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对人类起源和早期医疗行为的客观认知
从现有的古籍资料来看,中国历代文人与学者对人类起源的认识非常客观真实。如《易·系辞》就记载说:“上古穴居而野处。”而且,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是,历代的统治阶层不仅对此完全认同和接受,并且还将有关人类起源的真实内容放在了儿童启蒙读物中。
(一)客观看待人类起源
《千字文》据说是在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写成的,至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其开篇的第三段就说到了远古,“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让我们用心地思考一下,“乃服衣裳”说明了人类是从没有衣裳的阶段进化而来的;而“始制文字”之前的人类当然没有文字。所以此句告诉我们的是,人类是从没有文字,甚至是没有衣裳的阶段发展而来的。
《素问》也记载道:在远古时期,古人们居住在禽兽之间,冬天靠活动身体来驱除寒冷,夏天居住在阴凉之地以躲避酷暑。
由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流传一脉相承,时间的缓缓流逝并没有使远古人类曾经如何生活的历史真相和发展轨迹消失湮灭,相反这种远古的生活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代。在我国的西南偏远山区,至今仍然能够看到,有人喜欢按照以前的传统习惯,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大山洞中。当然,与现代完全不同的是,远古时期的古人,没有衣裳,也没有医药,所以生病之后也只能依靠巫医祝由而已了。
一生经历了明清两代的著名医学家陈士铎,在其著作《辨证奇闻》中说,听说在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林莽无际,虎狼相伴,古人吮血茹毛,哪里知道有药物能够治病这类事啊。
清代名医仲昴庭在《本草崇原集说》中亦客观的指出,远古时代的人们没有知识,还没有进入文明的初始阶段,也不知道有天、地、人三才之说,只能靠自身的经验去体会、把握生存之道,把一切交由天命。如果把人类的发展史比作一天的24小时的话,那时的古人就好比是处于早晨3—9点的时段,尚无工具,也不会制作,居住于山野洞穴之中,行动、休息完全依赖自然的规律,相互之间也不似现代人类这般运用丰富的语言接触交流,所以也没有七情六欲之烦恼。这段没有文字的历史看起来像是延续了很久很久,那时古人的寿命完全依赖于天与地的造化给予。
最早发明了现代植物学科学分类法的著名植物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极其简约精确的语言,概括了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和史前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李时珍在其宏伟巨著《本草纲目》中说,远古时候的人们还没有培植出五谷,只能“茹毛饮血”。直到神农氏出现以后,才开始尝试百草分别出五谷,教给人民耕种的技艺;同时又尝试百草以区别出药材,开启了史前人类用草药救治人民疾夭的历史。等到轩辕氏出现以后,饮食已经可以用火来烹饪,人类也不再仅仅是使用单方单药治疗疾病,而是已经有了方剂的制式,学会了使用复方来治疗多种疾病。而且,自此以后人们就开始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二)人类文明的快速跃进
文明的大门一经开启,人类社会发展的脚步便飞速地向前迈进。
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跃进,伏羲时期,聪明的古人已经掌握了依靠天然发酵的方法来制作汤液醪醴的神秘技术。由于酒类的制作不仅需要菌种和技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天时,故而在伏羲时期,酒一经出现,就被视为神圣之物,只能在祭祀、治病时方能使用,平日则由部落首领亲自掌握和储备。所以,上古时期制作的汤液醪醴,因为量少、制作困难,用途也不甚广泛,并且在做好以后平时也不允许轻易使用。
到了神农时期,人类的文明又前进了一步,这段时期由于出现了私有制,人们便产生了各种欲望,七情也已经具备,所以才“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换而言之,也就是在那时,古代的中医已经认识到七情是致病的原因之一,但那时还没有完备的中医药知识用来治病,故只能服用汤液和醪醴,予以原始的治疗。
到了《黄帝内经》出现的时代,也就是系统的中医理论产生以后,治疗疾病的手段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古人得病之后,不仅可用内服的中药攻其中,还可以用 石针艾治其外了。
尊重古人、尊重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伊始,历代文人就运用或如歌或隐晦的文辞,婉转客观的叙述远古祖先的真实生活,以及历史事件,形成了独特的神话传说。也正是由于自古以来文人们不失真实而优美的记述,并加之以适当的美化,才使上古的史实得以如诗如歌般地流传下来,今天的我们也才得以了解、还原远古祖先们的点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