了《杜甫年谱简编》,泛读了《杜甫诗作八首》,精读了《登高》,从以下几项作业中任选一项,课后发至“虚拟课堂”的“走进杜甫”栏目下。

(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旅夜书怀》。

(2)你有什么想对杜甫说的话吗?请以“我与杜甫的一次偶遇”为题,虚拟场景与杜甫来一次跨时空的对话。

(3)你对杜甫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吗?请以“我看杜甫”为题写一段理性的认识性文字。

(4)以“致杜甫”为题写一则现代诗,表达对诗圣的敬意。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浏览“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

http://chat.tfedu.net/edu/?p=133

以上学习环节,前后持续4天(周四到周日),全班43名同学,共计发言135次(发帖135帖),平均每人发言超过3次(发帖超过3帖),以平均每人发言50字计算,学生发言共计6750字。

【教师简介】汪文龙,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案例亮点

【亮点1:在“虚拟课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的自主的探究学习”】

下面是汪文龙老师发的第一帖——关于虚拟课堂的三个讨论命题。

下面是学生的一个跟帖。

下面最后一个跟帖,是学生刘辰在40分钟(13:40—14:20)的“虚拟课堂”之后在家里的电脑上回的一位同学的帖子。由此可见,刘辰同学当日回家之后再次上了论坛,看了同学的发言,并认真地回答了同学的问题。没有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和网络条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比较概括的简略的发言,如下面的帖子。

也有条分缕析的细致分析,如下面的这一帖子。

更有对全班同学有启示意义的帖子。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浏览部分学生原始回帖

http://chat.tfedu.net/edu/?p=196

【亮点2:自发形成的“自主合作学习”】

且看在“虚拟课堂”中五位同学就一个话题的自发接力探讨过程。引发问题的是语文课代表杨林枫的发帖,他的语文素养较好,在学习杜甫的作品时,他联系到此前刚刚学完的李白、王维、陶渊明及老师补充介绍的谢灵运这些人物,并且把他们与杜甫作比较,提出了下面的观点。

他发的这个帖子从思想境界的角度把杜甫提高到一个很高的角度。但使用杜甫的境界去评价那几位大诗人,这里面有很多的条件是要交代清楚的,所以这个帖子是值得商榷的,但也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命题,而且是教师也没有预料到的一个命题,被同学在“网络教室”上提出来了。于是围绕这个命题,有数位同学自发形成了一个“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开始了对这一命题的探讨。

首先是马闰卓同学表示了对比较角度的质疑。

然后,解晓月补充了马闰卓的观点。

提出问题的杨林枫对他们的质疑表答了自己的看法。

解晓月回应。

张海洋在其间也表达了对解晓月观点的支持。

杨昱翀对解晓月的反驳观点也表示了支持。

谷天佐则马上反驳杨昱翀,表示对杨林枫(大枫)观点的支持。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浏览部分学生原始回帖

http://chat.tfedu.net/edu/?p=217

【亮点3:异彩纷呈的学生原创】

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实现了对课堂学习的升华。且看下面这位学生的课后作业。

致杜甫

用三分洞察入微的细致,

做出一份清水;

加上七分体察人民疾苦的感情,

做出一份浓墨;

轻轻地调和,

再泼在一张名为“历史”的长卷上,

便完成了一张雄浑的山水画,

画名为“杜甫”。

雄浑的山,是广阔的劳动人民。

皴出的山脊,是大地上劳动人民的脊梁。

点出的青苔,是寡妇孤儿的眼泪。

你观察到了,于是把这些情感化成怒涛,吼出来!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你看到了疾苦,便吼出来!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你看到了玄宗的好大喜功,便吼出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你看到了天下寒士的贫困,便吼出来!

但你自己呢?

画出的树木,是你夹杂在其中的些许悲伤。

杂在的清溪,是你怀才不遇的感情。

四处漂泊,你曾困居长安十年!

为国而谏,八品的谏官被赶出朝廷!

大多数人说你不在乎,

但在我看来,你也是在乎的吧?

被赶出朝廷的时候,你也是在乎的吧?

从未得过功名,你也是在乎的吧?

别人说你只是写诗好,你也是在乎的吧?

是的,在诗句里,我看得出这些。

尽管它只有那么一句两句,甚至只有一个字的感叹。

可这些

和人民的疾苦比又算什么呢?

对吗?

似乎

我有点明白了

杜甫为什么如此伟大。

当你蛰居长安时,

他们在干什么呢?

李白携家眷南下,

王维在伪朝内装疯卖傻,

这令崇拜李白的我汗颜!

