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吃了不懂心理学的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面子心理:伤什么都不能伤人面子

1.高帽效应——送对方“一顶高帽”,为“面子”会帮你

从人的普遍心理来分析,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听好话,受表扬或被称赞。在儿童教育中,老师常常会对孩子予以热烈的、高度的期盼,比如“宝贝儿你最厉害了”、“你是最棒的”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孩子带“高帽子”,孩子受到这种刺激后,就会自发地鞭策、激励自己朝这个目标奋斗,努力使自己成为“最棒的”那一个。

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这种心理效应其实也是适用的。尤其是在销售领域,人们将这种心理称之为“高帽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能给对方先戴一顶“高帽子”,满足对方的优越感,那么对方往往会出于“面子”,帮我们一把。

古代有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由于表现不错,皇帝有意让他多历练历练,于是派他到外地去当官。临走之前,他去向自己的老师告别。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外地当官,你可要万分谨慎,那些地方可不像天子脚下这么太平,一个不注意,你可能就回不来了。记住了,千万要小心又小心才是。”

这人说:“老师您放心,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逢人就送他一顶,这样就不会和人产生矛盾了,没问题的。”

老师一听,眉毛一挑,瞪眼道:“胡说八道,我等读书人,学的是先贤圣道,讲究直率带人,岂可做这种有辱文风之事。给人戴高帽子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这人很委屈,连忙说道:“老师说的是,弟子受教了。只是,这天底下像老师您这样胸怀坦荡,又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并不多啊,对待他们,恐怕不能太直率了。”

老师一听,微微点头道:“你的担心却也不无道理。”

离开老师家后,这人回到家中,对妻子说:“唉,我的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已经只剩下九十九顶了。看来,世人都爱高帽子,连我的老师也不例外啊。”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当一个人被夸奖或恭维时,往往会非常开心,导致立场也随之变得不坚定,甚至被人改变立场。比如在购物的时候,服务人员多半会说“看您这气派,也不差这点儿钱不是嘛,就让小妹我吃口稀饭呗”。然后,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麻溜地不讲价。聪明的父母想让孩子办件事儿,通常会先说一句“我们这孩子,平时可乖了。”

马克·吐温在小说《羊皮手套》中就写了这样一段:主人公跟船上的“权贵”们一起去小百货商店买羊皮手套,结果店里的漂亮店员给他拿了一双他并不喜欢的手套,还不断夸赞说“像您这样的戴蓝色手套更好看”,“哟!我看您是戴惯了羊皮手套!不像有些人戴这手套总是笨手笨脚的”、“您的手真细巧”。总之,店员给主人公戴了不少高帽子。

有趣的是,主人公最后在试戴手套时,把手套撑爆了,店员说“不必付钱”,但他还是主动付钱了。因为他觉得,对方这么“看得起”自己,自己不能不识抬举。殊不知,整件事的责任,其实更多地在店员身上,明明知道尺寸不合适,却还是骗主人公,说这是最适合他的手套。结果最后质量出了问题,主人公反而觉得自己有错,主动付了钱。

在我们身边,像“主人公”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经不起别人刻意的夸赞,一顶高帽子下来,甚至于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忘了,沉浸在对方编织的美好之中。最后往往是轻易被对方说动,动摇自己的立场,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被人奉承、喜欢顺耳的话。有时候,我们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但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从这一点来说,喜欢被人戴“高帽子”,可以当成我们人类的一种弱点。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却可以抓住这一心理弱点,学会利用“高帽效应”,适时地送一些“高帽子”,为我们带来良好的人脉关系。

这种“戴高帽”的做法,与“阿谀奉承”有很大不同。就像吗啡一样,有人因它而染上毒瘾,甚至丧命,但医生却可以用它来缓解病人的痛苦。为人处世,通过给人戴“高帽”来解决彼此纷争,拉近彼此距离,消除隔阂,正是“医生处理吗啡”的手段。而在职场中,很多时候,给顾客“戴高帽”更是一种营销利器,有助于我们推广公司产品。

