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标准化运动时期

20世纪上半叶

工业革命的社会氛围和多次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为博物馆事业留下了两大遗产。从硬件方面说,就是出现了博物馆建设热潮,日本、德国、北欧等许多国家早期博物馆的建立都与万国博览会有关。从软件方面说,博物馆的经营思想从收藏和研究两个职能发展到加上教育的三个职能,正因为有教育职能,才引来社会的重视和资金筹措,陈列室也独立出来了。

20世纪初的博物馆,在陈列内容方面开始强调科学体系,将藏品分类展出,还普遍出现了以往所罕见的辅助展品,包括图片、图解、表格、模型等材料。为适应陈列内容方面的改革,陈列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陈列设备方面,展具与收藏柜架分离之后,人们开始讲究展柜的规格化、标准化。大约自20世纪20年代起,以英国博物馆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标准化运动”。当时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展柜,一为靠墙的立柜(三面玻璃);二为中心立柜(四面玻璃);三为桌柜(也称坡柜或平柜)。标准化陈列柜的设计,以人体尺度和最佳视距视角为依据,确定陈列柜的总高为6英尺至6英尺4英寸(183~193厘米),台座高为2英尺6英寸(72.5厘米),保证有3英尺(91.5厘米)以上最佳视域的玻璃展示面;进深分别为1英尺6英寸(45厘米)、2英尺(60厘米)和2英尺6英寸(75厘米),陈列柜面宽设定三种规格,3英尺(91.5厘米)、4英尺(122.5厘米)和5英尺(152厘米),以适应布置不同展品之用,也便于用组合方式布置陈列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编:《博物馆陈列艺术》,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4页。。辅助设备有屏风(或称假墙)、展板、镜框等。这些设备可以移动、自由组合。由于设备的形式、尺度、规格统一,造型简洁,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加工生产,造价较低,所以很快得以推广(见图1-14~图1-16)。中国博物馆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将标准化橱柜用于陈列展览。家具设备所占空间较大,其类型和尺度的规范化使空间减少了凌乱的因素,使环境比较整洁,与商业展览会的摊位型陈列形式分道扬镳。

图1-14 大英博物馆动物长廊钢版画

(黄洋 摄)

图1-15 大英博物馆一些展厅今天仍保留的标准展柜

(黄洋 摄)

图1-16 英国V&A博物馆展厅今天仍保留的标准化展柜

(黄洋 摄)

这场标准化运动反映在陈列形式上的变化,显然比三位一体形式有更多优越性。但也并非十全十美,标准化展柜一般尺度规格小,展出空间小,使得辅助展品不能与实物有机组合,柜子只能容下主展品,辅助材料只能在柜外找地方另置,形成一定的隔裂局面,这是标准化展柜的最大问题。

二战以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能够制造出大幅的玻璃,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形式也因而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有的博物馆采用大通柜,也开始把商业橱窗的方法引进博物馆陈列,因为当时不少陈列设计师是来自商业的设计大师。类似商店橱窗的大通柜很好地解决了实物主展品与平面辅助材料相分离的问题,在大通柜内可以把三维立体实物放在前面,图表衬在背后,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新传统。

总体来说,标准化运动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立柜、壁柜、桌柜、大通柜仍是博物馆最常见的陈列设备,只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材质质量、制作工艺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也出现了很多异形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