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病机
一、正虚邪实
正虚是指正气虚弱,正气即是真气,是由先天元气及得之于后天饮食之气结合而成。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能抵御外邪侵犯机体,防止疾病的发生,亦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遗篇)》)。若正气虚弱,不能抵御邪气,则疾病丛生,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传统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正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外证医案汇编·乳岩附论》说:“正气虚则成岩。”邪实既指感受邪气,又指体内邪气过盛。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是饮食劳伤,皆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和,气血紊乱,或为痰凝,或为血瘀。而瘀血、痰块反过来作为致病因素,在正虚的条件下,内外合邪,毒邪留滞,而成肿块,致发肿瘤。如《医宗必读》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灵枢·百病始生》有:“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并指出“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诸病源候论·癥瘕候》也提到:“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器相搏结所生也。”《圣济总录》论瘤曰:“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乃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景岳全书·肿胀篇论肿胀为:“此惟不善调摄,而凡七情、劳倦、饮食、房闱,一有过伤,皆能戕贼脏气,以致脾土受亏,转输失职,正气不行,清浊相混,乃成此证。”传统医学亦重视年龄因素在肿瘤发病中的意义。如《外科启玄·癌发》说:“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景岳全书·噎膈》指出:“少年少见此证”,“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赵养葵也认为噎膈“惟男子高年者有之”。说明年龄愈大,肾气愈衰,肾藏精功能减退,机体脏腑功能容易失调,防御功能降低免疫功能减弱,导致正气内虚,邪毒内结,发生肿瘤。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藏之处。脾肾两脏对固护人体正气十分重要。若脾肾不固,先后天失调,最易导致癌瘤的发生。因此,《景岳全书·噎膈》强调:“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治脾者宜从温养,治肾者宜从滋润。”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有脾气亏虚或肾虚等证,通过中药健脾补肾,或重点以健脾益气,或重点以补肾固精,均能使正气得以恢复,抗癌能力得到增强,有利于病体的康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因虚致病,又因病致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病邪日久,耗精伤血,损及元气,气血双亏,致面削形瘦,削骨而立;或肿瘤病人经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后,大伤气阴,正气不支,亦表现为大肉陷下,大骨枯槁。正衰则邪盛,机体抗癌能力低下,往往使癌瘤进一步播散扩展;邪盛则正更虚,这是晚期癌瘤治疗中的一大问题。故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调补先后天功能,增强和调动机体自身抗癌能力是当前恶性肿瘤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常用的法则,对预防癌瘤、治疗癌瘤、带病延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脏腑失调
脏腑是指五脏六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脏与腑存在着功能上的区别,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作用,六腑具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作用,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互为表里,分属阴阳,共同协调地完成各项生理功能;若脏腑失调,则引起气血紊乱,或先天脏腑禀赋不足,皆为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中医学对此早有文献记载,如《难经·五十五难》记载:“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肯定了积聚的产生是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诸病源候论·积聚候认为:“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将积聚的产生归之于脏腑虚弱,阴阳不和,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所致。《医学入门》还指出:“郁结伤脾,肌肉消薄,外邪搏而为肿曰肉瘤。”说明脾主肌肉,七情内伤,外邪搏结,内外合邪,脾脏受伤。脾不运精微,濡养肌肉,停痰留瘀,毒邪停聚,致生肉瘤。《疡科心得集·辨瘰疬瘿瘤论》关于瘿瘤的发病认为:“瘿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指出了五脏功能失调,导致瘀血浊气痰滞内生,毒邪凝滞,变生肿块,而为瘿瘤。《疡科心得集·辨肾岩翻花绝症论》在论述肾岩翻花病因病机时说:“由其人肝肾素亏,或又郁虑忧思,相火内灼,水不涵木,肝经血燥……阴精消涸,火邪郁结。”将五脏亏虚,或七情内伤,使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正气内伤,阴精枯涸,毒邪积聚,产生肿瘤描述得十分精当。脏腑失调在肿瘤的病机变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心主火,七情内伤易致心火亢盛,毒热内结,痰火流注,发为茧唇;肺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肺的功能失调,常见气机紊乱,水津停聚,而为臌胀,或阴虚水亏,发为噎膈;脾主肌肉,主运化,既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生痰之源,脾的功能失调,易致气血生化亏乏,大肉下陷,多表现为肿瘤病人的恶病质,或痰湿内生,变生肿块,发为瘿瘤瘰疬;肝主疏泄、藏血,肝的功能失调,多为情志变化,七情内伤,气机紊乱,血不归肝,气滞血瘀,发为乳癖;肾藏精,内寓真阴真阳,肾的功能失调则相火内炽,阴津枯涸,发为噎膈,或气化功能失司,水湿泛滥,气滞血瘀,而为臌胀。脏腑功能之间密切相关,一脏有病,常他脏受累,终至正气亏虚,邪气亢盛。因此,正虚的学说,应用于防癌及扶正培本,调整脏腑功能,重建机体的阴阳平衡,对于治疗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气滞血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气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类经·摄生类》强调:“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形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血的作用主要为营养和滋润全身,内而脏腑,外达皮肉筋骨,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气血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者既有区别,如《难经·二十二难》所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的关系。