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化疗药物渗漏、静脉炎的处理及预防
一、概述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在通过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化疗药物外漏、外渗或引起外周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痛苦,还影响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
二、病因病机
(一)发病原因
1.患者因素
肿瘤患者长期、反复输液对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血管壁变薄、弹性下降、血管脆性增加,加之多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增加了活动机会,致使针头向外滑脱,易于外渗。
2.药物因素
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大,与其浓度、酸碱性、渗透性及毒性有关,在很短时间内进入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的应激能力,从而对血管内膜产不良刺激而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1]
3.技术因素
(1)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缺乏,对化疗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2)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熟练。
(3)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成功后针柄固定不牢固。
(4)对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止血带结扎过紧、时间过长等都可能造成对血管的损伤。
(5)选用了局部血管有病变的肢体,由于血管收缩导致血管内壁压力增加而发生外渗。 [2]
(6)选择肘窝、手腕、脚踝等关节处穿刺,这些部位感觉迟钝,早期渗漏不易及时发现,容易导致血管神经损伤而出现肌腱挛缩。 [3]
(二)渗漏机制
强刺激性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一旦超过血管本身的缓冲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就会引起血管内膜受累。输注的静脉发生痉挛,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加,都能使细胞毒药物发生渗漏,而弱刺激性药物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内膜,使内皮细胞被破坏,也会引起静脉炎。如多柔比星(ADM)可渗入到细胞核中的DNA,抑制DNA的复制与转录,形成ADM-DNA复合物,它从坏死细胞释放后又可被活细胞摄取,造成活细胞死亡,从而引起慢性溃疡;而不与DNA结合的药物,如植物碱类药物依托泊苷,主要通过脂溶作用破坏细胞膜;无刺激性抗代谢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MTX)渗出可干扰叶酸代谢,影响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 [4]
三、诊断分型
1.外漏
由于刺破血管造成化疗药物渗漏于血管外的皮下组织,穿刺部位肿胀明显。
2.外渗
由于血管通透性改变造成化疗药物渗于血管外的皮下组织,穿刺部位肿胀明显。
3.静脉炎临床分型标准(参照1990年杭州护理会议制定的静脉炎分型标准)
(1)红肿型:
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2)硬结型:
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感。
(3)坏死型:
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疼痛,形成瘀斑达皮肌层。
(4)闭锁型:
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 [5]
四、临床表现
1.化疗药物发生外漏、外渗时,患者局部常表现为肿胀和急性烧灼样疼痛。
2.外漏或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形成硬结,逐步发展至水疱、溃疡斑块等。
3.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神经病变及受累部位灼痛。
4.沿静脉走向局部红肿热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感。
五、西医治疗
目前,对化疗药物渗漏导致患者局部皮肤组织损伤及静脉炎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以外治为主。
1.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环形封闭 地塞米松具有解痉、消炎、抗过敏的作用。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对组织无损伤,穿透性、扩散性强,长期使用在体内无蓄积,可反复使用 [6]。具体操作方法为:地塞米松5mg + 2%利多卡因5ml + 0.9%氯化钠注射液10ml环形封闭。
2.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山莨菪碱(654-2)湿敷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654-2经皮肤快速吸收进入局部组织,减少局部组织的水肿及炎性反应,解除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地塞米松能稳定细胞膜,减少炎性物质的释放,提高组织耐受性和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抑制分泌,减少细胞外液,阻断肿瘤毒性代谢物对血管的影响,疗效较快 [7];利多卡因能使因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静脉炎和外渗所致疼痛、肌肉痉挛缓解,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以利患者安静地接受化疗,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654-2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经皮肤吸收进入静脉,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稳定细胞膜,减少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的发生,也利于损伤的组织修复,同时起到镇痛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为:地塞米松10mg + 2%利多卡因10ml +山莨菪碱10mg 3种药物混合,浸润7cm × 15cm的12层纱布条外敷,治疗3~7天。