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丛书:中国电影改革开放与发展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谁是“第五代”

“第五代”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理论界对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批中国导演的统一称谓。这一当下已被广泛使用的名词在其产生之初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但无论学术界对于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导演、作品划分体系是否合理的讨论结果如何,“第五代”这一名词早已成为了国内外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中一个不可能被回避的词汇。

78班全体学生合影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定义,“第五代”实际上代表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新时期出现和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电影人’,具体指‘文革’之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北京电影学院招入的第一批学生,即1982届毕业生。他们是‘第五代’的主体。这一主体包括有:导演系的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军钊、张建亚、夏刚、李少红、胡玫、刘苗苗;摄影系的张艺谋、张会军、谢小晶、穆德远、顾长卫、肖风、侯咏、吕乐;美术系的何群、尹力;录音系的陶经;等等。此外,这一主体也包括一部分与这批电影学院毕业生同时期出现的,与他们有着相近艺术追求的导演们,如黄建新、周晓文、张泽鸣、孙周等。”陈婕.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这批人中的大多数年龄相仿,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文革”记忆、知青下乡经历等),有着同样的教育背景和理论素养(经过高考制度的选拔,在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或研修班接受专业培训,熟知苏联蒙太奇学派、巴赞纪实美学和欧洲艺术电影等),接触特殊的电影熏陶(大量接触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品等)。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同窗期间就已找到了共同的艺术志趣,形成了小规模的创作团队并分享和吸纳着各自艺术追求。倪震先生在其著作《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前史》(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中内容生动、资料翔实的记录是本书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基础。正因为此,将“第五代”看作一个创作群体来加以解读就具有了其内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样是这些趋同的文化特质,成为他们开辟一片具有现代电影特质作品的坚实基础。

“第五代”领军人物(左起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