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了不懂心理学的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行为心理:读懂他人背后隐藏的秘密

1.心口不一——点头就是YES,摇头就是NO吗?

全球的身体语言大师,在美国FBI工作了25年,并长期担任反间谍情报小组专家的乔·纳瓦罗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无论怎么掩饰,都会通过一些无意识的细微之处表现出来。只要能够掌握这些动作蕴含的意义,就能“读心”。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心理学”。

比如,一般来说,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点头就代表“是”,摇头就是代表“不”。但若从心理学的角度仔细分析,它们的意义并不止如此,具体到不同的地方和场合中,这两个动作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有时候,点头太频繁,还意味着“反对”。

快下班的时候,人事部范福伟拿着一叠文件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说道:“老板,您现在有时间吗?这是我刚整理的报表,向您汇报一下这个月公司的基本情况。”

老板原本正准备离开,现在却不好说“不”,就接过范福伟手上的报表点点头说:“好,你说说吧。”

“本月公司情况不太好,绩效比上个月少了将近一半。还有公司的打卡机也不太好用,我建议换一个指纹识别的……”

老板眼睛看着报表,并频繁地点头。范福伟看老板点头,心里更加高兴,喋喋不休地继续说:“行政文员又辞职了,结果导致还有一部分报表没完成。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再招一个文员。”

这时,老板却将报表递回来,并略带气愤地说:“报表整理完后再给我看,其他的事,下个月再说。”然后就走出了办公室。范福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为什么一直在点头的老板忽然生气了。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往往蕴藏着其内心活动的密码。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发现这些密码,就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探知其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情绪波动。比如,在美剧《Lie to Me》中,男主角就非常擅长通过分析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声音的变化和说出的话语来察觉真相。在港剧《读心神探》中,重案组高级督察姚学琛,同样能够透过别人细微的身体语言、表情或声线,看穿对方。

结合案例来看,点头并不一定就是同意,也可能是反对、不耐烦或漠不关心。根据场合的不同、对象的不同、交谈时机的不同,“点头”和“摇头”都各有不同的意义,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通常情况下,它们具体有哪几种意思呢?

第一,点头动作与说话内容不符,表示对方没有认真听我们说话。比如,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对方的眼睛却看着其他的东西,等我们说完后,对方没有任何回应,过了一会儿才慌忙点头,并说“好”,这就意味着,对方根本没有认真听我们说话。

因此,从这里来看,我们在社交场合中与人交谈时,要尤其注意这一点,不要眼神飘忽或注意力不集中,这很容易让对方觉得我们没听他说话,是不尊重他。

第二,频繁地点头,表示对方不耐烦。在两个人的谈话中,如果有一个人在对方说一句话、阐述一个观点时,频繁地点头。那么,很可能就意味着,他不赞成这个人的观点,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用不断点头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耐烦。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倘若发现对方频繁点头,仿佛不经大脑思考,那么,我们有必要缩短自己的讲话。反过来,我们在点头表示同意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频率过高,以免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在敷衍他,是在逗他玩。

第三,幅度小、频率低的摇头,是在暗示我们继续说下去。如果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对方有这种动作,千万不要觉得对方是在表达否定的态度。相反,这是对方在暗示我们继续说下去,而他并没有插话的打算。也就是说,对方对我们之前的观点或想法,至少抱有一定的兴趣,能继续听下去。此刻,我们就应该打铁趁热,把我们的观点抛出来。

第四,摇头晃脑,表示得意。有些人在得意时,会下意识的摇头晃脑。比如当我们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时,心里得意于自己的好运,就会一边吃一边不断地摇头晃脑说:“嗯,真不错,真是美味!”。与人交往时,如果对方露出这种表现,意味着我们可以趁机和对方拉近关系,对方在心情大好的情况下,很可能不会计较太多,从而接受我们。

第五,口头上赞扬却时不时摇头,表明对方并不看好我们。一个人口头上大力赞扬我们,说着“你的想法非常好”、“我一定会考虑你”、“我们会合作得很愉快”这样的话,却时不时地摇头。这些动作往往意味着对方的心里并不看好我们,他们摇头的动作就是内心消极态度的明显体现。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留点神。

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我们无意识中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点头”和“摇头”。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很多人会明确地点头或摇头,但很多时候,这是不自觉的附属行为。不管对方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只要我们留心,这些动作都能传递给我们很多信息,我们完全可以从他们点头和摇头的动作中探知他们的真实想法,进而有针对性地与之交流。

2.搓手不一定是因为天冷

生活中,搓手是一种很常见的动作。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几乎所有人都会搓手,借此让自己的手暖和起来。但很多时候,人们搓手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天冷。

有一次,公司决定在国庆期间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旅游地点是由大家投票决定的。由于秦川在大学学的是导游专业,并有很多同学都在旅行社任职,所以只要他能接下这件事,就能拿到一些较低的价格,并且有所保障。于是他自告奋勇,要安排这件事。

