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胃痛

【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本病主要涵盖了西医学中的胃、十二指肠以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因胃癌、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肺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引起的上腹部疼痛不在本病证范围。
【源流】
《黄帝内经》提出胃痛之名,明确了属于胃病的范畴,与肝脾有关,病因主要以寒邪和饮食伤胃为主,当与真心痛鉴别,可采用针灸治疗。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病本于脾。”《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汉代张仲景提出了以腹诊辨别虚实的诊断方法,并创立了许多治疗胃痛的有效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泛使用。如“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处方如用于中焦虚寒、阴阳两虚的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用于阳虚寒盛的理中汤,用于肝胃不和的四逆散,用于胃脘痞闷、升降失调的半夏泻心汤,用于厥阴病、心中痛热的乌梅丸,用于缓急止痛的芍药甘草汤等。此外,还有附子粳米汤、吴茱萸汤、大建中汤等方药,均为后世治疗胃痛的有效方药。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载有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虽分类详细,但包含了心痛和胃痛,并不利于临床的掌握和使用,而且实际上多指胃脘痛而言。宋代方书多宗《备急千金要方》论述,治疗广泛采用辛香理气之品,如白豆蔻、砂仁、木香、藿香、高良姜、丁香、檀香等。然亦有对此持不同意见者,如陈无择对心痛胃痛混为一谈提出了质疑。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中指出:“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至金元时期,李杲在《兰室秘藏》中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及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治疗上用草豆蔻丸、神圣复气汤、麻黄豆蔻丸三方。病理上谓多系饮食劳倦而至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而至。其用药之法,益脾胃之气多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温中多用益智仁、吴茱萸、草豆蔻、干姜、附子、荜澄茄;理气多用木香、青皮、陈皮、柴胡、厚朴、枳壳;和胃多用麦芽曲、法半夏、陈皮、砂仁;和血多用当归、桃仁、红花、姜黄。虽处方药味较多,而实有规律可循,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朱丹溪《丹溪心法》指出“心痛,即胃脘痛”,并提出“诸痛不可补气”,病须分新久,如“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寒物而得病者,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日病得之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多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安”。所录左金丸被后世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胃郁热证型胃脘痛。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心腹痛》论胃痛病因“为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并强调痛有虚实寒热之分,当辨有形无形,认为“无形者痛在气分”,“有形者痛在血分,或为食积”,“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盖寒则凝滞,凝滞者气滞,气滞则痛胀由生”。他对丹溪“诸痛不可补气”之说提出了不同看法:“此惟邪实气滞者当避之,而曰诸痛皆然则谬矣,不可执以为辞也。”
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对于本病的辨证、治疗都有许多独到的之处。如“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强调胃痛当分在气在血,盖“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对木土之间的关系,强调“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醒胃必先治肝”,“制木必先安土”。更值得称道的是提出了濡养胃阴的方法,认为“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与脾土有别故也”,“胃腑以通为补”,用药有“远柔用刚,忌刚用柔,刚柔兼用”之分,其所创甘凉养胃的方法,实可羽翼东垣甘温升阳的方法,至此胃病的治疗方法臻于完备。
现代随着对胃痛所致病因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如董建华院士提出“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治疗要着眼于一个通字”,归纳为通降十法(理气通降、化瘀通络、通腑泄热、降胃导滞、滋阴通降、辛甘通阳、升清降浊、辛开苦降、平肝降逆、散寒通阳),被临床广为采用。国医大师徐景藩将胃脘痛分为中虚(脾胃气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三个主要证型,湿阻证、血瘀证、胃寒证、食滞证四个兼证,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方药,颇能执简驭繁,可供临床参考。
【病因病机】
胃痛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内伤和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胃气阻滞、胃失通降,不通则痛。
(一)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最为多见,寒主收引,致胃脘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素问·举痛论》有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无常,损伤脾胃;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过嗜烟酒,蕴湿生热,伤脾碍胃。两者皆可胃气壅滞,不通则痛。《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致病之由,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防碍升降,故胃脘疼痛。”
