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防治与卒中筛查(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脑血管病的三级防治

从国内外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监控来看,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是可干预的,脑血管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预防的。同时,脑血管病在一些情况下,完全是属于可治性的疾病。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都已表明脑血管病并非仅为老年人才患的疾病,我国脑血管病患者有明显的年轻化倾向,我们应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我们亟待建立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新体系,层层建立疾病控制中心,积极监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开展好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基本思想是“健康比生病或死亡更好”。群体预防高危状态的方法比个体预防的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主要针对未发生过脑卒中者,查明及合理治疗可治性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除了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外,对可治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要积极研究、干预和治疗。要加强健康教育,对健康者可劝其停止吸烟及过量饮酒,合理改善膳食结构,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减轻精神过度紧张,完全可能减少或推迟发病。
1.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公认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呈直接关系。综合国际17个机构约5万人的抗高血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系统性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可减少38%,致死性脑卒中可减少40%。抗高血压治疗能显著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2.高脂血症的治疗
 降血脂疗法的结果显示,对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长期使用他汀类的药物作二级预防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病死率(减少24%)和总病死率(减少23%),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减少20%,因而也可以使用他汀类的药物进行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3.心脏疾病的防治
 各类心脏疾病均可发生脑血管疾病,其发生率为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73%~85%,细菌性心内膜炎50%~60%,二尖瓣脱垂5.7%~20%,心肌梗死15%~87.9%,心肌病50%,心房黏液瘤75%,心房纤颤15%~41%等。显然各种心脏病均可并发脑卒中,其中最重要的是风心病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因此,预防心脏疾病性脑栓塞,重点应是预防风心病和冠心病,这也是内科多年来研究的中心课题。前者主要在于防治风湿热和风湿性心内膜炎,后者主要在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的预防属同源性。
二、二级防治
如果已经发现了脑血管病的早期征象,则针对其危险因素及具体病情积极进行个体化的早期治疗,争取完全治愈,也就是着重于通过早诊断、早治疗来减少脑卒中较严重的后遗症。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防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有“脑血管痉挛”、“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供血不足”之称。是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多在24小时以内完全恢复。故有其发作短暂性、复发性及可逆性3个特点。文献报道,患者在以后的1、5、10、15、20年完全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66.3%、45.3%、30.3%、21.2%和12.6%。之后第一年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最高,以后逐年下降。早期确诊和治疗,无疑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TIA发生的病因病理改变可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微小血栓;②脑血管痉挛;③动脉狭窄;④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⑤心脏功能障碍;⑥血管壁的其他异常。
治疗:①抗凝治疗:根据血管内微小血栓的学说及近代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等证明,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有高黏滞、高凝等变化。抗凝治疗对消除或减少脑缺血发作、防止可能发生的脑栓塞有积极作用,故主张有选择性地应用。常用药物有肝素、肝素钠、降纤酶、蚓激酶等。②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等功能。当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时,往往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聚集反应增强,存活时间缩短。血小板在损伤血管壁内表面黏附力增加,吸附血浆中凝血因子的能力增强,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其代谢合成产物为TXA2 和PGI2 。TXA2能使动脉(特别是脑小动脉)平滑肌收缩,是作用强烈的血管收缩因子;同时又是血小板活化剂,具有强烈的促血小板聚集和诱发血栓形成的作用。PGI2是血小板活化抑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有强烈的血管扩张作用。在生理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则导致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等改变。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不同环节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起作用。常用的抗血小板抑制剂:肠溶阿司匹林50~100mg,顿服;双嘧达莫每次50~100mg,每日2~4次。另有噻氯匹啶,又称抵克立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较强,少数患者有出血情况,常用剂量0.25~0.5g,每日1-2次。
2.脑动脉硬化的防治
 脑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使脑动脉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神经与精神症状。它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基础,其发病多与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壁本身代谢异常、血小板聚集、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常表现为:①神经衰弱综合征;②脑动脉硬化性痴呆;③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④帕金森综合征;⑤假性延髓麻痹。临床上可参照血液生化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颅CT、磁共振等做出诊断。
