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从项目到精神,提炼非遗的文化内核

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希望有一些纵向深度发掘,讲述知识、揭示文化内核。比如解读“二十四节气”,主播着重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再如,《光明日报》在2017年推出“中国年度最有影响力非遗人物”活动,通过十个人的典范故事串起了当年度非遗的标志性事件,也挖掘了“择一业 专一生”的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传播也要见义见情见精神。

此外,《光明日报》希望把非遗的网红品牌产品化,使其成为推广和营销的内容。在把故事和精神讲出去的同时,也把非遗作品卖出去,从而帮助非遗传承人获得收入,形成良性的循环。新媒体,尤其是融合传播是一个开始,后面有广阔的前景,因此要抓住技术和技巧两个要点。技术,是对新方法、新业态的一种敏感,例如如何创造与手机更深关联的阅读消费;技巧则侧重于组织报道,开展活动与项目。要通过将虚拟传播与实体项目建设相结合,继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链形成互动。

作为媒体人,共建、共享、参与、创造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媒体要把握这四点,通过项目和活动策划,为全社会营造一个保护传承非遗的新平台和新机制,激发全民记录、全民创造和全民共享,激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


(1) 陆先高,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