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也称认识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人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注意等心理现象。
(一)感知觉
1.感觉
(1)概念: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一切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要求被试安静地躺在床上,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限制其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上戴着手套,双臂戴上纸筒套袖,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所有外界刺激都被剥夺。被试待在实验室几小时后便开始感到恐慌,焦躁不安,进而产生幻觉;连续几天后,被试又产生了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如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失眠、恐惧等,有的直到数日后方能恢复正常。虽然被试每天可得20美元报酬,但这也难以让他们按实验要求在实验室中继续坚持。实验证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维持人的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2)分类:
根据刺激的性质及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①外部感觉:感受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和作用,反映外部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其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于身体的表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②内部感觉:感受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的不同状态,反映机体运动和内脏器官状态的信息,其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组织内,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机体对刺激感觉能力的大小称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要引起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这种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要引起一个感觉变化,刺激就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数量,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阈限。对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称差别感受性。
(4)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是指外界刺激对同一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嗅觉的适应速度比较快,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听觉的适应不大明显;痛觉最难适应。这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2)感觉对比:
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如图2-2,同一个灰色纸片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放在白色背景上则显得较暗,此为同时对比现象。如吃完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更酸了;吃完苦药马上喝白开水,觉得水变甜了。此为先后对比现象。
3)感觉后像:
当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叫感觉后像。如图2-3中,盯住节能灯泡30秒后将视线移到白墙上,你就会看到一颗发亮的节能灯泡。视觉、听觉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如余音绕梁、晕轮效应等。
图2-2 同时对比
图2-3 视觉后像
4)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橙、黄等类似阳光或者火焰的颜色,使人有温暖的感觉,被称为暖色;蓝、青、绿等与海水、蓝天、森林的颜色相似,使人有清凉的感觉,被称为冷色。不同的颜色还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效应,研究表明,蓝色使人镇静,黄色可以刺激食欲,绿色可以缓解心理紧张等。
5)感觉补偿:
指某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可以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盲人视觉缺失,但听觉和触觉比常人更发达;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凭着振动感觉来欣赏音乐等。
2.知觉
(1)概念: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人们通常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以知觉的形式来反映事物,认识客观世界的。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感觉仅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就不可能获得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不是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借助个体的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没有知觉,就无法认识外界事物,很多时候二者被合称为感知觉。
(2)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这种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事物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即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叫背景。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换(见图2-4)。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对象有不同的属性,并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们并不是将其作为孤立的、个别的部分,而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种属性或者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觉为一个整体,形成事物完整的映像,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见图2-5)。
图2-4 知觉的选择性
图2-5 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的对象加以解释,并用语词把它揭示出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知识经验不同,知觉的理解性也会有所不同(见图2-6)。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性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见图2-7)。
(3)分类
1)根据知觉的对象,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上下台阶、穿越马路、驾驶汽车等,均需依靠空间知觉的判断。时间知觉指对客观事物延续性、顺序性和周期性的反映。人的时间知觉与当时的情绪、态度、身心状态以及从事的活动性质有关。如“度日如年”,“一日三秋”。运动知觉指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其中视觉起重要作用。
图2-6 知觉的理解性
图2-7 知觉的恒常性
2)根据知觉正确与否,可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正确的知觉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觉就是不正确的知觉,即人在知觉时不能正确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现象。错觉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条件具备,就一定会发生。其中视错觉表现最为明显。常见的有图形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和方位错觉等(见图2-8)。
图2-8 常见的错觉图示
(二)记忆
1.概念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分类
(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如对图片、声音、影像等的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抽象概念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特点。学生考试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用到逻辑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持久性特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形成运动熟练技巧的基础。从小就会骑自行车就是动作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像在头脑中持续一瞬间的记忆。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其特点之一是储存时间极短,一般为0.25~2秒。如果这些信息及时被加工,则进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被遗忘。特点之二是容量较大。一般来讲,凡是进入感觉通道的信息都可以被登记。瞬时记忆是无意识的,对刺激信息的进一步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其特点之一是储存时间很短,如果不复述,很快就会遗忘;特点之二是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即5~9个项目。短时记忆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容易受到干扰,发生遗忘,但保存的信息若经过复述、加工处理即可转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也称永久记忆,是指信息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直到多年,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可因印象深刻一次性获得,是个体积累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学习和行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对社会的适应,主要就是靠长时记忆中随时可以提取出来的知识和经验。其特点是容量没有限度,保持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终生。
瞬时记忆是记忆的最初阶段,瞬时记忆稍加注意即可进入短时记忆,再经过复述和编码转入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才能转入长时记忆,否则,信息就不可能长时间地存储在大脑中。
3.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信息加工论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识记:
是通过反复感知,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即信息输入的过程,是记忆的初始环节,是保持和再现的前提。
根据识记时是否有目的性,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①无意识记也称不随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形成的识记;②有意识记也称随意识记,是指有明确目的、需要意志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①机械识记:是指单纯依靠机械地重复进行的识记;②意义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有助于识记材料精确化,意义识记有助于识记材料系统化。在记忆过程中,两种识记方式相辅相成,都是不可或缺的。
(2)保持:
是识记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积累、加工、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也是记忆的中心环节,在记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识记材料的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既会表现在质的方面,也会表现在量的方面,而记忆保持内容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
(3)再现:
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记忆好坏是通过再现表现出来的。它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叫做再认;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脑中重现叫做回忆。再认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比回忆水平低的心理过程;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记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难以实现。
4.遗忘
遗忘(forgett ing)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或回忆。与保持相反的过程就是遗忘。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即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能恢复;永久性遗忘即不重新学习,永远也不能再认或回忆。
(1)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研究了遗忘的规律,并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见图2-9)。该曲线是按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绘成的,揭示了记忆的保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只要掌握遗忘的规律,就可以合理利用它,来提升我们的记忆能力。
图2-9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识记材料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①材料的性质:一般而言,以形象、动作、情绪为内容的记忆保持时间较长,遗忘较慢;以语词、逻辑为内容的记忆,遗忘得较快。②材料的数量:学习程度相同时,需要识记的材料越多遗忘越快,材料越少则遗忘较慢;③材料的类似性:需要识记材料之间类似性越高,干扰越严重,遗忘越快,相反则遗忘越慢;④材料的系列位置:中间识记的材料容易遗忘,而开头和结尾识记的内容记忆效果最好。这是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影响的结果。
2)识记者自身因素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①学习的程度:一般说来,学习内容基本相同时,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当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保持的效果最好;②心理状态:识记者的学习动机、情绪、兴趣及对材料的需要程度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
(三)思维
1.概念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即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大特性。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所拍的CT结果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就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概括性是指人们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同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概括;二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概括。例如“球”可以概括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各种各样的球。它们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运动器具。一切科学的概念、定义、定理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
2.分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如运动员一边运动一边考虑动作要领。
形象思维是指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头脑中已有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如幼儿、学龄前儿童等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又称理性思维,是指通过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完成科研论文的过程,就属于抽象思维。
(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即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如医生可以通过查体问诊、理化检查等结果来诊断疾病,就属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指通过把已有信息向不同方向扩散,去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如同一种类型的疾病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
(3)根据解决问题的态度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又称常规思维、惰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程序化思维。如病人感冒发烧,可以用高度白酒、凉毛巾等进行物理降温。
创造性思维指在思维过程中产生新颖、独特、有创见、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如科学家的一切发明创造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3.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是指人们通过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或各个属性的过程;综合是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环节,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方面。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对不同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确定其异同,明确其关系的过程;分类则是把事物按不同属性进行区别归类的过程。比较与分类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分类是比较的前提,比较是分类的依据。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抽出事物的一般、共同、本质的属性与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事物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并推广到其他同类事物上的过程。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一般性特点应用到具体事物上的过程;系统化是在概括的基础上,把同类事物进行归类的过程。通过具体化和系统化的思维过程,人们在头脑中对事物才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
人类任何的思维活动都是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这些过程协同作用的过程。
4.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有特定目的,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发现和提出问题:
问题解决首先必须发现和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又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2)分析问题:
即寻找问题的主要矛盾,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性质,找出问题的关键。分析越透彻越有利于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在分析问题时就越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
(3)提出假设: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确定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途径。提出假设需要从分析当前问题出发,并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
(4)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时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直接会影响到问题解决的结果。如果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还需要修改和提出新的假设。检验假设的方法有直接的实践检验和间接的智力活动检验两种。
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知觉特点的影响:
不同的人知觉特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知觉的特点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2)心理定势(mental set)的影响:
心理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是指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在解决新问题时的一种习惯化的心理倾向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需要突破这种思维的定势(见图2-10)。
(3)功能固着的影响:
在问题解决时,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一物体,即称为 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 xedness)。功能固着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的一种现象,能否改变这一固有的观念,常常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图2-10 九点连线图