当时他走到老板的办公室后,他一边快速地摩擦手掌,一边笑眯眯地对老板说:“老板,这个任务让我去做吧,我有很多同学在旅行社工作,一定给您把事情办好了。”

老板看着他不断搓手的动作,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就对秦川说:“好啊,交给你去办,办不好的话,大家出去玩儿,你就值班吧。”

“您放心吧,我一定办好,包您满意。”秦川听到老板的话后,兴奋地说。果然,最后国庆期间的旅游安排,秦川安排得井井有条,老板满意极了。

心理学家费德曼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搓手掌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密码,其中的含义,表示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抱有期待,并且这种期待是包含着自信的。此外,这个动作还代表着紧张和不安,比如当人们在考试、第一次表演等情况下,就会出现这种心理。

仔细留心我们身边,就会发现,当孩子在冲我们喜笑颜开的同时,还会不经意地搓搓小手掌,其实他们是想问我们要东西了;再比如,当一名销售员卖出一笔大单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搓手掌;还有人在下注、掷骰子、等待运动员出场时,依然会搓手。

可见,“搓手掌”是一个人内心波动的无意识外在表现。在不同的场合,它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或许是急切、或许是悠然,也有可能是对方心里正在想着对我们不利的事。那么具体来说,在我们常见的“搓手”场景中,它们各自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表示心里有些紧张,情绪不稳定。比如,当一个人处于怀疑,或一种巨大的压力状态下时,他通常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搓手。尤其是在形式严峻的时候,搓手的动作也会随之增大。因为对当前的事情有一种不自信、没把握的心态,所以用搓手的动作来表示他内心的苦恼、烦躁、焦虑之感,并试图通过这个动作来缓解自己的不安和紧张。

一般情况下,像那些心浮气躁、缺乏战场经验的人,大多都会做出这种动作。就像那些初次登台演讲的人,他们因为正在面临考验、承受压力,从而会变得不知所措,就会做出搓手掌的动作,用来缓解自己心中的紧张。

因此,与人相处时,如果发现对方搓手的频率很快,而且眼神游移,那么我们就要小心一些了,有可能对方处于某种困扰状态,也可能对方正在算计我们。我们不妨先关心对方是否有什么难处,再决定是否予以援手,或者借此探查对方对我们有无恶意。

第二,表示期待。当我们与客户见面,讨论即将到来的商品促销细节,在双方讨论接近尾声时,如果发现客户突然放松,姿态随意,双手不停搓动,速度不快不慢。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在用身体的语言告诉我们:他对这次合作很满意,期待收获好结果。

再比如,牌桌上,如果一个人不停地用手搓骰子,搓牌,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希望成为赢家。这样的人,一般很容易成为别人眼中的“小白”,属于很好骗的那种。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交易或商谈合作事宜的谈话中,如果一个人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急速搓动自己的手掌。往往是想告诉我们,他可以满足我们所期待的结果,迫切地希望与我们合作。其台词是:你还有什么条件,都说出来吧,我会考虑的。

比如我们打算买个房子,如果房地产经纪人听到我们描述后,可能就会急速地搓着手掌说:“我们这恰好有一处房产符合你的条件。”他的表现是希望我们能够满意这个结果。但如果对方是慢条斯理地搓着手,并对我们说,他有一处理想的房产,那我们就需要慎重考虑一下他的提议了,因为对方可能会占我们便宜,心里正冒坏水。

因此,许多推销人员都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当他们向潜在客户推销时,一定会使用急速的搓手动作,以免引起顾客的怀疑。相反地,如果是顾客搓着手掌,对推销员说:“让我看看你们能够提供些什么?”则表示这名顾客希望推销员有他需要的好东西。

从这个角度看,搓手掌的动作,也代表着一个人对事情的期待程度。如果对这件事极为热衷,那他搓手的频率就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态度。反之,则说明兴趣不大。

除此之外,当一个人犯了错误,为了表现自己内心的复杂,他也会做出“摩拳擦掌”的动作;再有,当一个人思考时,也会缓慢地搓手,同时伴随摸下巴的动作。

总之,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人们搓手所代表的含义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解读对方的心理时,还要注意我们所处的场合,如此才能知道对方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

3.手心即“人心”——双手一摊以示服从与妥协

手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手的配合。一个人若是没了手,那么很多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难如登天。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手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还是表达人的感情和情绪的一扇窗,能像眼睛那样,折射出我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经过近数十年来心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认为,人们手上的许多微动作,可以透露出人们真实的内心活动。比如,当一个人做出双手一摊的动作时,既是在表现自己的善意,也是在表示自己的服从与妥协。因此,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有人做出这一动作,就意味着对方是在表示:“我什么也没做过”,或者“我认错”、“好吧,你说得对”的意思。

