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日常生活中的养生知识
少饮酒莫抽烟,多吃水果勤锻炼;定时吃饭节饮食,饭后莫卧第一件。
调情志足睡眠,阅读书报把脑健;关心国事心放宽,健康长寿很简单。
现代的人们似乎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某种战车,设目标、赶时间,总是在按照每天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生活惯性奔向岁月的远方,但却偏偏忽视了自己本应十分留意的身体状况。紧张的工作节奏、纷乱多彩的生活内容充满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以至于让我们来不及去想,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之后,即使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那时的身体是否还能保持健康?
天天过年般的大鱼大肉,使我们的机体、大脑和胃肠,始终满负荷、快速地运转,所以我们的身体自然容易疲劳、生病,甚至出现功能早衰的情况。
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用心地、仔细地聆听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了解自身的节奏,顺应身体的变化,然后用心地去调整我们的功能状况。机体的营养需求和胃肠的功能需求,都需要我们进食一定比例的五谷杂粮,食物的组成更要依照季节和自我的感觉经常变换花样。几百万年来,自远古走来的人们就是根据季节的变换,从开始的野外采集,慢慢进化到应季种植所需,我们的机体也自古就“天人相应”地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所以上古时代的中医先驱们早就注意到了疾病与季节的密切相关,提出了顺应四时的变化而有区别地进行内容不尽相同的养生方法。
古典医著欣赏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一)养生所应注意的生活内容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养生必须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法则,这是源自上古的明智主张。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工作多、压力大的青年人,心急火燎地一心追求当时的舒适,贪凉饮冷,逆寒暑损脾阳。所以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人由于过度使用空调降温而“着凉”,以及种种外伤于风、内感于寒的反季节情况。这种“逆寒暑之宜”的做法,还能让我们在冬季见到婴儿因室温太热而出现的,以往在夏季才会见到的痱子。
养生,还需要掌握食物的性味。从平衡自身阴阳的需求出发,注意按需搭配品种多样的食物组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机体获得丰富全面的营养。但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因时间紧迫的关系,工作族在午饭时匆匆吃碗泡面,然后趴在桌子上就睡;也常常听到,有的老年人因长期服用各类的营养品代替天然食物,从而造成了原本不该出现的营养不良性贫血;更为常见的是,少年儿童因偏爱某类食品,即所谓的偏食,结果导致了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现在日益增多的单纯性肥胖。
相对封闭的现代居住环境与工作环境,使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们几乎完全脱离了大自然。单调、压抑的空间,加之长期的心理压力和内心紧张,致使罹患忧郁症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地逐年增长。生活的磨难和挫折极易使人内心不安、抑郁甚至愤怒;工作上的不顺利也容易使人焦虑,甚至成为悲观厌世的触发点。
中医讲“百病生于气”。我们知道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将无法承担家庭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所以要从内心重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句真正的至理名言。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七情内伤的危害;注意自己的工作强度与压力、工作时间与休息的比例,以防止身体与心理的过度疲劳。还要在平日无事相对安静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呼吸频率,使之与平常相比稍微放缓一点,纳气丹田;或者简单地做几次深呼吸,通过调息来舒缓自己的情绪,避免因肝郁气滞,甚至是“思则气结”而导致疾病产生。只有经常进行调整,促进气血正常运行,才能平定自己的心境,积极地养生防病。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心神与身形受到损伤之后,则百病容易滋生。“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些记载于中医古籍中的句子,都是中肯的提示性警句,是养生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避免的事情。
在生活中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饭后、酒后即睡,以免消化系统——即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受到损伤;避免抽烟损害娇嫩的肺脏;并要在日常生活中挤时间锻炼身体,推助全身的气血运行;且时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意外伤害;还要注意居住的条件,力求避免寒湿等邪气侵犯我们的机体。唯有这样做,才能使身体内部气血和调,血脉畅通;体内的元真之气才能时时向外通达于腠理体表,抵御风雨寒暑等外邪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使我们“永保其天年”,享受健康、长寿、快乐的人生。
古典医著欣赏
1.“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难经·四十九难》
2.“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3.“若人能慎养,内使血气和调,阴阳顺序,外使元真通畅,腠理固密,不令淫邪干忤,更能保身忍性,无有击堕之虞,可永保其天年,而无夭枉之患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厥论》
(二)顺从阴阳,顺应四季
四季养生居行眠,起卧要依季节变;生长收藏季不同,避暑保暖是关键。
春季主生万物苏,夜卧早起使志生;生而勿杀给勿夺,肝主生发木顺性。
夏季主长万物秀,夜卧早起志勿怒;使长成实好收藏,养长养生心气应。
秋季主收敛神气,早卧早起志安宜;顺气之应缓秋刑,养收气平肺气清。
冬季闭藏不扰阳,早卧晚起志若藏;去寒就温待日光,养藏之道肾气旺。
注重节气观气候,尊重自然顺阴阳;恬惔虚无重养生,经常锻炼保健康。
种种迹象表明,早在系统的中医理论形成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多种有关养生的方法和书籍。现代著名的考古发现,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如《导引图》(图1-1)、《养生方》、《却谷食气》等,以翔实的考古实物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而完整的系统养生理论和相关的详细内容,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图1-1 马王堆古医书导引图复原
1.季节、人、疾病的关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圣们开始撰写《黄帝内经》的时候,古代的医者就已经通过细致的临证观察和总结,发现了人体的生理变化(夏季汗液分泌旺盛而尿少;冬季则反之)、身形的变化(春天四肢舒展、夏季肤色红润、秋天汗毛竖起、冬天皮冷形缩)、脉象的浮沉等,都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且先圣们还注意到,人们所生的疾病亦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明显的不同。比如,春季容易伤风感冒;夏秋之交容易腹泻;有胃病的人在秋风乍起的时候容易复发;冬季则通常是关节疼痛最严重的季节。
随着更进一步的观察和总结,古代的中医先驱们还发现,就像受凉以后会得以“寒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一样,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机体正气的损伤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天的时候感伤了风邪,邪气留连于体内,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引发洞泄;夏季中暑以后,抵抗力下降,秋天则容易得严重的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肺气不能肃降反而上逆就会导致咳嗽等等。
这些疾病之间的因果规律充分提示并启发了当时善于思考的古代医者,促使他们在临证中不仅要尽快地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并且同时还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提高病人的抵抗力,以预防下一个季节疾病的发生。
细致的观察和不懈的努力使古代的医生很快就有了收获。比如,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就明确记载了他们的心得与经验总结: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天就不生风疟,冬季也不会得痹厥之病等等。
事实证明,治病与防病结合,会使我们更加健康;防病与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养生方法结合,会明显提高生存质量;能够实现这两样,就能使我们的寿命显著延长。
古典医著欣赏
1.“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生气通天论》
2.“故冬不按 ,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
2.顺应四时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四季的气温之所以会有明显差别的原因,是因为在一天当中太阳光照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春、夏、秋、冬四季日照时间的不同,不仅造成了人人可见的四季景色变换,而且促使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为适应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进化出了生、长、化、收、藏的生长规律。人为万物之灵,天人相应的人体功能也在明显地配合着大自然的固有韵律,伴随着季节的不同,生理代谢的速率和外在表现,也必然会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和表现出差异。
