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李祥云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一、重新认识天癸之实质
“天癸”一词首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历代医家都对“天癸”作了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精,有的认为是月经,有的认为是肾水。李教授则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及对文献资料的深刻研究后,认为“天癸”不单指某一物质或某一器官或某一功能,而是一种男女均有的有形物质,有综合的功能作用,对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和筋骨的盛衰有极大的影响,其实质:①是肾气的产物。所谓肾气盛,“天癸”至;肾气衰,“天癸”竭。②具有肾脏的功能。因为“天癸”至,男子精气溢泻,女子,月事依时而下,此时期如果男女交媾,就能受孕有子,这些功能又是肾的主生长发育之功能。③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激素。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全靠丘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生乳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结果,若分泌正常,则人体的生长、发育就能持续正常,反之则不正常,这和《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描写的“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状”,“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所描写的状况极为一致。而当女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一描述和西医学所说的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性降低,卵泡停止发育,卵巢所分泌的雌、孕激素减少,因而对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减弱,月经停止,进而乳房萎缩,生殖器官不同程度的退化,进一步到子宫卵巢的周期活动也停止的情况极为一致。联系起来看不难理解“天癸”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激素了。④是受神经系统所支配。《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就说明天癸是受心脏所控制,即受西医的中枢神经系统所控制,所以应该从广义地去认识,它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健康的重要动力。
二、提出肾亏瘀阻之观点
李教授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科研和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尊古而不守古,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在理论上提出了“肾亏瘀阻”之观点,这一理论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中医的肾与西医所指的肾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在中医理论中肾是水脏,有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主水液之功能。肾脏的这些功能主要有赖于肾所藏的精气的充盈与否,对女子而言精气充盈则冲任胞宫得以濡养,血海依时满盈,经水调畅,易受精有子,如果肾亏经少,肾气不足,则冲任胞脉,失于濡养,冲任往往气血不畅,停滞而瘀阻,瘀阻脉络影响两精相搏,以致不孕。由此可见在生理病理上,肾亏与瘀阻关系密切。另外,在临床上瘀血阻滞形成的疾病如内异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梗阻、子宫肌瘤、肿瘤等都可以在其症状中见到肾亏精少的征象,如性功能减退,腰酸膝软,眩晕耳鸣,眼眶发黑,婚后不孕或孕后易流产,月经稀发,经行量少,舌淡。这些症状的出现或因久病或因活血祛瘀攻伐太过而损伤正气,伤及精血,妨碍血液流畅,加重瘀血的形成。且李教授在用补肾祛瘀法治疗后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三、补肾祛瘀、创立新方剂
李教授根据妇科疾病的特点及肾亏瘀阻之理论,创立了许多新方剂。如治疗输卵管梗阻的“峻竣煎”主要药物有三棱、莪术、地鳖虫、香附、丹皮参、当归、赤芍、路路通、仙灵脾、红藤、菟丝子;治疗内异症的“内异消”主要药物有三棱、莪术、地鳖虫、水蛭、仙灵脾、苁蓉、夏枯草;调理月经周期的“桃红通经方”主要药物有桃红、红花、当归、川楝子、附子、桂枝、川芎;促排卵的“促排卵方”主要药物有生熟地、山药、当归、川芎、香附、菟丝子、仙灵脾;治疗黄体功能异常的“助黄汤”主要药物有熟地、当归、杞子、红花、苁蓉、菟丝子、仙灵脾、鸡血藤。另外还有“保胎方”、“带下方”、“通乳方”、“止露方”、“外洗方”和“灌肠方”。这些治病良方都在临床上取得明显疗效,有的还通过了实验室的验证,并全部在李教授编著的专著或有关杂志上发表刊出。有些观点及处方被同行所认可,如“补肾祛瘀方”就被收录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妇科学》5版教材内。当然临床上在应用这些良方时还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因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和精髓。笔者近年来在为李教授侍诊中深刻体会到李教授组方用药紧紧围绕肾亏瘀阻,久病化热,久病化瘀、久病伤正的理论而展开。其中活血祛瘀之品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三棱、莪术、牛膝、赤芍、鸡血藤、丹参、泽兰;补肾之品有仙灵脾、苁蓉、菟丝子、胡芦巴、杜仲、狗脊、杞子、覆盆子、锁阳;扶正之品有党参、黄芪、生地、熟地、黄精、怀山药;清热解毒之品有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银花。
四、血肉有情之品的临床应用
血肉有情之品是相对草木无情之品而言,是指人及动物身上的某些具有药效部位,因它们的组织结构与人体的组织结构相似或相同,用于治病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在妇科病中,许多疾病多因精亏血少,冲任不固引起,此时已非一般草木之品用来益气补血,补肾壮阳所能奏效,因为形不足者补之以气,而精不足者需补之以味,即血肉有情之品。李教授总结临床经验认为血肉有情之品有填精补髓,补益气血,滋养肝肾,调理冲任,破癥除瘕之功能,可应用于妇科经、带、胎、产各种疾病中出现精亏血少、气血不足、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及癥瘕积聚的病症。常用药方有河车大造丸、左归丸、右归丸、乌鸡白凤丸、复方胎盘丸、龟鹿二仙膏、鳖甲煎丸;常用药物有龟板、鹿角、鳖甲、穿山甲、阿胶、坎炁、龙骨、牡蛎、乌贼骨、蚕茧、紫河车、海狗肾、蜈蚣、地鳖虫、水蛭。
五、治病调经相互结合
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脏腑、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所以月经失调也反映了脏腑、气血、经络和胞宫的病变。因此李教授认为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要充分考虑治病和调经的辩证关系,调经不忘辨证,而治病不忘调经。如治疗子宫肌瘤、输卵管梗阻等疾病时因为应用了大量的活血化瘀之品,因此,在行经期如仍应用会引起月经过多之苦,故不宜再用而应该用温经止血之品。而在月经结束之后,应在活血化瘀之中加入促卵泡生长发育和促排卵、助黄体的药物,如此治疗才会使病程缩短,疗效明显。
(冯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