马欣蓉的丈夫喜欢喝酒,为此,她常常与之发生矛盾。

有一天晚上,丈夫又一次喝酒到很晚才回家。

他一推门进来,马欣蓉就对着丈夫劈头盖脸地一顿说:“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喝酒,既然这么喜欢喝酒,这个家以后就别回来了。”

丈夫什么也没说,双手一摊,就灰溜溜地进了卧室。马欣蓉见状,以为丈夫是在推卸责任,还不愿意认错,顿时更加生气了。

第二天,气愤不已的马欣蓉找闺蜜诉苦:“我的命真是不好,遇到这样一个酒鬼。早知道,我肯定不会嫁给他。”

闺蜜听后,就耐心地问马欣蓉:“你责备他时,他有什么表现?”

“还有什么表现,他什么也没说,双手一摊,就灰溜溜地逃进卧室了。”

“双手一摊?”

“是啊,每次都这样,再没有别的动作了。”

听到这话,闺蜜笑了笑说:“这是你用的方法不对。他双手一摊,以手心示你,就是在向你表示妥协,明白自己知错的意思。如果你再步步紧逼,不是弄巧成拙吗?不妨试着不再责备他,也许情况就会改变。”马欣蓉听后,决定试一下。

后来,丈夫再去喝酒,马欣蓉也不再责骂他,反而一阵嘘寒问暖。果然,慢慢地,丈夫不仅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早了,也很少出去喝酒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之前的马欣蓉由于不懂丈夫心理的微妙活动,以至于误以为丈夫油盐不进,态度上很恶劣。但等到她明白了丈夫“摊手”的含义后,通过她的态度上的一些改变,逐渐扭转了丈夫对喝酒的态度,使得二人的婚姻重回幸福。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她“读”懂了丈夫心思的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相处,“读”懂对方的心理活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避免彼此的许多误会。而在这“读”心的过程中,手上的动作更是最为常见的读心渠道之一。生活中,我们的手部动作有很多,大多数时候,它们都被主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动作所表达的心理。

第一,双眼看着双手朝上的手心。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手心朝上,并且用眼睛看着手心时,表示对方可能在想着某件事情。这种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去打扰到对方。

第二,举起一只手并以手心示人。当一个人举起一只手,并以手心示人时,表示对方想要发言,或者是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其潜台词是“嘿,伙计,看这里”。

第三,隐藏手心或手心向下。隐藏手心或把手心向下,是一种权威性的代表,通俗一点来解释,其潜台词是“我不必和你解释,你只需要听我的就行”。

这是一种浓浓的“权威者”思想。因此,当有人向我们摆出手心朝下的动作时,我们立刻就能感觉到对方的控制欲。比如说,很多领导者都喜欢做出这个动作。

从生物本能的角度分析,手不会背叛我们的心,无论是作为我们心情的反应,还是对人与事物的情绪,都据实反映。哪怕我们刻意去规避、隐藏这些动作,在实际的相处过程中还是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因此,只要我们了解关于手的语言,就能相对准确地了解周围人的内心想法,从而为我们的人际交往乃至事业的成功提供帮助。

4.鼻子上的秘密——手触摸鼻子是鼻子痒吗?

摸鼻子,是生活中人们频繁出现的一个动作。从生理学上来讲,当人们在对花粉过敏或感冒时,会因为鼻子发痒而反复地摩擦鼻子。鼻子,也是相对较为敏感、神经末梢分布较密的器官之一。因此,哪怕是一点点的小变化,也能引起鼻子的激烈反应。

有了这一层生理特征,使得“鼻子”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反应我们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一枚“报时器”。比如,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对方摸鼻子的次数、动作和频率来探知对方此刻内心的真实想法。换言之,摸鼻子多数时候不只是“痒”。

有一次,张伟成一不小心把女友的游戏删除了,担心会惹怒女友。想来想去,他决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女友问自己就死活不承认,让她自己去瞎猜结果。

然而,当女友真正问到他的时候,他心里忍不住发虚,在说自己编的说辞时,总是不停地用手摸鼻子。女友一看,顿时狐疑地看着他,说:“你就骗我吧,难道你没发现,自己说谎的时候都喜欢摸鼻子吗。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你的小动作?”