而气血失调,常表现为气滞血瘀。气郁不舒,血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瘀结日久,必成癥瘕积聚。故《黄帝内经》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喜怒不适……寒温不时……积聚以留。”《古今医统》有:“凡食下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指出了食管癌的病理是瘀血作祟。《医林改错》也指出“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创制出有名的三活血汤,被广泛用于肚腹结块,其通窍活血汤用于治疗颅内肿瘤也被临床所证实。历代文献认为,乳癌的发病多与肝脾有关,由于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气互结,气滞血瘀而成。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指出:“乳房结核坚硬……由于肝脾二经气郁结滞而成……轻成乳莲,重成乳岩。”故在乳腺肿瘤初期,以疏肝理气为治,随着结块的坚硬、长大,常配以活血化瘀之药。膨胀多为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所致。黄疸则由湿热或寒湿停聚中焦,久则肝脾俱伤,气血凝滞,脉络瘀阻,升降失常,终至肝脾肾三脏俱病而成膨胀。积聚是由气郁与痰瘀凝结,久则气血壅滞更甚,脾失健运,肾失开合,逐渐形成肿胀。正如《医门法律·胀病论》说:“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景岳全书·气分诸胀论治》也认为:“或以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故在治疗上,常于扶正药中配合理气活血之药。凡是癌瘤形见肿块,伴有疼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故参合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的方法,是治疗癌瘤不可忽略的主要法则之一。
四、痰湿凝聚
痰湿均属水湿为患。凡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皆使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丹溪心法·痰》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痰随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湿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为感受六淫邪气中之外湿内湿主要为脾不健运所产生。中医学对痰凝肌腠,结于身体各处大小不等的颗粒肿块(如痰核、瘰疬等)多有记述。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记载:“人年五六十……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指出人体年事已高,肾精亏虚,阴虚阳浮,虚火上炎,与痰相搏成瘰疬之病。《外科正宗·瘰疬论》认为:“夫瘰疬者,有风毒、热毒之异,又有瘰疬、筋疬、痰疬之殊……痰疬者,饮食冷热不调,饥饱喜怒不常,多致脾气不能传运,遂成痰疬。”总结了饮食失常,情志不畅,损伤脾运化功能,脾虚生痰,结为痰核,而成肿块。《外科正宗·瘿瘤论》指出瘤的病因病机:“又一种粉瘤,红粉色,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明医指掌·瘿瘤》进一步阐述为:“若人之元气循环周流,脉络清顺流通,焉有瘿瘤之患也,必因气滞痰凝,隧道中有所止故也。”对于发于项部的岩肿——失荣,《外科正宗·失荣症》对其病因病机也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失荣者,先得后失,始富终贫,亦有虽居富贵,其心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外科证治全生集·阴疽治法》指出:“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说明失荣毒发五脏,乃毒痰深痼所为也。总之,痰湿为患,多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难运水津,聚湿生痰,肺不敷布,停痰留饮,水湿不化,津液不布,升降失常,气壅不流,凝血蕴里,津液凝涩,渗着不去,凝结成痰,痰湿凝聚,着于脏腑形成阴毒,结于体表则为瘰疬、瘿瘤。临床上把体表或皮下不痛不痒、经久不消的肿物,均按痰核施治,多以消痰散结、化痰通络法来治疗,而对湿毒则以祛湿解毒法来治疗,常能取效。
五、毒热内结
火热为阳盛所生,热多为外淫,火常自内生,但火热多混称。火为阳性,易伤津动血,耗气灼阴,常易致肿疡。实火有明显的火盛症状,阴伤症状不明显,如高热、渴喜冷饮、面目红赤、便秘溲赤等;虚火则以阴伤为主,有虚热证,如午后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咽干、舌尖嫩红等。火热入于血分,可滞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灵枢·痈疽》曰:“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即指心经火热。因此《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有:“痈疽原是火毒生。”刘河间指出“疮疡者火之属”,认为疮、疡、痒、肿都与火毒有关。《外科正宗·瘰疬论》云:“热毒者,天时亢热,暑中三阳,或内食膏粱厚味,酿结成患。”总结瘰疬所生,是外感热毒,或内伤饮食,毒热内结痰阻气滞,酿结而成。《疡科心得集·辨肾岩翻花绝症论》认为:“由其人肝肾素亏,或又郁虑忧思,相火内灼,水不涵木,肝经血燥……阴精消涸,火邪郁结。”精确论述了内生火邪,毒热结肿的病机。《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记载了有关“疮菌”的病机:“舌生芒刺皆由热结之故,或因心劳火盛,而生疮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舌部》论舌疮:“此证由心脾毒火所致。其证最恶……舌本属心,舌连属脾,因心绪烦扰则生火,思虑伤脾则气郁,郁甚而成斯疾。”将舌疳的病理归为心脾毒火所为。并在失荣证中记载:“失荣证,生于耳之前后及肩项。其证初起,状如痰核,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日渐长大。由忧思、患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可见中医文献中认为肿瘤是由感情抑郁,郁而生火,郁火挟痰血凝结而成。血遇火则凝,津液遇火则灼液成痰,气血痰浊壅阻经络脏腑,结成肿瘤。临床上多见癌瘤患者呈热郁火毒之证,如邪热鸱张,呈实热证候,表示癌瘤正在进展,属于病进之象。如系病久体虚、瘀毒内陷,病情由阳转阴,成为阴毒之邪,则形成阴疮恶疽、翻花溃烂、胬肉高突、渗流血水。治实热阳证火毒之邪应投大剂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品,而对阴毒之邪,则需温补托里、扶正祛邪以调和气血,祛除阴毒之邪。
肿瘤患者在临床上症情复杂,变化多端,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每个患者的病情又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上述几种病理机制并不是孤立的或单纯的,常常是互相关联或复合在一起的。例如,一个患者一方面有正虚,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虚血亏,同时又表现有热毒壅盛,有的气虚合并血瘀,有的气滞合并痰凝,大多数患者都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候,故必须根据中医理论以辨证,“审证求因”,抓住每个患者的临床病机特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