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 格

一、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指“面具”,是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用具,用以表现演员们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面具不同,表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特征也有所不同。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由于人格的复杂性,心理学界对人格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多数学者现在普遍认可的人格定义是: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人格的结构
人格反映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多侧面的复杂的有机心理结构。从构成方式上看,人格是一个系统,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组成。
1.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是人格系统的动力结构,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2.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个体在进行心理活动过程中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集中反映每个人心理结构的独特性。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格的水平特征,气质是人格的动力特征,而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中的核心成分。人格心理特征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人格倾向性的制约。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所有属于自己的身心各个方面的意识,在人格结构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是人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密切相连的子系统,对人格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人格的和谐、完整和统一。
人格心理结构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人格的特点
1.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也称个别性,是指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所存在的差异性。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共同性,诸如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级或某一个民族具有共同的典型的人格特征。
2.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正是人格的稳定性特点,才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从心理面貌上区别开来。人格的稳定性特点并不排斥人格的可变性,即人格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改变。
3.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各种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人格的许多心理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整体性表现为人格内在的统一,使人的内心世界、动机和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否则就会导致人格分裂。
4.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个体自身所体现出的社会化程度和角色行为。人格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生物属性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而如果只有生物属性,脱离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则不可能形成人格。
(四)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论
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最先提出了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理论必须具有能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即特质。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所共有的特质,个人特质则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质。奥尔波特更强调个人特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又把特质分成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则隐藏在表面特质之后,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人格的基本因素。卡特尔因此提出了16种基本的人格因素,并根据这16个特质编制了人格问卷(16PF)。
2.人格类型论
1913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首次提出人格类型论。他认为人格有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后来又提出了具有两种类型特点的中间型。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采用内外向与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来分析人格,并以这两个维度为标准,将人分成四种类型: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内向不稳定型。据此对个体的特质进行评定,来明确其人格类型。
(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人格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人格正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体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的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等。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遗传基因将其携带的父母生物特征传递给子女,影响人的体态、体质和容貌。不过,生物因素只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并不能决定人格的发展。
2.环境因素
环境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1)家庭环境: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环境,更是人格养成的重要启蒙地。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子女的出生排列顺序、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个体一生。
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儿童良好、健全的人格;而放纵、溺爱或惩罚型的教养方式就可能妨碍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极易导致产生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碍。
(2)学校环境:
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班集体的气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的管理教育方式、教师的作风、态度以及思想品质等,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管理教育方式的影响尤为深刻,例如,民主的管理教育方式,容易形成情绪稳定、积极、友好的人格特征。
(3)社会文化环境: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中的一员。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古代有“孟母三迁”,讲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成长,寻找良好环境的故事。现代的电视、电影和文学读物等对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3.实践活动
个人从事的实践活动,是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一大要素。人在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中,反复扮演某一与活动相适应的角色,久而久之,便形成和发展了这一活动所必需的人格特点。不同的实践活动要求不同的人格特点,同时又造就和发展了个体的人格。
4.自我教育
在实践活动中,个体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主观能动性也在起着积极的作用。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自我调节才能起作用,而这个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也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也是自己塑造的。
二、人格倾向性
(一)需要
1.概念
需要(need)是个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也正是因为有了需要,人类社会才能够繁衍生息和不断地发展。一旦需要消失,人的生命亦将结束。
(1)需要源于“不平衡”:
需要反映的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不平衡”一旦得到满足,新的“不平衡”就会随之产生。
(2)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各种活动,如饥渴觅食、田间劳作、文艺创作、科技发明等,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需要引发动机,从而指引人的行为。
(3)需要是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种需求可以来自机体内部,也可以来自机体外部。需要总是指向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或事件。没有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都将失去目的和意义。
