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Necessary Evil
“为什么会出版与机经沾边儿的书籍?”
开篇明义:其实我并不中意机经。
“机经”这个说法,最早可能源于机考GRE的年代——在那个时期,多次考试的考题是有可能完全重复的(一般以“自然月”为周期)。常出现的情形是:月末参加考试的考生遇到的试题居然与月初的试题完全一致。所以,尽管我们在参加这些标准化考试之前都需先“签字画押”(签订保密协议,同意绝不将试题内容透露给任何第三方),但仍有“热心”的考生愿意在网络上回顾、分享自己考过的试题,这就给后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创造了提前熟悉某些将要考到的真实考题的机会。
与之类似,机经在新托福(iBT)考试出现后,也逐步流行了起来,因为自从托福将纸笔考试(PBT)改革成计算机考试之后,也出现了重复出题的现象(尽管它并不是以自然月为周期的,但终归是重复了很多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陈睿老师的说法,科班出身的理工科专业人才使用STATA或SPSS等统计软件来“处理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还是不可小觑的。于是考生总能看到诸多预测机经,也总能听到我们的预测机经命中的消息。这看上去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事实上,若考生有缘读到这篇序,我最想对大家说的一句话却是:“机经可能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有用。”
尽管我们制作的“机经材料”经常命中考题,但我时常在各类讲座中宣传“机经无用论”。因为在一个真正经过了精心设计、目的是考查考生语言能力的测试中,出题者并不是那么在意考生是否已经提前了解部分试题。
请允许我以写作为例来进行阐述。其实提前知道作文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写作成绩。回想2005年以前的老托福时代,作文题目甚至是在考试前就已经告知考生了的——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考前将题库里面的185个作文题目全都看一遍。大家不要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公布题库的行为在标准化考试中十分普遍,GRE考试中的写作部分(无论是Issue还是Argue题)也是提前公布题库的。
为何出题机构敢如此“嚣张”呢?因为这类考试是考查写作(语言)能力(而不是考查知识的丰富程度)的考试,所公布的题库也并不是附有标准答案的问答题,所以即便提前告知题目,也并不能帮助写作能力糟糕的考生写出扎实、流畅乃至优美的文章来。
更进一步地说,即便有些考生根据预测机经,在考前顺利将出题范围限定在20个话题以内,甚至再夸张一点,花时间把这些题目逐一写一遍,那么考试的时候也无非是把已有的水平再重复发挥一次而已,最后该得多少分,还是多少分,不会变(即使根据这些预测题目把文章都写一遍,而且还都修订打磨成范文一般的美文,或者干脆考前去背诵大量的范文,往往也还是低分)。
有些考生会不服气:“难道是我背诵的范文本身写得不够好吗?”
事实往往并非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考生在考场上复述或者模仿范文时,能用2/3的篇幅准确地把范文中的精妙句子写出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剩下的1/3才是自身真实水平的体现。大家想想,当评卷老师看到这样一篇奇怪的文章时,结果会怎样?2/3异常精妙的内容以及1/3掺杂其中的傻头傻脑的句子,同一篇文章中居然出现如此明显的水平差异,评卷老师当然很容易就能判定孰真孰假,最终的分数可想而知(事实上,我并不反对研读范文,不然我也不会出版两本范文书。但显然,简单的背诵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些时候我再与大家讨论如何正确研读范文的问题)。
既然写作如此,我想在口语方面也容易得出类似的结论:与写作一样,口语并非考查知识的丰富程度,而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对于阅读和听力两个部分,如果大家仔细看过各种版本的机经,就会发现考生回顾的考题内容大都缺乏细节,而在这两个科目中被考查得最多的正是细节。
这时候有考生会问:“我的天啊!难道机经真的就这样一无是处吗?那你们为什么还要费心制作机经呢?”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机经的真正意义:
其一,对于中等水平的考生来说,提前通读可能考到的预测机经能帮助自己克服知识储备上的不丰富,使自己在考试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当考生已经通过机经了解到文章大意后,在考阅读和听力部分时,就能够将精力放在更有可能出题的细节上;而在写作和口语部分,则能够将精力放在斟酌字词句以及谋篇布局上,而不至于再花时间去想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说什么话题。
显然,随着考生复习程度的加深,以上这一点的意义将会逐步淡化。任何一位经过良好训练的考生,都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了解一篇阅读文章或听力文本的大意(而不再单纯地依赖机经提供的那些不太准确的概述);而针对口语与写作试题,考生也能在一系列正规练习之后,掌握严密而有效的内容扩展模式(因为经过训练,构造内容的过程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内化为考生的一项能力)。
与此相反的是,对考试越是不熟悉的考生(比如在考前一个月才刚刚了解了一些托福考试的细则),或者现阶段水平还比较低的考生(模考总分低于80分),的确都应该利用预测机经,提前熟知考题。
其二,机经事实上是一个纯粹的习题库。这些曾经在真实考试中出现过的试题最能代表托福考试的风格。特别是对于写作和口语这两部分,机经能帮助我们了解怎样的题目类型是ETS最喜欢考查的,对此我们又应当如何回答;而在阅读和听力部分,机经则能为我们提供背景知识,指明复习方向。若是我发现阅读机经中出现了一篇关于天文学的文章,并且自认为对此不太熟悉,那么我就会额外把天文类的相应单词都好好地背诵一下,提前做准备,以防考试的时候干瞪眼。显然,从这个角度来说,机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克服自己的盲点。
其三,无论承认与否,机经对于考生心理上的安抚作用极为巨大。别人都看机经,我也看,这样才会心安。安慰剂是有一定作用的,所以即便仅仅是为了追求心安而翻阅机经,其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事实上,我觉得心理安慰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自己都想开一个专栏,负责回答考生提出的出国考试准备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我的电子邮箱是liuwenyong@lasedu.com。没错,我在模仿我的大爱连岳老师)。
其实,我用“Necessary Evil”作为这篇序言的标题,也算是为制作机经的我们和阅读机经的你们开脱,毕竟这并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放在这里或许会很合适,无论我们是否承认:
Evil draws men together.(正是邪恶的想法将人聚于一处。)
乐闻携尔熬夜团团支书
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