张伟成一听,当即垮下脸来,苦笑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在行为心理学中,一个人如果总是忍不住用手摸鼻子,往往意味着他在撒谎。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在撒谎的时候,血压会上升,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送出刺痒的感觉。因此,人们只能通过频繁地摩擦鼻子来舒缓发痒的症状。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为了证实手摸鼻子的动作与说谎有关,曾经还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并用隐蔽的摄像机录下了现场的细节情况。最后,实验人员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计算人们在交谈中说谎的次数。统计结果显示,一个人竟然可以在短短的10分钟内说出3个谎言,而说谎过程中,最明显的动作就是用手去摸鼻子。

由此可见,当我们看到有人在与他人交流时,会不自觉地用手去触摸自己的鼻子,就要仔细考虑一下对方话语的真实度了。至少,我们要想到对方有撒谎的可能。

当然,有的人在说谎的时候也不一定会直接摸鼻子或捏鼻子,而是在鼻子上轻轻地蹭几下。因为这种动作的幅度比较小,所以一般不会被人们所察觉。

此外,用手摸鼻子的情况很多,有些时候,也不只是撒谎,还代表着其他的意思。比如李小龙习惯性地摸鼻子动作,这就是他的一种招牌动作,往往代表他对自己的自信,对对手的挑衅,以及对兴奋的反应。摸鼻子有很多含义,需要根据事实具体分析。

首先,手摸鼻子还可以代表紧张。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过分紧张时,同样会产生心跳加快的现象,让体内释放出大量荷尔蒙和儿茶酚胺,鼻子就会变得痒痒的,于是人们会不自觉地触摸鼻子。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人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往往会做一些无意识的动作来掩饰自己,而摸鼻子就是我们最常用的一个动作。

这种时候,并不一定表示对方心里有鬼或者蓄意撒谎。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隐瞒一些事情、害怕别人不信任他们。又或者是因为对方是在准备一个意外的惊喜,但因为太过紧张而被我们察觉到了。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其次,手摸鼻子代表害羞。当一个人对某位异性有好感而又不知该如何表达时,他就可能会通过摸鼻子来害羞地表达自己的爱意。这类人一般比较朴实、不善于表达自己,与这类人相处,我们一定要明白他们这些“小动作”背后的含义,弄明白他们的想法。

再次,手摸鼻子代表自我感觉良好。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手摸鼻子,因此,他们在做出这一动作时,一般就是在表达:“看吧,我比你想象的要出色。”

最后,手摸鼻子还意味着谦虚。不断用手摸鼻子的人还可能是一些谦虚的人,他们通过摸鼻子的动作掩住自己的嘴,意思是:让别人不要为此记挂,以减少别人的心理负担。一般这种时候,都会伴有一句“这只是小事,无需报答”这类语言。

总之,当一个人摸鼻子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过敏或感冒,往往能表露出这个人的真实情绪,我们便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紧张、害羞或者隐瞒等。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伤害。

5.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别被对方坚定的眼神骗了

生活中,我们常说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能发现一个人美好的心灵。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我们可以从眼睛来探知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波动。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目光清正内心就清正,目光邪厉,其内心就不太善良。

殊不知,随着人们对“眼睛即心灵窗口”的认识越来越普遍,眼睛也成了一个人最佳的隐藏自己想法或欺骗他人的武器。比如,当一个人用坚定的目光紧盯着我们看时,他所表达的含义也许并不是诚恳,而可能是因为他正在说谎。当对方用充满“爱意”的目光看我们时,也许他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着如何“欺骗”我们。

王青雪是一家公司的行政文员,她做事勤奋,并且能力出众,因此深得老板的赏识,和同事也相处得很好。但突然有一天,王青雪却发现同事们看她的眼神变了。在上洗手间的时候,她还听到有人说她是小三、不要脸的狐媚子等。

这些话让王青雪有些不知所措,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找到和自己最要好的同事张敏,询问具体情况。对方偷偷地告诉她:“昨天下班的时候,前台的李潇潇和几个同事说,老板这个月给你多发了1000多块钱的奖金,真不知道你和老板是什么关系。”

王青雪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自己本分做事,得到老板赏识,怎么就不清白了?于是,她立刻把李潇潇叫过来质问:“是你和同事说了乱七八糟的话污蔑我是不是?”

对方却不温不火地看着她说:“你看着我的眼睛,我绝对没说过这样的话,到底是谁告诉你的,你要不信就把她找来和我对质。”

看着李潇潇坚定的眼神,王青雪心里开始犹疑,难不成真的不是她说的?但老板这个月多给自己发奖金的事情只有张敏和她知道,而张敏决不会做这种事。

这样想着,王青雪又坚定起来,“对质就对质,我这就去把人叫来。”话一出口,就发现李潇潇突然变得惊慌起来。

人的普遍心理,最容易被骗子和坏人利用。因此,当别人说“请盯着我的眼睛”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分析其眼神的含义,不要单纯地相信。

老话说:“说谎者从不看你的眼睛。”诚然,这话很有道理。但遗憾的是,骗子和坏人也认为它有道理,所以他们懂得有针对性地隐藏自己,甚至反过来利用这一点。就像高明的说谎者,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加倍专注地盯着我们的眼睛,避免自己的谎言被识破。所以说,那些经常说“请盯着我的眼睛”的人,并不一定是在表示自己的真诚。