(4)迁移的影响: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方法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5)动机水平的影响:
动机水平是指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动机是问题解决的内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有一定关系;在问题解决时,中等动机水平是最有利于问题解决的。
(6)人格特征的影响:
社会实践证明,问题解决的效率也受人格特征的影响。性格外向、情绪稳定、思维灵活、有意志力的人往往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注意
1.概念
注意(att ention)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大特性。所谓指向是心理活动有选择性地针对某一事物;所谓集中是指心理活动深入到所选择的事物中去。
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过程之中。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离开心理过程的注意不能独立存在,没有了注意,一切心理过程也就无法产生。
2.分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刺激物是无处不在的,也就是说,不随意注意是可以随时发生的。
(2)有意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它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有意注意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往往服从于预定的任务和目的。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两方面的一些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与有意后注意三者之间是密切相连的;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可以相互转换,随意注意也可以发展成为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个体注意力的好坏。
(1)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在单位时间内注意到事物的数量。注意的广度会受到知觉对象的空间排列、个体的知识经验、任务的难度等因素的影响。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所持续的时间,是保证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因素。注意稳定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但注意的对象和行动可以有所变化。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
(3)注意的分配:
指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时,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如学生上课时边听讲边做笔记,歌唱家边歌边舞等。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其中一种必须是熟练的;其次,几种活动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否则,注意的分配就比较困难。
(4)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任务的要求,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与分散不同,前者是有目的、主动地进行;后者则是无目的、被动地进行。
二、情绪和情感过程
人类在认识外界客观事物时,必定会产生乐与苦、喜与悲、爱与恨等各种主观性体验,这种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即为情绪和情感。这种情绪和情感与人的认识过程一样,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需要是其产生的基础。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满意、喜悦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当需要未获得满足时,就会产生悲哀、愤怒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和情感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情绪的性质、情绪状态和情感的社会性等内容,可以有如下三种分类方式。
(1)根据情绪的性质分类:
人类的四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当需要得到满足或者追求的目的达到时,就会产生快乐;当愿望破灭、所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时,就会产生悲哀;当因受到干扰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紧张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愤怒;当遭遇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逃避时,就会产生恐惧。
(2)根据情绪的状态分类:
情绪状态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因受某些事件或情境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影响力大小,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心情。心境可以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如“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就是心境。它不是对于某一事物或情境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物或情境。心境在现实生活中因人而异,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自信心,憧憬未来,有益于健康;而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过于悲观,有损健康。
2)激情:
是指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也叫激动。激情往往是由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突如其来的情境或激烈的对立意向冲突所引起。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的咬牙切齿、怒发冲冠,甚至发生痉挛、晕厥等;狂喜时的手舞足蹈、眉开眼笑等。激情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可促进个体工作积极性,是激励人上进的强大动力;消极的激情则使人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范围缩小,分析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减弱,易做出鲁莽的事情或不计后果的行为。
3)应激:
指个人对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或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出现应激状态时,有的人急中生智,当机立断,集中全部精力去应付突变,从而化险为夷;而有些人则张皇失措,目瞪口呆。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健康是很不利的。有关应激的内容将在本书第四章中详细阐述。
(3)根据情感的社会性分类: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同情感和正义感等。道德感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受社会生活条件和阶级关系的制约。
2)理智感:
是指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对真理的探求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它是在认识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美感:
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外界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社会性,不仅物质形态美使人有美的体验,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也都能使人产生美的感受与体验。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合称为感情,反映心理过程中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很难把它们完全分开。现实生活中,情绪与情感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主要体现在:①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②情绪通常在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情感则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为人所特有;③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情境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事稳定态度的反映;④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则是情绪的内在内容,情感的表达往往伴随情绪反应。
4.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
(1)从动力性上看,情绪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对个体而言,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具有增力作用,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具有减力作用,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2)从激动度上看,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平静则是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
(3)从强度上看,情绪有强和弱两极:
各类情绪情感的强弱不一,在强弱之间又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如从讨厌到厌烦,再到憎恨;从愠怒到愤怒,再到狂怒等。最强和最弱构成情绪的两极。
(4)从紧张度上看,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适度的紧张状态通常可激发人们的积极行动,但过度紧张则会令人不知所措,甚至导致精神瓦解、行动终止。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1.外部表现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当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外部行为表现。这些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变化称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2.生理变化
主要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电、脑电波以及内外分泌腺等方面的变化。如伴随情绪发生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呼吸加快、面色变化等。
