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常见传染病及急危重症诊疗常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麻疹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以及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 spot)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性表现。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随着麻疹疫苗广泛接种,麻疹发病率快速下降,近年又有上升趋势,且成年患者常见,轻型或不典型病例日渐增多。麻疹传染性极强,尤其以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为甚,严重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一、临床特点
(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鼻、咽、气管的分泌物、尿及血液中(特别是白细胞内)均含有病毒,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主要在患者喷嚏、咳嗽、说话时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凡未患过又未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者,一旦接触麻疹病人后,95%以上发病,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患病者少见。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8~12天,接受被动免疫或接种麻疹疫苗者仍可发病,潜伏期延至21~28天。
1.典型麻疹
病程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
(1)前驱期
1)一般3~5天,主要症状有发热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有咳嗽、喷嚏、流涕、畏光、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有浆液脓性分泌物。
2)起病第2~3天可于双侧近臼齿颊黏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称麻疹黏膜斑,为本病早期特征,初起时仅数个,很快增多,互相融合,似鹅口疮,持续2~3天即消失。
(2)出疹期
1)起病3~5天后,呼吸道症状及体温达高峰时开始出现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5天达高峰。
2)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散在分布,继而增多,呈鲜红色,进而转为暗红色,疹间皮肤尚正常,皮疹为充血性,压之褪色,少数病例皮疹呈出血性。
3)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左右,精神萎靡,声音嘶哑,畏光、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可肿大。肺部可听到干湿性啰音。
(3)恢复期:
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留有棕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经1~2周消退,这种色素斑在麻疹后期有诊断价值。无并发症者病程一般10~14天。
2.非典型麻疹
(1)轻型:
多见于具有一定免疫力者,如5~6个月以下有来自母亲的被动免疫力的婴儿;近期接受过免疫制剂或输过血或接种过麻疹疫苗者。轻症患者全身及呼吸道症状均轻,皮疹散在,不留色素,无口腔黏膜斑,病程短。
(2)无皮疹型:
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当患麻疹时可不出现皮疹及口腔黏膜斑,但病情重,常伴发肺炎、脑炎等,病死率高,常要依靠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诊断。
(3)重型:
大多由于病人体弱、营养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而使麻疹病情加重。起病急骤,高热40℃以上、谵妄或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唇指发绀、脉细速,皮疹融合以后,皮疹呈出血性,亦可融合成大疱(疱疹性麻疹);皮疹少或突然隐退,面色苍灰、循环衰竭(休克性麻疹),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4)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起病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大多无麻疹黏膜斑,2~3天后出现皮疹,但多以四肢远端开始,渐及躯干与面部,多形性皮疹,常并发肺炎,胸腔积液,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依据为恢复期麻疹抗体上升,血凝制剂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可呈强阳性。
(5)新生儿麻疹:
胎儿出生前几天母患麻疹,出生的新生儿可患麻疹,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及密集的皮疹。
(6)成人麻疹:
近年国内外报道成人麻疹病例增多,麻疹口腔黏膜斑及皮疹同时出现,也有迟于发热5天后出现皮疹,胃肠道症状多,全身酸痛,多数病人出现麻疹黏膜斑,70%~80%的病人出现肝功能损害,眼痛较多而畏光少,孕妇患麻疹可出现死胎。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外周血象出疹期白细胞计数降低,尤以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2.血清学检查
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IgM阳性是诊断的标准方法。
3.病原学检查
(1)早期从鼻咽分泌物和血液白细胞内分离到麻疹病毒则可确诊。
(2)鼻咽部分泌物涂片或尿沉渣染色找到多核巨细胞,并可检测到特异性麻疹抗原,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二、诊断
(一)诊断原则
典型麻疹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做出诊断,轻型麻疹病例需根据血清麻疹抗体的检测结果,或麻疹病毒分离阳性,或麻疹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做出诊断。
(二)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具备以下(1)(2),同时伴有(3)者。
(1)发热体温≥38℃;
(2)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3)咳嗽、流涕、喷嚏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并有畏光、流泪、结膜炎症状。