俗语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重视养生的先圣们,在《黄帝内经》中强调,人们的起卧时间要与自然界的动植物一样,根据一年之中的阳光变化而有所调整。所以我们的生活节奏,应当春、夏、秋、冬各不相同,顺应四季日照的变化,顺从先圣们一贯所重视的四时阴阳,这个亘古不变的万物生长之本。
早睡早起是勤劳的中国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生活习惯。但早起是针对不健康的、黑白颠倒的夜生活所说的。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所以养生绝对不是单单只靠“闻鸡起舞”和“日落而息”的规律作息就能概括决定。养生所遵循的是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根据季节的变换节奏来调整起居时间。也就是要让自身的行为顺应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尽最大努力来保护自身的阴阳平衡。
3.四季之养生
让我们来看看先圣们在《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四季养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四季的开始,是一年之中“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万物俱生的时候。这时我们要夜卧早起,漫步室外,好好地补晒一下因为长长的冬季而缺失的阳光。身体已让厚重的衣物捆了一冬,所以要赶快在温暖的天气里把身形放松、让衣着宽松,以使气血畅通。仔细设想一下这一年的计划,顺便考虑考虑一生的志向。春季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季节,故而人们要遵照周文王“砍伐有时”的规定,不能砍伐杀生。顺应《礼·月令》所载的“季春之月,阳气发泄”之宏观定律,顺应春天所具有的生生之气,才是遵从自然的养生之道。否则肝气会受到损伤,到夏季时就会有阳气不足以胜寒的情况发生,还会使机体在夏季里的“长”势,也就是机体的营养吸收受到影响。
在夏季的三个月里,因为“阳自春生,至夏洪盛”,所以万物从生到长,已经到了茂盛的阶段,处处都显得生机勃勃;天地之气交汇流通,气温升高,阳气旺盛。故在这个时候不要厌烦、不要气恼,让我们静下心来,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使自己像自然界的万物那样有所成就。调整自己的心境,就像心里有喜欢的东西情不自禁地自然流露在外那样,来使体内的阳气,得以向外宣泄。这样才是顺应夏季的养生之道,否则就会伤及心阳,秋季就可能会得病情严重的痎疟,从而使身体的正气和功能受到影响,机体为冬季储备的营养、精华少了,抵抗力就会下降,冬季就会受到重病的损伤。
秋天,昼夜平分,天高气爽,秋风渐疾,万物色变;万物在这一年之中的生长成果,从其外观上来看已经能够确定。这时候要与喜暖避寒的鸡群一样,早卧早起,躲避秋季的夜凉,吸收清晨的阳光;要使自己志安勿躁,以免招致秋燥之邪对肺金的伐伤。不要再像春天那样伸展自己的志向,而是要注意收敛自己的心神之气,避免秋燥肃杀之气对身体的影响。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肺金之气清净,这才是顺应秋气的养收之道,否则秋季身体储存的营养物质少了,抵抗力降低,冬季就会出现飧泄的疾病,从而导致机体在冬季的营养储备减少。
因为冬季天寒地坼,寒冷漫长,万物都寻求不同的方法进行闭藏,以设法保存体温,所以我们也尽量不要去散失机体的热量。故在这个季节里,要早卧晚起,去寒就温。若要外出就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而且不要在寒冷的空气中暴露自己的皮肤,以免使气机受到损伤,还要注意使志向在心里若伏若藏。这才是顺应冬季的养藏之道,否则就会使肾受到损伤,春季发为痿厥,使来年的生发之气受到影响。
所以说,养生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顺从四时、节气之变,养护机体的生机,保持身体健康。并且还要在生病的时候,顺应四时之气使用药物,以适宜脏腑的生化之性,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也是对自然的敬畏与适应。
古典医著欣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三)调节饮食,颐养后天
调节饮食把身健,杂粮蔬菜水果全;动物蛋白粗纤维,食物构成很关键。
微量元素维生素,补铁补钙是重点;三餐定时九成饱,饭后百步保康健。
现代社会的科技进步、卫生知识的普及、饮食卫生水准的提高和就餐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对饮食结构和食物品质的深切认识,促使以前单纯强调食品干净卫生的老旧观念成为了过去的历史。所以,俗语所说的“病从口入”,也逐渐地被“病都是吃出来的”这句大实话所代替。
“民以食为天。”在这里我们从医学的角度、健康的需要出发,认真地思考一下“食”这个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字号的大问题,并仔细体会古人所说的“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蕴含的医学道理,以期从中医养生的观点来详细解释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古典医著欣赏
“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恬澹脏腑,调顺气血,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肤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形神虚矣。”——《养生类要》
1.谷、肉、果、蔬益健康
俗语常说的“青菜萝卜保平安”,其实指的就是饮食结构的问题。尽管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喜好不同,但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符合自己营养需要的多种食物组成,而不要单纯地认为只有大鱼大肉才能补养身体。身体所需要的食物,对自己来说就是好的,但不一定就是贵的。所以,对养生而言,通俗的表达应该是“不吃贵的,只吃对的”。
(1)单纯追求高蛋白的危害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西化的倾向日益显著。特别是一些以动物蛋白为主的现代速成食品,以及色彩诱人的西式甜点等等,因为它们在食用时的方便卫生,以及它们整洁、富有美感的外观,还有香甜、新颖的口味,所以很快就受到了青少年们的热烈追捧。
但是,现代科普知识使我们了解到,原本存在于谷类、果蔬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等,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被发现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现代科普知识还告诉我们,长期摄取高热量、精加工的食物,会使机体的营养摄入出现问题。我们能够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渐渐增多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儿童期就已经比较多见的单纯性肥胖等等。曾有报道说,国外有人因长年嗜食成品土豆片,食物的品种过于单一,结果造成了头发枯燥,指甲薄脆,皮肤晦暗等问题,甚至血液生化检查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知道,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和身体代谢功能特别旺盛的特殊时期;现代青壮年的心理及工作压力也普遍较大;还有,现代的我们几乎都工作居住在高楼林立、相对封闭的现代城市之中,户外活动明显不足,食物的构成和品种也相对简单。以上的诸多因素,造成了人体所必需的大量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等等的明显不足。又因为富含植物性粗纤维的食物是青少年们不经常吃的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所以片面追求所谓高品质精细饮食的结果,还导致了植物性粗纤维物质的摄入减少,从而使机体不能有效地向体外排泄毒素。
我们也知道,富含这些必需营养的农副产品,数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饮食构成,也是历代中医在养生的内容中,时时倡导人们积极食用的食物品种。如《素问》就把五菜、五果、五谷、五畜对人体的营养和功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总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同时还明确指出,这些食物要“气味合而服之”,才能“补精益气”,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现在普遍存在的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饮食结构的日益西化而导致的长期高热量摄取;还因为工作的压力、时间的紧张,致使大量的工作人群食谱严重单一,或者长期在外食用非家庭自制食品。以上种种情况所造成的危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所谓营养过剩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古典医著欣赏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
(2)偏食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对某种食物极其偏爱,以至于达到看到了就想吃,几天不吃就异常渴望的地步;还有人的口味,或偏咸或爱甜,与常人相比差别迥异。如此种种的饮食习惯,在中医的范畴里均属于偏食、嗜食,长此以往容易引发疾病。
如《黄帝内经》就提到,吃多了咸的东西会令人口渴;还说,长期多吃咸的,会损伤我们脏器中的津液;并说其结果是“脉凝泣而变色”。这不禁使我们很容易产生联想,这个过程与发展,很像是现代医学概念里的心血管系统逐步出现了问题。
其实,不只是长期食用偏咸的食物容易出现健康的问题,《黄帝内经》还记载道,饮食习惯偏甜偏肥腻,容易在导致身体肥胖以后,再引起脊柱、膝关节的问题,也就是骨痛的症状,以及脂溢性脱发的问题。同样的,长期过多嗜食辛辣的食物、过酸的食物、苦味的食物,也都会造成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明代吴正伦就在《养生类要》中明确说道:全面的、相对来讲较为淡味的饮食,对身体才会有补益的作用。并进一步解释说:“五味之于五脏,各有所宜,若食之不节,必致亏损。孰若食淡谨节之,为愈也。然此淡亦非弃绝五味,特言欲五味之冲淡耳。仙翁有云:断盐不是道,饮食无滋味。可见其不绝五味也。”
所以,如果身体所出现的健康问题是由于饮食结构的偏差所造成的,那么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即刻进行科学的饮食结构调整。例如,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治疗青壮年妇女常见的缺铁性贫血,症状较轻的,只需要在家里炒菜的时候,使用铁锅,或有意吃些血豆腐即可。