对此,心理学家专门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群志愿者分成两组,让他们面对面坐着,然后让其中一组向另一组说谎。而心理学家则通过提前在隐秘处安装好的摄像头,来观察说谎者的眼睛。结果却出人意料:有70%的说谎者都会坚定地盯着对方的眼睛。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说“请盯着我的眼睛”的人,其实正是利用这一点来为自己开脱。对于很多本身就有嫌疑的人而言,他们越是这么说,反而就越证明了他们的可疑之处。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一个人的眼神,不要被对方坚定的目光所骗。

从实际生活来看,对那些擅长说谎的人来说,他们知道游移的目光很可能会泄露自己内心的秘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诚实”,他们会用坚定的目光盯着我们,这时我们需要格外警惕。当然,大多数时候,坚定的目光还是比较可信的,一般心中有鬼的人,也很难真正做到目光坚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使他们现出原形。

此外,坚定的目光,也不全然表示“老实”、“我没说假话”,很多时候,它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它还具有传递“诚意”和下决定的意思。

关于“诚意”方面,大家一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盯着我们的眼睛看,其实对方是在传递诚意。比如我们在讲述一件事时,对方一直盯着我们的眼睛。这表示对方正在很认真地听我们说话,很乐意与我们相处,并准备真诚地与我们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遇到困难,但又不愿放弃的时候,他往往会露出坚定目光。这种时候,他的眼神就与是否说谎无关了,而是代表他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

总而言之,眼睛之所以能被我们称为“心灵的窗户”,就说明眼睛对于读取他人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只要用心观察这扇窗户,就一定能感知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但是,坏人多数时候都比我们更加了解这一点,所以我们需要“活学活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单纯地被“理论”所骗,进而轻易被坏人抓住弱点加以利用。

6.名片上的秘密——到处给名片的人

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交换名片,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表明自己身份的手段。职场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动不动就喜欢派发名片,而派发的对象,既不是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也不是打算深交的人,仅仅只是偶然说过两句话的人。比如旅途中搭讪的路人、饭店里恰好比邻而坐的人、宾馆中的前台招待等等。

对于这些人来说,派发自己的名片,似乎成为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这种人一般评价他人的时候,所运用的标准往往是对方的学历和职业。他们自己的名片上就常常堆砌着很多让人赞叹、羡慕的头衔。

其实,这就是一种较强的自我表现形式。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如何优秀的人,取得了什么成就。他们有野心、喜欢自抬身价,并且常常梦想着一夜暴富,但在交往中又经常会出现言行不一的地方。

有一次,陈云杰从学校回家,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跟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人,两人因为一部电视剧,聊了很久。说到激动的地方,对方一个劲儿给他塞自己的名片。

陈云杰本来心想:自己只是个学生,跟对方又没有什么深入交往的机会和想法,收下对方的名片没有一点儿意义,就想拒绝。但对方一再坚持,他出于交际礼貌,还是无奈地接过了名片。拿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某某公司经理”。陈云杰心里吃了一惊,暗道:这家伙挺厉害,这么年轻就当上了经理了。对方似乎看出他的吃惊,有些得意。

接下来,只见对方不停地炫耀自己是多么能干,虽然没上大学,但凭借能力,比公司一些大学生更加得到老板的赏识,说得一旁的陈云杰很不舒服。并且,对方也不只给陈云杰发名片,而是到了见人就发的地步,还不停地说“以后有需要,可以联系我”。

这下子,陈云杰算是明白了,对方就是习惯向人们“推销”自己罢了。

给名片,本来是一种简单的交流方式,可以更快、更直观地让别人认识自己。但如果见人就发,难免会让人感到不适,会觉得你这个人充满了攻击性。

因此,当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名片需要掌握分寸。如果对方是业务上的伙伴,那我们给名片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仅仅是只擦肩而过、一面之缘,那么在我们还没有决定与对方深入交往时,最好不要轻易给出名片,以免让对方反感。

反过来说,如果在与人相处时,对方急切地想给我们名片,那我们也应该明白,对方这么做很可能是出于表现自己,我们不妨遂了对方的“心愿”,进而促进彼此关系。但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对方给我们名片就是打算和我们深入交往了,其实这只是他固有的一种习惯罢了,更深层次的交流还需慢慢培养。

此外,一个人名片上的内容和样式,也能表现出他的心理,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可以从这些细节入手,进而探知对方的心理活动。

第一,喜欢用粗大字体印名字的人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总是喜欢强调自己,以吸引他人的目光。这种人虽然有强烈的功利心,但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却会表现得比较平和、亲切,具有绅士风度。他们很擅长运用一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外表和内心经常会相当不一致。与他们相处,尤其是在与对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我们要小心谨慎。

第二,喜欢在名片上附加住址和电话的人有责任心。从心理学上讲,这种人大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因为他给大家都留下了可以随时找到他的方式。与此相反的是,许多人为了逃避自己工作上的麻烦,他们会拒绝告诉别人自家的地址和电话。

