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血管减压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历史回顾

关于HFS病因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初有学者推测HFS的病理改变在基底核,可能与炎症有关。不过早在1875年Schulitze等已报道1例HFS患者尸检结果,发现CPA面神经受到基底动脉动脉瘤压迫,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HFS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Harris首先介绍在颈乳孔平面用酒精阻滞面神经干以阻断面神经异常兴奋传导。1956年Gowthorn介绍面神经干切断术。次年,Lewis提出在颞骨内切断面神经干2/3。之后不久,German提出在腮腺的边界上选择性切断面神经分支的3/4,保留1/4。以上术式均不能彻底消除发作,又免不了旧病复发。
20世纪60年代后,HFS的手术治疗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问世了——MVD。1944年Campbell与Keedy对1例TN伴同侧HFS的患者行CPA三叉神经根切断术,术中意外发现有异常血管覆盖在神经上。不久,两学者在另1例TN患者术中又发现相同的情况,开始意识到绝非偶然,文献中前人也无类似记载;于是发表了一篇报道,在讨论中提出CPA血管压迫可能是HFS和TN的发病基础。该个案报道发表后并没有引起同行的注意。1962年,神经外科大师Gardner在美国神经外科杂志发表了题为“面神经松解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文章,首先用血管减压术治疗HFS,并明确提出了血管压迫病因学说;文中共报告19例患者,手术证实其中13例面神经受异常血管压迫,分离血管与神经后症状消失,无一例面肌瘫痪,经长期随访无一例复发。这篇文章轰动了神经外科学界,标志着MVD手术开始迈进一个新纪元。
1966年Jannetta进一步证实HFS由CPA异常血管压迫引起。1977年,Jannetta经枕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7例HFS,发现面神经受血管压迫的位置全部位于REZ,手术效果十分理想;他在讨论中提出Gardner过去介绍的面神经血管压迫的部位 (内听道至面神经出脑干的范围内)是错误的,认为神经受压的真正部位是REZ;他认为CPA面神经根受责任血管压迫而发生脱髓鞘病变,传入神经纤维与传出神经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是导致HFS的根本病因,MVD则通过用垫开物将责任血管推离面神经根部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目前公认MVD的创始人是Jannetta。Jannetta于1982年报道了MVD治疗229例HFS的结果,术中发现98%有血管压迫,行MVD后仅2.2%患者无效。多数学者发现造成压迫的责任血管多为扩张、延长、迂曲、硬化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血管袢对REZ造成的搏动性冲击性压迫是导致HFS的关键,甚至可在患者的面神经根部造成压迹,使神经根局部变薄、出现色泽改变。以Ishikawa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通过对MVD治疗HFS围术期面肌电生理学的研究,认为血管压迫造成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异常增高亦是HFS的一个病因,丰富了血管压迫病因学,并对指导临床实践也有意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和对CPA血管、神经显微解剖的深入研究,MVD因其治疗HFS的安全性、有效性而迅速在临床推广。

(刘江 张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