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食疗治病,这些与针药一样,也是医生在临证时经常所用的重要内容。中药与中餐食材的重叠,也使得中医与饮食的相关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确实,常用的食材有相当多的品种与中药相同,最早的记载可见于现存的《神农本草经》。其所载的上、中、下三品共365种药物中,随手翻看就可发现,日常食用的谷类和果蔬就占了相当的部分。这说明,自古我们中国人就发现,普通的食物除了充饥以外,还有性与味的偏胜,根据体质的不同,正确地使用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完全相反的例子则是发生在西方大航海时期的惨痛教训,热衷于发现新大陆的船员们,屡次发生因维生素C严重缺乏而导致的坏血病。这个在世界航海史上非常著名的例子,不仅使善于观察和总结的科学家从中受到了启发,从而发现了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更是从反面充分说明,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典医著欣赏
1.“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灵枢·五味论》
2.“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
3.“五方之生物所以养生,如偏于嗜食,皆能致病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异法方宜论》
2.辛辣油腻生冷,易伤机体于无形
注意了平衡,保证了营养,养生还要避免进食大量温度明显高于和低于体温的食物,以及辛辣油腻的食物。因为始于古代的养生知识告诉我们,油腻的、过凉过热的食物,还有长期的偏食习惯,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1)饮食的冷热与养生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的冷热一直是家中长辈们所关心的内容。尤其是家里有婴幼儿的时候,吃饭时注意别烫着、喝的水要温的,一直是家长们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
养生知识告诉我们,长期食用过热的食物,会损伤我们的利器,也就是牙齿。由于牙是骨之余,所以牙齿过早损坏之后,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过于寒凉的食物必定会损伤脾阳,后天之本如果受到伤害,势必就会不利于身体健康。
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284—364)就在《抱朴子》中提醒人们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勿灼唇,冷勿冰齿。”这是智慧的古人根据每个人的自我感觉所给出的、适合于每一个人的饮食冷热标准。
在中医的概念里,脾胃是颐养后天的根本,职能是运化水谷精微,性喜温暖,不喜欢大热与寒凉的食物。如若进食过多的生冷之物,就会损伤脾胃的温煦和降之气,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问题。在临证的时候,我们还可见到对生冷食物异常敏感的病人,冷食下肚,就会造成几分钟内必须直奔厕所的夸张后果。
现代医学知识也告诉我们,长期食用过热的食物,容易诱发食管癌等疾病;而大量食用生冷的食物,则不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会使机体的消化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古典医著欣赏
“脾胃喜清虚恬淡,不食冷物,不食难化之物。俾其内无积滞,真气常舒,方得其养。若任意恣食甘脆肥浓、烧煿煎炒之物,或食生冷难化之物,日积月久,脾胃受伤,后天之根本一损,则在外之诸症蜂起。”——《经验良方全集》
(2)顺气的萝卜,暖胃的生姜
我们知道,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成为了人们的首选,以致人们往往忽略了因为过度纳凉降温所引发的问题。其实我们也都知道,纳凉避暑一旦过度,就会导致出现“寒凉伤胃”的情况,极易致使素体脾阳不足的人轻则胃脘疼痛不适,重则腹痛腹泻。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是老人们常说的养生箴言。夏季多吃生姜的经验和道理,就是提醒人们,在炎炎的夏季,阳气发散于外,人们贪凉饮冷,容易损伤脾阳,故而极有可能造成急性胃肠炎和消化不良的症状,多吃暖胃且有发散作用的生姜,有助于祛除寒湿,温脾助阳,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在大蒜从西域传入中国以前,我们的祖先是用生姜,这味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的中药来杀菌保健的。现代的药理研究发现,食用生姜能够有效刺激胃肠黏膜,增加消化能力;体外试验也发现,生姜对多种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用生姜杀菌的传统习惯,至今还保留在中国传统饮食的制作方法中。例如烹调时,不仅绝大多数的北方热菜会使用生姜,而且许多下酒的传统凉菜也会使用生姜调配;尤其是在吃海鲜的时候,生姜则更是必备的调料。
故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所说的“不撤姜食,不多食。”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平常的时候要经常少量食用生姜进行预防保健。由于生姜辛热,所以孔子还特别提醒,不要过量食用。这就如同现代的营养专家,建议我们生吃大蒜的道理完全一样。
在夏季常吃适量的生姜,其意义:一是,夏季凉菜、冷饮、瓜果等容易损伤脾阳,所以要在疾病发生之前暖胃预防;二是,即使胃肠阳气已经稍有损伤,多吃点生姜也是食疗的偏方。
在漫长的冬季里,天寒人冷,阳气深藏不展;果蔬的减少,食物品种的相对单调,更造成了脾胃功能的呆滞,所以极易出现“脏寒生满病”的情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腹胀。在人类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力量的漫长岁月中,萝卜不仅是可以长期贮藏的蔬菜,而且极具食疗作用。中医养生非常注重维护脾胃的功能,所以提倡在平时脾胃运化不利的情况下,使用食疗的方法,食用萝卜宽中降气,以健脾益胃增强消化能力;而在寒冷的冬季,就更应该多吃些萝卜,以疏利脾胃壅滞的气机,有利于机体在冬季的养藏。
(3)肥甘辛辣之物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古代的文人就认识到,平时过度饮酒、多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将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招致中风、偏瘫等疾病的发生。
比如,法家的著名代表,荀子的学生,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就曾说过:“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春秋时期的先圣们更是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写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明代著名的外科学家陈实功(1555—1636),对膏粱致病的机理体会至深,他在公元1617年编成的《外科正宗》中说道:“膏粱者,醇酒肥鲜炙煿之物也。时人多以火炭烘熏,或以油酥 煮,其味香燥甘甜,其性咸酸辛辣,又至于涂藏厚料,顿煮重汤,以取其爽口快心,不顾其消阴烁脏。”
生活的经验也使我们对辛辣性热之物的作用有所了解。这是因为某些人在食用了辣椒或羊肉之后非常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尤其是不少人吃辣椒以后会出现皮肤疖肿以及痔疮;还有,个别人患有的,与长期饮酒不无关系的酒渣鼻。
所以说,饮食不当所引起的脾胃功能损伤,以及长期的饮食失调所致的损耗阴津,壅遏阳气,才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自上古开始,历代积累而来的、行之有效的养生经验,会给予我们方便与实用的帮助。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调养,多吃果蔬杂粮,少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就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正常的脾升胃降功能,使机体的后天之本得以护养,以长期维持身体健康。
由此可知,中医养生提倡要吃的、多吃的食物是为了健康;反过来说,所谓的“忌口”,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也是在善意地提醒人们,生病以后,甚至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饮食的凉与热、种类和营养。所以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嘴巴,管住所有纳入于胃的、特殊的、私密的、进“口”物流的品与质,当然还有数量。
饮食对健康的影响,确如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易学家邵雍(1011—1077)的诗作之所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寿亲养老新书》)所以,真的有必要套用现在的流行语提醒大家:饮食的确有风险,入口确实须谨慎。
古典医著欣赏
“皮厚肉坚,血气和缓者,多寿;皮薄肉弱,血气慓悍者,少寿。王公大人,膏粱厚味,则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不若田野之人,饮食淡薄之多寿也。此勉富贵之人,当节饮食,不宜过于厚味。”——《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根结》
3.饮食的忌与宜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只会片面地认为,高营养、高品质的饮食对身体有益;并且还普遍认为,只要是补品,就能起到养生的作用。但真实的情况非但不是如此,而是如若一味单纯地追求高营养,实际上还有可能会损害健康。比如,现代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如果长期摄入高蛋白,就会增加近视的几率。还有,不仅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会对身体功能造成损害,会提高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而且尤其值得我们加以警惕的是,因为食物均有各自的性味,如若食物之间的性味不合,搭配的不合理,就容易出现问题,甚至还会引发疾病。
(1)食物之间的相忌
早在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就在1320年所撰写的《饮膳正要》中说:“若食气相恶则伤精,若食味不调则损形。”元代养生家贾铭(1269—1374)也在《饮食须知·序》中说:“饮食,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反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是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