第三,喜欢在名片上印绰号和别名的人比较叛逆。这种人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叛逆心理,做事也经常无法与其他人合拍。其为人处世方面一般都比较小心谨慎,但有时也会显得有些神经质,常常会猜疑别人,也怀疑自己。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会缺乏足够的信心,总想妥协退让。与之相处,我们要多些鼓励和包容。

第四,喜欢用轻柔质感的材料制作名片的人温和。这种人不太容易与人发生争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尽力原谅对方。但他们的意志力比较弱,常常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失败和麻烦。与之相处,我们会感到舒适,但相应地,对方也需要我们的鼓励。

第五,同时持有两种完全不同名片的人精力充沛。这种人的精力往往非常充沛,同时还可能具备一定的实力,经常需要应付不同领域的人或事。他们的思维较一般人要开阔一些,眼光通常也比较长远。并且他们的创造力很突出,往往会有一些惊人之举。

总之,一张小小的名片中,其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种“阅读”对方名片的本领,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7.握手的秘密——探知对方内心的秘密

有着“读心高手”之称的霍茨·艾尔特说过:“当一个人的手和另一个人的手相互触碰的那一瞬间,就意味着一种交流的开始。这好比有一种电波在人和人的身体,乃至心灵上展开传输。一旦握手动作发生,这种电波就会瞬间在彼此间产生。而从这微弱的电波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别人的内心。”

因此,在心理学上,握手不但是一种礼仪,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只要我们用心去解读,就能感受到对方通过手掌传递的信息,探知对方的真实心理。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怡宁以4:0的比分轻松战胜朝鲜选手金香美,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一枚宝贵的金牌。赛后,张怡宁向记者透露,在比赛开始之前,她就已经知道自己肯定会赢。

记者问她: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张怡宁回答道:“赛前与对方握手时,我感觉她的手是冰凉的,这说明她很紧张。”

行为学家有过研究,手是衡量一个人情绪的标尺。除了身体原因,一般情况下,一双颤抖的手,背后往往隐藏着一颗恐惧、紧张不安的心;而在一双发热的手背后,则大多是一颗激动、躁动,想要大干一场的心;一双冰凉的手背后,自然就代表着一个人绝望的心了。

从这里来看,“大魔王”张怡宁能够事先通过与对手握手时,感知对方手掌的温度,进而得出自己将获胜的结论,也是符合科学逻辑的。从更深的层次来说,当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它所传递的,绝不仅仅是问候这么简单,更是一种投石问路的试探。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掌握“握手”的奥义,是我们与人和谐相处,及时了解对方心意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旦缺乏这种能力,很可能会让爱我们的人失望,让对我们有恶意的人得逞。比如,当一个人想通过握手打探我们的底细,或通过握手来向我们施加某种压力时,如果我们不知道其中奥秘,那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就很容易处于被动状态。

秦彦军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对于他这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让自己迅速成长,他决定钻研心理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学会了通过握手来探知对方的心理,从而抓住双方交流的主动权。

一次,秦彦军在和一个刚结识的合作伙伴握手时,感到对方握手的力气很大,像老虎钳子一样,把他的手夹的生疼。根据他之前所学,他知道这代表着,对方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这种人总是企图能够从力量上控制对方,一般不容许对方反驳,更不容别人背叛。所以,和这种人交往的时候,最好不要得罪他,否则,他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为了成功将这位合作伙伴拿下,秦彦军决定“以柔克刚”。因此,他在和对方交谈的时候,尽量避开对方的锋芒,也不去抢对方的话茬,无论对方说什么,他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积极的评价。正是因为谦恭温和的态度,让对方觉得满意,自然就没有怎么为难他,最后更是没怎么犹豫就和他签订了合作协议。

根据心理学家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握手的力量偏大,有种掰腕子的架势,那说明这个人在性格上是坦率乐观的,是一个坚强开朗的人。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做事风格偏向强势,有种“舍我其谁”的气势。而那种握手力量适中,好似“蜻蜓点水”的人,一般都比较善于交际,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非常谨慎多疑,难以完全信任他人。想要和这种人成为朋友,比前者更难。

还有一些人,与人握手的力量很轻,时间也非常短,显得有些敷衍了事。一般说来,这种情况是因为对方的情绪非常低沉,或者正在被别的事情困扰,导致没有心情应付社交。要不然就是对方对我们没有特别的好感,握手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礼节。与这种人交往,我们可以适当表现出我们对他的关心,最好做到“察言观色”,不过分纠缠对方。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握手的方式来看出对方的态度。比如,有些人握手时间很长,这表明他对我们很感兴趣,希望与我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以取得我们的好感。比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他曾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长达2分钟的握手,就带有这种含义。

有些人喜欢在握手的同时与我们交谈,这是因为对方很可能是个“自来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感到亲切。当然,也有可能是对方在试探或审视我们。