3.情志内伤
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郁滞,或气郁化火;忧思过度,脾气郁结,损伤胃气,均可引起胃痛。《沈氏尊生书·胃痛》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4.脾胃虚弱
素体脾虚,或后天饮食、劳倦、久病等原因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运化无力,或中阳不足,虚寒内生,胃失温养,或因热病伤阴,或因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之品,耗伤胃阴,胃阴受损,胃失濡润,皆可发为胃痛。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胃属六腑之一,属阳土,喜润恶燥,宜通而不宜滞,其气以和降为顺,胃痛初起多由情志郁结,肝气犯胃,气机阻滞而痛;或外感寒邪,寒凝气血,不通而痛;或饮食不节,胃腑失于和降而痛。病程日久,气郁化火,或湿而化热,热灼胃腑而痛;或久病入络,胃腑络脉瘀阻而痛。由于以上各种原因造成胃的气机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因而产生胃痛。
2.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可涉及胆、肾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生理上两者纳运互用,升降协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可致胃虚气滞而痛;若脾阳不足,寒自内生,可致虚寒胃痛;若脾润不及,胃失濡润,可致阴虚胃痛。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肝气郁滞,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郁滞,胃失通降而痛;肝气久郁,或化火伤阴,或成瘀入络,或伤脾生痰,每使胃痛缠绵难愈。肝失疏泄还可累及胆腑,使胆汁通降失职,逆行入胃,灼伤胃腑。肾为胃之关,脾胃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若肾阳不足,可致脾肾阳虚,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而虚寒胃痛;若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则胃失于濡养而阴虚胃痛。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异,且可相互转化、兼夹
胃痛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实者多属不通而痛,可由气滞、寒凝、食积、热郁、湿阻、血瘀引起;虚者多属不荣而痛,如脾胃阳虚或久病阴伤者所致。同时,虚实中又有寒热的不同,如饮食寒凉所致者,属于实寒证;中焦阳虚所致者,属于虚寒证。气郁化火或湿热内侵所致者,属于实热证,阴虚内热者属虚热证。本病主要的病理因素气滞、寒凝、食积、湿阻、热郁、血瘀等,可单一致病,常又可相兼为病,亦可相互转化,出现如气病及血、虚实夹杂等复杂情况。
4.病程有新久之分,在气在血之别
胃痛初起,常由外邪、饮食、情志所致,以气机郁滞为主,病位较浅,多在气分;日久由经入络,气郁血瘀,病位较深,多为气血同病。
5.病延日久,变证衍生
胃痛病延日久,可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均可导致胃络受损而发生出血,若出血量大,气随血脱则可发为厥脱。湿郁化热,火热内结,腑气不通,可出现腹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胃痛日久,浊痰聚瘀,结于胃脘,阳明失于和降,发为反胃,或酿毒生变,转为胃癌。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疼痛性质,可伴有上腹部压痛。
2.常伴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
3.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天气变化、情志不畅、劳累、饮食不当等。
4.胃镜、上消化道钡餐等理化检查有明确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并排除其他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疾病。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可做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脱垂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做鉴别诊断;幽门螺杆菌(Hp)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血清壁细胞抗体测定、胃蛋白酶原测定及内因子等检查有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肝功能、淀粉酶化验和B超、CT、MRI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做鉴别诊断;血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与肠梗阻、肠穿孔等做鉴别诊断;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做鉴别诊断。
(三)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真心痛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时可出现上腹痛,但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当胸而痛,且多刺痛,有压榨感,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证,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多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疾病。肝气犯胃之胃痛可有攻痛连胁,但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多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胰腺炎以及外科急腹症(包括肠梗阻、腹膜炎、肠穿孔、宫外孕等),胃痛以上腹胃脘处疼痛为主症。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4.胃痛与肠痈