从某种角度来说,食物犹如药物,有相合就有相忌。比如《饮食须知》就记载说,柿子如果“同酒食,易醉,或心痛欲死。同蟹食,令腹痛作泻,或呕吐昏闷。”书中还记载,一旦真的出现了以上的情况,治疗则“唯木香磨汁,灌之可解。”而且书中还记载有“干柿勿同鳖肉食,难消成积”的告诫。
可见,食物之间的搭配问题,是直接影响健康的大问题。不同食物之间的相反与相忌,就是平时所说的忌口。而忌口就是提醒我们,在进行多种食物搭配的时候应当注意的问题。倘若饮食不注意忌口,就会导致食用者轻则致病,重则损命。而忌口的内容,则是历代所传授下来的经验。
古典医著欣赏
“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谓贤哲防于未病。”——《扶寿精方》
(2)生病时必须注意忌口
忌口不仅是指饮食之间的搭配这一项内容,还有暗示在非自然之时,运用非自然之法的意思。比如在有的时候,需要注意慎食;而有的人则必须长期注意那些需要认真执行的忌口条文。
例如,古代中医对盐的认识,即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也颇具实用价值。不仅《黄帝内经》有“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的记载,规劝我们平时要尽量少吃盐;而且600多年以前成书的《饮食须知》也记载道:如果长期多吃食盐,就会损伤肺脏引发咳嗽。并且,贾铭还告诫后人说,患水肿、喘嗽的人,均需要忌盐。
因为传统医学中所使用的天然药物与传统食物大量重叠,以致形成了我们所特有的某些天然药物就是日常食物,而某些食物也是药物的常见现象。故而在使用中药治病的时候,一定要问明医生所要注意的饮食忌口情况。
古典医著欣赏
“盐,味咸,性寒。多食,伤肺发咳,令失色,损筋力。患水肿者、喘咳者忌食。”——《饮食须知》
(3)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古人有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还有言:“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养生家李渔(1611—1680),在《闲情偶寄》中亦说道:“《食物本草》一书,养生家必需之物。然翻阅一过,即当置之。”这是因为,如果尽信养生的书籍,片面地讲求食物的好与不好,“恐所好非所食,所食非所好。”李渔还说:“食色,性也,欲藉饮食养生,则以不离乎性者近是。”
所以,对身无大病注重养生的人而言,食饮居行发自内心,由乎真情,才是真正的顺从自然的养生之法。李渔在《闲情偶寄》就说道:“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但李渔同时亦提醒人们注意,饮食“亦有调剂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此即调剂君臣之法。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姜、酱与肉较,则又肉为君而姜、酱为臣矣。虽有好不好之分,然君臣之位不可乱也。”这始自孔子的养生之法充分说明,适当的照顾自己的口味,顺从自己的心情,同时注意遵守养生的宗旨,才是完全符合自然的中医养生之道。
尽管孟子也曾引用《书经》上的话说“药不瞑眩,厥疾不瘳”,但我们日常用以充腹养身的食物并不是用来攻邪驱病的药物,故而李渔明确指出:“世间只有瞑眩之药,岂有瞑眩之食乎?”所以,我们的最佳选择,应当是各类富有营养的,且让人喜食、食后容易消化、不会给机体带来任何不良影响的食物。
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毕竟经过了数千万年的自然淘汰和进化,所以对食物的自我感觉和预期,也就是对某种食物的食欲,也许才是身体所需的自然反映。这就如同渴了要喝水,饿了想吃饭那样最为直接和准确。经验告诉我们,自我的经验与体会不可替代。哪种食物适合自己的肠胃,哪种食物是真正的自身所需,这些发自内心的需求就像冬天的时候喜欢喝热汤、体内有火的时候想多吃点水果一样,是发自身体内部的,机体的营养失衡之后,急需填补营养所需的信号。故而,非常不喜欢的食物,很可能就是身体不需要其营养成分的,至少是心理排斥的,“即当少食,不食更宜。”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机体所需的营养构成日渐了解,食物之中所具有的主要成分也日益明确,这使得我们的饮食构成也越来越科学。在食物的种类异常繁多的现代,面对天南地北汇集到我们面前的陌生瓜果和蔬菜,我们完全可以参考营养学家的建议,而不是只凭自己的感觉,去有目的地选择身体所需的食材。但是有的饮食习惯,如对咸的感觉、对甜食的嗜好,却几乎与机体营养的需要无关。所以,在信任自我感觉的同时,也要相信医学与营养学,做到喜欢吃的不多吃,应该吃的也要尽量吃一点,平衡膳食的营养,真正科学地注重自身的健康。
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防病,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维护健康需要注意饮食。这是因为食有偏性。通过调整饮食的结构,就能够调整人体自身阴阳的偏盛、脏腑功能的强弱。如果持之以恒,就能却病延年,保持身体健康。
4.有利于养生的饮食习惯
“食不言,寝不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内容。细嚼慢咽,文明进食,不仅是餐桌上的礼仪,而且是关系着养生的大问题。现代医学知识也告诉我们,食物只有经过充分咀嚼之后,才能被容易地消化吸收。
在中医的养生理论中,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所以中医的养生内容非常重视维护脾胃功能。许多历代流传下来的养生箴言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勿极饿而食,勿极渴而饮”、“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太饥伤脾,太饱伤气”等等,均是从养生的角度出发,温和地提醒后人,大饥与大饱会对后天脾胃的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
(1)早饭的重要性
身体是生命之本。身体健康与否,以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仅与自身的脾胃功能有关,而且也与正确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每天的早饭。
中医非常重视早饭在养生之中的重要性。早在元代,膳食太医忽思慧,就在其撰写的《饮膳正要》中强调说:“凡早皆忌空腹。”这是因为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阳气的鼓动,而人体的阳气在一天当中的规律,就如同太阳的升降那样——“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完全符合自然的规律。而且我们知道,阳气是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的。换句话说,机体的一切完全要依赖于水谷精微的供养,尤其是在清晨,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
再举一个古书中的例子,用以说明在比较极端的条件下,早饭的吃与不吃、吃的好与不好的重要区别。成书于明代的《养生类要》记载道:“昔有三人冒雾早行,一人空腹,一人食粥,一人饮酒,空腹者死,食粥者病,饮酒者健。”(据成书于清代的《老老恒言》所载“古人饮酒每在食后”)这个古老的例子足以说明,每日的早饭不仅要吃,而且还要吃好的重要性。
(2)注意脾胃功能的保护
日常饮食虽说要有规律,要定时定量,但同时也要注意我们的身体不是一架永动的机器,所以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没有食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辟谷状况。
这种情况有时是因为身体出现的小故障,如感冒、或者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抑或是之前的胃肠负担过重,从而造成了暂时的不思饮食,也就是不想吃饭的情况。从养生的经验来说,此时如若强行进食,就会加重胃肠负担,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养生提倡顺其自然,认真地观察一顿半天,静待胃肠恢复正常的运转。如若之后还是不能自行恢复,则要及时查明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
保护脾胃功能还需要注意,尽量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经常泛酸、胃脘嘈杂的人,应当尽量避免过多食用韭菜和没有经过发酵的面食。生物考古已经证明,人类文明的大幅进步,与食用熟食有关。熟食不仅易于消化,而且可以避免生肉、生鱼片中可能潜在的细菌和寄生虫直接进入胃肠,从而对人体造成本可避免的伤害。如近年的福寿螺事件、引发甲肝流行的毛蚶。
对脾胃的保护还体现在对饭后的行为规定。记载于《黄帝内经》的“脾闻声则动”,实际是在告诫人们切勿食后即睡。食后不仅不能即刻卧于床上,《老老恒言》还说:“饱食后不可捉笔,俯首倚案,有碍胃气。”
针对脾胃功能逐渐减弱的老年人来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一句非常实用的养生箴言。但饭后的漫步,不仅需要日日坚持,而且需要静心缓行。需要注意避免的是,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所说的情况:“饱食后不得急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
古典医著欣赏
“养生之道,不宜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养生类要》
(四)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健康的保证
居室须通风,朝阳并保暖;干燥不潮湿,安静无污染;
开阔避风口,夜无强光源;心静志闲悠,健康合家欢。
居住条件和环境因素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众多因素之一。自古就受历代各阶层重视的风水,实际上关乎着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1.起居室与卧室一定要朝阳
众所周知,面南的房间阳光充足。“万物生长靠太阳”,人是万物之灵,当然也需要依靠阳光的哺育,才能茁壮成长,维持身体健康。
阳光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早在上古时代就反映在古人对建筑物的选址原则上了。完全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上古人类,由于对阳光的高度依赖,自然地就对太阳的运行规律非常重视。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人类文明刚刚开始萌发的时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坐北朝南的房屋之中,阳光亦是稀缺资源。在气候适宜的季节,大门洞开,随着太阳从左侧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清晨的阳光透过开阔的原野,最大限度地照进室内。部落首领面南而坐,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故而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左为上,右为下”的方位概念。所以历代封建帝王的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皇帝也是面南而坐。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记载道,天地六合之中,“东南为左,西北为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左为上、右为下”的强烈指向性告诉我们,要选择面南偏东的朝向建造房屋,冬季才能日照充足,夏季才能最有效地减少阳光直射,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室内冬暖夏凉,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房中书桌的位置,亦要注意阳光,也就是现代术语所说的采光问题。如《老老恒言》所述:“《记·玉藻》曰:君子居恒当户。谓向明而坐也。凡设书几,向南偏着东壁为当。每有向南之室,设书几向西者,取其作字手迎天光,此又随乎人事之便。位置之宜,非必泥古。”有此不拘泥于一定朝东而坐的通达理念,《老老恒言》的作者,享年85岁的曹庭栋,从28岁起就“面西一几南窗下”,至写作《老老恒言》一书时,已经近50年没有更换位置了。
