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防病与治未病
养生首先是为了防病。“重在预防”的观点,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早期就已经出现。这可以从现代仍在频繁使用的成语“防患于未然”的出处,《周易·既济》的时代上得以佐证。清代早期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也说:“以方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可见“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一脉相承。
(一)治未病
在中医的概念里,治未病有三个层次的意思。
第一个层次,用出自《周易·既济》的成语,“防患于未然”来比喻非常恰当。
“治未病”见于《素问》,在《刺热》中记载有“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之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喻老》里所记载的那个《扁鹊见蔡桓公》的奇妙故事。这个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早已嵌入了历史,深入了人心,成为了古代文学著作中治未病的反面教材。
中医所提倡的治未病,其实是在病势尚未形成、病邪只限于对面色的改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某人近来脸色不好的时候,所进行的治疗和调整。这相当于是在现代概念中的亚健康阶段,或者是在疾病尚处于潜伏期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早期治疗。
中医自古就高度重视治未病。能发现疾病苗头的医生,在《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被命名为“上工”,属于医生中的最高等级。“上工救其萌芽”的意思是说,医术高超的医生可以根据脏腑在相关皮部的异常表现,也就是通过观察“三部九候之气”的异常情况,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尽可能地进行早期的治疗和调整。
俗语常说,“求人不如求己”。因为许多常见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其首发症状都是由病人自己感觉出来的,所以,在已有不适感觉,但疾病尚未形成的时候,自己抓紧时机进行尽早的调整,就是最及时的“治未病”。
比如清朝的曹庭栋,就在《老老恒言》中介绍了一个能够防止感冒形成的经验:“身之受风受寒暑,未有不自知,病虽未现,即衣暖饮热,令有微汗,邪亦可从汗解。”意思是说,在受凉之后身上发冷,还未出现流涕、咳嗽的疾病前期,要立即多穿衣服喝热饮,使身体微微汗出,邪从汗解,身体的感觉就能够恢复正常。值得说明的是,近几年这个方法经过多次亲身体验,确实非常有效。
《闲情偶寄》的笔者则详细地列举了伤食与风寒将起的病因、病势、当事者的感觉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养生家李渔说道:伤食是因为吃得略为有点多,饱而不下故而后悔多食;风寒将起则是偶尔穿衣有点薄,由怕风渐至感到周身寒冷。而当此之时,就要及时服用消食化积的药物而使之速消,赶紧饮用祛风散寒的药剂以使寒邪从汗而解,以防止疾病的形成。
李渔所采用的方法,按中医的说法则是,当病邪尚在毫毛和气分的时候就开始及早救治,而不是非得等到病证清楚,病邪已经入深某脏某腑的阶段再进行治疗。
第二个层次是指防止已有的疾病加重,或者是防止原有的疾病复发。
这里有两个情况:一是防止已有的疾病加重。如对“上感”所导致的咳嗽高热要尽早治疗,以防病菌向下呼吸道蔓延,引发肺部感染;甚至逆传心包,引发现代医学所说的脑炎。尽早治疗的重要性,用出自《后汉书·丁鸿传》的成语“防微杜渐”来形容,非常贴切。二是为了防止原有的疾病或症状复发,提前所采取的预防治疗措施。如冬季喘咳的患者在夏季入伏时进行的穴位贴敷,即冬病夏治;再如疟疾等定时发作的疾病,须在其症状出现以前施以治疗,即“治其未盛”。这都属于已有疾病而尽早治疗。
第三个层次是防传变。人当然可以带病生存,但病势不可能是恒定不变的,病邪随时会依据人体正气的强弱而发生变化。
疾病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由正邪斗争的结果而决定的。正气增强疾病就会向着好转的方向转化;而一旦邪气占据了上风,病邪就会向身体的内部传变。《素问·玉机真脏论》,把疾病传变的机理和规律描述得非常清楚:“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意思是说,五脏之间有经脉依次相互连通;某个脏器得病之后,也都有其容易受牵连而一起出现病症的相关器官。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好医生和一般医生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及时防止疾病的传变,套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能不能够及时遏制住疾病的发展势头。有效地制止了疾病的发展,才能谈到下一步的使疾病痊愈。如果使用一句成语来形容防止传变,出自《战国策·楚策》的“亡羊补牢”想必是非常准确的。
善不善于“治未病”,还能够真实体现出一个医生水平的高低。正如《难经》中所讲的那样,“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七十七难》详细的记载道:“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在临证时有没有战略的眼光,知识全面不全面,对疾病的发展和预期有没有清醒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对病程的有效控制、对疾病的治疗结果,当然更说明了这个医生水平的高低。
古典医著欣赏
1.“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素问·八正神明论》
2.“如偶以衣薄而致寒,略为食多而伤饱,寒起畏风之渐,饱生悔食之心,此即病之机与势也。急饮散风之物而使之汗,随投化积之剂而速之消。”——《闲情偶寄》
(二)人体的抵抗力与疾病的发生
说到中医防病,就必然要提到人体的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常说的抗邪防病之理。这听起来似乎是非常深奥的医学道理,其实与“家不和,外人欺”所表达的意思同理。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在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性别、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气候与条件下,如班级里的野营拉练,也是有的人容易伤风腹泻,而有的人则不会因此而生病。所以,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体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抵抗力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
关于这个现象,《灵枢》的作者们就已经发现,并且使用竹简记录了下来。如《论勇》记载说:“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
对于这个“其故何也?”的疑问,早在《灵枢》的成书时代,先圣们就已经用举例说明的形式,给出了生动而准确答案。
在《五变》中,黄帝问道:人们在同一时间遇到了冷风,也同时因为受风而得了病,但是他们的病证却各自不同,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愿意了解其中的缘故。
就此问题,少俞特为黄帝举例说:同一种木材之中,尚有阴阳的不同,坚脆的不同。有的坚硬,有的松脆。坚者不易砍入,脆者皮弛容易受到伤害。同一种木材(意思是指同胞的兄弟姐妹),尚因坚脆的不同,而情况有别。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且还因为木材的种类不同(意思是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皮的厚薄,所含汁液的多少,当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早开花早生叶的种类,一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脆木薄皮的种类,每逢大旱久晒的时候,就会因为枝条的汁液减少而出现叶萎的现象;久逢阴雨的时候,薄皮多汁的种类,则易因皮溃而腐烂;暴风卒起,则刚脆之木,枝易折;秋霜疾风,刚脆之木,其根动摇而树叶掉落。凡此五种具有伤害性的气候情况,自然界不同种类的树木都会因此而各有所伤,更何况对于先天禀赋与后天所养都各不相同的人乎!
中医不仅观察到了因为人的先天禀赋不同,而造成的特殊疾病,如漆疮,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对生漆过敏;后天所养有别而导致的体形不同,体质各异。中医还一直在探索,并在实践中应用着自古发现和积累来的各种增加人体抵抗力的方法,如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的,能够成功预防天花发生的种痘之法。
正如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儒学的积极倡导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所说的:“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先天禀赋的因素,出生之后的后天养育,成年以后的生活习惯和脾气性格都决定着机体正气的强弱,也都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起着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