2.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不同,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理需要也叫自然需要,是指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机体本能的需要。它是与生俱来的,是有机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一类需要,如充饥解渴、避暑御寒、睡眠及性的需要等;社会需要也叫获得性需要,是指后天习得的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需要。是人类个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进程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学习、求知、成就、道德等的需要。
(2)根据需要指向的对象不同,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工作条件的需要、对住房待遇的需要等;精神需要是指个体对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化知识的需要、对人际交往的需要、对道德规范的需要等。精神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需要的分类是相对的,一般来说,物质需要虽然有的也包括社会需要的成分,但大多属于生理需要;而精神需要基本都是社会需要。
3.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积极性的动力和源泉。心理学家们长期以来对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比较有影响的需要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68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见图2-11)。
图2-11 需要层次理论图示
生理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睡眠和性的需要等。是人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同时也是人最强烈、最具有优势的一种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是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指个体对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表现为人们对秩序、稳定、工作与生活保障的需要,如对和平稳定的环境、生命健康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劳动安全和心理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希望生活稳定、免于灾难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的需要。它是在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都获得满足之后才产生的。它包括对社交的需要、群体归属的需要,还包括对友谊、情感、家庭和爱的需要等。它表明人类个体渴望亲密的感情关系,不愿意被孤立或疏离。
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赏,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就个体而言,尊重的需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他人尊重和自我尊重,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同,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使人充满自信,否则容易产生自卑和无能感。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人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这是在前四种需要都已经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是人们普遍追求奋斗的目标,但最终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2)各层次的关系: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五个层次由低向高,层次越低,力量越强。需要的满足过程逐级上升,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之后,才向上一个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特有。层次越高,越难满足。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同一时期内,个体可存在多种需要,但只有一种占支配地位。各层次需要互相依赖,彼此重叠。较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人行为的影响比重降低而已。不同层次需要的发展与个体年龄增长相适应,也与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低级需要是最早出现的,高级需要出现得较晚,而且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复杂得多。所以说,一种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要求有更多的前提条件和外部条件。
(3)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揭示了人的需要的不同层次,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实现,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它把需要统统看作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成长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需要层次的划分带有机械主义的色彩,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它的局限性。
(二)动机
1.概念
动机(motive)是指驱使和维持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是需要获得满足的内部动力,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动机的产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即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二是诱因。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即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产生了动机,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可见,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动机有三种功能:一是激发功能,即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引导活动指向某一目标或对象;三是维持和调节功能,即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2.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又称生物性动机、原发性动机,是由有机体自身的生物性需要所引发的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穿、休息、性欲、睡眠等;社会性动机也叫心理性动机、习得性动机,是由有机体的社会文化需要所引发的动机,如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权力动机等,人的兴趣、爱好等也都属于社会性动机。因为社会性动机是个体后天习得的,所以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2)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要求与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如儿童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就是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则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如大学生因懂得专业课的重要而自觉学习的动机就是内在动机。
3.动机冲突
现实生活中常同时存在多种动机,当动机结构中同时存在性质和强度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时,个体就会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进而产生彷徨和困惑,这种现象就是动机冲突,也叫动机斗争。动机冲突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
(1)双趋冲突:
是指个体同时面临两种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产生同等强度的动机,而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典型的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是指个体同时面临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而个体又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此时所表现出左右为难的心理状态,就是双避冲突。“前怕狼,后怕虎”、“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所描述的正是这种处境。
(3)趋避冲突:
是指个体所面临的目标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使个体同时产生两种不同的动机态度,既想接受,又想回避,这时所表现出进退两难的心理状态,就是趋避冲突。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4)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个体同时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各有优缺点,个体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这时所表现出左顾右盼,难以抉择的心理状态即为多重趋避冲突。
动机冲突的存在,对个体心理影响很大,若不能及时解决,便会造成挫折,产生心理应激,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
案例2-1
王女士,38岁,银行职员。
王女士因性格倔强,做事追求完美,择偶千挑百选,因而一误再误,最终成为大龄女孩。大半年前在家里的一再介绍催逼下,与刚刚认识不久的一名私企男员工闪婚。婚后却发现丈夫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而且心眼小,大男子主义也特别严重,不懂得尊重自己,多次劝说沟通也没有效果。现在她对结婚悔恨不已,想离婚又怕家人反对,担心同事耻笑。因内心长期焦虑、不安而出现失眠症状,非常痛苦,不知该怎么办?
思考:
1.王女士的情绪状态出现了什么问题?
2.她的内心存在怎样的动机冲突?