2.通风干燥是居所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传统习俗和风水所谈的要点,几乎都是关乎我们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
传统习俗不但要求居室能够很好地保温,而且还要通风透气。另外,还要求居住区的小环境也要有缓缓的气流通过。同时更须注意的是,居处要避免处于风口的位置,以免冬季的时候房间不易保温,特别是当我们从温暖的室内走出房门的时候,寒风瞬间扑面,温度落差较大,极易感受风寒,并引发其他的疾病。
湿邪是六淫邪气之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记载道:“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居住环境潮湿,极易诱发腰腿关节疼痛等风湿性疾病。如果认真参考客家土楼的选址经验,就非常容易理解房屋通风朝向和干燥问题,确实能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中的实例就能说明,生活环境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长期在塑料大棚里工作的种植业者,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这就是长期身处潮湿的小环境之中所造成的,湿邪入侵人体的情况。
古典医著欣赏
“凡枯木大树下,久阴湿地,不可久坐,恐阴气触人。”——《饮膳正要》
3.避免声与光的干扰
噪声的形成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工业生产的噪声;二是大量人群聚集产生的噪声;三是由交通工具车水马龙般的流动而产生的噪声。
我们不仅要重视夜间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还要注意在白天也不要长期处于有噪声的环境之中。长期处于吵闹的环境,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心烦意乱。这是因为噪声属阳,极易引起人体阳气的浮动,而致心神不宁,精神紧张。如果长期处于噪声较大的环境之中,还会致使听力受到影响。
在夜晚,人们不仅需要在安静的环境里,才能使阳入于阴,合目静心入眠;而且也需要在相对黑暗的环境中才能获得良好的睡眠。这是因为光和亮属阳,闭目后若有光感也会阻碍人体的阳气潜入于阴,影响人们入眠。
现代医学对此的解释是,松果体曾是生物进化史上的第三只眼,现在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感知外部环境中是否存在光线。所以,要尽力排除夜晚光线对室内的直接干扰,因为毋庸置疑的是,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才是心身健康的关键。
4.注意居住环境的污染
现代化工科技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了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制造了日益严重、人人痛恨的环境污染。这个情况也给住宅的选址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注意使自己的居住地尽量远离污染之源。
我们不仅不能居住在“嗅气味知风向”的环境里,还要注意避免潜在污染的侵害。首先要弄清的是,住宅小区在建房以前的土地用途。曾有报道说,某些特殊的化工废料,几十年后仍会挥发有毒物质。同时还要留意,周围环境中有无粉尘的问题,以避免其对肺部的隐性伤害。还要注意高压线、发射塔的电磁及辐射,尽量远离其作用强度较高的覆盖范围,以免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
污染不只是可见、可嗅的,也有隐形的。我们知道,石棉等矿产、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工新产品,是人体不可能战胜的邪气。这是因为,假如地球历史的时间长度真如科学家们所比喻的,从形成到现在是24小时,而我们人类是在最后几分钟才出现的话,那么,人类开采和利用石油、石棉,及开始使用人工合成的新物质,还有电磁及各种射线,则相当于是在最后几秒才出现的。所以,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动物,根本就没有与这些非自然的物质,经历长期相处的生物进化适应期,故而我们的身体根本就无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处理。目前的现实情况也说明,化工产品以及它们的副产品,如不有效控制,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五)驱寒就温,清凉避暑
晴天多晒被和褥,雨雪天气不烦恼;加减衣物要随时,顺应阴阳身体好;
变天之前气压低,从容计划莫心焦;去寒就温重养生,健康快乐老是宝。
不只是候鸟会根据气候的变化而北飞南迁,其实,去寒就温也是人类始自远古的生存本能。据《素问·移精变气论》里的记载,我们的祖先还处于居住在禽兽之间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完全有别于其他的灵长类,开始采用“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的方式,来有效地抵御严寒躲避酷暑了。
1.古人对寒暑的认识
也许是由于严寒与酷热对人体功能和感觉的强烈作用,早在上古时期,中医先驱们就通过观察与总结发现,无论是天气过寒还是过热,都会对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气候条件比较极端的时候,过寒、过热的天气还会直接导致疾病的产生。比如高温天气下的中暑、严寒冬季时的冻疮等等。故而对寒与温的调适,也就是古籍中常常说到的“适寒温”,一直是中医养生非常重视的内容。
纵观《黄帝内经》,寒不仅是致病的六邪之一,寒还在史上最早的病机分析总结“病机十九条”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其所著的传世之作,名字就叫做《伤寒杂病论》。可见古代中医对“寒”的高度重视。
客观来讲,在漫长的冬季,古代的人们除了王公贵族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绝对没有能力将室内温度调节得四季如春。古人们能做的,就是添加衣物、不裸露肌肤、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来保温避寒,以免疾病的产生。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记载道,在冬天的时候,人们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并强调说,这是“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否则的话就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
也许是由于古人身处自然之中,所以冬季的严寒与夏季的炎热给予了他们非常强烈的感受。对此,我们甚至可以猜想得到,由于古时对环境温度的控制能力有限,故而对寒与热的感受,甚至主导了感觉细腻的古人认识自然的方向。
比如在冬季,阳光照耀的地方温暖明亮,背阴的地方则阴暗寒冷;夏季山的南面阳光充足,山的北面背阴、阴凉。故而,从人类的感知要远远的早于理论概括的进化角度来说,古人对寒与热的概念要远远的早于阴阳。也就是说,在阴阳的概念产生以前,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寒与热能够对身体造成不同的影响。随后,上古时代的古人就已经能够采取简单的措施,有效地避免过寒与过热对身体的不良影响了。
古典医著欣赏
“夫宫室有冷暖之殊,衣服有寒温之异。病或因之而重轻,色或因之而损益。”——《望诊遵经》
2.注意对寒热之邪的防范
生活的实践告诉人们,在没有现代工业的古代,夏季的酷热只能通过“阴居”、静心等方法来降低其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如老子就在《道德经》中告诉人们:“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也是俗语所说的“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几乎完全身处大自然之中的古人,也只能采取避风、保温、添加衣物、使用明火有限提高室温等方法来对抗寒冷。所以他们对火与寒的感触最深,也认识最多。
对气候寒热体会的深刻,也体现在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对寒热之邪的高度重视上,比如在著名的“病机十九条”中,寒、热、火等邪气与病证的联系。随着认知的增加,古人由最初对寒热的感知和认识,发展到对风冷、湿热和寒湿的细致区别。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因为沐浴以后受风受凉而导致头痛发生的记载。
实际上,不仅是在中国有对寒凉伤人的经验认知,国外的民间俗语中也有“着凉容易引发感冒”的说法。据有关报道,这句话还曾在国外引发了一个科学实验,让大学生们用冷水浸足,以观察流传下来的所谓生活经验,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结果,当然不用说也是可想而知的。
古典医著欣赏
“饮食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灵枢·师传》
(1)寒邪伤人的机理
在中医的养生经验中,不仅不能用凉水浸足,相反的还会特别注重对足部的保温。尤其是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双腿双脚的保暖非常重要。因为不止是“肾经起于足下”,肝、脾、胃、胆、膀胱六条经脉,足三阴与足三阳都起于双足的脚趾;而经络中的气血,就如同江河中的水一样,也是遇寒则凝。所以如若长时间受凉,经络气血的流通肯定要受到影响。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有过体验,在冷风瑟瑟的深秋季节,真的会感觉到“寒从脚下生”。在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的古代,为了更好地驱寒防病,元代的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醒人们说:“凡夜卧,濯足而卧,四肢无冷疾。”
自古中医养生,非常注意寒邪对身体的影响,尤其是对阳气日渐衰微的老年人的影响。如古人夏季使用的由各种石材所作的书几,在冬季则必铺以细毡、绨锦,以防冬季石材的寒凉侵袭机体的表阳。不仅如此,《老老恒言》还建议,冬季在室内如何更好地利用阳光:“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并且作者还极为细心地提醒说,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则不要坐在窗下,以免受凉:“过午阴气渐长,日光减暖,久坐非宜。”