复方高渗糖(主要成分为50%葡萄糖)、维生素B 12和地塞米松湿敷:高渗糖因其渗透压大,可减轻炎症渗出,缓解局部肿胀等炎症反应,有利于创伤愈合;维生素B 12则可以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及痛觉中枢阿片受体达到镇痛作用 [8]。同时还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保护支持营养神经鞘和血管内皮的功能,从而起到抗神经炎作用,并修复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有文献 [9]报道,维生素B 12可降低阿霉素(多柔比星)的毒性,减缓阿霉素外渗所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和静脉炎性反应;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对细菌、化学刺激和各种物理刺激所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早期所引起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也可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增生,可以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
3.33%~50%硫酸镁湿敷 硫酸镁是临床上常用的外用型消炎止痛药物,可以经皮肤吸收,至皮下后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恢复血管正常功能。
4.喜疗妥膏外用 喜疗妥的主要成分为磺酸酯黏多糖。喜疗妥能阻止炎症细胞在血管壁附着,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供给,促进组织复原,具有消肿、去瘀、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更好地抵抗药物外渗所致的炎症反应,改善输液渗漏的临床表现 [14]。用法:每次3~5cm药膏,涂在患处轻轻按摩,每日1~2次。
5.注射拮抗剂 某些化疗药物外渗后,早期静脉给予拮抗剂可取得良好疗效。注入拮抗剂可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减少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损伤作用 [21]。具体操作方法:化疗药物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给药,抽吸血管内外药液后,即刻自原静脉通道注入拮抗剂或拔针按压针眼后,给予2%普鲁卡因、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酶等药物做环形封闭,并冰敷。①如氮芥、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的外渗,可用硫代硫酸钠拮抗。硫代硫酸钠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与DNA结合,减轻损伤。亦可用维生素C解毒。②碳酸氢钠可用于多柔比星和长春碱外渗,起到化学沉淀作用,消炎需加入地塞米松。③榄香烯外渗,可给予维生素B 12。④当高浓度的顺铂外渗时,可用硫代硫酸钠进行中和。用法为4ml的10%硫代硫酸钠与5ml注射用水混合,即为0.17%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于外渗部位多次皮下注射,数小时后重复给药 [22]。
6.局部涂布注射55%~99%的二甲基亚砜(DSMO)1.5ml,3~4次/天,共7~14天,让其自然干燥。二甲基亚砜有很强的组织穿透能力,并具有捕捉自由基和加速局部外渗药物清除的功能,因此很适用于外敷。该药物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蒽环类、丝裂霉素、顺铂、异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等药物外渗 [23]。
7.透明质酸酶 可降解皮下组织的透明质酸,以加快外渗药物扩散而利于吸收,并减轻疼痛,适用于植物碱类。用法:透明质酸酶1ml,局部渗漏处皮下注射。
8.草酸铂 草酸铂有外周神经毒性,遇冷加重,禁止用冰水漱口和冷食 [24]。用药后不能冰敷,在临床工作中要加以注意。
六、中医治疗
1.芒硝冰袋冷敷
芒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钠(Na 2SO 4·10H 2O)及少量氯化物,具有良好的吸潮性,与水相溶,渗透性强,冰点低,自身具有吸收热量的特性 [10]。中药外敷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积消肿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0%~25%的芒硝外敷可加快淋巴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减少局部白细胞浸润,减轻炎性反应,并可利用其高渗性使组织水分渗出体外,减轻肿胀,从而达到减轻局部肿痛、降低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减轻全身应激反应的目的 [11]。芒硝冰袋制作方法:用芒硝10g加清水100ml配制成10%芒硝溶液,将医用棉垫浸润,装入透水无纺布袋(一面为透水层,另一面为隔水层)中,放置于−18℃冰箱中12小时,制成芒硝冰袋,取出后呈冰霜状,松软可塑形,将芒硝冰袋敷于药物渗出部位处 [12]。
2.美宝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止痛、抗炎、抗感染、生理性再生修复皮肤,促进愈合,减轻损伤等作用 [13]。使用方法:暴露创面用药。涂于烧、烫、灼伤等创面(厚度薄于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
3.六神丸外用
用中药六神丸食醋调研涂抹治疗。六神丸由雄黄、麝香、冰片、牛黄、珍珠、蟾酥等6味药配制而成。六神丸治疗化疗药物外渗主要用其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消肿止痛、消毒生肌之功效。六神丸中牛黄清热解毒,珍珠清肝解热、消毒生肌,雄黄、蟾酥解毒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芳香走窜而善散瘀火热毒。另外,雄黄、蟾酥、珍珠、冰片均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15]。
4.田三七、生山栀外用
局部疼痛剧烈而肿胀不明显时,田三七、生山栀1∶3比例配制;局部疼痛较轻而肿胀明显时,田三七、生山栀2∶3比例配制。将田三七、生山栀磨粉,外用时取适量粉末于一次性无菌换药碗中,用适量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后直接外敷,厚度约0.5mm,面积应超过渗漏部位边缘2cm左右,局部用保鲜膜覆盖后胶布固定,以防水分丢失和污染。调成糊状的药液存放在2~6℃冰箱中可保存2~3天。皮肤损伤Ⅲ度患者,应先将田三七、生山栀粉高压消毒,使用时用蛋清调配,现用现配,每日2次,无菌纱布覆盖,并需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换药 [16]。
