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个“有点”喝岩茶

喝了三个月的武夷岩茶后,我认识到,要有“三个有点”才得以喝武夷岩茶、享武夷岩茶。何谓“三个有点”?一曰:有点闲;二曰:有点钱;三曰:有点资源。

一曰:有点闲。在江浙一带,人们常常习惯于早上抓一把或一撮绿茶于杯中,泡上开水后,即可开喝,一喝一整天,即便茶叶已发白,即便茶味已寡淡如水,一般也要到下班或晚寝之前,才把杯中茶渣倒掉,茶算是完成了一天的使命。喝武夷岩茶就不如此简单了,它有一个完整的流程:洗杯或壶(包括泡茶的盖杯或壶,以及喝茶的杯、盏、盅等)→温杯或壶(包括泡茶的盖杯或壶,以及喝茶的杯、盏、盅等)→入茶→醒茶→润茶→泡茶(泡茶的水需摄氏100度的沸水)→倒茶入分茶杯(有的无这一程序,直接分茶)→分茶→喝茶。若是三五人一起喝,喝后还要评论一番,然后再沸水入杯或壶泡茶、倒茶入分茶杯、分茶、喝茶、品茶,如是者再三,当茶味中有水味出现时(一般为七~八道水后),倒出茶底,观之,评之后倒掉,换上另一泡茶。一泡武夷岩茶喝下来,大致需要20—30分钟,所以与同属青茶类、同名“乌龙茶”、泡茶喝茶流程大致相同的铁观音(按地域分,武夷岩茶为闽北乌龙茶,铁观音为闽南乌龙茶,两者同为按发酵程度分类的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一起,被人们称呼为:“工夫茶”——需花工夫泡,花工夫喝,花工夫品评的茶。

所以,要喝武夷岩茶,须得有闲。这一“闲”,包括闲时、闲情、闲心。有闲时间,才能因为或为了喝茶而坐下;有闲情,才会有雅兴品茶;有闲心,才会细细体验茶之乐和趣。在这“三闲”中,才会一杯一盏地用心品尝武夷岩茶特有的茶韵,感受武夷岩茶特有的茶意。唐人李涉《登山——题鹤林寺僧舍》诗:“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一句常被今天忙碌的职场人士用来形容自己享受了一时的闲适,但实际上,诗中的“强”与“偷”二字已明确无误地表明了诗人,首先是强迫自己“有闲”,才得以“享闲”。同理,喝武夷岩茶亦是如此:饮者必须首先让自己放下、放松、闲适,才能享有喝岩茶时的放下、放松、闲适,享受喝岩茶时特有的放下、放松、闲适的快乐,喝岩茶才能成为生活中的趣事和乐事。

二曰有点钱。以一天一撮最多一把茶叶计,江浙一带饮者每人每年消费的绿茶(如龙井茶),最多1000克即可,购茶开支所占全年开支比例很低。即使较贵的茶,比如前几年原本七、八百元一斤,现涨到了三、四千元一斤的西湖龙井,杭州的一般工薪阶层中,购买者也大有其人,因为即使三、四千元一斤,六至八千元两斤,也可喝一年。而武夷岩茶就并非如此了。一泡岩茶,一般泡七、八道水后即要更换,爱喝岩茶的上班族一般会在上班时泡上一泡,将几道汤并成一大杯,权作解渴;在午休时,与友人一起泡上两泡,细细品尝;然后,晚餐后再泡二、三泡,作为享受,一天下来,每人至少消费五、六泡岩茶。目前,一泡岩茶少则6克,多则10克,最常见的为8克。以每泡8克,每天消费5泡计算,每人每天的用量为40克,一年365天的总消费量为14600克(25斤多)。所以,福建人对岩茶用量的俗语为:不文不火30斤。

武夷岩茶核心产区为“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所产茶叶,在2015年仅茶青(刚采下的青叶)就已卖到300至500元一斤。以一般的七斤茶青制一斤成品茶计算,仅茶青的成本价就需2100至3500元,加上制茶的费用、仓储费(岩茶初制成后需储藏半年左右再焙火一次,才加以出售)、包装费、运输费、相关税及企业管理费用等,加上基本利润,如无自己的山场(茶山),“三坑两涧”的岩茶每斤(500克)的售价至少为二万元。在2017年,听说青叶已涨到七百元左右一斤,这成品的售价当更高了。随着武夷岩茶美誉度和知名度增高,虽非核心产区但同为正岩(武夷岩茶72平方公里产区内)所产的武夷岩茶(也是武夷岩茶之上品)的价格也飙升至近万元,有的已达数万元。以“三坑两涧”岩茶为代表,因产量较少,正岩岩茶常常是一茶难求,水涨船高,那些武夷山地区的洲茶、田茶,中档的每斤售价也在二千至三千元。即使是中档消费,以每斤三千元、每年消费十二斤(每天2泡,每泡8克)计,用于岩茶的支出为三万六千元。目前中国国民中等收入者的标准为年收入6万~50万元,取五等分的中间值的年收入为21万~30万元、31万~40万元。可见且不论低收入者,即使对大多数的中等收入者而言,每年以1/10~1/5的收入用于喝茶,当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须得“有点钱”,才能喝上武夷岩茶,尤其是“三坑两涧”的武夷岩茶。而结交武夷山天心村的茶农(他们大多有自己在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山场),以便能以自己可承受的价格购买到正宗的武夷岩茶,已在近年成为诸多岩茶爱好者购茶的不二法门。