2.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
(1)疑似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流行病学联系者;
(2)疑似病例在完成调查前失访或死亡者;
(3)疑似病例无实验室诊断结果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3.流行病学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无标本或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并同时具备流行病学史,即在出疹前6~21天与麻疹患者有接触史。
4.实验室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1)(2)(3)项实验室诊断中任何一项者。
(1)8天~6周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2)恢复期患者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3)从鼻咽标本或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5.排除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
(1)麻疹疑似病例采集了合格血标本,经合格实验室检查麻疹IgM阴性,并与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
(2)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其他疾病,如风疹等;
(3)能明确找出是由其他原因引起发热出疹的病例,如药物性过敏性皮疹等。
三、鉴别诊断
1.风疹
皮疹类似麻疹,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轻,无麻疹黏膜斑。发热1~2周出疹,迅速见于全身,1~2天内消退,不脱屑,不留色素沉着。耳后、枕后、颈后淋巴结常肿大,常无并发症,预后良好。
2.幼儿急疹
多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为主。高热骤起,持续3~5天,无其他明显症状,热退疹出,散在玫瑰色斑丘疹,躯干为主,疹不脱屑,无色素沉着。
3.猩红热
前驱期发热,咽痛明显,1~2天内全身出现大头针帽大小红疹,疹间皮肤充血呈一片猩红,压之褪色,疹退可见大片脱皮。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咽拭子培养可获A组溶血性链球菌。
4.药物性皮疹
皮疹形态不一,有类似麻疹者。出疹前有甲磺胺、巴比妥类、水杨酸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史。可根据皮疹形态、痒感,在摩擦及受压部位皮疹较多的特点,停药后皮疹可消退,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口腔黏膜斑可与麻疹鉴别。
四、治疗原则
1.治疗原则
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
2.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和湿度适宜,注意口、鼻、眼、皮肤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给予足够水分及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3.对症治疗
发热39.5℃以上者可酌情使用退热剂,烦躁时适当给予镇静,无并发症者不用抗生素,体弱病重者给予血浆及丙种球蛋白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1)初热期(前驱期):
用宣毒发表汤或升麻葛根汤。
(2)出疹期:
宣清热解毒透疹,可用清热透表汤或银翘解毒丸。
(3)重症:
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水牛角代犀角)。
(4)虚弱肢冷者:
用人参败毒饮或补中益气汤。
(5)恢复期:
宜养阴清热,可用沙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
5.并发症治疗
(1)肺炎:
按一般肺炎处理,继发细菌感染者选用抗生素,重症短期可用激素,进食少者适当补液及营养支持。
(2)喉炎:
保持安静,适当镇静。并给予雾化吸入,每100ml液体加氢化可的松10~15mg、麻黄碱1mg,每天3~4次,有呼吸困难者吸氧,出现Ⅲ度喉梗阻者,可行气管切开。
(3)心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者早期应用强心药及利尿药,控制流量及输入速度,循环衰竭者按休克处理。
(4)脑炎:
高热者降温,加强昏迷病人的护理,惊厥时用止惊剂,颅内压高者用脱水剂,也可试用干扰素,转移因子等治疗。
五、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不到人群多的地方,居家隔离休息。
3.增强人群免疫力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在5天内注射足量人血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功能。
临床常见问题
1. 母亲麻疹抗体下降对婴儿有何影响?
20世纪60年代中期麻疹疫苗接种实施之前,大多数成年人在儿童时期由于自然感染麻疹而获得牢固的免疫力,自然感染麻疹获得免疫力的母亲,所生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持续时间长、滴度高。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女性正处于孕育年龄,她们处于疫苗时代,获得自然感染麻疹机会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其体内抗体水平降低,所生的婴儿就会过早地失去麻疹胎传抗体,而对麻疹易感。婴儿抗体阳性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下降,婴儿抗体水平及存在与否,与母亲抗体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母亲抗体水平低将导致婴儿抗体水平低,随着月龄的增长,如婴儿的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水平,可能导致小月龄婴儿发病。
2. 育龄期妇女是否需要复种麻疹疫苗?
育龄期妇女虽然在早期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自然感染麻疹,体内有一定的抗体,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如果在生育之前没有再次接种麻疹疫苗,那么通过胎盘传递给新生儿抗体滴度也会较低。
婴儿母亲年龄多在30岁左右,这也是麻疹高发的年龄段,婴儿可能会与母亲亲密接触从而发病,所以通过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疫苗,既可提高15~49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同时还可以控制<8个月龄婴儿发病,达到“一代免疫,两代受益”的效果,对阻断“双相移位”具有重要意义。

(马如存 更藏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