5.冰敷加芦荟外敷
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由于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使某些药物局部破坏作用灭活,同时冰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 [17]。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8]。
6.活血通络膏外敷
活血通络膏由大黄、苦参、乳香、没药、血竭、冰片、透骨草、伸筋草等组成。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渗漏致组织损伤乃因药毒入侵,使之热毒蕴结、气血瘀滞而成,治疗当以清湿热、化瘀血、散结脉为主。活血通络膏组方中乳香活血止痛,没药散血消肿,大黄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血竭生肌敛疮,冰片、苦参清热解毒、行气理滞,透骨草、伸筋草疏通脉络;诸药合用,具有活血通脉止痛、行气理滞、软坚散结之功。研究表明 [19],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有较好疗效。
7.四黄散加蜂蜜外敷
四黄散为中医外科名方,其中黄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大黄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全方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蜂蜜既能赋形,又具有解毒功效,能有效增强四黄散的功效,故消除红肿热痛症状的效果较佳。另外,栀子、黄柏、黄芩的成分均含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激活白细胞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可直接对抗炎症引起的血管扩张;大黄的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四黄散加蜂蜜治疗静脉炎效果确切,同时因其调和成糊状可直接涂于皮肤,不易出现外漏现象,且操作性简便,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20]。
七、护理
1.合理选择血管 长期化疗的患者,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选择前臂弹性好、无静脉弯曲及分叉的血管,尽量避开手指、腕部等关节部位及肌腱、韧带走行的部位。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不能选择手及上肢静脉,应选择下腔静脉化疗;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尤其是做腋淋巴结清扫者,尽量不选择患侧手及上肢静脉进行化疗。对于呕吐频繁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防止针头脱出或外渗;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应选用中心静脉。
2.加强感染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充分洗手,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穿刺点用无菌透气敷料或透明敷料覆盖,保持其清洁、干燥,固定牢固,减少摩擦。
3.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穿刺技术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保护好静脉,左右手交替,24小时内不要在穿刺过的静脉下方穿刺,防止渗出,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对脆性较大的血管,采用小力度,针与皮肤的夹角约15°~25°,缓慢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再进针,以避免液体外渗。
4.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
(1)注意拔针的方法,先拔出针头,再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以避免针头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
(2)在静脉推注化疗药物时,应确定头皮针斜面在血管内之后再推注,速度缓慢,减小压力,以防外渗。
(3)按医嘱正确配药,部分化疗药物溶解较慢,一定要等药物完全溶解才能使用,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5.准确输入化疗药物和液体 静脉冲入化疗药物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以确保不发生外漏;根据药物性质及输液量来调节输液速度;输入刺激性药物后应充分冲管,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输液量较大时,应选择粗大的静脉血管,减轻对血管壁的压力。
6.改进穿刺技术 长期化疗外周血管较细者应首选中心静脉置管,如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静脉留置针,但必须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必要时签署拒绝置管同意书。
7.改进医疗器材 建议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如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酌情使用静脉留置针;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静脉输液时禁止使用钢针。
8.建立化疗观察表,及早发现药物外漏、外渗及静脉炎,并及时给予处理。
9.重视经外周静脉化疗患者血管的观察和保护,如果发生外漏或静脉炎要立即采取积极措施,以免延误病情,一旦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的坏死或静脉的闭锁,将增加治疗难度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0.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后,及时给予药物外敷,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延长血管的使用效率,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11.健康教育 化疗前,向患者做好知识宣教。向患者说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外周输注化疗药物的风险,建议患者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化疗。讲解保护血管的重要性和发生药物外漏、外渗及静脉炎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处理原则,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护能力,并积极配合治疗;教会患者观察化疗过程中及时发现渗漏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时给予治疗。