(三)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相同的情绪理论,后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外周理论,即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该学说认为使人激动的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即刺激引起生理反应,进而引起情绪体验。先有机体变化,再有情绪。“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害怕了才发抖”。
该理论最先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推动了有关情绪的进一步研究,但它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和巴德(P.Bard)强调丘脑在情绪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该学说认为,情绪并非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人的情绪体验与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该理论唤起了人们对丘脑的重要性和情绪的神经生理方面的注意。后来很多实验证明,下丘脑在情绪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学者进一步提出了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与情绪的关系,对深入探讨情绪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3.沙赫特的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基本观点是,生理唤醒与认知评价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情绪,情绪状态以交感神经系统的普通唤醒为特征。如,在深山老林中偶然遇到一只老虎,肯定会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中观赏笼子里的老虎,则会感到很有趣味。这正是由于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不同而引起的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沙赫特的情绪研究缺乏对实验效度的分析,而且实验设计复杂,后人难以重复得出相同的结果。但是,他毕竟为情绪的认知理论提供了最早的实验依据,对认知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关链接
“认知”的作用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胎所生的两只小羊羔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其中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丰富的草地上自由快乐地生活;而另一只小羊羔旁边却拴着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这只野兽的威胁,始终处在极度的惊恐状态下,根本没有食欲,不久就因恐惧而死去。曾有心理学家用狗做过有关情绪的实验。他把一只饿狗关在笼子里,让另一只狗在笼子外面吃肉骨头,笼子内的狗只能看着,不久就因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这两个实验告诉我们,“认知”在情绪唤起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极度的负性情绪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很大。
三、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指人们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的意志离不开行动,它总是要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并支配和调节着人的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人的意志主要体现在意志行动上,意志行动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目的性
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意志的首要特征,也是意志活动的前提。人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作为行动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人类行动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和有意识的行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没有目的,就不会有意志行动。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目的的确立及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战胜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行动是在人们克服困难中集中表现出来的,这是意志行动的核心内容。
3.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人的行动一般可分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两种。随意运动指的是可以受主观意识控制和调节的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意志行动就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根据实践的目的去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行为,组成复杂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
(三)意志的基本过程
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意志的采取决定阶段,也是意志行动的初始和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首先是确定行动的目标。这是意志行动产生的重要环节,往往决定着一个人行动的性质和方向。其次是选择行动的方法。行动目标一旦确定,行动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是制订行动计划。计划的制订,就是为了行动有章可循,使意志行动表现为一个连续、完整、统一的过程。而随着计划的制订,意志行动就进入了执行决定阶段。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是准备阶段的方法和计划全部付诸实施,直至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所以执行决定阶段才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的意志水平的高度表现。如果个体在执行决定阶段遇到障碍就半途而废,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四)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意志比较稳定的方面,是一个人奋发前进的内部动力,其诸多方面并非孤立,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的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贯穿于人的意志行动的始终。
1.自觉性
自觉性指人对行动的目的及其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的要求。自觉性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全部过程,具体表现在确定行动目的的自觉性、执行行动目的的自觉性、行动中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对行动结果评价的自觉性。
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盲目性和独断性。盲目性也叫受暗示性,表现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缺乏认识,缺乏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易受他人影响;独断性则表现为固执己见,不管自己的目的愿望是否合理,有无实现的可能,也不管各种条件是否具备,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二者都是意志品质不良的表现。
2.果断性
果断性指人能迅速、有效、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的品质。果断性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以深思熟虑和坚决果敢为基础,是一个人智慧、胆识、学识的有机结合。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目的、方法及可能的后果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清醒的估计,能在矛盾冲突中迅速权衡利弊、分析判断、明察是非,并能当机立断、敢作敢为,即使面临危险甚至危及生命,也能挺身而出,大义凛然。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优柔寡断者的显著特征是无休止的动机冲突,一事当前,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执行决定时,常出现动摇,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鲁莽草率者是对事物不加分析和思索,贸然草率做出决定,既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顾及后果,是一种无理智的表现。
3.坚韧性
坚韧性指的是在执行决定时,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顽强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实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正如拉蒂默所言“水滴石穿,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具有坚韧性意志品质的人,表现为目标明确,勇往直前,始终如一。坚韧性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顽固执拗和动摇性。顽固执拗是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也拒绝采纳他人的建议,有时明知有错,还要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执迷不悟,实际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动摇性是指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甚至妥协,或怀疑自己预定目的是否恰当,不断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决定,知难而退,见异思迁,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顽固执拗和动摇性都属于消极的意志品质。
4.自制力
自制力指的是在意志行动中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很好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情绪、愿望、兴趣、爱好、动机、注意力等心理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和约束,以期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制力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部过程中,是一个人具有坚强意志的重要标志。
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是指不能约束自己行为,我行我素,自我放纵,易冲动,意气用事,任意而为;怯懦是指胆小怕事,遇到事情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无法将决定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