销售员李再安,就是这样说动一位客户向他买房的。他先是亲自拜访客户,然后送了对方一顶高帽子,“先生,看得出来,您家里的布局非常有品位,论到对房子的了解,我是万万比不上您的。不知道可否给我传授一些经验,您看,这是我中意的一些房子……”客户被他激起了自豪感,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向他谈起自己对房地产的一些看法。

最后,李再安几乎没怎么费力,客户自己就在他带去的一堆方案中,“发现”了中意的房子,并且顺利成交了。

虽然《孟子·公孙丑上》上说:“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认为人在被告知自己的缺点时,就会高兴,庆幸自己能得到提升。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圣人孟子那样拥有雅量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还是喜欢“高帽子”。因此,为人处世,我们不妨多多运用这一招。

2.伤疤效应——当着瘸子不说短话,当着秃子不谈头发

在心理学上,也有这样一种“伤疤效应”:当一个人心灵上的伤疤被人残酷揭开时,其产生的痛感,往往会让这个人难以忍受,进而暴怒甚至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比如,从小就有生理缺陷的人,一旦有人以此来嘲笑他,势必会引起他的激烈反击;又比如,一个个子矮小的人,被别人拿他的身高开玩笑,他也会感到很痛苦,进而做出报复行为。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矮子面前莫说短话,当着秃子不谈头发”。别人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家庭的不幸,又或者是事业上的遗憾、情感上的创伤,本来心里已经够痛苦的了,如果我们还去揭穿这层伤疤,就会让对方再度陷入痛苦中,连带着也会记恨上我们。

古代有一位君主,在发家之前,过得非常落魄,处处需要看他人脸色。有一次,在与一位大人物见面的时候,被对方手下一名将军嘲笑“嘴上没毛,没有大丈夫气概。”原来,这名君主在面相上有一大缺陷,那就是胡须稀少。这在那个时代,是被轻视的一种面相。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男人只有留长胡子才有气概,才是成熟,能成大事的表现。

可想而知,没有一把“美髯”,是这名心怀天下的君主最大的痛。但迫于双方地位的悬殊,这名君主忍了,讪讪地赔笑。但很快,不到一年,双方的情势逆转,这名君主有了自己的地盘,还建国了。就找了个借口,将曾经取笑他的那名将军给砍头了。

这名君主正是三国时期的刘备,而那名因为揭他人短处而被杀害的人,正是前益州牧刘璋手下的大将张裕。

在《韩非子·说难》篇中,有一段对龙的描述:龙生性柔顺,喜与人亲近,甚至可以将其当做坐骑。然,龙颚下长有一尺余长的逆鳞,一旦有人触及,必勃然大怒,伤人性命。其实,何止龙有逆鳞,人也有。人的“逆鳞”,就是我们的“伤疤”和短处。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受伤的经历,比如一不小心切菜切到手指,走路时不经意间刮伤了大腿。我们会发现,受过伤、流过血的地方,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会结出一层血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伤疤”。当伤疤被二度揭开的时候,它所带来的疼痛感,甚至超过我们受伤时所产生的疼痛。因此,揭伤疤是一种令人非常抗拒的行为。

揭别人伤疤这种行为,是最伤人、也最低级的打趣方式。刻意揭人伤疤,使对方重新体验痛苦,在对方看来,这就是一种精神上恶意的攻击。为了自保,对方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报复我们。如此一来,哪怕彼此曾是最要好的朋友,也会很快疏远。

也许有的人可能会说:“他明明就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不让别人说呢?虚伪。”诚然,我们可能说的是事实,对方的确存在某些缺点或不好的经历。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别人这样开诚布公地说我们自己的伤心事,在我们伤口上撒盐,我们又会怎么想呢?

