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disease)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疾病,简称溃疡病,因溃疡的发生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又称消化性溃疡。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见于20~5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多见,约占70%,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临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常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
【病因及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1.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受损
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屏障的破坏,导致胃酸、胃蛋白酶自我消化是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
正常黏膜防御屏障包括:①黏液屏障:黏液覆盖于黏膜表面,为碱性,避免胃酸、胃蛋白酶与黏膜直接接触,还具有中和胃酸作用;②黏膜上皮屏障:由再生能力旺盛,保持完整的黏膜上皮细胞及其脂蛋白构成;③黏膜充足的血液供应:充足的黏膜血流可清除损伤因子,提供再生的营养物质。
导致黏膜屏障破坏的常见原因有:Hp感染、长期服用非固醇类抗炎药、胆汁反流、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等。
2.胃液的消化作用
当黏膜屏障作用受损或胃液分泌超过黏膜屏障的保护与中和作用时,胃液对胃、十二指肠壁自我消化导致溃疡形成。氢离子由胃腔进入胃黏膜的弥散能力在胃窦部为胃底部的15倍,而十二指肠又是胃窦部的2~3倍,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和胃窦部可能与此有关。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或忧虑,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可促进胃酸分泌,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有关,而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蠕动减弱,则与胃溃疡的形成有关。
4.遗传因素
溃疡病有家族高发倾向,O型血者高发,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病理变化】
肉眼观,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处,尤多见于胃窦部。常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干净,多深达肌层或浆膜层(图7-4)。溃疡周围黏膜皱襞受溃疡底部瘢痕组织收缩的牵拉作用呈放射状。由于胃的蠕动,一般溃疡的贲门侧较深,呈潜掘状,幽门侧较浅,呈阶梯状,溃疡切面呈斜漏斗状。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态与胃溃疡相似,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较胃溃疡小而浅,直径常在1cm以内。
图7-4 胃溃疡并穿孔
镜下,可见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为四层(彩插图7-5):①炎性渗出层:为溃疡最表层少量渗出的白细胞和纤维素;②坏死层:位于渗出层的下方;③肉芽组织层:位于坏死层的下方,为较新鲜的肉芽组织;④瘢痕层:位于溃疡底部的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瘢痕组织。
图7-5 胃溃疡
溃疡深达肌层,由内而外分为四层:①炎性渗出层;②坏死层;③肉芽组织层;④瘢痕层
溃疡边缘常可见黏膜肌层与肌层粘连。位于瘢痕层内的小动脉因受炎症刺激而发生增生性动脉内膜炎,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有血栓形成,这种变化一方面导致局部血供不足,影响溃疡愈合;另一方面可防止血管破裂出血。溃疡底部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断裂,断端神经纤维小球状增生(创伤性神经瘤)(彩插图7-6),可能是导致溃疡病患者疼痛的原因。
图7-6 胃溃疡底部神经纤维断端小球状增生
【临床病理联系】
溃疡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规律不同,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这是由于进食后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多,刺激溃疡创面局部神经末梢及胃壁平滑肌收缩或痉挛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或午夜发生(夜间痛),持续至进食后缓解,这是由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酸分泌增多有关,进食后食物中和稀释胃酸,疼痛即缓解。患者还可伴有反酸、嗳气、上腹胀等症状。
【结局及并发症】
1.愈合
溃疡表层渗出物及坏死组织被逐渐吸收、排出,缺损由肉芽组织填充后形成瘢痕,周围黏膜上皮再生覆盖溃疡表面而愈合。
2.并发症
①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0%~35%。如溃疡底部毛细血管破裂可发生少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如溃疡底部较大血管被侵蚀破裂,可发生大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及便血(柏油样便),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②穿孔,发生率约5%,十二指肠前壁溃疡更易发生。急性穿孔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为剧烈、持续的腹痛,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慢性穿孔时,因溃疡浆膜面已与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③幽门梗阻,约见于3%的患者。溃疡周围组织水肿或反射性痉挛可引起功能性梗阻,因溃疡愈合、瘢痕形成与收缩可引起器质性梗阻,即幽门狭窄。临床可出现呕吐,严重者可致水、电解质失衡和代谢性碱中毒。④癌变,约有1%胃溃疡发生癌变,多发生在病程较长、经久不愈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癌变则罕见。
相关链接
幽门螺旋杆菌(Hp)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在人胃内定植、生存的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是世界性分布的病原菌,全世界范围内感染率超过50%。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了Hp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Hp依靠其螺旋形菌体结构和鞭毛穿过胃黏液层,定植于黏液层与上皮细胞表面,但较少侵入胃腺和固有层。目前认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病和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并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原。
Hp致胃黏膜损伤的机制有:①Hp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形成氨,氨既有利于Hp生存,又对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②促进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③产生毒素,如cag致病岛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是幽门螺旋杆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通过此分泌系统,cag致病岛可将其效应分子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A(VacA)转运至宿主细胞并发挥其毒性作用;④Hp感染后宿主免疫应答介导的胃黏膜损伤;⑤Hp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
案例7-1
患者,男,32岁,近2年来经常感觉上腹部疼痛,夜间明显,进食后疼痛缓解。X线(钡餐)检查发现:食管、胃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见圆形龛影,大小约1.5cm × 1.2cm,边缘尚光滑。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皱襞减少,平坦,红白相间,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部分区见轻度糜烂。幽门变形,开放欠佳,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一处黏膜缺损,大小约1.5cm × 1.2cm,椭圆形,边缘整齐,缺损周围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无明显隆起。
思考:
1.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疾病(包括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
2.对该患者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病损分别进行病理活检,其镜下诊断的要点有哪些?
3.十二指肠球部病损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