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术后程控
术后程控是PD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程控是指DBS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的刺激参数及药物调整,从而达到电刺激治疗的最大疗效及最小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延缓脉冲发生器的电池寿命。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大改善是术后程控的核心目的。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包括病程、疾病的进展程度、药物的调整以及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不同,神经调控目前尚未实现神经调控的完全统一的标准化模式。
一、电刺激治疗
神经电刺激治疗的核心部分是给予电刺激,手术靶点的准确选择是电刺激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开启电刺激治疗后,需要不断地进行参数调整,以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
1.开启刺激器
开机时间:植入电刺激装置后,不建议立即开启刺激器进行电刺激治疗。开机时间的选择一般为术后1个月左右。选择此时间主要考虑术后微毁损效应对术后参数选择的干扰,以及术后脑水肿等因素的影响。开机时尽量使患者处于药效关期。由于该时期患者疾病症状表现最为显著,因此开机后观察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对于开机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直观提示意义。
开机流程:首先体外连接程控仪与脉冲发生器,即所谓IPG,或称电池。连接完成后,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刺激器相关信息。测试电极线上对应各个触点的电阻值,确定通路连接完好,同时也可为选择测试触点进行预判。结合患者症状进行相应触点逐个测试,观察患者症状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刺激模式首选单极刺激模式,亦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双极刺激模式,调整刺激参数(频率、脉宽、电压/电流),并做好相关记录。
观察项目:开机后主要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同时需关注患者开机后有无刺激不良反应出现,以及药物与刺激器共同作用时全身状况。根据患者开机后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比较,选择最佳刺激触点和刺激模式。
参数选择:刺激参数包括频率、脉宽、电压/电流。其常用范围为频率130~185Hz、脉宽60~120μs、电压0~3.5V。初次开机时宜选择固定的频率(130Hz)和固定的脉宽(60μs),调整电压值,确定治疗效果的出现和副作用,从而确定每个电极触点的“治疗域值”。参数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遵循的原则为由低向高缓慢逐步调整。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给予刺激,首次程控不建议较高参数刺激。
2.术后程控
开机后,患者机体对于电刺激治疗的反应存在变化,随后仍需进行必要的参数调整。电刺激对于不同的症状以及不同的个体存在一定的潜在时间,因此神经程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贯穿患者电刺激治疗的整个过程。
首次刺激后患者症状控制改善较明显,但是一段时间后出现症状改善减弱,甚至反复的现象。该现象于开机初期较为常见。可能是由于电阻变化、机体耐受或者是开机初期刺激参数偏低等原因。因此在治疗以后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定期复查、跟踪治疗,并同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触点一旦确定,通常较少调整,特别是对于开机一定时间症状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临床工作中可见电压刺激模式较电流刺激模式更为普遍。非首次程控的患者,其调整的参数主要为电压,其次为频率,必要时更换触点。由于患者对于脉宽的刺激反应较明显,所以通常脉宽是最后考虑的参数。
当单极刺激模式下各个触点均出现较大不良反应时,可以考虑给予患者双极刺激。单极刺激一般表现为“球形”刺激范围,可刺激周围毗邻核团及走行神经纤维,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双极刺激表现为长轴与电极同向的“椭球形”刺激范围,减少对周围毗邻的影响,从而减少刺激不良反应的程度。
DBS治疗后期,刺激参数逐渐增加,电池消耗明显。故对于长期术后患者,应给予常规电池电量测试,并增加患者刺激参数,从而减轻患者因为电池电量减低引起的症状波动。检测到电池电量耗竭时须及时更换电池。
二、药物治疗
DBS术后药物调整具体方案目前尚未明确。数据显示手术治疗后能够完全停用治疗PD的药物的患者仅占约1%。因此,DBS术后患者仍需继续服用治疗PD的药物进行治疗。
DBS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特别是运动症状改善最为明显。电刺激治疗对于中轴症状的影响目前尚无明确依据。药物对于疾病症状的改善更为明确。同时对于部分患者,术后给予较高参数刺激时可出现构音障碍,而降低参数时运动症状控制不佳。临床治疗中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因此术后继续给予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所需。
开机前应尽快恢复术前用药,剂量基本维持不变。
术后药物剂量及用药方案可进行相应调整。随着刺激参数的增加,药物剂量需要逐步减量。过早或者大幅度减少药物剂量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在术后程控过程中可以考虑先逐步减少辅助药物的剂量,保留左旋多巴的治疗。对于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可以考虑减少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对应药物。
具体药物调整可见本章第七节。
三、康复及心理干预治疗
PD患者由于疾病造成行走、语言、进食等多种日常生活及工作功能退化,最终导致功能丧失。与此同时,部分患者亦存在一定程度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生活功能下降而使其逐渐脱离社会环境,更多的患者开始封闭自己,进入消极状态,这对于患者身心极为不利。
术后患者的心理更为敏感,其对手术疗效给予更多的期望。当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不能实现,对于患者来说又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因此,需要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建立合理的预期疗效,进而在疾病恢复过程中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逐步达到电刺激治疗的最佳疗效。
疾病症状导致正常生活习惯及工作能力改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强化。对患者语言、进食、走路及各种日常生活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得疾病损害的行为功能再次被训练形成,从而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术后随访
DBS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定期检测刺激器电量、测试电阻、进行量表评估,调整刺激参数。一般随访时间为术后1、3、6、12个月,术后1年以上需每年进行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可以更及时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减少因刺激不适应引起的患者症状波动,从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稳定性。同时建立患者数据库,收集整理更多资料,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大量数据,进而为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王慧敏 赵学敏 田雨 孟凡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