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人情为可悦也”
儒家重视做人,重视做人的实实在在、诚诚恳恳和堂堂正正,要求不苟且、不虚浮、不敷衍了事。说实在的,做人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性自命出》这样说: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
情是真实情况,和“伪”相对。对于人来说,情就是真,就是真诚。只有真诚,才是“可悦”的,才是值得赞赏的。如果一个人能真诚,那么他的行为动机就会纯正,即使要做一件事情而没有做好,人们也不会嫌弃。否则,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动机不真诚、不纯正而另有企图,那么,即使他付出得再多,也一点都不高贵。此外,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真诚的,即使由于其他原因而没有去做,那也是值得人们信赖的。所以,对于上面这一段话,笔者认为其中含有道德无待命令的意义,它是对孔子的“为仁由己”的继承,即做好事必须是出于人的内在善良愿望,而不是出于其他目的,否则就是“为仁由人”。到了后来的孟子那里,道德上的无待命令就是“由仁义行”,他重视独立人格,反对把道德工具化,道德本来就是人的本然性存在,所以,不能“行仁义”。因为“行仁义”已经把“仁义”工具化了,是带有其他目的去做“仁义”之事。
正是基于对诚实和信用的看重,基于对其价值和意义的阐发,《性自命出》继续说:
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而民恒,性善者也。未赏而民劝,含富者也。未刑而民畏,有心畏者也。贱而民贵之,有德者也。贫而民聚焉,有道者也。
一个人不言说,人们就信任他,乃是因为他有美好的心灵。百姓没有教化而有恒心,乃是因为其性之善良。未有赐赏而能劝勉进取,乃是因为其富有。未施刑法而有敬畏,乃是因为其有敬畏之心。即使低贱也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乃是因为其有德。即使贫穷人们也能聚集在他的身旁,乃是因为其有道义。这就是做人,是做人的原则,也是由性而行的结果。所以,《性由命出》接着说:
独处而乐,有内者也。恶之而不可非者,达于义者也。非之而不可恶者,笃于仁者也。
即使独处,也能自得其乐,因为他理解礼的意义(李零训为礼)。人们虽然厌恶他,但不会非议他,因为他能通达于义。虽然非议他,但不厌恶他,因为他笃厚于仁。
行之不过,知道者也。闻道反上,上交者也。闻道反下,下交者也。闻道反己,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众近从政,修身近至仁。
一个人的行为不会过分,乃是因为懂得道理。懂得道理与上交往,以事其君;与下交往,以利其民;反求于己,修身尽性。既能得到国君的认可,又能获得百姓的拥护。就外事而言,近之于从政;就修身来说,接近于仁者。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同志趣的人总是容易走到一块,而要使不同志向的人走在一起,那一定是利益的缘故。故《性自命出》说:
同方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交,以故者也]。同悦而交,以德者也。不同悦而交,以猷者也。
同类的人交往,是由于“道”(共同的理想)的原因;而不同类的人交往,则是出于其他原因的考虑。相互欣赏而进行交往,乃是因为他们有“德”;而相互并不欣赏却进行着交往,乃是因为另有图谋;“猷”是谋略、谋划的意思,这里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释之为图谋。就儒家来说,其重视的是人的品格塑造,重视“为仁由己”“由仁义行”,关心的是人的真诚,以及人的自由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