面子是相互给的,尊重是彼此的。我们不喜欢别人揭自己的伤疤,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应该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去揭别人的伤疤。因此,在我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当面揭别人的伤疤,也不要故意拿对方的“短处”开玩笑。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超出控制的情况。比如在一次聚会上,本意是想通过拉家常活跃气氛,可由于心直口快,加上不了解对方的忌讳,以至于不小心揭到了别人的伤疤,伤害到对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第一,一定要谨言慎行,在我们开口之前就要尽量避开禁忌话题。比如,在同事、朋友之间的聚会上,我们最好不要聊感情史这一类的话题。毕竟,到了这个岁数的人,谁没有几段失败的情感经历,以这个作为谈资,最容易触碰到别人的伤感处。

第二,不拿身体上的生理缺陷说事儿。很多人言行无忌,说话不经过大脑,有时候在公众场合下就满嘴跑火车,比如什么“我真不明白,一个女的长成那样,还是女人么”;又比如“男人就要高,还不到一米七,这不是男人,是残废”……像这一类的话。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人提起,可能他们说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针对谁。但事实上,这些话太具杀伤力,以至于他们周围总有一两个人“无辜躺枪”,然后从此就不愿再和这种人相处。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巨大,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己有些不满。女孩嫌自己太胖;男孩嫌自己太矮;大叔嫌自己头发稀疏;阿姨嫌自己皮肤变差了……但凡是针对“身体”的一些不好的言论,即使我们心中没有恶意,但一旦说出口,也会让旁人难受,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对号入座”。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们最好不要说这些东西。

想必没有人愿意一见面就被人提起自己不愉快的事吧,拿别人的痛处开玩笑无疑是最不成熟的做法,甚至可以说这已经不是玩笑,而是取笑。任何时候,都不要仗着熟悉对方就随意揭人伤疤。也许你只是想要一个感性的答案,但这会让别人痛苦很久。与人交往,“尊重”为先,不揭别人的短处和伤疤,不让对方难堪,这才是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

3.反弹琵琶效应——指出对方的失误时,要给对方留面子

在敦煌壁画上有一副别致的图,图中描绘的是一名操琴者。与众不同的是,这名操琴者不是正弹琵琶,而是反弹琵琶。这一形象令人叹为观止,其效果远胜那些正弹琵琶的图。后来,有心理学家把该图的意义引入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了“反弹琵琶效应”。

所谓“反弹琵琶效应”,是批评心理学中的内容,指的是人们把原本要批评的过错,不给予直接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其长处,使犯错者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的现象。从实际例子来看,采用这种方式更能让犯错对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又能保全他们的面子,使他们自发地进行心理调整,乃至自我反省,进而痛改前非。

某中学有一位不听话的学生,名叫薛春华,平日里学习不努力,还经常翻墙逃学,跑去上网打游戏。虽经多次教育,但始终不知悔改。有一天,他翻墙进校时被学校老师发现,送到班里后,同学们议论纷纷。班主任了解到:原来是这名学生眼见快要迟到了,害怕被门口统计处抓住,影响班级荣誉,又怕耽误重要的课程,于是就想到翻墙进校。

想到这里,班主任就对全班同学说:“很不错,过去薛春华同学翻墙,是向外翻,是逃课去玩;但今天翻墙,他是向里翻,是为了学习,这中间有很大的进步。继续这样下去,我几乎可以预见,他会变成一个好学生。你们大家要努力了,小心被他追上。”

听到班主任的话,薛春华当时就愣在了那里,激动得泪流满面。他赶紧承认自己翻墙上学的错误,并下定决心改正。事实表明,他后来果真进步巨大,考上一所名校。

其实,从这个故事来看,薛春华同学迟到,按照校纪校规对他进行批评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但班主任却偏偏没有那么做,只是从迟到这一错误的行为中,抓住一个细小的翻墙变化,揭示薛春华不想迟到和为了班级荣誉的一颗火热之心,并肯定其行为动机是好的。这种一反常态的“反弹琵琶式”的批评艺术,让薛春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可见,比起正常的教育手段,批评模式,这种略显迂回的批评方式,无疑是更能打动人心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都存在一种追求对世界认识的一致性。比如,多数人都认为犯了错就该受惩罚,有功就该表扬。如果这种认识前后不一致、不连贯,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不和谐、不舒适感,也就是心理失衡或心理失调。