李白与王维也会汗颜吧!

为了大唐,

你不得已而为之。

了不起!

泼一杯浊酒敬你!

收起画卷

再抬头,

突然看见了你,

你磐石般的嘴里只吐出了六个字:

这画

名为“杜甫”?

我笑了笑,

补充了六字:

这画

又名“诗圣”。

请扫码或访问网址浏览部分学生原始回帖

http://chat.tfedu.net/edu/?p=227

教学反思

反思1:对教学资源等的新认识

福建师大中文系孙绍振教授在谈到中学语文教学时,曾有这样的看法:“语文教师的使命,艰巨而光荣,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学生的已知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须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

在新课程推进实施以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有些语文课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蜒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

孙绍振先生的话是切中了当下语文教学的积弊的,我的日常教学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所做的这一课型的探索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来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探索,我对语文课有了以下一些新认识。

(1)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我们都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往往苦于没办法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虚拟课堂”是一个好的凭借,它的优势恰恰在于能够保证学生的平等参与权,只要教学预设合理,教学资料得当,学生就能在此生发出丰富的研讨探究的成果,这是来自于学生的可贵的“原生态”教学资源,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2)学生的“思维参与力度”应该是评价课堂的重要标准。

是不是有学生大范围的热烈的讨论,并不一定绝对是评价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关键要看学生在你的课堂上的“思维参与力度”,而“思维参与力度”并不一定表现在发言数量的多少上。第二节课,学生的发言并不多,但他们的思维却是在层层拔高的,也不能把这样的课归入到教师“一言堂”的行列,因为这样的一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讨论后主要由教师释疑的基础上的。

(3)教师要想办法变“讲资料指导”为“给资料引导”。

在教学任务繁难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会有发资料讲资料的做法,这里有潜台词,即不相信学生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没有给学生一个支点,你怎么知道他就撬不起地球呢?所以,还是要想一些办法,来改变这种现状。胆子大一些,在引导上下一点功夫。

(4)教师要有招术变“挖陷阱造坑”为“搭台阶垫步”。

在教学中,教师有先天的知识优势,因而容易有孙绍振先生所提到的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须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的做法,形象地说就是“挖下陷阱造个坑,静等学生往里跳”,长此以往,必然是“坑了学生”。学生学习有困难,理解有障碍,那能不能有招术变一种做法,给学生“搭一个台阶垫一个步”?汪老师认为,只要想,办法总是有的。“虚拟课堂”的设计就是“垫步”而不是“造坑”之举。

反思2:此种课型之弱点及不足

作为在研究中的一种课型,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比如,学生在“现实课堂”中的状态表明:这两个课堂的整合尚有进一步磨合的空间,如何用泛读所得来支持精读的理解?其中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最后,教师“讲出”的东西还是多了些。如何使之成为学生的发现与结论?需要研究。

学生的自主合作应该是有条件的,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能引发结为小组的学生命题出现,怎么办?教师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既然引导要有度、有法,那么就有对“度”和“法”的研究,就这一活动来说,汪老师认为“虚拟课堂”的三个引导问题还值得商榷,除了提出三个问题以外,教师在“虚拟课堂”的参与不够,也是明显的不足。

再比如,在“精读结合泛读”的具体环节的设计上,有下面的情况需进一步改进。

(1)怎样的问题设计来引导“虚拟课堂”的讨论是合适的?

事实表明,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在给出既定资源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很容易分散,因此,驱动学生在“虚拟课堂”学习的问题设计既不能太空太大,也不能太碎太小。那什么样的度是合适的?

(2)学生的“虚拟课堂”的发言质量很高,这种高质量的发言在实体课堂中为何未能多见?

这恐怕有教师的设问引导的问题,也有口头即席表达与打字文字表达间思维方式的差异问题,但是不是还有其他问题呢?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虚拟课堂”整合“现实课堂”为依托,“精读结合泛读”为主题的古诗教学课型还是有研究价值的,我用同样的方式对李白、苏东坡做了研究,还准备用同样的模式进一步学习李清照、辛弃疾乃至更多的诗人与作品,兹不赘述。

