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之四

伤寒方论

或问小儿伤寒可得闻乎?曰:小儿伤寒得之与大人无异,所异治者,兼惊而已,又或有夹食而得,治法与大人则同,但分剂小,用药稍殊耳,请发明药证而调析之。恶风恶寒者,必偎人藏身,引衣密隐,是为表证,可微取其汗也。恶热内实者,必出头露面,扬手掷足,烦渴燥粪,掀衣气粗,是为里证,可略与疏利也。至若头额冷,足凉,口中冷气,面色黯淡,大便泻青,此则阴病,里虚当以救其里也,则用温药以治之。举是三者,汗下温之法可以类推矣。发汗,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黄芩;解肌,用芎芷香苏散加干葛;通利,四顺清凉饮;微利,人参败毒散;温里,理中汤;厥冷,甘草干姜汤。寻常感冒,惺惺散、参苏饮;伤风发热,人参羌活散;热者,升麻葛根汤;潮热者,小柴胡汤加大黄;小便不通者,导赤散、五苓散;夹食,柴霜丸;夹惊赤,当发散退热,莫令发渴,如渴便欲饮水,不渴截风化痰,则用抱龙丸、羌活散辈。然亦视其小便或赤或白,可以知里热之有无,或清或浊,可以知里热之轻重。幼而婴孩,则以辨虎口指纹之色形验之。长而童孺,则以一指按其三关,据左手人迎之紧盛者断之。所谓七十二证,某方某证皆无越张朱格例,特不过小小分剂,而中病则止也。不然《幼幼新书骈集》《小儿伤寒》岂略举巢源一二而已哉!

升麻汤

治小儿时行瘟疫,头疼发热,肢疼,及疮疹已发未发,疑二之间。伤寒中风,所痛憎寒壮热,肢疼发热,恶寒鼻干,不得睡。兼治寒暄失时,人多疫疠,乍暖脱着,及暑热之次忽变,身体疼痛。头重如石,加柴胡,无汗加麻黄。

升麻 干葛 芍药 各三钱  甘草 一钱半

上剉散,每服三钱,服药身凉即止。

加紫苏、陈皮、香附子,名升苏散。有热加黄芩,咽喉痛加桔梗,发斑丹毒加玄参,亦效。

解肌汤

治伤寒温病,头疼项强,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痛,腰脊强痛,胸膈烦闷,无汗恶风,壮热。

干葛 一两  麻黄 去节  芍药 甘草 各五钱  桂枝 二钱半

上剉散,每服三钱,枣子一枚,水一盏煎,热服,取汗为度。夏月加石膏。一方加升麻。

香苏散

治四时伤寒,头疼,发热恶寒。

香附子 紫苏 各四钱  陈皮 二钱  甘草 一钱

上剉散,每服三钱,葱根三个,姜三片,水一盏煎,热服。头疼加川芎、白芷;夏月伤暑感冒发热,加香薷散,名二香散;如有食,加草果、砂仁、麦芽;如呕吐泄泻,加茯苓、半夏。

十神汤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此药不问阴阳两感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川芎 甘草 麻黄 去节  升麻 各四钱  干葛 七钱  赤芍药 白芷 陈皮 紫苏 香附子 各四钱

上剉散,每服三钱,生姜五片。头疼发热,葱白五个煎,热服,取汗为度。

麻黄汤

伤寒头疼,发热身痛,恶风无汗,喘满。又治太阳病,脉芤紧,无汗,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略除,其人必目瞑,剧者必衄。

麻黄 去节,一两  甘草 四钱  桂枝 七钱  杏仁 二十九枚,去皮、尖 

上剉散,每服三钱,水煎服,取微汗。夏至后,须加知母、石膏、黄芩,盖麻黄汤性热,夏月温之,必有发黄斑出之失。凡伤寒热病,药性须 [1] 凉,不可太温,唯春冬病用正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自呕,清便欲自行,一日三度发,脉微缓者,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不和,更发汗吐下也。面色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许汗出,身必凉。

桂枝 一两  芍药 生姜 甘草 麻黄 各五钱。去节  杏仁 十二枚,去皮、尖  大枣 二枚 

上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服。

参苏散

治感冒发热,头疼,伤风咳嗽火食,伤寒呕吐,胸膈不快,痰饮凝结。

紫苏 前胡 去芦  陈皮 半夏 泡七次  干葛 茯苓 枳壳 炒  桔梗 各三钱  甘草 一钱半,炙  人参 三钱 

上剉散,姜、枣煎。本方有木香随意加减,《易简方》无木香。

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 芍药 各七钱  甘草 五钱  生姜 七钱  大枣 三个 