肠痈(急性阑尾炎)病变初起,多表现为突发性胃脘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变化,很快由胃脘部转移至右下腹部疼痛为主,且痛处拒按,腹皮拘急,右腿屈曲不伸,转侧牵引则疼痛加剧,多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胃痛患者始终局限于胃脘,一般无发热。
5.胃痛与胃癌
胃癌多以胃痛为主要症状,可伴呕血、黑便、消瘦等。如胃痛日久,反复发作,伴消瘦、呕血、黑便等症者,更需详细询问病史,注意体格检查(包括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触诊),同时及时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电子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新病体壮,痛势急剧,痛处拒按,固定不移,食后痛甚,脉盛者多属实证,并有气滞、寒凝、食滞、火郁、湿热、血瘀之别。气滞者,痛无定处,时发时止,胃痛且胀,多由情志诱发;寒凝者,曾感受寒邪,或嗜食冷饮,得温则减,喜热饮,脉紧弦;食滞者,多有饮食不节史,可伴嗳腐泛酸,大便秘结;湿阻者,苔厚而腻,脉滑;热郁者,舌红苔黄,口臭泛酸,得热则甚,脉数;血瘀者,病久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入夜尤甚,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涩。久病体虚,痛势和缓,隐隐作痛,痛处喜按,部位不定,饥而痛甚,脉虚者多属虚证,有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之分。脾胃气虚者,痛势绵绵,多伴有食欲欠振,纳后脘胀,神疲乏力,舌淡胖有齿印,脉弱;脾胃虚寒者,胃脘疼痛,空腹易作,得食则缓,畏寒怕冷,大便易溏,脉沉细或细弦;胃阴不足者,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此外,服药后的反应也可以作为虚实辨证的依据,如服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补益药后,症状缓解者多为虚证,症状加重者多为实证。
2.辨寒热
寒性凝滞收引,寒者多为冷痛,又有虚实不同,实寒多有受寒或饮食寒凉史,疼痛剧烈而拒按,虚寒疼痛多病程较久,隐隐而痛,喜温喜按,伴泛吐清水,遇寒痛甚,得温痛减,饮食喜温,舌苔白滑,脉象弦紧或舌淡苔薄,脉弱等特点,虚寒者容易感受外寒,形成内外俱寒;热者多为灼痛,实证痛势急迫,虚证疼痛隐隐,伴泛酸嘈杂,遇热痛甚,得寒痛减,饮食喜冷,舌红苔黄,脉弦数或舌红有裂纹苔少,脉细弱等特点。
3.辨气血
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初痛、胃痛且胀,痛无定处者在气,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气滞者,多为阵发,与情志相关,胀甚于痛,攻窜不定,嗳气频频,苔薄白,脉弦;气虚者,多为隐痛,空腹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食后腹胀,舌淡,脉弱。久痛入络,形成血瘀证,表现为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呈持续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又有出血病史者,常有留瘀和血虚之候,临证应注意鉴别。
4.辨脏腑
胃痛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可涉及胆、肾,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如肝郁气滞、肝胃郁热等致病多发病与情志因素有关,痛及两胁,心烦易怒、嗳气频频;脾气虚弱,中阳不振所致胃痛,常伴纳差、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弱等脾胃虚寒之征象;口苦、泛酸,食油腻后加重者,多为胆胃不和;肢冷、畏寒,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者,多为久病及肾。
5.辨食滞、湿浊、痰饮
食滞、湿浊、痰饮既是胃痛的常见原因,又常发生于胃痛的演变过程中,临证应注意辨别。食滞者多有饮食不节史,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或加重胃痛,伴脘腹胀满,按之不适,厌食,舌苔垢腻;湿困中焦多表现为胃脘疼痛伴胸脘痞闷,口黏、口甜,食欲欠振,大便溏薄,以腻苔为辨证要点;痰饮主要表现为胃中辘辘有声,或泛吐涎沫,或口吐清水,按之胃脘有振水声。
6.辨病势缓急轻重顺逆
凡胃痛起病急骤者,病程较短,多由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暴饮暴食,饮酒恼怒、情绪激动诱发,致寒伤中阳,食滞不化,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不通而痛。凡胃痛起病缓慢,疼痛渐发,病程较长,多由脾胃虚弱、关系他脏,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胃痛经过正确的治疗,病邪祛除,正气未衰,胃痛可很快好转,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复发减少,多为顺象。若治疗不能坚持,或延误诊治,或复感新病邪,急性胃痛发展为慢性胃痛,经常复发,间隔时间缩短,胃痛时间可长达数年。胃痛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或未及时治疗,疼痛加重,出现消瘦、黑便,甚至呕血,病势加重,应及时诊治,谨防恶变可能。
(二)治疗原则
胃痛治疗,以“通”为关键,治则以“和胃止痛”为要,立足于一个“通”字。清代高士宗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使之助通,寒者使之温通……”故治疗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食积者,消食即所谓通;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湿阻者,化湿即所谓通;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阴虚者,养阴益胃即所谓通;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叶天士有云“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只有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把握“通”法的运用要义。
(三)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
(1)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病机分析:寒邪客胃或饮食生冷,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郁滞,故胃痛暴作;胃无热邪,故不渴;热能盛寒,故喜热饮;弦脉主痛,紧脉主寒。