三曰有点资源。武夷山出好茶,武夷岩茶是好茶,但在今天,由于武夷岩茶售价不断上涨,要寻得正宗的武夷岩茶,尤其是正岩茶及其核心区的“三坑两涧”的茶,绝非易事。每年五月采茶季节,都有诸多的茶商、茶人前往武夷山寻茶(买茶),并大多都说自己寻得了正岩好茶,可惜真相并非如此。就像每年三、四月份西湖龙井采摘季节,也有诸多茶商、茶人前来杭州,在龙井、梅家坞、狮峰一带的农家,亲眼看茶农炒茶,然后直接购买的“西湖龙井”中,不少实际上是以外地茶的青叶炒制而成。这些外地茶中也有质量颇佳的,但毕竟不是西湖龙井,其茶味是大相径庭的。武夷岩茶亦是如此,即使亲自到山上或车间,亲眼所见茶青繁茂或岩茶制作过程,但实际到手的成品中有可能不少茶青是来自非岩茶核心产区乃至非岩茶产区的武夷山地区,即当地人称为的“外山”的茶青。这些“外山”的茶青,以武夷山地区的吴山地、建阳、建瓯为多,也有甚至来自临近的浙江山区。吴山地属武夷山区,也是茶区,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也产好茶,尤其老枞水仙的“枞味”颇足且悠长。但与武夷山正岩茶比,岩骨不足,茶味也薄许多。一般三、四道水过后,茶韵会大跌,出现我所称的“跳水”现象;建阳和建瓯属武夷山区,也产好茶,尤其是建瓯,曾是宋代贡茶御茶园所在地,所产矮脚乌龙尤为出色,其汤色棕黄,香气扑鼻,令人难忘,而古时,所产“龙团凤饼”更是专送朝廷的贡茶。因其非岩茶,以此充作岩茶,难免花香明显,但岩韵则被指大为不足。可惜了!就如同将一位武林高手硬被拉到秀才圈里比诗,折了自己的特长,又以自己的短处冒充他人之长处,难免毁了英名。可惜了!临近福建的浙江山区也属武夷山脉,也有一些丹霞地貌的大山,因其地处山脉之末,所产岩茶之花香属中等,岩韵则是淡薄的。这些“外山茶”有的被充作“武夷正岩茶”——近年来最多见的是吴山地的茶作为“武夷正岩茶”出售;有的被作为主料,真正的武夷岩茶作为辅料,混制成“武夷岩茶”出售;更常见的是被添加进洲茶、田茶中,以增香或显醇厚后,充作正岩茶出售。2017年国庆期间,我到临近福建的浙江山区游玩,在一山农家喝到他自制并自豪地称为“岩茶”的一款茶,颇觉有武夷山某些厂家生产的武夷岩茶之味,细细询问下,茶主人坦言武夷山有厂家每年向他购买茶青,添加到其生产的“武夷岩茶”中。除外山茶外,武夷岩茶自身更有正岩(生长于风化的火山岩上)、半岩(生长在杂有泥土的风化岩或杂有风化岩的泥土中)、洲茶(生长在河滩、溪滩上)、田茶(生长在泥土地即田地上)之分。不同产地的茶,茶韵高低、厚薄差异明显,价格当然也十分悬殊。在利润驱动下,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冒非遗传承人品牌者并非少见,故而许多时候,出了高价并非一定能购得相应的好茶。所以,爱茶人必须拥有一点具有高信任度的武夷山制茶人和茶农的人脉资源,才能喝到真正的武夷山岩茶,尤其是正岩的武夷岩茶。

要享用和享受武夷岩茶,有点闲、有点钱、有点资源——这三个“有点”缺一不可。不然,就会像我的丽江、大理之行:年少时,我有时间没有钱;长大后,我有钱没时间;当我又有钱又有时间了,大理已不是原先的大理,丽江也不是原先的丽江。

希望人们在拥有这三个“有点”时,能享用和享受这武夷岩茶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