古典医著欣赏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素问·离合真邪论》
(2)警惕伤人的寒邪
在中医的概念里,头为诸阳之会。所以头也不能长时间的受风、受凉。明代的吴正伦在《养生类要》中转载了一个古代的养生故事:从前有个跟随彭祖学道的人患有严重的头痛。彭祖到他的住处一看,在这个人睡觉的头顶处,墙壁上有一个小小的破洞正对着他头部的脑户穴。堵塞了破损的小洞以后,这个人的头痛也就痊愈了。所以《养生类要》告诉人们:“沐浴盥漱皆暖水,卧冷枕凉俱勿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由于观察到了寒邪对人体无声的侵犯,所以在已经流传了数千年的养生观念里,古人一直非常重视对风、寒之邪的严密防范。
如《养生类要》明确地说“凡坐卧处,始觉有风,宜速避之,不可强忍。且年老之人,体竭内疏,风邪易入,始初不觉,久乃损人。”并且还强调:“虽暑中,不可当风取凉,醉后操扇。”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或者是饮酒以后,机体的阳气都会由肌表向外散发,我们必须使阳气顺利地向外伸展,才是顺应自然的“养长之道”,否则的话,阳气的散发受阻,会使阳气郁闭于体内,导致疾病产生。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老恒言》要说“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的真正用意。
由于在早晚寒凉、中午温热的早春与深秋,气温的波动过于明显,以致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其词作《声声慢》中写下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极有生活感悟的佳句。
在这个最难将息的季节,《老老恒言》的作者曹庭栋,竟将“春捂”的医理解释的通俗易懂:“春冰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保护了阳气、生气,就是保护了正气,保护了人体的抵抗力。所以说,春秋季节适时增减衣物,是调适寒温保持健康的关键。
也许就是由于古人最初对冬寒、夏热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春秋温暖适宜季节的留恋,故而,想要保持适宜温度的想法致使古人以及现代的我们,都在设法创造条件,增减衣物或使自己身边的小环境保持四季如春的感觉,避免过寒和过热影响身体健康,这就是中医养生常说的“适寒温”。
(六)养生先养心,心态最关键
百病由气生,情绪显于面:七情致内伤,调理气机先;
怒则血郁上,周瑜样在前;悲思肺气伤,黛玉非虚幻;
大怒大悲愁,子胥白了头;大喜痰迷心,范进惊复原;
喜怒从心起,心静寿延绵;面和氛围好,家和身康健。
50岁以上的人也许还记得,年少的时候到处是绿树青草,蓝天白云,红花蔬果,虫鸟飞舞。彤红的太阳每天从天边升起,在大地的尽头落下。日落月升,繁星闪烁,自然的环境,单纯的人们。
那时的人们,不分城市农村,大多居住在平房四合院里。邻里间的孩子们一起上学放学,玩闹串门。大院里是泥地、青砖,顽强的青草,时时年年趁空重生。夏季雨后,孩子们都自觉听从指挥,一起在院里、空地上拔除杂草,说是能防止蚊虫滋生。尽管在那时,居住的是低矮、生活又极不方便的房屋,而且相对于现代来说,过的是非常单调乏味、贴近自然和简单的生活。但那时,留在人们心底的真情和暖意,竟不时的惹人回忆,并强烈地吸引着大家抽空重温、相聚。回想那时,邻里之间的真情与和睦,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应。看谁生病或是脸色不好,不仅是家人,而且左右邻居也都会主动询问与关心,并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分担与照应。在那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见过、或者是听说过忧郁症,以及其他的各种心理疾病。
1.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现代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筑造的丛林里,一切井然有序,处处整洁卫生,杂草也无处丛生。户外,绿树、花丛规矩地站在路边;室内,单棵的、孤独的植物各自呆立在案头和角落。我们需要使劲抬头,才能透过淡淡的薄雾,看到灰蓝色的天空,或者是夜晚不甚清晰的群星。人工控制的外部环境,整洁呆板而重复的内部空间;工作时机械性的重复动作,惯性的、被条理化、标准化了的思维方式;住地与工作场所这两点之间几乎是线型的被动运动。城市中到处被美化的相当雷同的人工环境;唯缺真情的广泛人脉、礼貌和友情。还有,所有的一切及一切,以及等等与等等,空乏了我们的心灵,足以使我们身心疲惫,再无激情。
在重复整洁、优美郁闷的境况中,人们的心境,犹如表面看起来甚为平静的湖面。而正是在这种表面平静、内蕴压力的时候,只微风、只滴水、甚至只是由于一片树叶的轻轻飘落,都可以激起明显且持续的涟漪,在我们的心中持续波动,从而使自己的心情陷入到某种情绪里,难以自拔与摆脱。这就是为什么,生活状况的大起大落、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长期紧张的情绪和压抑的情感,容易使人罹患焦虑症、忧郁症,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更有甚者还可以诱发癌症等其他方面疾病的原因。
《灵枢·口问》所记载的:“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说明了情绪致病的中医机理。其实这情形很有些像古时大户人家的小姐,由于身居深宅大院,足不出户,故而虽然家境富足,身份娇贵,但却体质纤弱,情志不畅,经常生病。
所以,清代蒋示吉在《望色启微》中说道“人之所以有生者,具此七情也;人之所以有死者,因此七情也。”
虽然喜怒哀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情志和对事物的正常反应,但七情也确实在某些特殊的时候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与健康。所以《老老恒言》说道:“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故而养生不仅需要“调阴阳”,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要“和喜怒”。因为喜怒等七情由心而生,心乱则主不明,以十二官命名的脏腑功能就会由此而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出现“十二官危”的极端情况。
古典医著欣赏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灵枢·本神》
2.内心平静是养生的基本条件
我们知道,养生的至高精神境界是恬惔虚无,“和喜怒”是恬惔虚无的初步要求,也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在家庭单位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多重复杂、活动空间日益扩大、空间距离日渐缩短的现实世界中,我们不仅需要有平静的心境,而且需要乐观地看待一切问题,才能在与古时完全不同的现实环境中健康的生活。
若要享受快乐的生活,首先就要调整自己的心境。生活在明末清初,遭遇了战乱之苦而家道衰落的大文学家李渔,在其得意之作《闲情偶寄》中说到:“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伟大的英国诗人弥尔顿也曾说道:“心乃是你活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这说明,只有自己的内心才是情绪的主宰。
“百虑感中,万事形劳,所以衰也。”(《养生类要》)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生活状况的大起大落、长期的工作压力、情绪的紧张和压抑,极易引患焦虑症、忧郁症,甚至是癌症等其他疾病。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失衡的“七情”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早期,就已经被确定为致病的因素之一了。
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的变化均发自内心,所以某一种情绪的过度或持续,完全是自己的心境在那个时间段里的外在反映。《经验良方全集》针对七情对健康的影响时说道:“养生之道,养心为主。故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实际情况也说明,达官贵人的生活貌似快乐但却内心劳累;劳动人民的身体虽然终日劳顿,但由于内心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所以能够享受真正的快乐。
古典医著欣赏
“人之所以有生者,具此七情也;人之所以有死者,因此七情也。具七情而生,七情之和者也;因七情而死,七情之乖者也。七情之和者,喜、怒、哀、乐、悲、恐、惊,藏于五脏之中,发而中节者也;七情之乖者,怵惕思虑,愁忧不解,悲哀动中,喜乐无极,盛怒不止,反伤五脏,以致神意魂魄志自病者也。”——《望色启微》
3.调整心情,养心才能养生
孟子有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老子在《道德经》中亦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之句。当然,必须指明的是,这里的虚心、寡欲,主要是说人不要有过多和不现实的欲望,不要给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徒增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著名的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更是用“安心是药更无方”这一诗句,说明了不仅是在传统的中医观念中,而且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早已认识到过激的心理活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要知道“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寿亲养老新书》)所以,七情不畅所导致的疾病,最好还得用换个心情的方法来进行调整,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啊。《理瀹骈文》就非常客观地说“近取诸身甚便也,何尝必须服药乎。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
在情绪不好的非常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要完全依靠自己残存在心底的那一点点顽强的控制力,去选择盛放自己这段特别情绪的空间。要强迫自己几乎绝对的做到“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正如古语所说的“不怒,百神安畅;不恼,心地清凉”。要有意地选择听听轻松、欢快的音乐,看看逗人发笑的喜剧,读读幽默和笑话,与亲朋好友一起到郊外远足,春看梅,秋赏菊,冬观雪景,夏避炎暑,用心调整自己的情绪,精心维护自己的心田,努力使自己回归到健康平静、温馨的心境里面。