(3)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4)代表方药: 香苏散良附丸加减。前方理气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胃气郁滞;后方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寒邪客胃之胃痛证。香附、苏梗、木香、陈皮、白芷、乌药行气止痛,高良姜、桂枝、干姜温胃散寒。
(5)加减:伴风寒表证者,可加苏叶、藿香、生姜、葱白等疏散风寒;伴胸脘痞闷、纳呆者,可加枳实、鸡内金、法半夏、神曲等消食导滞。
2.饮食伤胃
(1)症状:胃胀痛拒按,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甚则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2)病机分析:暴饮暴食,饮食停滞,阻塞胃气,故胀痛;宿食不化,浊气上逆,故嗳腐吞酸,甚则呕吐宿食;食积阻滞,胃失通降,致肠腑传导失司,故便不爽;苔厚腻、脉滑为宿食停滞之象。
(3)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4)代表方药: 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化湿和胃。
(5)加减:米面食滞者,可加谷芽、麦芽以消食化滞;肉食积滞者,重用山楂,可加鸡内金以消食化积;伴脘腹胀甚者,加枳实、木香、青皮、槟榔等行气消滞;胃脘胀痛而便秘者,可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以通腑行气;胃痛急剧拒按、伴苔黄腻而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以泄热通腑。
3.肝气犯胃
(1)症状:胃痛胀闷,攻撑连胁,遇情志不疏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舒,善太息,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弦。
(2)病机分析: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情志怫郁,气郁加重,故痛作或加重;嗳气、矢气则气郁暂得缓解;气滞肠腑传导不利,则大便不畅;善太息,脉弦为肝郁气滞之象。
(3)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4)代表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佛手、枳壳、甘草理气和中。
(5)加减: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加强理气止痛;胁痛明显者,可加橘络、丝瓜络、郁金以通络止痛;嗳气频频者,可加沉香、刀豆壳、旋覆花以降气;泛酸者,可加乌贼骨、煅瓦楞子中和胃酸。
4.湿热中阻
(1)症状:胃痛急迫,脘闷灼热,嘈杂泛酸,渴不欲饮,纳呆恶心,口干口臭,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机分析:邪热犯胃,故胃痛急迫、灼热;热结湿阻,胃气上逆,故泛酸嘈杂,纳呆恶心;舌红、苔黄、脉数为里热之象,苔腻、脉滑为湿浊阻滞之象。
(3)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4)代表方药: 黄连平胃散加减。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苍术、藿香、厚朴、陈皮运脾化湿,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湿。
(5)加减:胃热炽甚者,可加栀子、蒲公英等清泄胃热;气滞腹胀者,可加枳实、木香、佛手等理气消胀;大便不畅者,可加冬瓜子利湿导滞;恶心呕吐者,可加竹茹、旋覆花等和胃降逆;纳呆者,可加神曲、山楂、谷麦芽等消食健胃;泛酸者,可加乌贼骨、浙贝母、煅瓦楞等中和胃酸。
5.瘀血停胃
(1)症状:痛有定处,如针刺、刀割,痛时持久,食后或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有瘀斑,脉涩。
(2)病机分析:瘀血内阻,胃络壅滞,不通则痛;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痛时持久;进食则动其瘀,故食后痛甚;血属阴,故夜间瘀血加重;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故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有瘀斑,脉涩为血瘀之象。
(3)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4)代表方药: 丹参饮失笑散加减。前方理气化瘀,后方化瘀止痛,两方合用加强活血化瘀作用,适用于胃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及久病不愈的患者。丹参、五灵脂、蒲黄活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
(5)加减:痛且胀者,可加陈皮、青皮、木香、枳壳、莪术等行气消胀止痛;伴胁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郁金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久病正虚者,可加党参、黄芪、太子参、仙鹤草等益气活血;黑便者,可加三七、白及以化瘀止血生肌;若呕血黑便,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无力者,可加用黄土汤以温脾摄血。
6.胃阴亏虚
(1)症状: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嘈杂、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口干咽燥,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病机分析:阴虚则生内热,虚火消谷则似饥,胃虚不能消磨水谷则不欲食;胃阴不足,胃失濡养,则嘈杂;胃虚不运,通降失施,故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津不上承,则口干;津不下行,则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3)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4)代表方药: 一贯煎芍药甘草汤加减。前方养阴益胃,后方缓急止痛,两方合用适用于隐隐作痛、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的胃痛。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养阴益胃,当归养血活血,川楝子、生麦芽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5)加减:胃脘胀痛者,可加厚朴花、玫瑰花、佛手、绿萼梅、香橼等理气止痛;食后堵闷者,可加鸡内金、谷麦芽以消食健胃;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等润畅通便;阴虚胃热者,可加石斛、知母、黄连等清泻胃火;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可加煅瓦楞子或配用左金丸以制酸。
