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0-2011):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研究设计

Stockhammer(2008)建立了一个总需求模型以研究劳动收入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该模型中,总需求(Y)是消费(C)、投资(I)、净出口(NX)和政府支出(G)的总和,而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是收入(Y)、劳动收入比重(Ls)和其他控制变量(z)的函数,其中z与收入和劳动收入比重无关;此外政府支出仅仅被视为收入Y的函数。总需求模型可用下式表示:

大多数宏观经济模型都不考虑国民收入分配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只考虑净出口会受到劳动成本的影响,因此上述模型在∂C/∂Ls和∂I/∂Ls等于0的情况下将退化为标准的凯恩斯模型。通过对(1)式作变换,我们就可以得出劳动收入比重影响经济增长的关系式,并将其用于中国的数据。首先我们对(1)式求微分,可以得到下式:

其中

(2)式中的是一个标准的乘数,在稳定状态下为正数。的正负取决于h2,即消费、投资、净出口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微分和。若,则劳动收入比重提高对总需求产生正效应,反之若,则劳动收入比重对总需求产生负效应。

我们需要计算的是劳动收入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2)式仅仅揭示了劳动收入比重与总需求的关系,所以还不够。我们真正需要计算的是(3)式:

也就是劳动收入比重对经济增长率(dY/Y)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将(2)式等式右边的分子也除以Y,即变成(3)式。要计算出精确的,需要分别计算出。根据h2的定义,我们可将变换为。这里我们将∂NX/∂Ls排除在外,也就是只考虑封闭经济下的情形。原因Stockhammer, Onaran和Ederer(2007)已经证明,即劳动收入比重对净出口的影响取决于贸易伙伴国的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动程度,这个因素是我国政府的政策不能控制的,而且该数据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得到,因此本报告主要关注劳动收入比重提高对内需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可以通过分别计算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弹性并加总而得出。

下面我们需要讨论如何估计的两个分项,即。首先我们来看劳动收入比重对消费率的影响。在不考虑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的前提下,我们将初次分配的国民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W)和财产性收入(R),两者边际消费倾向的差额就是收入分配对国民总消费率的净影响;然后我们借鉴Stockhammer(2007, 2008)的做法,用劳动收入比重作为收入分配的代理变量,这样∂C/∂W和∂C/∂R的差额就可以被看作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总消费率的净影响。而∂C/∂W和∂C/∂R又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求出:

其中eCWeCR分别为消费的劳动收入弹性和资本收入弹性。从(4)式中可以看出,只要通过计量分析求出了这两个弹性值,就可以将二者相减得到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总消费率的净影响

下面我们再看劳动收入比重对投资率的影响。在标准的经济模型中,投资常被表示为产出、利率或其他资本成本等变量的函数。为考察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投资率的影响,我们将资本收入(即财产性收入R)纳入解释变量。如果国民收入Y保持不变,则资本收入对投资的边际影响(∂I/∂R)可以代表收入再分配对投资的影响,具体地说,如果∂I/∂R>0,则意味着。假如我们将投资函数设为Y=fY, R),则若Y不变,对Y=fY, R)求微分可得。而∂I/∂R可由下式求出:

其中eIR是投资的资本收入弹性,显然,只要求出了eIR,就可以求出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总投资率的净影响-

因此,我们的研究路线是:第一步,通过计量分析求出eCWeCReIR;第二步,求出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总消费量和总投资率的净影响;第三步,计算出;第四步,计算出劳动收入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最后,得出居民收入倍增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

本报告涉及的变量主要包括劳动收入比重、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收入(劳动者报酬)、财产性收入、总消费、总投资等指标。《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资金流量表提供了按收入法核算的GDP,分为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部分。本报告用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来衡量劳动收入比重Ls。国内生产总值(Y)、总投资(I)、劳动者工资性收入(W)和财产性收入(R)均用GDP平减指数进行了平减。对于居民消费(C),用1992年为100的消费价格指数将名义居民消费调整为实际居民消费。本报告使用样本为1992—2007年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和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