有些人在握手时,只用手指抓握我们的手,而不让我们触碰到他的掌心。这表示对方的性格非常敏感,不喜欢与人交往。一般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并不容易,可一旦成为朋友后,彼此就有可能成为知己。另外,在交际场合,男人与女人握手,通常就是如此。

还有一些人,他们在与我们握手时,喜欢抓紧我们的手并不断地摇动。这种人一般都非常乐观,并且对人生充满了希望。他们乐于助人,而积极热诚的待人态度更能给他们带来很好的人缘,进而让他们成为中心人物。与他们成为朋友,会让我们感到放松。

最后,有这样一些人,在我们伸出手之后,他们会表现得十分犹豫。这大多是反映出他们的性格十分内向,并且不善与人交际,平时沉默寡言,做事有些优柔寡断。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握手的学问,在某些关键时刻,这些学问会成为我们在社交中的一项秘密武器,它就像我们社交中的“先遣部队”一样,能够帮我们提前捕获信息,帮助我们在之后的交往中占据主动地位。

8.双手叉腰的暗语——是捍卫领地的“内心独白”

双手叉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动作。但实际上,它隐藏着人们很多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环境中代表的意义也不同。比如,乔·纳瓦罗在《FBI教你读心术》一书中认为,这是一种捍卫自己领地的动作。就像黑猩猩捶胸口一样,意思是说“嘿,伙计,离我远点儿”,或者“别跟我待在一起,这里是我的地盘儿”。而人类学家戴思蒙德·毛里斯则认为,它还是一种“拒绝拥抱的姿势”,同时也是一种非常自信、自立的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传统的把手叉在腰上,是一种准备就绪的强势动作。比如,篮球队员通过这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下一回合比赛的期待、短跑运动员在等待比赛开始时,也会做出双手叉腰的动作,这是一种强有力的领地宣言,意在宣告:我已经准备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在一些公众场合,如电影院、大会堂等地方,不小心占了别人位置时,有的人就会双手叉腰,说“抱歉,这是我的位置”。还有一些常年处在高位、或领导者地位的人,说话时也总是不自觉地双手叉腰。

双手叉腰,让实施者充满着微妙的攻击性气息,因此它也被称为成功者的姿势。一般情况下,男性会通过这个动作向女性表现他们的威严、自信和雄心勃勃的气势。

另外,它也有“强势”的含义。比如自然界中,小鸟为了让自己的躯干显得更强壮,会时不时地抖动羽毛;小猫小狗等动物也会为了显示强大,把身上的毛竖起来。而对于人类来说,自然是没有动物那般丰富的体毛,双手叉腰,就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生活中,当两个人进行理论或争吵时,其中一方如果做出叉腰的姿势,往往意味着他要发动或正在“进攻”,并且在气势上处于上风。相应地,他的对手正处于弱势。

从这一点来看,双手叉腰又具备了“自信、自强、自立”等特点。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双手叉腰。比如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有些人就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双手叉在腰间,有的人甚至在走路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双手叉腰。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自信和自立的表现。尤其是那种走路也习惯双手叉腰的人,一般都很自信、果敢。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就会非常有信心,他们的潜台词大多是:看我的吧。

当然,“双手叉腰”还有其他很多含义,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要想准确辨别对方的真正心思,还需要辨别他们的面部表情,以及各种实际情况。比如,对方如果是在紧扣衣服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动作,那很可能意味着他正处于沮丧时期,对自己有些失望和怀疑;但如果对方是在外衣敞开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动作,那多半代表了他挑衅的意味;如果一个人在双手叉腰的同时,还紧握着双拳,那就表示对方正处于暴怒状态,具有攻击性。

另外,当一个人在完成某件任务后,下意识地叉腰,那么这个动作就成了代表胜利的姿势。不过,会以叉腰来宣示胜利的人,虽然工作效率较高,但性格大多都比较急躁,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忽视细节,导致最后无法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此外,这个动作还是拒绝对方的表现。在社交场合,如果一个人想把他人排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他很可能就会做出双手叉腰的动作。潜台词是:我不想和你说话。

最后,除了男性,女性有时也会叉腰,虽然她们做这个动作的频率比男性少,其中的意义也与男性不同。但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工作中,当一个女性做出这一动作时,就表示她能驾驭一切,这是一种极度“女强人”的姿态,这样的女人往往性格上要强。

女性还有一种“特殊”的叉腰动作:反手叉腰,拇指在前。这个动作,往往意味着她们好奇和担心的心理爆发。所以,当女性摆出这个姿势的时候,就表示她们正在判断当前的局势。当局势发展到令人担心的地步时,她们就会将自己的拇指转向外侧,以便让自己显得更具有控制力。而在这种时候,她们担心、不安的心理同样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总体来说,双手叉腰还是“强势”和“权威”的表现。因此,与人交往时,我们一定要慎用这类动作,以免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麻烦。但如果有人希望自己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能够显得更强势一些,那不妨选用这种姿势,让自己看上去更具有气势。