7.脾胃虚寒
(1)症状:胃脘绵绵冷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时呕清水或夹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弱。
(2)病机分析:虚则喜按,寒则喜暖,胃络借饮食之暖,以温通血脉;劳则气耗,受寒则虚寒加重;脾运迟缓,水饮停留,胃虚通降无权,故泛呕清水、宿食;脾阳不达四肢,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弱,为中虚有寒,脾阳虚弱之象。
(3)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4)代表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适用于喜温喜按之胃脘隐痛。黄芪、桂枝甘温补中,辛甘化阳;白芍、甘草缓急和营止痛;生姜、大枣温胃和中补虚。
(5)加减:泛吐清水,加干姜、半夏、茯苓、陈皮;泛酸,加左金丸、乌贼骨、煅瓦楞;胃脘冷痛,虚寒较甚,呕吐,肢冷者,可合附子理中汤;无泛吐清水或手足不温者,可改用香砂六君子汤。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乌贼骨、贝母等份研细末,每次3g,用于胃痛泛酸明显者。
(2)香附6g、高良姜3g,水煎服,用于胃痛寒凝者。
(3)百合30g、乌药10g,水煎服,用于阴虚胃痛。
(4)蒲公英15~30g,水煎服,用于热性胃痛。
(5)红花3g,大枣10枚,水煎服,用于血瘀胃痛。
(6)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服,孕妇忌服。用于血瘀胃痛。
(7)荜澄茄、白豆蔻各等分,研末,每次服1.5~3g,用于寒性胃痛。
(8)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用于食积胃痛。
(9)香附12g,砂仁3g,甘草3g,共为细末,每服2~3g,用于气滞胃痛。
(10)乌贼骨5g,炒白芍5g,打粉,水冲服,用于胃痛伴泛酸者。
2.常用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
功用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次3g,每天3次。
(2)气滞胃痛颗粒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所引起的胃痛连胁,嘈杂恶心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天3次。
(3)胃苏冲剂
功用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胃脘胀痛。
用法用量:每次15g,每日3次。
(4)元胡止痛颗粒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日久,气滞血瘀之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天3次。
(5)三九胃泰
功用主治: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用于湿热交阻,脾胃不和之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1~2袋,每日3次。
(6)香砂六君子丸
功用主治:健脾理气,和胃化湿。用于脾虚气滞,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之胃痛者。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2次。
(7)摩罗丹浓缩丸
功用主治: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痛、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8~16丸,每日3次。
(8)胃复春
功用主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脾胃虚弱之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4片,每日3次。
(9)温胃舒
功用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之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天3次。
(10)养胃舒
功用主治:滋阴养胃,行气消导。用于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阴虚胃痛证。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天3次。
(11)荆花胃康胶丸
功用主治: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寒热错杂证,或兼气滞血瘀证的胃脘痛,症见胃脘胀闷疼痛、嗳气、反酸,嘈杂、口苦等,以及十二脂肠溃疡见以上证候者。
用法用量:饭前服。一次2粒,一日3次。
(12)小建中颗粒
功用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的胃痛。
用法用量:每次15g,每天3次。
(13)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功用主治:制酸止痛,理气化瘀,健脾温中,收敛止血。用于胃酸过多、胃脘痛、胃溃疡、十二指肠球溃疡及慢性胃炎等。
用法用量:每次3~4粒,每天3次。
(14)保和丸
功用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1~2丸,每天2次。
(15)荜铃胃痛胶囊
功用主治: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痛,以及慢性浅表性胃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取足阳明、手厥阴、足太阴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配穴:胃寒者加梁门,胃热者加内庭,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脾胃虚寒者加气海、脾俞,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太溪,血瘀者加血海、膈俞。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寒及脾胃虚寒宜加灸。
(2)耳针:取胃、肝、脾、神门、交感。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或埋针。
(3)穴位注射: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每次选2穴,用黄芪、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药液1ml,每日1次。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取肉桂30g、丁香15g,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扎,外敷中脘穴,每次10~20分钟。
