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
乙型肝炎
患者,男性,38岁,业务员。2009年10月15日初诊。诉肝区不舒,伴有胀痛,其他情况正常,西医确诊是乙型肝炎大三阳。按肝郁胆滞,湿热蕴结治疗。投以柴胡12g,当归10g,白芍12g,薄荷10g,生姜3g,甘草3g,白术12g,茯苓12g,苍术12g,陈皮10g,厚朴10g,黄柏10g,茵陈12g,虎杖12g,郁金12g,佛手12g,青皮12g。服药5剂后,自觉胁部不适好转,续原法随证加减,再服20余剂后,病证转为小三阳。
邓老师为了加强逍遥散的作用,往往随证加入其临床常用的配伍组合,以解决气、血、津液、神、肾精不同方面的问题。
针对气的常用配伍组合:①香附、郁金、佛手、厚朴、炒莱菔子,意在增其理气开郁之力;香附、郁金主要针对胸胁胀满,佛手、厚朴、炒莱菔子主要针对脘腹痞满。②牡丹皮、栀子,意在增其解郁散火之力,二药结合应用治疗肝郁化火作用突出。③夏枯草、连翘,意在增其清火散结之力。
针对血的常用配伍组合:①郁金、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兼有散郁热之功,用于气滞血瘀之证,鸡血藤、川芎亦可随证加入,三棱、莪术,行气活血力量较强,多用于破血散结。②生地黄或熟地黄,治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血虚加熟地黄,血虚而生内热者加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亦多随证加入,二药合用,同归肝、肾经,滋补肝肾。
针对津液的常用配伍组合:①车前子、薏苡仁:二者相须为用,共同治疗水湿内停之证。②半夏、陈皮:可增强理气化痰之功,用于气郁津聚为痰。海蛤壳、瓦楞子、白芥子、浙贝母有化痰散结之功,用于气机郁滞,痰浊壅阻而致的瘿瘰病、瘿气、结节肿块。③茵陈、虎杖:二者配伍清湿热、利胆气,用于湿热蕴结之证。
针对神志异常的常用配伍组合:①郁金、菖蒲,菖蒲、远志:菖蒲远志解郁醒脑、开心窍用于情志抑郁不解,痰瘀蒙蔽清窍、心窍,出现癫痫、神昏、失眠、胸腹胁肋、诸痛肢体麻木或不用。郁金、菖蒲,稍偏重于瘀;菖蒲、远志稍偏重于痰。②酸枣仁、柏子仁:增强养心安神之功,二药伍用,相得益彰,宁心安神,多用于失眠证治。合欢皮、夜交藤亦可随证加入。或随证加入安神散,即炒酸枣仁、合欢花、琥珀粉配制而成。
针对肾精的常用配伍组合:蜈蚣、菟丝子、沙苑子:以逍遥散疏泄、畅达肝气,帮助肾精的施泄,反应其生机活力,以蜈蚣通络,且能振奋阳气,菟丝子、沙苑子补益肾精,使疏泄正常、生机勃勃,用于治疗不孕、不育。
逍遥散的治疗范围很广,如内科: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痉挛、抑郁症、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妇科:月经不调、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眼科: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皮肤科:黄褐斑。[秦凯华,邓中甲,李达.邓中甲教授临床运用逍遥散经验举隅,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3):29-31]
胆管结石
高某,女性,71岁,退体教师。1993年9月17日初诊。主诉:胆囊手术切除后7年,右上腹隐痛1年。B超见肝内胆管结石。现症:右上腹隐痛,窜及胁背,口干苦,尿黄,纳差神疲,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滑。辨证立法:肝脾不和,湿热内蕴。治宜清利肝胆湿热,健脾养血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味。处方:柴胡10g,薄荷10g(后下),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茵陈15g,金钱草30g,海金沙10g(包),菖蒲10g,郁金10g,川楝子10g,泽兰叶1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经过:连服上方30余剂,诸证消失。1994年3月24日复查B超,肝内胆管未见结石影,患者非常高兴。然口干思饮,舌边红,脉弦滑。守方去海金沙、菖蒲、郁金,加天花粉20g,五味子10g。再服15剂,以资巩固。(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月经过多
于某,女,36岁。2008年8月初诊。月经量多半年。B超检查提示盆腔无器质性病变,排除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患。曾服用云南白药、宫血宁、安络血、维生素K3等药治疗疗效欠佳。正值月经期第5天,仍然量多、色深红质黏稠、有血块,小腹胀痛,面红烦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诊为月经过多,证属血热型,用加味逍遥散加味。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2g,薄荷9g,甘草9g,龙骨18g,煅牡蛎18g,乌贼骨18g,地榆18g,珍珠母18g,牡丹皮12g,炒栀子15g,茜草15g。服3剂后症状好转,经量减少,于第8天经净。后于月经周期第14天又续服3剂,持续调理4个月经周期,诸症消失,月经量、色、质均正常。[孙显祥.加味逍遥散加味治疗月经过多3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