反弹琵琶效应带来的后果恰恰就是后者,他会让人产生认识上的矛盾关系,比如“犯错误反而受到表扬了”。因为不符合心理认知,为了克服这种心理失衡,犯错者就必然会作出心理调整。一是改变外来信息,即认为表扬者是虚假的;一是改变自己,认为自己的过错是主要的,应该受到批评,从而产生自责心理,萌生改过自新的想法,使自己的行为与表扬者的表场内容相一致,从而恢复心理平衡。反弹琵琶式的批评就产生了第二种改变的效果。

除此之外,“反弹琵琶效应”的成功,还在于第二点:对犯错者面子的保全。一般情况下,犯错者都会受到或是来自上级,或是来自父母长辈,乃至恋人朋友的严厉批评。这种严厉批评让犯错者处于自卑、挫折、戒心、恐惧和对立等消极情绪体验之中。一旦犯错者觉得自己无法忍受这些负面情绪时,他们往往会歇斯底里地破罐子破摔,或直接出言顶撞。

大多数时候,犯错者情绪被点爆的诱因,都是觉得自己的面子受损了,或是面子上过不去,进而引起情绪爆发。正如那句“江湖顺口溜”说的那样,在我们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里,“饭可以不吃,但面子不能不给”。保全自己的面子,几乎是我们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最看重的东西。因此,当我们在指出别人的失误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有的人没能意识到这一点,抓住别人的一点错误或失误就横加指责,完全不顾及对方的面子,得理不饶人,一个劲儿地指责对方,说教对方。结果,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说教不成,反而引发更剧烈的冲突”。既不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无助于对方改过自新,达到我们的预期。可以说,这种蛮横的“批评”是毫无意义的。

一位心理学家说:“牺牲别人去做一件有利自己的事,本不妥当,硬把这件事当作对别人的慷慨施与,就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而且,到头来必定是失败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别人做错了事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得太强势。人人都有逆反心理,太强势,只会让对方更加愤慨,如果对方是个不讲理的人,那么彼此间势必会让形势更加恶化。

聪明人往往采取迂回战术,委婉地指出对方的错误,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去改正。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我们的目的,点出对方的错误,又让对方保全了面子和声誉,不至于在旁人面前丢脸,这是真正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结果。运用“反弹琵琶”式的批评,常常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可以让我们很好地打动那些犯错的人。

4.南风效应——提建议时,先别否定对方原来的想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一起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冷风凛凛、冰寒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过得紧紧的。

南风见状,便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徐徐吹动,带来风和日丽,气温回暖。行人一看天气转暖,就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答案很明显,南风赢了。

这则寓言所启示的道理,被引入心理学中,便称之为“南风效应”。寓意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同一目标,处理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北风以为,只要自己加大风力,就能吹掉行人身上的衣服,这是从正面进攻的思考模式。殊不知,风力越大,行人越感到寒冷。行人之所以穿大衣,就是因为害怕寒冷,想要得到温暖。

南风给予了行人想要的,然后逐渐加大力度,待行人期待的温暖足够了,他们自然主动解开纽扣,脱下大衣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道理:想要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行事,贸然从正面去指使对方,很可能适得其反,使对方对我们产生警惕之心,从而与我们的意愿相悖。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先顺着对方的意思,再徐徐图之,对方就可能出于对我们的“信任”听从于我们。