3.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三、人格心理特征
(一)能力
1.概念
能力(ability)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能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个体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如会交际、会外语、会驾驶等;二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还未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个体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后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能力。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要想成功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只凭单一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都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而这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被称之为才能。一个人各方面的才能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达到最完美的结合,并经常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一种或多种活动,就可称之为天才。
2.种类
人们根据能力的倾向性不同,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
即智力,是指个体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五个方面,是保证活动成功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特殊能力:
又称专门能力,是指个体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必备的心理条件,如音乐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在各种活动中发展特殊能力,也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3.能力发展与能力差异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总是与智力发展交织在一起的,且不同的年龄阶段智力发展的水平也各不相同。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到12~13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12~20岁智力发展趋于缓慢;20岁左右至35岁智力发展达到巅峰并保持在一个水平状态;35~60岁智力水平开始缓慢下降;60岁以后智力水平迅速衰退。
能力的差异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体力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由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造成的。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水平的差异:
在一般能力方面,能力的水平差异主要指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在人群中总体来说是呈正态分布的,即中间大,两头小。能力很高或很低的人均为少数,绝大多数人的能力都处于中等平均水平。这个利用韦氏智力测验的测试结果就可以进行明确的区分,见表2-1。
表2-1 智力的正态分布表
(2)能力类型的差异:
指能力在质的方面的差异,即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类型差异。表现在具体行为上,如有的人擅长音乐,有的人擅长美术,有的人擅长舞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3)能力发展年龄的差异:
即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能力发展较早,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属于才华早露或称早慧。古今中外能力早慧者不胜枚举,如王勃6岁善文辞,10岁能赋诗;李白5岁通六甲,7岁观百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8岁试作交响乐,11岁创作歌剧。另一种是“大器晚成”,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如,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61岁时才写成《本草纲目》;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才能;达尔文50岁后才写出名著《物种起源》,一举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可见,人的能力充分发挥有早晚之分,而就社会大众来说,多数人能力突出表现都是在中年,中年是成才和创造发明的最佳年龄。
(4)能力发展性别的差异:
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较多,但结论各异,而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方面: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男性在空间知觉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女性在听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男性。
相关链接

EQ、IQ和MQ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是代表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数量化指标。基本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是指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综合性能力。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MQ)反映一个人的德性水平、道德人格品质。德商的内容包括尊重、体贴、容忍、宽恕、负责、诚实、忠心、平和、幽默、礼貌等各种美德。三者之间的比例是IQ占35%、EQ占45%、MQ占20%。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有多高,没有德商的眷顾,在短时间内可能也会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但经不起历史的考验、时间的印证,在大风大浪中,很容易没入风尘、销声匿迹。
(二)气质
1.概念
气质(temperament)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动力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气质,人们通常也称之为性情、脾气和秉性。气质具有先天性,稳定而不易改变,即所谓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同时,气质因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也使每个个体的人格染上了独特的色彩。
2.类型
气质类型指的是同一类人身上共有的动力特性的有机结合。这些动力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等。古希腊著名学者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关于气质类型的体液说。他很早就观察到不同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而且每一种体液都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因此,他根据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把人的气质划分为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多血质(血液占优)、黏液质(黏液占优)、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四种不同类型。其具体心理特点如下:
(1)胆汁质:
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主动性。行为反应速度快,外向,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激烈,不稳重、好挑衅,易激动,脾气暴躁而不能自制,在克服困难上有坚韧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容易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其代表人物有张飞、李逵等。
(2)多血质:
行为反应性高,行动敏捷,外向,活泼好动,善交际,容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易于接受新事物;情感易发生,表情生动,言语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在工作、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高,有较强的坚定性和毅力等。但情绪不稳定,注意易分散,兴趣易转移,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难以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其代表人物有和珅、王熙凤等。
(3)黏液质:
行为反应性低,内向,安静,沉稳,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态度持重,交际适度,自制力强,遇事不慌不忙,能克制冲动,能有条理、持久的工作,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但可塑性差,表现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易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对外界的影响很少做出明确的反应。其代表人物有薛宝钗、刘备等。
(4)抑郁质:
行为反应缓慢,动作迟钝,感受性高,敏捷性低,内向,胆小、情绪体验深刻;但多愁善感,遇事常优柔寡断,不善与人交往,易孤僻,遭受挫折以后常常心神不安。但往往富于想象,比较聪明,对力所能及的任务表达出较大的坚韧精神。其代表人物有林黛玉等。
希波克拉底用体液说来解释人的气质类型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上述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随处可见,只不过单一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数人都是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质混合型。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这四种气质类型名称,千百年来为众多学者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
3.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巴甫洛夫通过大量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对人的气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做了较为科学的解释。他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交替的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根据神经过程的这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他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基本类型。
巴甫洛夫认为,从动物研究划分出的这四种基本类型同样适应于人类,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是人类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而且,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一一对应的。人的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也正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见表2-2)
表2-2 气质类型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一对应关系
4.气质的意义
气质是个体重要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学内涵。气质作为一种人格的特征,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了一层浓厚的个人色彩。它不仅与个体的心理现象关系密切,而且其在个体的各种活动中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
气质是人的天性,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2)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个体成就的高低:
气质是人格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气质本身不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具有任何一种气质的人都可培养和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实践证明,气质不会决定一个人品质的优劣,但它会影响活动效率。
(3)气质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气质类型是由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决定的,所以具有明显的先天性。气质的可塑性虽小,但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某些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4)气质类型影响个体性格的养成:
气质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气质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并通过性格表现出来。不同的气质类型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且其难易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胆汁质的人易形成坚毅、果敢的性格特征,却难以形成自控情绪冲动的性格特征。
(5)气质类型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