其实,城里的所有工作族都应该经常在周末的时候,有意识地换换环境,舒缓一下情绪,放松一下心情。须知“心为一身之主宰”,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日常的工作劳心费神,真正是“心动则神疲”。离开产生精神压力的环境,有目的地做些适当的体力活动,促进气血的流行,滋养一下耗费的心血,抚平紧张的内心,来帮助自己修复那颗饱受了无形压力、充满着疲惫神灵的柔弱之心。
古典医著欣赏
“人而有生,所重乎者心也。心为一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故身安则心能应万变,主宰万事,非保养何以能安其身。”——《饮膳正要》
(七)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保障
天人相应阴阳观,昼行夜卧身体健;脑力劳动要适度,锻炼身体助睡眠;
阳出于阴日主外,阳入于阴人即眠;阴阳消长血气畅,心神得养脑得健。
1.睡眠对健康的影响
生物到底为什么需要睡眠的生理机制至今尚未彻底的弄清,但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养生家李渔,却通过细致的观察,得出了“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闲情偶寄》)的结论。
李渔还在《闲情偶寄》中运用反向思维的方式,列举了生活之中常见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李渔说道:“如其不信,试以无疾之人与有疾之人合而验之。人本无疾,而劳之以夜,使累夕不得安眠,则眼眶渐落而精气日颓,虽未即病,而病之情形出矣。患疾之人,久而不寐,则病势日增;偶一沉酣,则其醒也,必有油然勃然之势。”经此鲜明的对比,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就十分鲜活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健康人在接连熬夜之后便会眼圈发黑,精神不振,面容憔悴,一副病容;而患病之人通常在香甜的酣睡之后,病情会有所好转。
正是因为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李渔给睡眠作了一个精彩、幽默,虽然十分独特,但却非常切合实际的李氏定义:“是睡,非睡也,药也;非疗一疾之药,乃治百病、救万民、无试不验之神药也。”智慧的李渔,将睡眠称做“药”,而且还是能治百病的“神药”。
也正是由于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所以中医自古就非常重视睡眠。并且中医认为,睡眠反映了人体阴阳、气血乃至脏腑功能等深层次的问题,道理有点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能够反映机体深层状态的潜意识。故而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也预示着机体的阴阳平衡。
古典名著欣赏
“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者暮也。”——《闲情偶寄》
2.正确的睡眠时间
《灵枢·口问》记载道:“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所以,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睡眠的机制是,阳出于阴则醒,阳入于阴则眠。
北宋的哲学家、易学家邵雍云:“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故而,心静才能真正入眠,正所谓“先睡心,后睡目”也。我们都知道,许多人在事情繁多忙乱,或心里有事的时候,睡觉就会不踏实。这就是养生家所说的“忙人假寐,止能睡眼,不能睡心”的道理。
古人还有“人之神,昼在心,夜在肾”的说法。这是因为“思虑在心”,心属阳,主昼;肾为先天之本,是为阴脏,主夜;而人也只有在清醒的时候才能思虑。故而,处处顺从自然的中医养生,将睡眠的时间与大自然的昼夜变化、阴阳盛衰的规律密切联系了起来。
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养生的受益者,李渔就曾说道:“由戌至卯,睡之时也。”这就是说,每天入夜后的19—21点是上床的时间,清晨5—7点是起床的时间。《老老恒言》也说:“盖寅时初刻,为肺生气之始,正宜酣睡,至卯气入大肠,方可起身。稍进汤饮食,至辰气入胃,乃得进食。此四时皆同。”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而且有利于健康。但是在中午酷热、白昼亦长的炎炎夏季,人们常常在夜晚休息不好,还因为“热能耗气”的缘故,所以需要在午间小睡一会,来恢复一下精神与体力,并取“阴居以避暑”之意,躲避强烈的日光,以免中暑。对此,擅长养生的李渔从非常直观的时间角度解释说:“长夏之一日,可抵残冬之二日;长夏之一夜,不敌残冬之半夜。”所以他在《闲情偶寄》中说,午睡在一年之中的春、秋、冬季“皆所不宜,而独宜于长夏。”
古典医著欣赏
“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至,心亦至焉。”——《老老恒言》
3.睡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准备入睡的时候,善于注意细节的中医养生提倡,要尽量闭口,用鼻呼吸,以避免晨起出现咽干口燥,甚至是咽喉不适的情况。《老老恒言》引用了原载于《玉笥要览》中的话说:“卧须闭口,则元气不出,邪气不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也符合“食不言,寝不语”,心静才能入眠的通俗之理。
“头为诸阳之会”,古代注意养生的人,在睡眠时所戴的睡帽都要空着帽顶,以利于阳气的发散,所以《老老恒言》告诫养生的人们说,要“卧不覆首”,即不能用被子蒙头而眠。
中医养生还强调,在睡眠时如无特殊情况,尤其是胖人,要尽量避免仰卧。孔子也有“寝不尸”之语。侧卧且舒展肢体以便于经脉气血的流通,“伸足卧,一身俱暖”说的就是四肢气血流畅以后,全身才能无处不暖。这也是提醒人们,睡觉时手足要舒展,切忌紧缩身体,久压一侧肢体,有障气血的流通,造成气血瘀滞,经脉的损伤。
举例来说,曾有一年轻人因醉酒之后头枕上臂酣睡,结果造成了一侧臂神经的损伤,手掌、手腕肿胀,五指活动不利,针灸治疗了一周之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4.对睡眠环境的要求
宋真宗时期进士出身的道教学者、养生家张君房,在《云笈七签》中说道:“夜寝燃灯,令人心神不安。”因为古代的灯具是油灯,真正的是用火来照明。睡觉时亮灯,一是由于室内有亮光影响睡眠,二是因为燃灯而眠,在以木结构为主的古代房屋中确实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只有在睡眠时熄灯,才能使人心中安然,容易入眠。
根据现代生物学家的观点,人类只有在黑暗的环境下才能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这不只是人类漫长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而且还具有生物进化的基础。科学研究发现,处于颅内前额下方的松果体,是人类已经完全退化了的第三只眼,虽然它现在已经深居颅骨之内,却仍然能够感受到光线的变化,并依此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功能,调整身体的功能状态。如阳光明媚的时候睡眠自然减少,而阴雨的季节则容易犯困;春季的时候兴奋活泼,乐于外出活动,而冬季的时候自然精神委顿,喜欢深居简出。
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不仅使灯具的使用更加安全、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现代家庭生活的变化,儿童独立睡眠的年龄较之以前的大大提前,以致有人自童年起就习惯开小灯、地灯入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注意小灯的设置不直射床头,就不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在睡眠的小环境中,不仅需要注意避免异味的刺激,如油漆、煤油和异物,而且也需要注意不能在卧室里放置香气浓烈的花草。如《老老恒言》的作者就有“曾以荷花折置帐中,夜半后,瓣放香吐,辛烈之气,睡梦中触鼻惊醒”的经历。而由此可知,淡淡的清香益人心脾,而强烈的气味,即使是香气也可以“透脑为患”。
睡眠与养生的关系,历来就被中医所重视。出身于中医世家,曾就读于我国第一所西制大学,民国时期的中医界泰斗,并为中医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的谢利恒老先生(1880—1950),曾就看似简单的日常调养,如睡眠的问题等等,着重地说道:“饮食睡眠如能很好调节,则睡眠充沛,神清气爽,饮食有节,则脏腑宽舒;眠食安,则疾病少;清心寡欲,便可延年益寿,胜于药石之养生。”
睡眠貌似生活之中的小事,但正可谓是小事不小,滴水石穿。只有从养生的角度真正调整好了睡眠、饮食,还有自己的心境,才能够维护健康、实现长寿,并且效果要远胜于所谓的灵丹妙药。
古典医著欣赏
“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 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灵枢·大惑论》
(八)过劳致病
善于保养身健康,经脉气血得通畅;集中精神时间长,气血肯定受影响;
劳逸结合习惯好,情志调整要跟上;食色性情须控制,心神安逸寿命长。
《素问·宣明五气》就记载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自古流传下来的民间俗语也说:“视听行坐不必久,五劳七伤从此有。”隋唐时期的药王孙思邈,更是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道:“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
可见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工作劳动,也会对气血的流行,甚至是皮肉筋骨造成损害和影响,并会因此形成五劳七伤的病证。
1.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力的解放,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的脑力劳动和流水生产线替代了简单的纯体力劳动。但大量的坐姿工作,如在电脑前、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封闭的空间里、单一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相对固定的姿势、长期的阳光缺失,极易引起颈椎和腰椎的问题。
再比如还有人,因为惰性的原因,平时不重视身体锻炼,也很少做户外运动,日久之后难免会出现经常感冒,以及不明原因的胸部憋闷、食欲不振、胃脘不适、恶心、易怒和经常疲劳等问题。甚至还有的人,在几乎没有体力劳动的情况下,却总是感觉体乏神疲,甚至经常小病不断。
由于这类情况在各项实验室检查中都没有阳性发现,所以就被现代医学称为亚健康。这些情况的出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由于人们长期从事坐姿工作,尤其是食后即坐,加之平时缺乏运动,极易造成气血壅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所引起的,所以严重的时候,阳气卫外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抵抗力下降,故而容易出现感冒等小病频生的情况。