在生活中,这条“南风效应”非常适用于我们给人提建议的情况。我们很多人在反驳他人的观点,或尝试给对方提建议时,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像“北风”那样行事。一开始把双方的分歧凸显出来,此举的后果便是,彼此忽视了那些可以达成共识的成分,因而导致争论升级,谁也说服不了谁。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里。

但是,如果我们能像“南风”那样,“先同后异”,那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简单来说,就是在反驳别人观点的时候,可以先不直接否定别人的观点,而是顺着对方的思路,在对的地方予以肯定,然后委婉地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者说建议,避免对方愤怒。

在一次公司会议上,大家正在商讨一个计划方案,副总监刘文强第一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气氛就变得很微妙了,有的人欲言又止,有的人一味附和。

郭亮觉得,副总监的计划不太理想,但看到大家都不露“真功夫”,他担心自己若是说了真话,有可能会被穿小鞋。可若是不说吧,搞不好会对公司造成损失。

想了好久,他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只听他说道:“我觉得总监的方案很了不起,既有创意,又具有可行性。刚才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发现我自己的方案,只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了。诸位请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

随着他的一番“查漏补缺”,副总监也看到了自己方案中的一些谬误。但郭亮的做法并不让他反感,反而替他保全了面子。所以他最后欣然接受,并大大赞赏了郭亮的细心,以及他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心理学家证实:与人交流,先肯定对方,会让对方忘掉争执,在心理上愿意听不同的意见表达,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终纠正偏见,达成共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一点也是合乎人的心理规律的。当一个人说“不”的时候,他全身的神经、肌肉系统会处于紧张状态,进而采取抵制态度来防卫外力干扰。当一个人说“是”、“对”的时候,却多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对他进行引导,他往往能以相对开放的胸怀来接受新的意见。

先给予整体性的肯定,消除对方的防御心理和戒备心理。这样一来,对方才会有和我们交流的意愿。否则,若对方从一开始就对我们竖起心墙,那么我们的任何言辞,都是没有意义的,对方根本没心思听。万事开头难,我们必须以“肯定”为开路先锋。

换言之,我们在表示不同意见时,先退一步,表示自己在某些方面与对方观点相同,也很仔细地考虑过他的意见,然后再说明自己的建议。如此一来,将使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比如我们可以说:“我考虑过你的提议,这个建议很好,不过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再商量”;或者“我十分同意你的意见,只是我有一些建议,你不妨听听看”。

因此,当我们需要给别人提意见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先肯定对方的一部分可取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使对方放下对我们的抗拒心。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在提出反对意见前,你不妨告诉对方,有一些人也和他有同样的观点。把批评性的话先以表扬的形式讲出来,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和谐气氛中否定对方的意见。

第二,重复对方的意见,以提醒对方再次考虑他的意见。在发表不同意见的过程中,许多人说话时往往粗心大意,所说的话可能不够完善,这时你不妨用询问的口气、适宜的语调重述对方的意见,表示希望得到再次的证实,使对方能重新思考,加以改正。

第三,回避焦点,缓解正面的纷争。比如,我们可以表示“我是很认可你的意见啦,但是有些人貌似不太赞同,他们的观点是……”巧借第三方的口吻来提建议。

说来说去,人都有普遍的“自我心理”,不太愿意听到别人的反驳意见,哪怕对方的意见是正确的。因此,想要让别人听进去我们的建议,适当运用“南风”,先认可对方,让对方对我们敞开心扉,乐意与我们交谈,进而听从我们的建议。

5.相悦定律——警惕被别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心理学上有一种“相悦定律”: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欢,可以强化人际间的相互吸引。简单来说,就是喜欢引起喜欢,即情感的相悦性。

很多人把这种“相悦性”理解为:只要我喜欢一个人,那个人也会喜欢我。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在本质上,该定律是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绝大多数人更容易倾向于那个对我们表现出“喜欢”的人,哪怕知道对方只是做样子。

有一次,管仲不幸得了重病,齐桓公前来探视,对管仲说:“你现在病重,就不要太过操劳了,如果有不放心的事,就请说出来,我一定遵从。”

管仲说:“请主公打发了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这几个人吧。”

齐桓公不解:“为什么?易牙愿意把自己的孩子煮给我吃;竖刁为了留在我身边,甘愿当太监;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公子启方终年如一日地侍奉我,连他父亲病故都未曾离去。这些人都对我忠心耿耿,何须提防?”