12.药物渗漏处理 应根据使用的化疗药物及渗漏的程度、范围,及时给予处理。
(1)一般渗漏的处置:一旦发现化疗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停止注射,用空针尽量回抽漏出的药液,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分钟左右,并在药物外渗的24~48小时内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外渗药物的吸收,减轻局部组织肿胀。
(2)局部冷敷:冷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同时,冷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从而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冷敷适宜于化疗药物及一些非缩血管药物外漏,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物和紫杉醇(Taxol)、氮芥(HN 2)、多柔比星(ADM)等在皮损部位所致伤害的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药物外渗处皮肤24~48小时(时间长短应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冷敷可减轻蒽环类化疗药物、多柔比星等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冷敷时间通常在最初72小时内,每天冷敷4次,每次30分钟,同时要防止冻伤。冷敷能加重皮肤毒性,植物碱类化疗药物不宜使用。
(3)局部热敷: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VCR)、长春碱(VLB)、异长春花碱。局部温热敷可以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与分散,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
(4)抬高患肢:外敷期间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洁,患肢不要过度活动、负重;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总之,发生化疗药物渗漏后,可通过充分评估,与医生合作,采用前面介绍的治疗方法。
(张荔)
参考文献
[1] 陈立芳,杜红,刘琼,等.1号消炎膏加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43.
[2] 李俊英,余春华,付岚,等.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73-75.
[3] 戴勤,刘丽华,龙国美.化疗过程中预防静脉渗漏的系统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49-750.
[4] 唐勇.怀化市2002年和2004年门诊部患者支原体感染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3):180.
[5] 杨秀丽,曹裕才,阎素珍.静脉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97-198.
[6]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0-426.
[7] 任泽凤,刘爱凤,等.地塞米松、利多卡因、654-2对化疗药物血管外渗防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0(10):9.
[8] 曹小杰,孙亚芹,王绍,等.胆囊收缩激素对维生素B 12的镇痛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3,19(1):334-335.
[9] 冼励坚.维生素B 12对阿霉素减毒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J].癌症,1989,6(2):103-105.
[10] 戴安邦,尹敏执,严志弦,等.无机化学教程(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59.
[11] 张嘉明.应用大黄芒硝食醋外敷治疗阑尾脓肿对人白细胞水平的影响[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2):35-36.
[12] 殷婷,殷翠明,代启华.芒硝冰袋冷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07,20(6):1067.
[13] 时双兰.湿润烧伤膏用于输液外渗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3,18(7):490.
[14] 陈瑜,魏惠琴,谢宇红.喜疗妥外用治疗输液渗漏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6):176.
[15] 陆淑华.六神丸在治疗化疗药物浅静脉外渗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499.
[16] 张丽萍,林之秀,郑晓珍.田三七和生山栀用于发疱类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7,6(6):426.
[17] 镰田ヾク子,陈淑英.新编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484.
[18] 刘玉玲,屈晓湘,唐湘玲.上清丸湿敷结合冰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05(1):57-58.
[19] 王利端,王涛,张学娥,等.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28-129.
[20] 潘钧衡,王英姿,朱灵堤,等.四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静脉炎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153-2154.
[21] 李魏春,王丽,闫凤玉.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与处理[J].黑龙江医学,2006,30(7):536.
[22] 李俊英,余春华,付岚,等.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74.
[23] 宋林萍,郝秋莲.常见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55.
[24]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