9.不经意的撇嘴——通常会暴露你的内心

撇嘴,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个动作。通常情况下,做这个动作意味着我们的情绪不高,心情不畅。也就是说,撇嘴是在表达一种负面情绪,每当人们感到悲伤、绝望、愤怒或者不屑、鄙夷的时候,他们脸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表情。

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视对方“撇嘴”的动作,进而被对方表面上的举动所欺骗。其实,很多时候对方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就蕴藏在像“撇嘴”这样微小的动作中。只有了解它们的含义,掌握它们的含义,我们才能够真正读懂对方在交谈时的真实情绪。

具体来说,撇嘴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以及多元的含义,它常常与人们的面部表情,语气声调相配合,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含义。日常交往中,其意义有以下几种:

第一,表示说谎。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除了会做出撇嘴的动作之外,他的眼睛还会不自觉地向上看,或者是专注地盯着对方的眼睛看,从而导致眼睛干燥,不停地眨眼。另外,说谎者会因为紧张而使自身血液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导致脸变红、鼻子变大。并且,说谎者还会下意识地摆弄手指,或重复问题。

有这样一个案例:

某公司财务部的孙才生是位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虽然看着年轻,做账却是一把好手。一天,他拿着一叠厚厚的文件去向老板汇报上个月的工作。当时老板正在忙,孙才生撇撇嘴,正好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就让他先坐。

孙才生坐下后,不由自主地开始翻手上的文件,老板又看了一眼,没有说话,继续忙自己的。大概十几分钟后,老板才招呼孙才生把文件拿过去。

老板翻了翻文件,看着他问:“上个月进账多少?”

孙才生又撇了下嘴角,坐直身体说:“130万。”

老板又接着问:“那上个月支出多少?”

孙才生看着老板的眼睛,大声说:“116万。”

听到孙才生的回答,老板用平静地说:“嗯,不错,继续努力。”

于是,孙才生便喜滋滋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谁知,第二天在上班时,他却接到了人力资源部的辞退通知。

他准备和老板讨个说法,却被老板的助理拦了下来,并告诉他:“你真是不知趣,老板早就怀疑你的账目有问题,一直在暗中调查你,现在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孙才生一听,震惊了。

所以,当我们发现有人的撇嘴时,一定要注意一下他还有没有其他小动作。如果他的面部表情十分怪异,举止间也有些不自然、不顺畅,那就说明他很可能在说谎。

第二,撇嘴表示“不屑”。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心里对一件事物或某个人很不屑时,就会不自觉地撇嘴,而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太美好,会让人觉得我们是在轻视他。

某大学曾做过一个关于“你是否能接受自己的男友或女友是胖子”的调查。其中,有人直言不能接受,有的人则礼貌地表示可以考虑。有个男生很典型,当调查者在问到他这个问题时,他微微撇撇嘴,说不介意,并露出微笑的表情。很多人都被他脸上的笑容骗了,觉得这是个有内涵的男生,而不是“外貌协会”成员。事实上,他撇嘴的动作,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屑和鄙夷,代表他很看不起胖子,又怎么可能找一个胖姑娘当女朋友呢?

莫斯科也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当地著名的古姆百货商场中有一个专营外贸服装的柜台,因为平时生意红火,老板决定招聘一名临时促销员来分担销售任务。经过面试和考虑后,老板让一名20几岁的女孩到柜台上班。女孩不仅长相甜美,还能说会道,第一天上班就做出了不错的业绩。

但到了第二天,女孩却意外的只卖出了一件小夹克。老板觉得奇怪,就开始留意女孩的表现。他发现,女孩总是在不停地的撇嘴,而每当她撇嘴的动作被顾客看到后,顾客就会在店里随意看一圈,然后空着两手出去。

老板就问这个女孩:“你为什么要做出一副对客人不屑一顾的表情?”女孩儿大惊,连问老板,“您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并没有对谁不屑一顾啊。”经老板解释,女孩儿才明白过来,原来正是她撇嘴的动作,让顾客觉得自己被轻视了,所以都愤然离开了。

当然,有时候一个人撇嘴也可能是单纯的意外事故。比如有一次,一位男生吃火锅太心急,被烫了嘴,起了泡儿。使得他一连好几天在说话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撇嘴。为此,女友生气地制止他。他委屈地向女友辩解,女友哭笑不得,明白是自己误会了他。

从这里来看,可见并不是所有的撇嘴动作,都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绪,也有可能只是身体不舒服罢了。不过,这也告诉我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注意那些不良的习惯,尽量规避,以免给他人造成误解,给自己带来障碍。如果是因为身体受损而使自己需要做动作上的调整时,也最好直接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体状况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