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医:让中医融入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食疗与保健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用养生之道来预防疾病、食疗之方来进行调理、针药之法来治病驱邪。三位一体的整体防治思想,数千年来一直维护着我们世代中国人的健康。
“早知病后须服药,不若素日善摄养。”这句通俗易懂的古语,道出了平时注意养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天有阴晴雨雪之变换,四季有阴阳消长之周始,人生不仅有生长壮老已之周期,还有喜怒哀乐之七情。人的禀赋不同,嗜欲各异,还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如若平素注意生活质量,谨慎调理尚能平和,但如逢风雨突变,或内生七情,陷入某一种情绪而不能自拔,忧郁烦闷则迟早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一)药王倡导食疗为先,服药在后
“养生须慎药。”这不仅因为有自古流传下来的“是药三分毒”的经验之谈,还因为人体脏腑有自我调整的能力,而药物则有阴阳偏胜的特性,病轻药重,反而有损人体的正气。古谚有云:“不服药为中医”,说的正是此意。
能够解释疾病自愈的中医理论,见于1864年刊刻的《理瀹骈文》。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书中说得非常明晰:“五脏分配五行,只要不是真脏之症,亦能相生相制以适于平。如火欲伤金,自有水制之,有土以生之也。故先哲诫人勿轻服药,而惟曰‘慎起居,节饮食’也。今人鲜悟此理者,用药一过,反成亢害。”
为避免过早使用药物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重视经验的古代中医,便利用日常食物的阴阳偏胜和特殊作用来进行柔和的食疗。
举例来说,偶因多食了韭菜,引起了泛酸,可以吃点生的花生米,或者喝一杯热牛奶,往往就能够比较迅速地缓和症状。
早在隋唐时期,孙思邈就说:“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王的意思是说,医者要先弄清导致疾病的原因,了解病人所犯的邪气,从饮食上调理治疗,如果食疗不愈,然后再使用天然的药物进行治疗。
古典医著欣赏
“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调停饮食,就食物中之当病者食之。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经络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药不当病,服之每未见害,所以言医易,而医者日益多。殊不知既不当病,便隐然受其累,病家不觉,医者亦不自省。愚谓微疾自可勿药有喜,重病则寒凉攻补,又不敢轻试。谚云:不服药为中医。于老年尤当。”——《老老恒言》
(二)养生切忌唯补和速效
在一切的一切均被要求快速高效的当今,人们已经不由自主地处在了高速运行的时代潮流之中。“速效”、“速愈”,竟然也成了某药治疗某病具有特效的代名词。“高效”、“速效”似乎成了人们唯一的追求,好像只要药物能够快速地起到效果,再大的隐患也都可以视而不见。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时间急迫感,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还因为现代生活中电视、电脑的普及,致使人们疏于锻炼,也没有整块的时间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整与保健;但同时更由于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对长寿的追求,所以总是希冀会有什么好药和秘方,来帮助人们实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梦想。科技的发展,社会劳动普遍的现代化,解放生产力的潮流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大幅度地减少了体力劳动,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因为缺乏锻炼,加之长期的坐姿工作,精神紧张,故时常的会出现四肢乏力的情况。这便造成了当事者总是怀疑自己体虚,故而闻补则喜,而全然不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现在充斥于社会的养生方法和我们所面临的情况,与《老老恒言》的作者在200多年以前之所见非常相似:“俗见以为气血衰弱,攻与补皆用人参。”这位清代的养生家曹庭栋,非常客观地指出:“愚谓人参不过药中一味耳,非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者,且未必全利而无害,故可已即已。苟审病确切,必不可已,宁谓人参必戒用哉!”人有阴阳偏胜,药有寒热温凉,即便是贵重之药,用之不当,亦会有害于健康。清代著名医学家,徐大椿(1693—1771)在《医学源流论》亦说道,虽然是甘草人参,如果误用,也会有害,如同毒药。
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后天所养各异,以往所生的疾病不同,所感的寒暑燥湿之邪有别,情绪压力不一,身体状况的差异程度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当然不可能一个人需要补肾,就好像天下所有的人都需要补肾;一人需要补气,周围的人也都需要补气。且不说身体的不适不可能都是因为气虚、血虚,还有阴虚、阳虚等等一个虚证所能概括的;人体经脉气血、脏腑气机的调理,也绝不是一个补法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具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医养生,也不会简单到只一个补法就能使复杂的人体功能恢复到阴平阳秘。所以我们需要弄清的一点是,机体的阴阳、气血,到底是偏胜还是真虚?有没有夹杂其他邪气?