有关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我国“第三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标准为:
(1)轻度脑动脉硬化症:
①年龄在45岁以上;②初发高级神经活动不稳定的症状及(或)脑弥漫性损害的症状;③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④主动脉增宽;⑤颞动脉或桡动脉较硬等周围动脉硬化症或有冠心病;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⑦血清胆固醇增高;⑧排除其他脑疾病。具备上述8项中的5项或5项以上即可诊断。
(2)中度脑动脉硬化症:
①具备轻度脑动脉硬化症的诊断标准;②有本病引起的下列综合征之一,如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帕金森综合征、癫痫等。
(3)弥漫性脑动脉硬化症(慢性重症脑动脉硬化症):
应具备中等程度脑动脉硬化症条件(也可伴小卒中),病情反复加重,病变广泛,生活难以自理。
脑动脉硬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①合理的饮食。饮食的总热量不应过高,以保持正常的体重。理想的体重应维持在身高(cm)-105=体重(kg)。40岁以下更应预防体重过高,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饮食,应以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瘦肉、蛋白、豆制品等为主。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质(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另外要忌烟酒,适当饮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吸烟、饮酒加重动脉硬化,饮茶可预防动脉硬化,因茶叶中含有维生素(A、B 2、C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成分,促进血液循环,具有增加血管弹性、柔韧性的作用。②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预防肥胖、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的代谢有一定的帮助,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心脏功能量力而行。可以进行太极拳的锻炼,或每天进行有规律散步。③生活要有规律,要保持乐观与愉快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要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正确对待疾病。
(2)药物治疗:①降血脂,常用的降脂药物一类为他汀类,又称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常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二类为贝丁酸类,常用药物为氯贝特(安妥明)、非诺贝特(力平脂)、吉非贝齐(诺衡)等。其他类,如烟酸类、烟酸肌醇酯、多烯康、脉络康等鱼油制剂。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的药物,不但可防止脑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可防止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每日50mg。苯磺唑酮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
3.腔隙性脑梗死的防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最大直径不超过20mm,1843年由Durand Farde首先报告。1965年以来,Fisher对本病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约90%的腔隙梗死与高血压有关。从尸检看出,腔隙性梗死多发于脑深部基底节、内囊、丘脑穿通动脉、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
脑腔隙性梗死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5~1/3的患者在起病前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通常逐渐发病,一般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可分为如下几种:
(1)纯运动性轻偏瘫:
左腔隙性脑梗死中最常见,约占腔隙病灶的60%,病灶可位于冠状放射、内囊、基底节、桥脑、延髓、锥体等。临床表现是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甚至完全瘫痪,上肢远端重,病初可有麻木感。
(2)纯感觉性卒中:
表现为一侧面部,上肢或上、下肢的麻木感。除麻木外,亦可有烧灼、针刺或沉重感,但客观检查可阴性。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病变在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2/3交界处与内囊,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纯运动性轻偏瘫及瘫痪肢体的小脑性辨距不良,偏瘫以下肢为重,尤以足趾和踝部明显,上肢轻,面部最轻。另有构音障碍,眼震颤和向一侧倾倒,或有面部和手的麻木,但无感觉障碍。
(4)口吃-手笨综合征:
患者有中度至重度构音障碍及一侧手的精细运动受累,可有一侧中枢性面瘫、舌瘫、轻度咽下障碍。同侧手轻度无力,动作缓慢笨拙,精细动作差,书写时更易发现。指鼻不准,轻度行走不稳,同侧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
(5)感觉运动性卒中:
一侧面部及上、下肢无力伴有感觉异常和感觉减退,病灶多位于丘脑后外侧核,病变可波及内囊后支,故称丘脑内囊综合征。
腔隙性脑栓塞的治疗:①抗栓抗凝治疗,肝素、降纤酶、蚓激酶等。②降低血黏度治疗。③抗血小板治疗。④脑代谢及神经细胞激活治疗。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的目的在于减轻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减少并发症,它是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措施有:减轻脑卒中带来的有害影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对长期残疾的适应能力。
1.瘫肢康复
 脑血管病后遗症用康复治疗(包括体疗、理疗等)可取得明显效果。其作用是:预防并发症,防止瘫痪肢体肌肉萎缩,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体疗要早日开始。体疗的方法,对严重瘫痪的患者有按摩法、被动运动法、健肢的主动运动、调整姿势使患肢肌肉经常处于伸展状态等;对不完全瘫痪的患者,主要是采取主动运动,重点在患侧肢体和关节功能的训练,同时配合理疗,增强疗效。
2.言语障碍的康复
 失语症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后遗症,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常用的康复方法是:对运动失语者,可让患者先学最简单的单词或以看图识字法,学习发声说话,练习舌的灵活性;对感觉性失语者,可采用手势法或视觉逻辑法,让患者练习说话;对混合性失语者,可用说和指示结合起来训练,一边指实物,一边教说话。
3.记忆力的康复
 脑血管患者都有记忆力的减退或丧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促进记忆力的恢复。可让患者写日记、看图片、回忆往事或视觉成像,训练患者记数字,并配合一些药物治疗。
4.心理康复
 脑血管病发生后,神志清醒者的主要心理变化是:恐惧、绝望、烦躁、焦虑,也有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或抑郁寡言等。故心理康复多要求医生和亲朋热情、关怀、鼓励、安慰,使患者树立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乐观情绪,这样才能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和希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其他
 高压氧和紫外线照射充氧血液输注,颅脑超声波及脑细胞活化剂等均可促进康复,对脑血管患者可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