2)取吴茱萸75g,用白酒适量拌匀,用绢布包成数包,蒸20分钟左右,趁热以药包熨脘腹、脐下、足心,药包冷则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
(2)推拿疗法:以行气止痛为治疗大法,用一指禅推、按、揉、摩、拿、搓、擦等法。
取穴及部位:中脘、天枢、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肩中俞、手三里、内关、合谷、足三里、气海、胃脘部、背部、肩及胁部。
操作:
1)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一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气海施术,每穴2分钟,四指摩胃脘部1~2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2)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自肝俞至三焦俞,往返施术5~10遍,再用较重的按揉法在肝俞至三焦俞施术,时间约为5分钟。最后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
3)患者坐位,拿肩井或点按肩井,较重力按揉手三里、内关、合谷,搓肩臂和两胁,往返10~20遍。
加减:
1)病邪阻滞:用较重的点按法在大肠俞、八髎施术,时间约为2分钟;用擦法在左侧背部施术,以透热为度。
2)脏腑功能失调:用一指禅推法自天突至中脘施术,重点在膻中,按揉章门、期门,擦肾俞、命门,以透热为度。
【临证参考】
(一)辨证与辨病相参
1.明确诊断,掌握预后
明确诊断是采取正确治疗的前提。胃痛所对应的相关疾病整体预后较好,但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疾病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性,应根据病变的轻重程度,及时复查,明确病情的转归,及时更改治疗方案。慢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患者需及时行内镜或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注意有无合并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或癌变者,如出血量大者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2.判断病情的特点,注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胃痛治疗上应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时必须注意辨别病情的轻重缓急,病性的寒热虚实,审察气血阴阳,观察整个病程中的症情转化,做到随证化裁。同时,采用理化检查以明确疾病诊断,病证结合,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特点,既不延误病情,又能针对性地指导治疗。如对于消化性溃疡,考虑到其致病因素主要为胃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配合使用制酸护膜、生肌愈疡的药物,如白及、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母等;对于萎缩性胃炎,应注意濡润柔养,兼以活血通络,切勿刚燥太过;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则应注意泄肝和胃降逆。
同时,治疗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风寒犯胃、饮食积滞、情志所伤者,病势多急,应急则治标,予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素体脾虚、久病伤正、气阴两伤者,病势多缓,应缓则治本,予健脾助运、益气扶正、养阴益胃等法。若疼痛剧烈的患者(主要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发热、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体征,应注意胃肠穿孔,应及时转外科治疗。
3.结合胃镜病理特点选用药物
胃镜病理检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客观、更丰富的临床资料,治疗时应不忘结合胃镜病理特点治疗。如伴有幽门螺杆菌感(Hp)染患者,特别是根除失败的患者,在西医标准根除Hp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积极配合中药治疗,一般可采取扶正祛邪的方法,如黄连、黄芩和党参、干姜同用,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或异性增生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意益气活血,并适当选用生薏苡仁、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仙鹤草等药物,并告知病人注意饮食的调护,避免食用腌制品;伴有食管、胃黏膜糜烂者,在配伍乌贼骨、白及等制酸护膜的基础上,酌情选用地榆、仙鹤草、炒苡仁、参三七等药物。
(二)注意祛除病因,用药以止痛为先
导致胃痛的病因很多,祛除致病因素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胃痛的辨治过程中要详辨病因,注意祛除病因和止痛为先的有机结合。胃痛的发病一般有诱因可寻,要详细了解以利于审因论治。如寒凝气滞,治当散寒止痛;饮食停滞,治当消食导滞;情志不畅,治当疏和气机;湿邪阻滞,治当化湿和中;中焦郁热,治当清热和中;因虚致痛,治当补虚止痛,注意气虚、阳虚和阴虚之别。又不论病因如何,中焦气机的郁滞,不通则痛,是胃痛的病机关键,故在辨证用药基础上,适当参入理气和胃、缓急止痛之品,如延胡索、炒白芍等,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三)脏腑相关,治胃勿忘整体观念
1.治胃宜照顾到胃的体用特征
胃为阳明燥土,体阳而用阴,喜润恶燥,以通为用,宜降则和。胃病日久,病机虚实错杂,或寒热兼夹,治疗时应注意用药刚柔,兼筹并顾,不可过偏一端,注意忌刚用柔、忌柔用刚和刚柔并济的合理运用,从而恢复胃的正常通降功能。如胃阳虚弱,易为寒邪、饮食生冷所伤,当用辛温散寒之品,以恢复胃的和降功能;胃阴不足者,多为久病不复,肝火劫伤胃阴或过用辛燥等,治宜养阴益胃,和中止痛,多以甘凉濡润之品以滋养胃阴,如麦冬、沙参、石斛、玉竹等,使津液复而胃得润降,则胃痛自愈。如为肝火所伤,又当结合酸甘合化,如芍药、甘草等,既能柔肝平木,又可酸甘化阴,一举两得。
2.结合脏腑辨证,注意从他脏论治
(1)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病理上也密切相关,“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胃不和是胃痛最常见的证型之一,故从肝论治胃痛最为重要。叶天士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的用药原则。在具体用药中,又当区分肝气郁滞、肝郁化火、肝阴不足等不同的病理机制,给予疏肝、清肝、泻肝、柔肝和平肝等治疗。如董建华教授提出了疏肝解郁和胃、滋阴疏肝和胃、益气疏肝健脾、抑肝扶脾止痛、疏肝理气化痰、清肝散瘀和胃、疏肝除湿散满、化瘀疏肝和络等方法,可资临证参考。
