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市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浙江证监局
2017年,在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和通力配合下,杭州资本市场抓住国内、省内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有利时机,迎难向上,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一、杭州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一)企业上市挂牌节奏较快,后备资源充足
2017年,杭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8家,占全省新增总数的30.23%;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5家,占全省新增总数的27.13%,均位居全省第一。截至2017年底,杭州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28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3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3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82家;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687家。另外,全市尚有拟境内上市企业89家,其中辅导期企业58家,已报会待审核企业29家,已过会待发行企业2家。杭州企业上市、挂牌速度较快,在各个市场板块之间形成明显的梯队效应,为后续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二)首发融资持续增长,再融资略有下降
2017年,杭州共有26家公司在境内A股市场完成IPO,融资170.71亿元,同比增长28.72%。其中,15家公司在主板上市,融资136.68亿元;2家公司在中小板上市,融资5.63亿元;9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融资28.40亿元。28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募集资金312.37亿元,同比下降38.38%。其中,24家上市公司进行增发融资,募集资金289.88亿元,同比下降34.64%;4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募集资金22.5亿元,同比下降64.57%。如表1所示。
表1 2017年杭州境内上市公司情况
(三)证券经营机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能力提升
截至2017年底,杭州共有证券公司5家,证券公司分公司43家,证券营业部248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家;全市证券投资者开户数598.83万户;证券经营机构托管市值1.34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344.49亿元。2017年,全市证券经营机构共实现代理交易额15.31万亿元、手续费收入33.16亿元,利润总额9.39亿元。杭州证券经营机构上市实现“零”的突破,浙商证券、财通证券均顺利完成首发上市,募集资金69亿元,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幅增强。证券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中介作用,助推地方产融结合,财通证券、浙商证券为各类企业完成直接融资规模1148亿元,设立参与产业基金4只,管理规模126.4亿元;积极参与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如表2所示。
表2 2017年杭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情况
(四)期货公司发展领先,期现结合成效明显
截至2017年底,杭州共有期货公司10家,期货公司分公司9家,期货营业部72家;全市期货投资者开户数24.37万户,客户保证金余额328.29亿元。2017年,全市期货经营机构共实现代理交易额26.16万亿元、手续费收入14.23亿元、利润总额17.84亿元;期货公司共实现代理交易额32.04万亿元、营业收入37.16亿元、利润总额16.94亿元。在2017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中,永安期货、南华期货、浙商期货获评AA。杭州6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合作套保、仓单串换、场外期权等业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2017年累计服务企业1741家次,提供服务的交易品种涵盖化工、农产品、贵金属等50余个品种,发挥了为实体企业降成本、提效益的积极作用。如表3所示。
(五)私募行业持续壮大,基金小镇特色突出
2017年,杭州私募基金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底,杭州共有137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记,发行产品3913只,管理资产规模3963亿元。杭州私募基金集聚区建设更具规模,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余杭天使小镇等特色小镇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2017年,我局会同浙江省金融办下发《加强金融特色小镇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指引》,金融特色小镇内私募机构的规范运作意识和水平大大提升。
表3 2017年杭州证券期货交易情况
二、杭州资本市场发展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新兴产业占比偏低
杭州上市公司行业分布仍以制造业为主,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比重仍偏低。按照证监会门类行业来看,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128家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公司数量最多,共有74家,占比57.81%;第二大门类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16家,占比为12.5%;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共有11家,占比为8.59%。
(二)证券期货公司非传统业务发展任重道远
一是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入贡献超越经纪业务收入,对利润影响逐年显著。2017年,杭州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入26.07亿元,占总收入的37%,收入贡献度首次超过经纪业务(占总收入的28%),需关注自营业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业绩不稳定情况。二是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与杭州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杭州证券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7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6.39%)。三是资管业务风险控制能力有待加强。资管业务使得各类金融机构、市场之间的耦合性加强,构成流动性风险传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前期调研发现,部分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与业务相匹配的风险控制意识、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三)新兴市场主体及证券服务机构规范运作水平有待提高
2017年,通过加强稽查执法案件宣传,组织开展“监管第一课”培训,强化会计监管、新三板监管、债券监管等以及与其他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协调机制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杭州资本市场各类主体规范运营意识不断加强。然而,前期检查及调研发现,部分市场主体及中介机构规范运作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整改规范;部分新三板公司规范运营基础薄弱,在募集资金使用、对外担保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问题;私募机构良莠不齐,挪用基金资产、开展“资金池”业务、承诺保本或最低收益、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或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问题较为突出;审计机构行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杭州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分支机构快速扩张,带来总所质量控制能力落后、质控部门把关不严、部分执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存疑等潜在风险。
三、2018年杭州资本市场发展展望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资本市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改革的推进,杭州资本市场助力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浙江作为资本市场“高地”,也是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暴露较为充分的前沿地带,杭州作为浙江资本市场的领头羊,在补足短板、防范风险等方面大有可为。
(一)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提升
证券市场方面,依托浙江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有关工作部署,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杭州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参与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上市挂牌企业队伍将持续壮大;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杭州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并购为杭州上市公司海外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更为广阔的平台。交易所债券市场方面,随着证监会多项便利直接融资的政策措施出台,杭州企业可更加灵活运用可转债、公司债券创新产品等多元化直接融资工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期货市场方面,随着杭州期货经营机构深入探索借助期现结合等方式帮助实体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私募基金行业方面,随着基金小镇的规范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发挥,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杭州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地方交易场所方面,随着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回头看”后续工作、与地方金融办签署合作备忘录等工作的推进,地方交易场所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端等现代科技对证券期货行业的持续融合渗透的背景下,伴随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张发展,证券期货公司传统业务所处的外部生存环境与内部运行机制均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一方面,牌照红利持续削弱,价格底线屡屡被打破;另一方面,以传统经纪业务为基础的一系列创新业务持续涌现,发展方兴未艾,为证券期货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2018年,在市场环境的积极引导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将更加注重以客户为需求,以服务和专业能力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杭州证券公司借助上市后资本实力显著增强的契机,有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由单一传统经纪服务机构向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转型。
(三)市场环境日趋复杂,风险防控难度增加
当前,资本市场风险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杭州情况看,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杭州上市、挂牌公司数量多,证券期货市场体量大,场外市场发展较快,金融期货市场、公司债券市场、私募基金市场在市场整体格局中的分量逐年上升;二是杭州民营经济发达,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较高,资本运作活跃,控制权频繁变更、高比例质押、高杠杆收购、跨界跨境并购重组等蕴含较大风险;三是新业务、新领域的风险不断集聚。如私募机构良莠不齐,面临日益繁杂的风险防控压力;债券兑付高峰期即将到来,个案违约风险进入多发期;新三板挂牌公司规范运营基础薄弱,违法违规行为较为普遍等。2018年,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做好杭州资本市场风险防控工作,对各类风险苗头审慎高效应对,切实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群体风险,区域性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