同行点评

尚建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我们认为在教学设计上,这是一组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的两堂课,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设定抓住了重点。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是语言中的极品,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杜甫又是唐诗的代表诗人。杜甫的同一首诗歌,幼儿园背,小学背,初中学,高中学,大学也研究。那么,高中阶段,学习目标如何设定?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某些学科来说是副产品,对语文学科来说,是重要的目标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标。很多少年英才、竞赛高手,十多岁就上了大学,但是语文成绩肯定不行,因为知识可以压缩,但情感和观念是不能压缩的。能不能读懂一首诗、一篇文章,往往不取决于方法,而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敏感度、心理年龄的成熟度、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因此,这两堂课的目标,主要针对杜甫这个诗人而去。杜甫这样一个留给我们很多精神遗产的伟大先辈,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写作风格,更要懂得一种生命体验、一种人格、一种精神。虽显得有点粗线条,但也抓住了重点。

至于这个目标是不是可以检测呢?也许可以用一种心理测试题,每节课检测一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百分点是多少。有些人就是用这样一种思维来理解语文课的。好在语文的课程标准没有这么定。

(2)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上,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我们在诗歌学习上自然也有很成功的传统的学习方法。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叫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写作的角度,叫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管哪个角度,都是一个方法,就是不求甚解,反复吟诵。读熟了,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不用别人讲,自己就领悟了;不用别人教,自己就会创作了。鲁迅在《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中有生动的描写,先生读的时候很投入,不断地把头拗过去,拗过去,很陶醉的样子。现在流行国学热,其中诵读就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新课标对这种方法给以充分肯定。这两堂课上前后组织了5次齐声诵读,对于除了问答就是分析的课堂来说,这是优秀传统的有意识的继承。这是继承之一。

《百家讲坛》节目中很多名师的讲座很吸引人。其秘诀之一在于主讲人先能“陶醉”其中,教师能陶醉,那学生一定会被感染。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那么教师的讲读是不是一定要弱化?不一定。我们认为要因课而异,本课的第二课时就需要教师做这种讲坛式的解读。教师的点拨和解读需不需要,重不重要呢?很需要,也很重要。尤其是语文课,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提升。在第二节的深度解读阶段,有很好的讲解。这是继承之二。

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天然的弊病。

第一,对好奇心很重的孩子来说,未免有些枯燥,不符合其认知心理;第二,最大的现实困境,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做保证。在极度讲求效率的时代,我们没有这样的时间。“讲坛式”就是“一言堂”和“满堂灌”。对于这样的课堂,学生其实是最喜欢的,因为他不用动,人都爱犯懒,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需要,其实犯懒是人的本能。“人之初,性本懒”。这样,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师生、生生互动不能实现,学生的体验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是为了教而教,不是为了不教而教。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堂模式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针对性设计了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两个课堂。

“虚拟课堂”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对话交流不受现实时空限制,面对同一些素材,学生可以随时或同时发表言论,互不干扰,互相促进,这是现实课堂无法实现的。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中核心价值观之一。这里体现了生成建构的思想,让学生在对给定的材料的探究中,建立对杜甫及其诗歌的认识和体验。疑问和分歧是必然会出现的,但教师不会让课堂就此打住,浅尝辄止。

带着网络课堂中的丰富体验和问题,师生都回到传统课堂上来,毕竟“虚拟课堂”没有声音、没有表情、没有肢体语言。教师与学生一起吟诵诗歌,一起领略古典情怀,一起感受伟大人格,一起深入分析诗歌和诗人。

所以,可以说两堂课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这样的课堂设计是建立在对语文学科深刻的认识之上,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之上,对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之上的一节探索意义很突出的课。

(3)抓住了母语教学的规律。

当然,教学设计的意识对教师的成长作用重大,反过来,好的教师素质才是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保证。新课改的成败除了政策和制度因素外,教师素质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把内功修炼好,优秀的教学设计会在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中都不断呈现出来;功力不够,一年能设计出一节课来,其他的课堂怎么办呢?

另外,母语教学是世界性难题,汉语文的教学又是难题中的难题。母语,连文盲都会说,除了哑巴。所以似乎人人都懂的语文,却不知道真正有价值的语文是什么样的。能说尤其是能写有品位的母语、有水平的母语、有魅力的母语,仅靠日常用语的环境是培养不出来的,尤其是在充斥着粗俗的影视文化、快餐文化和商业广告文化的环境中。那么靠什么?靠学习那些优秀的先辈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字,各种经典作品。我们知道中国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人的语言具有非常强的传统特色,很典雅、很大气、很优美。

在语文新课标中,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所回归,这是常识的回归。对汉语文对民族心理的建构、民族文化的传承、审美能力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培育等方面的作用给以充分的肯定。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下来并在运用的表意文字,在学习美丽的汉语文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才能做一个自信和受人尊重的优雅的中国人。中国也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而是一个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国度。这又不是仅仅靠技术能解决的,而要靠我们对母语,对“美丽汉语魅力语文”的热爱和不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