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嘈杂
【概念】
嘈杂俗名“嘈心”、“烧心症”,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莫可名状的一种病症,常兼有嗳气、吐酸等,亦可单独出现,常见于西医学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中。因胃癌、胆囊炎等疾病引起的嘈杂不在本病证讨论范围。
【源流】
嘈杂病名始见于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痰饮》中有“痰饮病者……症状非一……为呕为泻,晕眩,嘈烦”。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心胸嘈杂方论》言:“夫心胸嘈杂,妇人多有此证。”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嘈杂》中云:“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朱丹溪在确立嘈杂称谓的同时初步阐发了其病因病机和治则。
到明代嘈杂的概念逐渐明晰。明代虞抟《医学正传》言:“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并明确嘈杂的脉象特点为:“右寸关脉紧而滑。两寸弦滑,胸中有留饮。寸脉横者,膈上有横积也。右关弦急甚者,木乘土位,欲作胃反,难治。”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嘈杂门》曰:“夫嘈杂之为症,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不自宁之态是也。或兼嗳气,痞满恶心,渐至胃脘作痛,数者多挟痰火。”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对嘈杂的定义为:“嘈杂一证,或作或止,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
清代对嘈杂概念稍有补充。潘楫《医灯续焰·嘈杂》云:“其发也,如饥之欲食,甚则烦怫杂乱。”清代何梦瑶《医碥·杂症·嘈杂》描述:“其证似饥,急欲得食,心中扰扰不宁,如酸如辣,似慌张。”可见,自明代以后对于嘈杂的概念甚为明确,即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嗳气、吞酸并见的一组以自觉症状为主的证候。
【病因病机】
嘈杂主要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脾胃虚弱和营血不足等因素导致痰热、肝郁、胃虚、血虚,从而发生嘈杂。
(一)病因
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或过食辛辣香燥,醇酒肥甘,或生冷黏滑难消化之食物,积滞中焦,痰湿内聚,郁而化热,痰热内扰而成嘈杂。《丹溪心法·嘈杂》云:“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寿世保元·嘈杂》云:“夫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夫湿面鱼腥、水果生冷,以及烹饪不调,粘滑难化等物,恣食无节,朝伤暮损,而成清痰稠饮,滞于中宫,故为嘈杂嗳气吞酸痞满。甚则为翻胃膈噎……实痰火之为患也。”
2.情志不和
肝主疏泄,若忧郁恼怒,使肝失条达,横逆反胃,致肝胃不和,气失顺降而致嘈杂。《周慎斋遗书·嘈杂》曰:“嘈杂,是脾虚肝火得以乘聚也。”《张氏医通·嘈杂》云:“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肝气不舒,木挟相火乘其脾胃,则谷之精微不行,浊液攒聚,为痰为饮。其痰亦从木气化酸,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而嘈杂如饥状。每求食以自救。苟得少食,则嘈杂少止。止则复作。盖土虚不禁木所摇。”
3.脾胃虚弱
由于脾胃素虚,或病后胃气未复,阴分受损,或过食寒凉生冷,损伤脾阳,以致胃虚气逆,扰乱中宫而致嘈杂。《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心胸嘈杂方论》云:“……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满痛,不欲食,此胃气虚冷所致。其脉沉迟弦细,是其证也。”
4.营血不足
由于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因失血过多,皆能造成营血不足,使胃失濡润,心失所养,致嘈杂萌生。《景岳全书·杂症谟·嘈杂》云:“……又有误用消伐等药,以致脾胃亏损,血少嘈杂,中虚则烦杂不饥,脾弱则食不运化,此宜专养脾胃……”
(二)病机
1.病因病机脾胃虚弱为本,胃失和降为发病关键
脾胃虚弱,可导致痰饮内生,或土虚木乘,若湿热或痰热久恋,日久阴液暗耗,或热病之后津液受戕,胃阴不足,濡润失司,致和降无能;或体质素弱,形瘦胃薄,复加生冷伤胃,饥饱伤脾,中气更馁,运化无力,水饮留滞,亦可导致嘈杂发生。嘈杂的病因病机脾胃虚弱为本,痰湿、热邪、气郁等为标,胃失和降为发病关键。
2.嘈杂病位在胃,其发病与脾、肝关系密切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运化水谷精微,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而脾胃土的健运又有赖于肝木的正常疏泄。大凡经常饥饱不一或饮食不节,日积月累,脾胃运化失常,致湿热或痰热中阻,胃失通降之职;或性格内向,常常抑郁寡欢,致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肝胃不和,胃失和降,均可引发嘈杂。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胃脘部空虚感,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等症状,可伴有上腹部压痛。
2.可伴有泛酸,嗳气,恶心,食欲不振,胃痛等上消化道症状。