成书于明代的《养生类要》亦记载道:“养生之道,不宜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所以,养生之法,也就是预防之道,就是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情况,努力平衡自身的动静阴阳。久坐者,见缝插针,多做运动,推助气血的周流运行;体力付出多的,切忌透支体力,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2.注意生活细节,以防过劳
养生不仅重视日常的行为,养生还体现在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上。如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就在《饮膳正要》中记载说:“凡日光射,勿凝视,损人目。”现代医学科普知识也告诉我们,直视太阳或在阳光下看书,会对眼睛造成损伤。
还有,健康人难以理解的“话多伤气”。举例来说,在快步行走时本来呼吸平稳,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持续地说话,就容易造成喘促连连。所以古人告诫老年人“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老老恒言》给散步下的定义就是:“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
3.避免房劳,保护肾精
养生的细腻更体现在对先天之本,肾精的保护上。如《闲情偶寄》有云:“思患预防,当在三春行乐之时,不得纵欲过度,而先埋伏病根。花可熟观,鸟可倾听,山川云物之胜可以纵游,而独与房欲之事略存余地。”《闲情偶寄》:“为欢即欲,视其精力短长,总留一线之余地。”
留有余地,是对《黄帝内经》所说的情况:“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所作出的,有针对性的调整和积极的预防措施。
尽管中医养生对先天之本,肾精的护持,一贯非常重视,并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内容,但要在实际生活中达到养生的要求,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如苏东坡与友人在安国寺坐论服气养生之事时,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典故夜话》)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也说:“古人谓不见所欲,使心不乱。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心不为之动也。”
中医养生非常重视对先天之本的保护,对房室之劳的防范和认识,所以朱丹溪强调说:“善摄生者,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隋唐时期的名医和养生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更是引用了彭祖的话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故而可以这样说,只有注重肾精的持满,才能保持健康并希冀长寿。
4.七情过度对养生的不利影响
人为万物之灵,人类所独有的情感,不仅是亲情和友情的纽带,更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推动力。然而,情感的过度,也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北宋的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其佳作《秋声赋》里就歌曰:“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再如,《养生类要》的作者吴正伦,还注意到了思虑过度对面色的不良影响:“颜色憔悴,良由心思过度,劳碌不谨。”而且,这种影响还是多方面的:“思虑太过则神耗,气血虚败而鬓斑。”这种情况不仅充分体现了七情太过对养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以反证的方式强调了,在当今各种压力突显的时期,调整自己,珍视自身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贯重视养生、善于总结和观察的古代圣贤,在《素问》的第一篇里就写到,上古懂得养生人,不仅“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而且皆能“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里的“所”是精神的居所;“死”是内心欲望之死。所以说,身体是精神的家园,精神的居所一旦损伤,人的精力也会受到影响。注意养生,不使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愿望,不盲目地耗费自己的心神与心血,则可以长生久视,健康长寿。
古典医著欣赏
“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固,不劳神,不劳形,神形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饮膳正要》
(九)运动与导引按摩同样重要
肾经足下起,胃经足趾生;先天与后天,养护须等同。
人老先老腿,长寿锻炼成;量力勿大汗,呼吸莫粗喘。
晒背莫晒脸,慎避风湿寒;坐姿常变换,睡卧硬床板。
“人老先老腿”是我们极为熟悉的民间俗语和周围老年人的感慨之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气力的日渐衰弱,人的惰性也在逐年的增加。
《素问》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这就是说,在进入老年之前,人体的阴气较体盛时就已经先自减半,起居与行动也日渐呈现出衰老的趋势。进入五十岁以后,身体更是渐感沉重,行动也渐渐地出现不便,听力和视力也逐渐地不聪不明了。
人到老人,经脉气血多有滞涩,所以非常有必要在平日里多做些量力而行的轻柔锻炼,以促进四肢末端的气血流通,预防四肢腰背及血脉出现瘀滞而造成病痛。
1.生命在于适度的运动
战胜衰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强烈愿望。从有据可查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历代的医者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历代中医先驱经过坚持不懈的观察和总结,把许多在临证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养生经验,记载了下来,并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一直流传到现在。
比如早在明朝的时候,《养生类要》的作者吴正伦就用生动、易懂的比喻,讲明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医学道理:“四肢亦欲得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用生活当中人人得见、人人易明的户枢不朽,来劝告人们运动四肢,不只绝妙,而且恰到好处。这个例子同时也说明,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养生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适量的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体经脉气血的运行。
2.锻炼要注意气候条件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肺主呼吸;人体吸入的是清阳之气,呼出的则是体内的浊气。我们常可读到或看到,在传统书籍和影视作品之中所描写的得道高人,还有长寿的老人们,大都生活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地方。
但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成为了大城市的通病。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着数目众多的现代工业副产品与数量巨大的粉尘。这些非自然的产物、属于混浊之气的异类,显然会损害我们的健康。故在雾霾的天气情况下,我们必须暂停室外的身体锻炼,并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青年人经常进行有目的的大运动量锻炼,亦要注意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空气流通。
还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的户外晨练,最好要在天气晴朗或微风拂面的情况下进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秋冬季节天气渐冷的时候,如要外出活动,最好要静待日出;而要锻炼身体则最好是要在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而且是在能够沐浴到阳光的地方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风驱寒,尽量避免在天气不好的条件下外出活动;当户外条件不好的时候,锻炼最好要在室内进行。做做动作柔和的健身操、按摩保健操,也可以定时、有重点地做些穴位按摩来推助经气,舒筋活血,防病治病。有张有弛地锻炼身体,不仅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也符合古老的养生理论所提倡的动静结合、阴阳平衡。
3.锻炼身体保健康
身体的锻炼不都是非要跑步与游泳,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在日常的闲暇之余,我们还可以根据身体与天气的状况选择练习太极、导引等传统的健身之法,来推助气血的运行,保养机体强身防病。在进行身体锻炼的时候,我们还要切记“避风如避箭”的养生箴言。因为在活动与锻炼以后,身体容易出汗,此时毛孔张开,身体极易受到风寒的侵袭而生病。
4.针对七窍的按摩保健
养生保健,当然不能忘记中医养生古籍中常常提到的对人体七窍的养护。
中医对七窍的养护不止是生活之中的经验之谈,而且很有医学道理。如:要用木梳多梳头发,有助于足太阳膀胱经的气血运行,祛风明目;面部要多揉按,也叫干擦,有助于推动其华在面的心经;要常大幅缓慢的转动眼球,既可预防花眼,又可针对肝经保健;常弹双耳,在预防耳聋耳鸣的同时,又针对肾这个先天之本,做了养护和保健。还有,叩齿、揉肚、搓脚,不仅推助了经气,延缓了衰老;还体检了自己,活动了身体。更重要的是,运动和按摩都是由推助经络、皮部的气血而从外及里,调整了全身的气血,顾及了脏腑之气,完全是依靠自己的、纯自然的力量,达到了对身体的保健、体检和养生的目的。
运用已流传千年的,行之有效的养生知识,对我们贵比千斤之重的身体进行符合自然规律的日常保健,是实现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对自己身体的精心养护。我们要谨记“人老先老腿”的经验之谈,根据自身的情况多做适量运动,从而保持气血的顺畅,脏腑功能的协调,才能使胃口得健,后天得养,益寿延年。又因为足之三阳胃、胆、膀胱经起于足趾之背;而足之三阴肾、脾、肝经起于足底,故只有运动,才能帮助机体运化水谷,推助经气,助阳祛寒。所以我们只有常做运动和按摩,推助经脉气血的运行,才能长期、尽情地享受快乐美好的健康生活。
古典医著欣赏
“《摄生要言》谓:发宜多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抵腭,齿宜数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沐浴大小便宜闭口勿言。”——《理瀹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