管仲说:“一个连自己骨肉都能忍心杀害的人,难道不会杀主公吗?一个愿残损自己身子的人难道不会残害您吗……请主公三思而后行。”

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将几人驱逐出去。后来,管仲病逝,齐桓公觉得没人陪他说话,就又想起了易牙几人,就又把他们找了回来。到了第二年,齐桓公卧病不起,易牙等人便开始为非作歹,造出“齐桓公不在人世”的谣言,将齐桓公软禁。

最后,齐桓公悲叹:“管仲一言千金也。”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齐桓公之所以被易牙这几个小人所迷惑,并不是因为他愚蠢,而是因为他受到了“相悦定律”的影响,被四人表现出来的“忠诚”所感动。这种“忠诚”,实际上就是易牙四人明面上对齐桓公的一种“喜欢”、“迎合”。与他们相处,让齐桓公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所以他明知这几人不善,也愿意和他们亲近。

生活中,我们多数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所以有了“忠言逆耳”的说法,这是人们普遍共有的一个心理弱点。但反过来说,该弱点也可以引出两条人际交往的铁则:第一,我们可以在交往过程中运用这一“弱点”,向对方抛出“蜜语攻势”,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喜欢”,进而拉近彼此关系;第二,不要让对方觉得我们“不喜欢他”。

在我们日常交往中,最能引起对方反感,觉得我们“不喜欢他”的一种说话方式,莫过于将“你错了”、“你说的不对”这样的字眼挂在嘴上。也许他们本身并没有恶意,但结果却让人觉得厌烦,最后闹得不欢而散。更有甚者,交谈双方还会为此发生激烈争执,伤了感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一个人被别人说“你错了”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抗拒情绪,想要立刻反驳对方。他们会想,“我哪里错了”、“你凭什么说我错了”、“我错了,你就是对的?”然后,在这种情绪指引下,他们会与批判方进行激烈辩论。

等到他们发现自己真的错了,或辩不过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难堪,感到被羞辱。这个时候,即使知道说“你错了”的那个人说的是事实,他们也难以接受。冲动暴躁的人可能会选择动手,跟对方打一架,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不再和对方交流。

结合无数的实际例子来看,如果一个人在主观上不愿听我们说话,那我们的任何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说,不管对方是真的不对,还是我们以为的不对,想要对方愿意跟我们坐下来好好说话,就必须先营造“是”的氛围,让他有意愿听我们说话。

一个聪明的人,在指出对方的错误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会先表现出对对方的“喜欢”,让对方从情感上接受我们,然后再徐徐图之。等到对方觉得我们对他好时,就已经开始在内心亲近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算指出他的错误,他也能比较平静地接受了。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直接点出对方的错误,对他说“你错了”,就会让对方率先从情感上对我们产生厌恶、疏离的抵触情绪。这样一来,哪怕我们是真心为他好,也很难走进对方心里,更遑论让他听从我们的建议了。

历史上的很多忠臣,生活中很多不会说话的人,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轻易对别人说“你错了”,结果一片拳拳之心,完全不被对方理解接受。

由此可见,与其对别人说“不对”,从一开始就把对方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不如学会运用相悦定律,让双方建立起良好的氛围,然后共同探讨。彼此有了信任,有了交流意愿,接下来的话才有意义。当然,我们也不可操之过急,只有对方真正对我们放下戒心,我们的劝诫才有用。因此,与人交往时,不妨少说“你错了”,多点“我赞同你”。

