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脉胀与高血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高血压防控的进步与不足

一、进步

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对比1991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和2002全国营养调查数据,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由26.3%提高到了30.2%,治疗率由12.1%提高到24.7%,而控制率则由2.8%提高到6.1%。对于有上亿高血压患者的中国,这意味着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人数十年内增加了近3千万,血压控制达到目标水平的人数增加了6百万。在许多高血压防治研究社区的管理人群中,高血压控制率已达60%以上。同期高血压的最主要并发症脑卒中的死亡率也在我国部分城市中老年人口中以每年3%的速度平稳下降。
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边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脑卒中死亡率在农村地区已超过城市。目前我国约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也有约3千万没有治疗;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有75%血压没有达到目标水平。高血压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二、不足

(一)患病率不降反升
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科研、医疗、预防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医疗卫生行业也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度重视,各种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越建越多,尤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血压联盟已经建立了3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也经过多数次修订;各种降血压的药物多达上百种,但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却不降反升。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值得医学界深思的重大问题。
(二)中医药参与高血压防控不被重视
一直以来,中医药参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国家、各级政府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大多数人认为,中医药改善症状尚可,治疗高血压无效。所以,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属于“片面抗战”,而不是“全面抗战”。就连代表中国的“中国高血压联盟”也没有中医的一席之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也没有中医药的任何内容。中医药参与不足是否是高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值得思考。

三、高血压防治需要中医药

其实,中医药的重要特点有三个:一是“整体观念”,二是“治未病”思想,三是“辨证论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强大的优势。治未病思想强调未病先防,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善生活方式,去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方法。整体观念是把高血压病与饮食起居、工作运动、七情影响与身体体质相联系,决定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因而是治病求本的方法,对于高血压的治本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辨证论治则是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手段,可使每个高血压患者都能得到最恰当的治疗,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中医药的这些特色和优势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于高血压的中医药概念和理论内涵存在严重误区,因此,解决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和理论内涵问题,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提升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领域的价值,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