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什么是输液中的微颗粒?有什么危害
近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注射液中存在不溶性微颗粒,其中直径大于50微米的颗粒肉眼可见,同时还存在大量的肉眼不能发现的不溶性微粒。正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而且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疾病。
含大量不溶性微粒的输液进入人体可直接造成热原质样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危害是由于微粒在机体组织的叠加堆积、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微粒进入微血管可直接造成阻塞,人体毛细血管的管径只有7~12微米,因此即使检验合格的注射剂中的异物,一旦进入这种极细的血管中也可引起阻塞,造成局部损伤或坏死。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由于不溶性微粒在某些部位长期堆积刺激,可形成肉芽肿样病变以及器官的严重损伤。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据报道,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其在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考虑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有学者对一个曾输液40升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堵塞。
如何预防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呢?首先是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治疗;其次,尽量使用精密输液器,可有效滤过大部分不溶性微颗粒;三是必须保证输液药剂质量符合规定、严格输液操作程序、确保输液环境的洁净,是防止不溶性微粒再污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