6.三个小金人——识破别点破,面子上好过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古德曼,提出了一个观点: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当我们能够心领神会的时候,有时候,沉默胜过千言万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小国的特使带着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来中国,考验中国皇帝:“陛下,请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叫来很多官员和珠宝匠鉴别,发现三个金人一模一样,无法分辨。

最后,一位老臣站了出来,之间他抓起三根稻草,分别插入金人的耳朵里。第一个金人的稻草从另一只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出来了,只有第三个金人,稻草插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了,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喜欢有话就说,有话直说,忽略了“沉默”的力量。殊不知,很多时候,“沉默”比开口有价值得多。这种“沉默”,不仅仅是闭上嘴巴不说话,更多地是指对一些观点、一些现象,或者一些“所谓真相”保持不评论、不揭穿的态度。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撒谎、欺骗吗?明明看到了事实真相,为何不说出来,为何要沉默?世人都讨厌自己被骗,所以我们很多人对谎言都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害人的,也不是所有“揭露真相”的行为都是高尚的。面对善意的谎言,保持沉默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有句话叫“人艰不拆”。意思是,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内心清楚就行,何必一定拆穿呢,有时所谓的“真相”只会搞得大家都尴尬。

当面对别人的谎言时,只要不是大奸大恶,违背道德原则的事,那么,保持我们内心的清醒,选择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很好吗。别人有权力给自己“化妆”,又何必让一切都暴露得不留余地呢?

有人说,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不该存在谎言。但生活是复杂现实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时候,谎言比真相更能温暖人心,生活中某些地方也离不开“粉饰”。因此,在我们尚未弄清楚对方说谎的理由时,不要急着说破。也许对方只是不想让我们担心,也许只是准备给我们一个惊喜……总之,与其盲目说破,不如等弄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2017年5月23日,距离高考仅剩半个月时间,秦晓双正在为高考进行最后冲刺,但不幸的是,她的父亲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深度昏迷,命悬一线。

家人担心孩子知道父亲病情后,影响高考发挥,于是经过全家人的慎重商量,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谎言,让女孩安心赴考。6月8日下午,当秦晓双考完最后一门英语,一出考场,家人才告诉她真相,“赶紧去医院看看你爸,他快不行了。”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全身插满管子,意识模糊,只靠一根氧气管维持呼吸,秦晓双哭了出来。“像做梦一样,不真实。”这是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秦晓双说,她不会责怪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即便会有遗憾,但我知道,他们为我承受了太多。现在我能顺利参加高考,还能再见到父亲,已经知足了。”

俗话说,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有时候面对谎言,在我们尚不知道真相之前,盲目戳穿也许并非好事。先不要着急下定论,也许戳穿的后果更残酷。又或者,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有道是“难得糊涂”,有时候,选择不说破,反而会让生活多点阳光。

此外,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爱面子,对于丢面子的事情非常敏感。因此,在一些无关得失的小事中,要懂得维护他人的面子,不要让他人下不了台。

没有谁愿意被人轻易看破自己的面具,也没有人喜欢在自己吹嘘的时候,被旁边的人“揭穿事实”,这会让他感到很难堪。正因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那些懂得适时“沉默”的人,往往比那些“名侦探”、“激光慧眼”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人生难得糊涂,要做一个知趣的人。当然了,谎言在本质上还是对真相的掩盖,是负面的,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因而当发现别人说谎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仔细辨别他的谎言是属于哪一种,如果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是心存恶意,那我们就有义务、也有必要去阻止对方。如果对方依旧执迷不悟,那就应该毫不留情地揭穿他。

不过,总的来说,交际中我们要做那个“沉默的金人”,而不是口无遮拦的人。日常生活中没那么多“真相”需要揭穿,管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别人善意的、无伤大雅的谎言和粉饰,我们只需看在眼里就好。以“揭穿”他人为乐,只会惹人厌。

7.同体效应——平等状态下才能实现沟通

心理学上有一种“同体效应”,也叫“自己人效应”。通常指的是,学生把教师归于与自己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这样往往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将其延伸到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指的就是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

