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中国第一位埃及考古学博士

从长安直达地中海东岸的这条古代商路,东起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跨越帕米尔高原,沿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最远可达埃及和希腊。自汉代以来,它一直是我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往来的主要通道。古埃及和中国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一个位于东非的尼罗河流域,另一个位于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它们相隔千山万水,是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通过丝绸之路,尼罗河文明和华夏文明得以彼此交流、相互交融,为世界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夏鼐青年时代(1935—1939)留学英国,攻读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其间分别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参加了长达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工作,对埃及古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中国第一位埃及考古学博士。战乱时期历时八年完成的博士论文Ancient Egyptian Beads,得到国内外考古学大师的普遍赞赏,70年后在德国由Springer正式出版。

在留学期间,夏鼐除了亲自参加考古调查和发掘之外,还广泛涉猎英国、法国、罗马、希腊、埃及、巴勒斯坦等各国的博物馆。在归国途中,他还在开罗博物馆工作一年。通过观摩、学习博物馆的大量藏品,他对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有了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在各国博物馆展出的当地出土文物中,不时可以见到一些来自中国的古代器物,如努比亚出土的中国式狮子、雷同于殷陵的马匹等殉葬品,埃及福斯特(开罗古城)出土的大量宋代青瓷器以及卡拉奇发现的与半山—马厂相似的彩陶等。可能正是这些来自中国的古代器物,引发了夏鼐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关注,使他在回国以后马上投身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考古考察,并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作为自己考古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