上剉散,每服三钱,服后须更啜 [2] 热粥一盏以助药力,温覆身,一时许通身热,絷絷微似有汗者佳。

加减桂枝汤,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有桂枝证,加知母二钱半、石膏五钱、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虚寒者,依上方,不可加减也。戒曰:桂枝最难用,虽云表不解可发汗,宜桂枝汤,须是病人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稍作微冷,须臾却温,虽似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人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冷,不恶寒,或饮酒家不喜甘者,不可服桂枝也。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时气,头疼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寒,热疮毒,并宜治之。

柴胡 去芦  甘草 桔梗 人参 去芦  川芎 茯苓 去皮  枳壳 炒  前胡 去芦  羌活 独活 各等分

上剉散,每服三钱,生姜、薄荷煎。

桂枝加芍药汤

治太阳病,反下之,因腹痛,有里证宜服。

桂枝 七钱  芍药 一两半  生姜 七钱  大枣 三个  甘草 五钱

上剉散,每服三钱,水煎服。属太阴证,加大黄五钱。

小柴胡汤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

半夏 三钱,泡  柴胡 一两  人参 四钱  甘草 黄芩 各四钱

上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

一方加干葛、枳壳、桔梗,治胸胁痛。

五物人参汤

治天行壮热,咳嗽,心腹满。

人参 甘草 各五钱  麦门冬 一两,去心  生地黄 五钱  茅根 一握

上剉散,每服二钱,水煎服。

葱白汤

治头痛不止,身疼发热,渴,小便赤黄,脉浮数,无汗。

干葛 芍药 知母 各五钱  川芎 一两

上剉散,每服二钱,生姜二片,葱白四枚煎,热服,出汗;如有汗,温服。加甘草,治小儿夹惊伤风;呕者,加半夏。

五苓散

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烦渴不止,又治霍乱吐泻,烦渴饮水。

泽泻 二两半,去毛  猪苓 茯苓 去皮  白术 各一两半  肉桂 一两,去粗皮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黄疸,加茵陈汤调下。

四顺散

解小儿膈热,退壅盛,凉心经。

大黄 甘草 当归 芍药 各等分

上剉散,薄荷叶二叶煎服。

薄荷散

治热极生风夹惊,伤寒痰涎壅盛。

薄荷 五钱  羌活 全蝎 去毒  麻黄 甘草 半分  僵蚕 炒  天竺黄 白附子

上为末,薄荷汤调下一匙,略煎数沸,加竹沥少许。

七宝散

治时气头昏,体热,夹食,伤寒,乳母同服。

紫苏 三钱  陈皮 桔梗 香附子 各三钱  甘草 川芎 白芷 各二钱  加麻黄 去节

上剉散,姜、枣煎。有热,加干葛、升麻、荆芥。

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表里俱虚,胸中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虚烦。如伤寒未解不可服。

石膏 二两  半夏 四钱  人参 二钱  甘草 二钱  麦门冬 六钱,去心

上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青竹叶、生姜各四片,粳米六七十粒,同煎。呕加生姜、竹叶。

柴胡石膏汤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心胸烦闷,寒热往来,痰实咳嗽,涕唾稠黏。

桑白皮 黄芩 各三钱  升麻 石膏 前胡 柴胡 干葛 各五钱 荆芥 三钱  赤芍药 五钱

上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淡豉十粒煎。无汗加麻黄、半夏。

阴旦汤

治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

桂心 六钱半,去皮  芍药甘草 各三钱半  干姜 炮  黄芩 各五钱

上剉散,每服二钱,枣一枚同煎,温服,略出汗。

白虎加人参汤

治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恶寒,大渴,大汗出,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石膏 二两  知母 五钱  甘草 二钱半  粳米 五勺  人参 五一分 

