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临床表现

一、临床症状
1.一般症状
起病缓慢而隐匿,早期可有低热、厌食、乏力、消瘦等症状。
2.中轴关节表现
隐匿起病的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发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可有臀部钝痛或骶髂关节剧痛,偶向周边放射。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3.外周关节表现
以膝、髋、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以非对称性、少数关节或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特征。我国约45%的患者从外周关节炎开始发病。24%~75%的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病变。髋关节受累者达38%~ 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受累。膝关节和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为暂时性,极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
4.关节外表现
眼部受累多见,甚至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可出现虹膜炎或葡萄膜炎,发生率达25%~30%。心血管系统受累少见,病变主要包括升主动脉炎、主动脉关闭不全和传导障碍。肺实变是少见的晚期关节外表现,以缓慢进展的肺上段纤维化为特点。肾脏受累较少,以淀粉样变及IgA肾病为主。
二、体征
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为本病早期的阳性体征。随病情进展可见腰椎前凸变平,脊柱各个方向活动受限,胸廓扩展范围缩小,及颈椎后突。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检查骶髂关节压痛或脊柱病变进展情况。
1.枕墙距
令患者靠墙直立,双足跟贴墙,双腿伸直,背贴墙,收颌,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为0,大于0即枕部触不到墙为异常。
2.屏墙距
测量方式同上,为测量耳屏距墙的距离。
3.颈椎旋转度
患者坐位,挺直上身,收颌,双手平放于膝,用一量角器向患者鼻尖方向置于患者头顶,令患者向左右旋转颈部,分别测量两侧旋转角度,计算平均值。
4.颌柄距
令患者下颌贴向胸骨柄,测量两者间的距离。正常为0,>0即下颌触不到胸骨柄为异常。
5.指地距
患者直立,弯腰、伸臂,测量指尖与地面的距离。
6.Schober试验
令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做一标记为零,向下5cm做标记,向上10cm再做标记,然后令患者弯腰(注意保持双膝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此增加值(cm)即为Schober值。小于4cm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附)改良的Schober试验:令患者直立,在腰部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水平做一标记为零,向上10cm再做标记,然后令患者弯腰(注意保持双膝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此增加值(cm)即为改良Schober值。应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7.踝间距
患者平卧,双膝伸直,两踝尽量向外伸开,测量两踝间最大距离。然后让患者直立,双膝伸直,两踝尽量向两侧伸开,测量两踝间最大距离。计算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最后测量值,单位cm。
8.胸廓活动度
患者直立,用刻度软尺测量其第4肋间隙水平(妇女为乳房下缘)深呼气和深吸气之胸围差。小于5cm者为异常。
9.侧位腰椎活动度
患者直立,双臂贴紧体侧自然下垂,双手指伸直,测量中指距地的距离,然后令患者向左侧、右侧弯腰(保持双膝直立),分别测量计算左右两侧中指距地的距离差,左右两侧的平均值为最后值,单位cm。
10.骨盆按压
患者侧卧,从另一侧按压骨盆可引起骶髂关节疼痛。
11.“4”字试验
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和(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