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内经》理论构建中的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成型。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有“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之说。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指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源于道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学术代表人物是老子(聃),后经战国中期的杨朱、关尹、尹文、宋钘、庚桑楚、子华子等齐国“稷下学宫”知名学者们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流派之一,此时又分化为多个学术派系,其中分别以庄子(周)和管子(仲)为代表的两个主要派系影响较大。前者重视“道”,认为“道”是物质世界永恒的、无处不在的终极本原;后者认为“道”是无所不在而富有生机的精气,精气才是宇宙万物发生并存在的本原。战国后期,这两派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以《黄帝帛书》《文子》《鹖冠子》等著作为标志的黄老新道家思想,这便是道家“道气论”观点的由来。

“道家”学术思想对《内经》理论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此处仅从“道”“气”及辩证思维等方面予以提要性的介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这是道家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及宇宙万物结构模型的认识。认为“道”是演化生成“气”(即“一”)的母体,气是万物一体、万物同源、万物相通相应、万物相互联系的传媒和中介,因此有“通天下一气”(《庄子·知北游》)的结论,这也是道家“道气论”的源头。

下面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内经》对道家道气论的继承和发扬,反映道家学术思想在《内经》理论构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道论

“道”字在《内经》中出现了269次,单用186次。其缔造的生命科学内容中直接继承了“道论”观点,广泛地运用“道”的概念来表达宇宙万物、生命活动的演化规律和相关的理论原则。具体言之,其中所用之“道”有宇宙、天地、自然规律之“道”的应用,如“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素问·天元纪大论》);有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生理规律之“道”,如“经脉之道”“营气之道”等;有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之“道”,如“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灵枢·五乱》);有诊脉、望色、察病、辨标本顺逆的理论原则之“道”,如“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脉要精微论》),“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天之道毕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等;有针刺、用药治病原则和方法的理论之“道”,如“针道”等;还有将养生称为“道生”的养生保健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之“道”,如“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其知道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等。

可见,《内经》在以“道论”的概念和观点全面构建其理论体系的同时,对“道”是不可直视的客观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广泛应用,指出“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素问·征四失论》)。认为“道”虽然是不可直视的,但却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大至天地、四海,小到万事万物,无不受“道”的支配,无不遵循其“道”。掌握了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道”,就可以发蒙解惑;如果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自然万物变化之“道”,只能是“以明为晦”,迷惑不解。

(二)“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

《内经》认为,宇宙万物变化规律之“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改造,或者违逆客观规律之“道”,只能认识、掌握、利用、遵循、顺应客观规律之“道”,因此有“道无鬼神,独往独来”(《素问·宝命全形论》)的研究结论。道家提出了“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无为而治”的价值取向,《内经》不但秉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加以拓展、弘扬和引申,广泛地运用于治则治法和养生理论的建立。如直接将“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七十七章》)论述用于创立自己的治病大法,这些治法不但有“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弘扬、发展以后的具体治病方法,还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据《老子》倡导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思想构建自己的养生方法,不但直接将“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作为具体的养生方法,还将“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作为养生的最高境界。

必须注意的是,“道法自然”的“自然”一词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发生、存在、演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如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日月星辰等天体自东向西的运动、四季寒暑的更迭回归、昼夜晨昏的迁移变更等,都有其自己的自然而然的运动变化方式,人体生命总规律也是如此。“自然界”是指人类生存的天地空间和特定时间,以及相应的气象和物象。“自然”是指规律,是抽象的,“自然界”是具体的,所以说“自然”不等同于“自然界”。

(三)气论

《内经》直接将道家的气、精、精气概念引入医学领域,成为医学理论构建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内经》中,“气”字出现了2956次,单用996次;“精”字共出现了217次,单用127次;“精气”出现38次。可见气、精、精气是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由于道家所论的精气多属哲学范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中的气、精、精气虽然还带有哲学的烙印,但却富涵深刻的自然科学特征,出于生命科学的需要,又创造了120余个以“气”构词的气概念。

《庄子·知北游》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的命题,既强调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由这“一气”所成,也阐明了宇宙万物之间是通过“气”为中介而普遍联系的整体思想。道家这一观点也成为《内经》构建医学理论中整体观念的哲学基础。就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统一体的观点而言,肯定了人体原本也是“一气”所成。“精”是人体生命的发生时“一气”之中最为精粹的部分,是生命发生的原始物质,此精在生命发生的初始阶段,按其自身规律,逐渐分解变化为人身的所有形体器官,也就是说,人一切身形器官都是由这“一气”之中的“精”生成的,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此处不但告诉人们,“一气”之中的精不但是胚胎人形形成发育的原始物质,而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胎儿的脑髓、骨骼、血脉、筋肉、皮肤、毛发等有形质的器官,全都是由这“一气”中的精生成的。在人出生以后的漫漫人生历程中,人体自身要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生命活动赖以为继的营养物质,同样是“一气”之精形成内脏的作用下产生的,仍然属于哲学理念中的“一气”范畴,因此《内经》认为,“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灵枢·决气》)。可见,道家“一气”相当于当今哲学所说“物质”的概念。于是在此哲学理念的指导下,《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和感传作用,各脏腑组织器官共同参与精、气、血、津、液的物质代谢,在完成十分复杂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有机的配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内经》同样在“通天下一气”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建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联系理论。其中“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是这一观点的集中体现。这就直接将“通天下一气”的哲学理念用来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密切关联的。于是进一步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依赖,自然界为人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相通相应的整体联系思想。这一观念全面、广泛地体现在其构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医学层面,并成为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之一。

(四)道家辩证思维对《内经》理论构建的影响

“辩证”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宇宙万物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都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而对立统一规律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和不断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前提。道家理论中的辩证思想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不能与现代辩证法原理等同,但对这些基本观点和理论原则的认识已经比较明晰,而且比较自觉地将其应用于分析世间存在的事物及其联系,建立了有无、动静、刚柔、有余不足等对立范畴,揭示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现象和规律,仅《老子》一书所论的对立范畴就有数十对之多,不仅论述了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还涉及对立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其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就表达了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内经》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不仅将其运用于阴阳对立互根、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阐述,而且将阴阳、五行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全面地运用于解释人体的形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治则治法、遣药组方、养生防病各个层面,并从医学角度提出了“升降出入”“标本根结”“上下表里”“邪正盛衰”“虚实逆从”寒热进退、正治反治、补虚泻实、治未病与治已病等对立概念,使道家创立的辩证思维在生命科学的层面得以体现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