还有我们知道,老年人的气血、五脏精气的不足是相对于青壮年所说的。不能因为一部分老人的体质虚弱了,老人们就都全体气血不足;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健忘失眠,所有的老人就都要一起来健脑补肾。每个人的身体都仿佛是一个被中医理论浓缩了的小天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虚实各异,阴阳各有偏胜,气机也各有所差异,所以并不能因为人老了,就只有一个补法才可以调阴阳、理气机。所以要客观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请专家帮忙,正确地调理气机,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平衡机体的阴阳,保持身体的健康。
古典医著欣赏
“圣人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生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其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疗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医学源流论》
(三)食疗的辅助治疗作用
食疗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积极配合治疗疾病的辅助手段,有效地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在化疗的同时,针对具体的病情服用和胃降逆,调理气血的中药,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化疗的副作用,而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
在平均寿命已经得到了显著延长的今天,各种疾病的困扰给原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烦恼。恢复健康,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是得病的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心期望实现的目标。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默契配合,注意生活中的禁忌,多采用对恢复健康有益的方式和食疗之法,来有效地加速康复的速度,促进疾病的痊愈。
(四)食物的养生作用及特性利用
食疗自古就是诸多养生方法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食疗的调理作用相对于日常的饮食要强一些,所以在食用的时候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例如,夏季在家庭中经常制作能够清热解暑的绿豆粥,按《普济方》讲,绿豆还能治疗消渴病饮水多的症状;《本草纲目》也说,绿豆能够解热毒。可见,如无特殊情况,在秋冬季节,尤其是体质虚寒的人,是不宜长期食用的。还有,有着明显治疗作用的姜粥,由于能够温中、散风寒,所以也不适合素有内热的人日常食用。
此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历来被作为食疗之物的某些天然食物,因为有着比一般农作物明显的作用特点,所以不宜在日常情况下长久食用。
比如有利水作用的赤小豆,在治疗水肿病时可以尽量食用,据《梅师集验方》所载之方,如若出现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时,可用“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但食用赤小豆要在水肿消退后即刻停食,否则利水太过,极易损耗人体的正气。如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就说:赤小豆“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李时珍也说:“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另外,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想要维护健康的生活,平日的食疗只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顺从自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必要元素。这正如《老老恒言》所说的:“养生之道,惟贵自然,不可纤毫着意,知此思过半矣。《黄庭经》曰: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心自安。《道德经》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五)食疗之方与食疗之法的选择
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项长期的生活内容。食疗只是在阴阳与气机出现偏差之后,帮助机体促进恢复的、最柔和的、最贴近生活自然状态的养生方法之一。
囫囵吞枣的故事,一方面说明了养生必须要从身体的内部着手调养,另一方面说明了果蔬本身的凉热属性与损益归经。
举一个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例子,来说明认真选择食疗方法的重要性,那就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贡献之一,历久不衰的保健饮品,茶叶的饮用。
据传说,茶叶是在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以后,用之解毒从而才被发现。所以说,茶首先是作为药材在历史上出现的。故有“茶,即药也”之说。其后,茶才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出现在了日常生活之中。
古话说:“百药茶为先”。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亦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陈藏器还因为用“药茶”治好了唐玄宗十八子李瑁的怪病,从而得到了唐玄宗“茶疗鼻祖”的赐号。
唐代的陆羽(733—804),则因书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而被誉名为茶圣。从此,中国人对茶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
史载,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喜好品茶。据传说,当有大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劝其不要退位时,乾隆帝幽默地对答道:“君不可一日无茶。”而俗语则说:“开门当家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国内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的普及程度和重要程度。
所以,我们中国人自古就对茶叶,有着清楚的认识。虽然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之说,但《饮食须知》亦记载,茶叶有“久饮令人瘦,去人脂,令人不睡”的作用特点。《老老恒言》则巧用北宋时魏仲先的诗句:“不敢频尝无别意,只愁睡少梦君稀。”说明了茶不但能提神,如若晚上饮用还会出现影响睡眠的情况。《老老恒言》同时也指出,茶具有“饭后饮之,可解肥浓”,这个特别适用于当今生活习惯的食疗作用。
由于茶有解毒、悦志、可解肥浓的特点,所以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但同时,又因为茶具有醒神、兴奋的作用特点,而让本来睡眠较少的老年人和对茶叶比较敏感的人望而却步。
故而,无论是多么常见的食疗之法和食疗之方,都有其适合的人群和适用的范围。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在选择食疗方法的时候多做些了解和比较,并在开始服用的时候从小量开始,才是对健康负责的科学养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