(2)邪在胆,逆在胃,胆胃相关:胆胃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共居中焦,同属六腑,泻而不藏;病理上,可因情志内伤,肝胆失疏,或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而致病。《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多见口苦、泛酸,食油腻后加重者等胆胃同病之象,多见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时注意“通降为顺”,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为基本大法,配伍柴胡、黄芩之品,或合以温胆汤加减。
(3)脾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调理脾胃的升降:在生理上,脾胃同居中焦,脾体阴而用阳,以升为健;胃体阳而用阴,以降为和,两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病理情况下,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气不能升清,则胃气不能降浊;胃气失于和降,则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表现为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治疗时注意调畅中焦气机,恢复脾胃受纳运化之职,以合“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用药原则,常用的方法有补中益气法、益胃养阴法、辛开苦降法,和胃降逆法,升降相合法(如配伍桔梗、枳壳)等。由于脾胃的升降和肺气的宣肃有关,故用药时亦可适当参入宣调肺气之品,如枇杷叶、杏仁、桔梗等,以助胃气的和降。
(4)肾为胃之关,胃的腐熟功能依赖于肾阳的温煦,久病勿忘补肾:肾为胃之关,脾胃运化腐熟,全赖肾阳之温煦,若肾阳不足,可致脾肾阳虚,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而虚寒胃痛;若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胃,则胃失于濡养而阴虚胃痛。治疗胃痛时注意治肾,适当参以补肾之品。
(四)治血治气,以平为要
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气滞血瘀,证见胃痛久发,痛处固定,舌有紫气,脉弦或涩,应根据病情,或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或气血同治。然症有轻重,瘀有深浅,治亦当有所区别,活血药有养血活血、活血散瘀、破瘀散结和搜剔通络的不同,应当根据证候的虚实和病情的轻重不同选择应用。
(五)证多兼杂易变,临证宜加详察
临床上多以复合性证候为主,很少见到单一证候者,且可因体质、药物、饮食、天气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寒热虚实的转化,因此疾病发展过程中多易出现虚实寒热夹杂等证候,治疗应善于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因虚致实者当以补虚为主,佐以祛邪,因实致虚者当以祛邪为主,佐以补虚。注重“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预防调护】
1.注意在气候变化的季节里及时添加衣被,保持室内温暖、空气流通,防止受寒。
2.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可少吃多餐,平常尽量不吃零食,避免进食过烫、过冷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坚硬、粗糙、油腻及粗纤维的食品,戒烟酒等。
3.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激素、碘胺、红霉素、四环素、利血平等。
4.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避免劳累过度。
【医案选录】
医案1:
张 十九 壮年面色萎黄,脉濡小无力,胃脘常痛,情志不适即发,或饮暖酒暂解,食物不易消化。脾胃之土受克,却因肝木来乘。怡情放怀,可愈此病。郁伤脾胃阳虚。
人参、广皮、半夏、茯苓、薏仁、桑叶、丹皮、桔梗、山栀(姜汁炒)。
水泛丸。(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医案2:
王 四三 胃脘痛,高突而坚,呕清涎血沫,滴水不能下咽,四肢冷,肌肤麻木,捶背脊病势略缓,此属肝厥犯胃。
开口吴萸、金铃子、炒延胡、生香附、高良姜、南山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医案3:
顾 五一 脉弦,胃脘痹痛,子后清水泛溢,由少腹涌起,显是肝厥胃痛之症。
吴萸五分,川楝子一钱,延胡一钱,茯苓三钱,桂枝木五分,高良姜一钱。(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医案4:
葛某,男,35岁,工人。初诊日期:1990年11月14日。
主诉: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年余,加重4个月。
病史:患者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已10年余,近4年余来加重频发,食少,神疲乏力。于1990年10月18日经X线钡餐检查,诊谓胃角溃疡,经服中西药物多种,脘痛不已,心情焦虑不安,于11月14日来诊。询知,其脘痛及于胸胁,部位较广,时轻时重,痛而胀闷,空腹尤甚,得食可缓,但饮食甚少,神倦无力,伴有头晕耳鸣。
诊查:舌质淡红,诊其两脉细弦。X线钡餐检查示胃角溃疡。
处方:炙黄芪15g,太子参15g,怀山药15g,炙升麻5g,炒枳壳10g,炙柴胡6g,炒白芍15g,橘皮络各6g,川百合30g,麦门冬15g,枸杞子10g,炙甘草5g,谷麦芽各15g。
每日1剂,两次煎服。嘱其服用后平卧半小时。
上方服7剂,症状逐渐好转,胸胁胃脘之痛明显好转。续服7剂,饮食亦有增加,精神渐振,情绪亦有改善。守方继续调治共月余,诸症显著改善,胸胁胃脘胀闷而痛基本消失。至12月27日复查X线钡餐检查,胃角未见溃疡,仅见十二指肠球部轻度变形。患者即恢复正常劳动。(徐景藩,陆为民,徐丹华,等.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M].科学出版社,2010:182-183)
医案5:
刘某,男,42岁。
1997年9月6日初诊:胃脘疼痛已有3年,近1个月来疼痛加剧,痛呈阵发,时呕酸液苦水,胀闷不舒,用止痛制酸药稍能缓解,但劳累后容易复发,自觉心中烦热,神疲肢软,睡眠不实,纳差,二便调。舌苔黄腻,脉象弦细。
辨证:肝郁化火,胃失和降。
立法:泄肝和胃,理气化浊。
方药:黄连2.5g,吴茱萸1.5g,乌贼骨10g,紫苏梗10g,陈皮5g,竹茹5g,清半夏10g,枳壳10g,金铃子10g,大腹皮10g,黄芩10g。6剂。