基于这一点,在很多大公司、大企业,在培训员工乃至管理层的时候,都会一再强调“平等交流”的重要性。要求公司领导与员工沟通时,要以平等的姿态;要求前辈精英在与后辈交流时,也要保持平等的姿态。只有这样,双方的交流才是顺畅的。

沃尔玛就是一家十分注重平等交流、致力于在管理中消除“位差效应”的公司。在公司内,沃尔玛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即任何时间、地点,任何员工都有机会发言,都可以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与管理人员乃至总裁沟通,提出建议,或投诉不公平待遇。

在沃尔玛公司,经常有一些各地的基层员工来到总部,要求见董事长沃尔顿先生,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沃尔顿先生总是耐心地接待他们,并努力将他们的话听完。如果员工是正确的,他就会认真地解决相关问题,如果是不合理的,他会努力说服对方。

在实现平等交流方面,沃尔玛绝不只是做表面文章而已。在沃尔玛总部和各个商店的橱窗中,都悬挂着先进员工的照片,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是提出建议的人。

如果去沃尔玛参观,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沃尔玛所有员工佩带的工牌上,除了名字之外,没有标明职务,包括最高总裁也是如此。大家见面直呼其名,很少喊“总裁”之类等级分明的话,这使得员工放下包袱,营造了一个上下平等的工作氛围。

得益于这种氛围,公司得以广开言路,沃尔顿先生也总能在第一时间听到最基层员工的意见。借此,公司管理层便可迅速了解最新的信息,从而及时作出调整。

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看,同体效应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是普遍存在的,这可以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同事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与同事的交往。我们常常说某人有亲和力、有感染力,实际上指的就是他很会运用同体效应。

管理学中有一种“位差效应”,指一个组织里,由于成员之间地位的不同,造成了某种心理障碍,致使双方在沟通中受到障碍影响,扭曲和阻碍了信息的传递。

沟通中如果出现“位差效应”,一方面,在某些环节上容易出现信息失真,从而影响团队政策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上下级之间容易出现感情脱轨,影响团队凝聚力。因此,要想打造一支高效互动的团队,管理者们应尽量跳出沟通中的“位差效应”。

一个团队想实现高速运转,有赖于下情能为上知,上意能精准迅速地下达,如此才能做到团队的同甘共苦、协同作战。要做到这些,有效的沟通是必须的。

这种“位差效应”所带来的沟通障碍,其实不只存在于团队管理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所有的人际交往中。比如,父子之间沟通,如果当父亲的总是居高临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最后往往是“教育孩子好难,不听大人的话”;又比如,夫妻间相处、朋友间相处、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乃至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如果失去了平等,那么彼此间的交流就会困难重重。你比别人高了,对方不高兴;对方比你高了,你不高兴。

因此,没有平等的交流,就很难保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彼此沟通的有效性。不管是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还是职场中我们与同事,以及上下级相处,最好的方式都是“平等的交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消除可能的地位差异,打造平等交流呢?

首先,放下我们“高人一等”的姿态。很多时候,之所以交流不畅,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姿态摆得过高。跟人说话时,总是用“我跟你讲”、“你听我的没错”、“我告诉你”这一类带有命令、指导式的口吻。这种语气会让对方觉得我们在摆谱,觉得我们故意将他当做手下或低一等的人,进而产生不满心理。平等交流,就必须放下这种高姿态。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交流的环境,有时候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比如,我们与人约在大会堂这种严肃的地方谈话,对方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些拘谨、紧张。此外,过于严肃的语气,也会让对方再三小心,不敢掏心窝子说话。因此,为了让沟通更畅快,我们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选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以诙谐的话题开始说起。

最后,始终牢记一点:将自己放到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不要觉得自己比对方高一个级别,也不要觉得矮人一辈,尽量以平等、不卑不亢的姿态进行友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