上剉散,每服三钱,水煎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玉露散

凉心经,解诸热,口燥咽干,烦渴躁啼,小便不利。

寒水石 石膏 各二两,水飞  甘草 三钱

上为末,每服五分,麦门冬汤下。加辰砂、金箔,名桃红散,亦治急惊;入栀子,名金莲散;加滑石五钱,名玉真散;汤氏方治小儿秋夏伏暑,多有热,吐黄涎,头温,五心热,小便赤少;或干呕无物,先服香茹散,又宜服此方,生姜汁和白汤调下。

四逆汤

治阴证伤寒,自利不渴,呕吐,小便或涩或利,脉微欲绝,腹痛胀满,手足厥冷,吐利俱作,或咳或悸,内寒外热,四肢沉重,或汗出,身疼痛而恶寒者。

甘草 一两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

上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温服。

脱甲散

治伤寒体热,头目昏沉,不思饮食,夹惊夹食寒热,大小便闭涩,或赤白,烦躁作渴,冷汗妄流,夹积伤滞,膈满腹急,日夜大热,及治伤风伤暑,惊痫客忤,疳热并宜服。

柴胡 当归 龙胆草 茯苓 各三钱  人参 二钱  知母 三钱  甘草 川芎 各二钱

上剉散,每服二钱,连须葱根三枚,水一盏煎服。此方散热扶表救里,表虚令汗不妄行,里热令气不闭结,外即通关,内即开渠,通关流行经络,开渠不壅脏腑。热在表里之间,施无不可,积传惊痫之候,用攻必效。

理中汤  方见吐泻

大柴胡汤  方见痉痓

大承气汤  方见痉痓

羌活冲和汤

治太阳无汗,发热头疼,恶寒脊强,脉浮紧。又治非冬时天有暴寒中人,亦头痛,恶寒发热,通宜此汤治之。以代麻黄汤用,太阳经之神药也。

羌活 一钱半  防风 一钱  苍术 一钱  黄芩 一钱  白芷 一钱  甘草 一钱  生地黄 一钱  细辛 五分  川芎 五钱

上水一钟,煎六分,温服。

凡小儿饮食停滞中焦不化而发热者,必恶食也,或噫气作酸,或恶闻食臭,或欲吐不吐,或吐之不尽,或恶心,或气短痞闷,或胃口作疼,或心下痞满、按之则痛,此皆停食之候也,不可不辨。皆因乳哺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积滞中脘,外为风寒所搏。或因夜卧失盖,致头疼,面黄身热,目胞微肿,腹痛膨胀,足冷壮热,喜睡神昏,不思饮食。或呕或哕,口噫酸气,大便酸臭,此为陈积所伤也。若停食或感寒邪者,则左手人迎气口俱大,外证头疼,恶寒拘急,中脘痞闷,或吐或呕或痛者,以藿香正气散或人参养胃汤加木香、砂仁之类。若肉食不化,必加棠球子 [3] 末;面食不化者,加神曲、大麦芽;生冷肉食菜果之类不化者,必加草果、砂仁、枳实、青皮主之;如食在胃口上,未入于胃,乃可吐之,不吐则消导之,待食下胃,胃变化糟粕,外证已解,乃可下其食也,宜三物厚朴汤。热多者,大柴胡汤。如无外感,但只伤食者,以紫霜丸下之。凡治夹食伤寒,不可先攻其食,且先发散寒邪,次可消导之也。

小归命散

治婴孩小儿伤湿变蒸,伤寒潮热,惊热嗞牙,鼻流清涕,咳嗽,浑身温壮,咽喉有涎,及退惊热,坠涎安神,百病不生。

人参 去芦  白术 茯苓 去皮。各五钱  甘草 炙,三钱  辰砂 水飞,研,二钱  龙脑 少许  麝香 少许

上为极细末,用金银薄荷煎汤调化,食远服。

大归命散

治婴孩小儿伤食伤寒伤风,夹惊伤寒,惊潮虚热,面色红赤,鼻流清涕,浑身温壮,手足心热,气微粗喘,嗞牙,口气温热,似渴不渴,夜卧不安,或时呻吟,目白微红。

石膏 煅,五钱  白术 甘草 炙  麻黄 去节  川芎 各五钱  陈皮 去白,三钱半  荆芥穗 七钱五分  龙脑 少许  麝香 少许

上为极细末,用枣一个,去核煎汤,调化,食远服。

蜜导法

治小儿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屎出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上以蜜不拘多少,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糖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圆捻作铤 [4] 如指许,长一寸以上,当热时急作令两头尖,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