9月12日二诊:药后胃痛缓解,吐酸亦少,唯觉胃部不舒,仍有胀感,按之仍痛,胃气渐降,脾运尚差。守原方出入。
紫苏梗5g,香附10g,陈皮5g,砂仁2.5g,枳壳10g,乌贼骨10g,谷麦芽各20g,合欢皮10g,佛手5g,煅瓦楞10g,丹参10g。6剂。
9月20日三诊:胃痛已止,仍感食后胃脘闷胀。原方去瓦楞子,加香橼皮,并加重谷麦芽之药量,以消胀助运。
紫苏梗5g,香附10g,陈皮5g,砂仁2.5g,枳壳10g,乌贼骨10g,谷麦芽各20g,合欢皮10g,佛手5g,香橼皮10g,丹参10g。
服药20多剂,饮食起居调理,病情基本控制。
本例胃脘痛,症见呕苦吞酸,为肝郁化火,肝胃不和,湿浊阻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时在调肝之中,佐以和胃通降化浊之品,使木郁达之,胃气通顺,湿浊自化。方以黄连、吴茱萸、川楝子以调肝解郁;黄芩泄热;紫苏梗、陈皮、半夏、竹茹和胃降逆,化浊止吐;大腹皮、枳壳通降胃气;乌贼骨、煅瓦楞既能制酸,又可化瘀止痛。后因胃痛止、纳食胀,故加重谷麦芽之量,以醒胃助运,又以香橼皮、佛手片、丹参等,以理气血。从而获得速效。(董建华.临证治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6:314)
医案6:
邢某,男,72岁。
1981年1月15日初诊:胃痛四五年,腹胀,饥时及食后均觉不适,大便干结,五六日一行,状如羊屎,偶觉泛酸。舌黯苔黄,脉沉细而弦。西医诊为“幽门口溃疡”。
辨证:年逾古稀,气血失和,胃气不降。
立法:理气活血,和胃通降。
方药:丹参20g,川楝子10g,延胡索5g,瓦楞子12g,乌贼骨10g,麻仁10g,酒军5g,枳壳10g,苏梗5g,香附10g,荜澄茄10g。6剂。
二诊:胃痛减轻,大便已通,腹胀亦轻,舌苔黄厚腻质红,脉弦细。湿热中阻,气滞血瘀,再以化湿清热理气。
藿香10g,佩兰10g,厚朴6g,半夏10g,陈皮5g,炒黑白丑3g,火麻仁10g,枳壳10g,槟榔12g,川楝子10g,延胡索5g。6剂。
三诊:腹胀减轻,大便通畅质软,纳食尚少。再以和中理脾,清化湿热。
槟榔10g,枳实10g,黑白丑5g(炒),焦三仙各10g,陈皮5g,半夏10g,莱菔子10g,砂仁3g,鸡内金5g,香橼皮10g,佛手5g。6剂。
由于气候、饮食、情志等影响,胃病表现往往变化多端,其病机或为寒热错杂,或为夹湿、夹瘀、夹痰,凡此种种,治疗不可拘执于一法一方。此案胃痛已达数年之久,初诊以气滞为主,治以理气通降兼以活血,药用苏梗、枳壳、香附、荜澄茄、川楝子理气,其性平和,理气而不伤正,行气而不温燥;丹参、元胡活血止痛;乌贼骨、瓦楞子化瘀、制酸;酒军降气活血;火麻仁润肠通便以助酒军之降。药后即应,胃痛减轻,但见湿热又生,遂以藿香、佩兰、厚朴、半夏、陈皮理气化湿;二丑、麻仁、枳壳、槟榔润肠通腑;川楝子、元胡调气活血,使腑气通,脾气健而湿热化,诸证悉减。前后两方均以理气通降为主,但前方兼重和血,后方兼重化湿,各得其所。(董建华.临证治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6:327-328)
医案7:
吕某,女,52岁。
1977年8月19日初诊:3年来胃脘疼痛,有时牵连右胁,曾服过辛开苦降,燥湿等中药不效。最近3个月疼痛加剧,发作频繁,伴恶心呕吐苦水,纳差,神疲肢倦,睡眠不实,大便结,小便黄,面色苍白少华。形体消瘦,腹部膨胀,叩呈鼓音,肝肋下可触及边缘有压痛。肝功能正常,经胆囊造影及钡餐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舌质红嫩而光,有瘀斑,脉象沉细而弱。
辨证:胃阴不足,肝气横逆,胃失和降。
立法:养阴益胃,疏肝止痛。
方药:生地12g,麦冬10g,石斛10g,白芍12g,甘草6g,丹参12g,香附10g,川楝子10g,柴胡10g,全瓜蒌20g,枳壳10g。6剂。
8月25日二诊:胃痛减轻,腑气已通。宗原方去瓜蒌、枳壳,加郁金。
石斛10g,生地12g,麦冬10g,白芍12g,甘草6g,丹参12g,香附10g,川楝子10g,柴胡10g,郁金10g。6剂。
9月12日三诊:胃痛消失。仍宗养胃阴之法以善其后。胃喜润恶燥,肝体阴用阳,今患者久痛不愈,肝郁化火,气火横逆,胃失和降,故脘痛长期不愈,上逆呕恶不止,舌红嫩而光,诸证毕现,治用酸甘凉润,柔养肝胃之阴,阴津得养,胃气自能通降而愈。故方以白芍、生地酸甘以养肝阴;石斛、麦冬甘平以养胃阴;瓜蒌、枳壳甘润微苦以降气通腑;配以柴胡、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丹参活血;甘草和中,气畅胃和,所以收到较好效果。既往用辛开苦降,苦寒燥湿不效,乃是不切病机,反更伤阴之故。(董建华.临证治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6:319-320)
医案8:
明某,男,40岁。
1978年5月30日初诊: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近来痛又发作,以饭后3~4小时为明显,痛而且胀,喜按,大便溏。舌质黯,苔薄白,脉象沉细。经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球部并有变形。
辨证:脾胃虚寒,气虚血瘀。
立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生黄芪30g,桂枝5g,白芍12g,炙甘草6g,高良姜6g,红枣5枚,川楝子10g,延胡索5g,香橼皮10g,乌贼骨10g,饴糖30g(冲)。3剂。
6月5日二诊:服药后,痛减轻,宗上方去元胡、川楝子,加佛手、炙刺猬皮。
生黄芪30g,桂枝5g,白芍12g,炙甘草6g,良姜6g,红枣5枚,香橼皮10g,乌贼骨10g,佛手5g,炙刺猬皮10g,饴糖30g(冲)。6剂。
6月19日三诊:胃痛已止,大便正常,要求服丸药以善其后。
黄芪90g,桂枝30g,炙甘草45g,良姜45g,乌贼骨90g,炙刺猬皮45g,香橼皮60g,佛手45g,元胡24g,红枣20枚。
上药共研细末,饴糖90g兑入,炼蜜为丸,每次服10g,每日3次。
本案已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变形,据其脉证,病系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气虚血瘀,治用温中补气之黄芪建中汤,加香橼皮以理气,入金铃子散以行气和血化瘀止痛。再诊时痛已减,故去金铃子散,加入佛手理气运脾,再用炙刺猬皮与乌贼骨相配合,既能祛瘀活血,又能制酸解痉,所以疗效较好。(董建华.临证治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6:317-318)
医案9:
万历壬寅六月间,家君年五十三矣。患心口痛,呕食面黄。诊之,脉细弦数,六至余。即灸气海、乳根各数壮,服补中益气汤加吴茱萸、姜炒黄连、山栀,二三十贴。又以四君加减丸补脾,遂愈。明年天旱,家贫车戽力罢,复吐酸如前,再服前剂及八味丸而安。
一妇人,年五十余。素有心疼,久已疏矣。七月间旧病忽作,医以宽中导气、削坚攻血等剂,致中气愈虚,不思饮食,神惫。迎予治之,已五六日不食。诊之,六脉俱沉,惟脾胃弦细,似有神,寻亦难道。外证则心口痛,左胁胀硬,呕苦酸水,但能饮清汤,如吃米汤一口,即饱胀不胜,正木来克土之症也。然其人脉病虽笃,面色、肌肉尤不甚脱,忆古人凭证不凭脉之语,投以异功散加吴茱萸、干姜,佐以姜炒山栀三分。二贴,病失十五。再二贴而愈。(徐衡之,姚若琴.宋元明清名医类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9-90)
(沈 洪 刘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