气质是构成人们各种人格品质的重要基础,在人的社会适应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每一个相同或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也可能成为道德败坏、有害于社会的人。也就是说,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它不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
(6)气质类型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不同的气质类型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增强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提升个体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和自信;而消极不良的情绪易使人的心理活动失衡,以至于出现行为异常,甚至造成身体脏器的损伤,发生疾病。
相关链接

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是指在个体身上同时具有较多男性气质和较多女性气质的人格心理特征。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人,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的优点和长处,可表现为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这种人比单纯具有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他们一般言行一致,乐于助人,家庭婚姻更容易和谐,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这种所谓双性化人格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的分类,更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
(三)性格
1.概念
性格(character)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性主要不是表现为气质、能力的差异,而是表现为性格的差异。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价值,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如,善良、诚实等性格对社会有积极作用,而残忍、虚伪等性格对社会有消极作用;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越高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心术不正的人,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
(2)性格是一种习惯化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并且表现在他的日常各种行动之中。因此,人的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他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稳定性是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慢慢地变化着,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3)性格表现在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
一般来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性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好坏之分,具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正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构成了一个人的独特性格。
2.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1)区别:
气质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由个体先天的遗传素质决定的,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生物特性。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看,气质只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因此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气质虽具有可塑性,但可塑性较小,变化缓慢,不易改变。
性格是人类所特有的,是在一定的气质基础上,在后天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更多地具有社会属性。从社会评价角度来看,性格受社会习俗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的性格如谦虚、诚实、勤劳、勇敢等总是为人所欣赏;而不良的性格如懒惰、怯懦、阴险、狡诈等总是为人所唾弃。性格的可塑性较大,虽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较易改变。
(2)联系:
性格和气质虽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首先,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影响性格的养成及表现方式,使人的性格涂上独特的色彩。其次,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它服从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要求。如,一个在严酷的生活环境中养成高度自制力的人,会善于控制自己脾气暴躁、易于冲动的气质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一种性格特征;而同一气质类型的人,性格也可能彼此互不相同。
3.性格的特征
性格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它包含着许多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是指一个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二是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三是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
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二是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三是思维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强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持续性以及情绪的主导心境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情绪表现强烈,其控制力较弱,因而受情绪影响较大;有的人情绪体验较弱,其控制力较强,因而受情绪影响较小。有的人热情开朗、积极乐观;有的人多愁善感、郁郁寡欢。
(4)性格的意志特征:
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过程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行动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现目标的行动是否被限制,行动是否有坚持性,在遭遇紧急情况时是否沉着镇定等。
性格的各种特征之间并不是分离的、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同时,这些特征之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个体会表现出其性格的不同侧面,反映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格特点。
4.性格的类型
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目前还没有一种为心理学界所公认的有充分科学根据的性格分类理论。下面仅介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学说。
(1)功能优势学说: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等人根据理智、情绪和意志三种心理功能所占优势情况,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三种类型。通常以理智看待事物,并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为,理智功能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属于理智型性格的人;通常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情绪功能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属于情绪型性格的人;通常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行为自制、坚定而持久,意志功能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属于意志型性格的人。
(2)内外倾向学说: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依据人的“心理倾向”特征不同,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类型。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为外倾型,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自身则为内倾型。外倾型的人,感情外露,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善于交际,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但也有轻率的一面;内倾型的人,感情深沉,处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决断能力,但一旦下定决心总能锲而不舍,交际面窄,适应环境不够灵活。
(3)独立顺从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魏特金(H.A.Witkin)根据人的参照标志不同,把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种。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标志,对外来信息主动加工的人属于独立型人;而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标志,对外来信息不那么主动地加工的人属于顺从型人。独立型的人,有主见,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具有坚定的信念,能独立地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顺从型的人,缺少主见,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常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朋友和群体的依赖性较强,容易与人相处。
四、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自己各方面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认识、感受、评价和调控。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结构复杂的心理现象,是衡量一个人人格成熟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系统,从内容、形式和存在方式上都表现为多层次的结构。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自我意识的结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子系统构成。
1.自我认知
属于认知范畴,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以及意向等内部感觉的觉察,并且对所觉察的情况做初步的分析与归纳。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想法、期望,以及品德、行为和个性特征等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评价的标准多种多样,所以自我评价的角度各有不同。
2.自我体验
属于情绪情感范畴,是指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括自尊、自信、自爱、自卑、自豪感和成就感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尊和自卑,自尊不足就会产生自卑。自我体验可以促使个体的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来进一步指导个体的言行;同时,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结果,对良好的行为进行激励,对不恰当的行为给予抑制。
3.自我调控
属于意志行为范畴,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的反映。自我调控是指个体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包括自主、自立、自律、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的方面。
自我意识结构的这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自我意识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自我意识是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条件。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有可能认识外界事物,才能够真正具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第二,自我意识有促进自我教育的作用。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意识到自己有何长处和不足,才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虚心学习,积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努力实现自我教育。第三,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基础。它使人能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实现自我监督,努力达到自我完善。

(张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