3.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情志不畅、劳累、饮食不当等。
4.胃镜、上消化道钡餐等理化检查有明确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并排除其他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疾病。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可做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做鉴别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血清壁细胞抗体测定、胃蛋白酶原测定及内因子等检查有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肝功能、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化验和肝胆脾胰彩超、CT、MRI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做鉴别诊断;血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与肠梗阻、肠穿孔等做鉴别诊断。
(三)病证鉴别
1.嘈杂与胃痛
嘈杂是指胃内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莫可名状的证候,常兼有嗳气、恶心、吐酸、干哕、胃痛等症。胃痛是指胃脘部感觉有隐痛、胀痛、刺痛、灼痛等不适的证候。嘈杂与胃痛的共同点是:两者均属于胃脘部不适之证,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肝气犯胃等以致损伤脾胃而发病。而鉴别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表达出症状,也就是说,嘈杂者无法清楚地说明自己的痛苦,但一般比疼痛症状较轻,也可发生于疼痛的前期;而胃痛则能准确表达清楚其部位、性质,一般发病较急,时好时犯。
2.嘈杂与吞酸
《张氏医通·嘈杂》曰:“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肝气不舒……中脘有饮则嘈,有宿食则酸。”指出嘈杂与吞酸病位相同,并具有相同的肝气不舒的病机,区别在于病因不同:嘈杂为饮邪所致,而吞酸的关键在于有宿食留滞。从临床实践来看,两者的临床表现明显不同,后者常自觉有酸水上泛,前者主要是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之状,但两者也可同时出现。引起嘈杂、吞酸的原因很多,也有由同一原因的不同表现。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本病首先当分虚实。实证分为胃热(痰热)证与肝胃不和证,虚证又可分为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虚及血虚。胃热者,嘈杂而兼恶心吐酸,口渴喜冷,舌质红,舌苔黄或干,脉多滑数;肝胃不和者,胃脘嘈杂如饥,似有烧灼感,胸闷懊,嗳气或泛酸,两胁不舒,发作与情绪关系较大,舌红,苔薄白,脉细弦;胃气虚者,嘈杂时作时止,兼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脾胃虚寒者,嘈杂,多见泛吐清水或酸水,或兼恶心,呕恶,食少,腹胀,便溏,甚则形寒,舌淡,苔白,脉细弱;胃阴虚者,嘈杂时作时止,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血虚者,嘈杂而兼血虚征象。
2.辨寒热
次当辨寒热,胃热(痰热)证属实热证,胃阴虚证阴虚化热时,可出现五心烦热等而形成虚热证,胃气虚进一步发展,可见畏寒肢冷等而形成脾胃虚寒证。
3.辨脏腑
嘈杂痛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如肝郁气滞致病导致肝胃不和嘈杂,其发病多与情志因素有关,痛及两胁,心烦易怒、嗳气频频;胃气虚证及脾气虚弱,中阳不振所致嘈杂,常伴纳差、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脉弱等脾胃虚弱或虚寒之征象;口苦、泛酸,食油腻后加重者,多为胃热(痰热)证。
4.辨病势缓急轻重顺逆
凡嘈杂起病急骤者,病程较短,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暴饮暴食,饮酒恼怒、情绪激动诱发,致寒伤中阳,食滞不化,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而致嘈杂;凡嘈杂起病缓慢,疼痛渐发,病程较长。多由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或重病大病,损伤脾胃,造成中气不足,升降失司,脾虚不能运化滞浊,胃气不和而致嘈杂。
嘈杂经过正确的治疗,病邪祛除,正气未衰,嘈杂可很快好转,嘈杂持续时间缩短,复发减少,多为顺象。若治疗不能坚持,或延误诊治,或复感新病邪,急性嘈杂发展为慢性嘈杂,经常复发,间隔时间缩短,嘈杂时间可长达数年。嘈杂若失治则可延为便闭、三消、噎膈之症,故应及时诊治,谨防恶变可能。
(二)治疗原则
脾胃位居中焦,胃气宜通、宜降、宜和,通则胃气降,降则气机和,和则纳运正常,纳运和,则嘈杂自陈,故治疗嘈杂应抓住通、降、和三法。在治疗嘈杂的过程中,应时时注意顾护胃气。《类证治裁》曰:“嘈杂日久,渐吞酸停饮,胸前隐痛。”《医学心悟》曰:“若治失其宜,可变为噎膈。”皆言嘈杂失治误治的后果。
(三)分证论治
1.胃热(痰热)
(1)症状:嘈杂而兼恶心吐酸,口渴喜冷,心烦易怒,或胸闷痰多,多食易饥,或似饥非饥,胸闷不思饮食,舌质红,舌苔黄或干,脉多滑数。
(2)病机分析:胃热嘈杂,多由饮食伤胃,湿浊内留,积滞不化;或肝气失畅,郁而化热,气机不利,痰热内扰中宫,故出现心烦易怒、口渴,胸闷吞酸等症状;舌红苔黄,脉滑数,为热邪犯胃之象。
(3)治法:清胃降火,和胃除痰。
(4)代表方药: 黄连温胆汤加减。方中以黄连、半夏为君,黄连直泻胃火,半夏降逆和胃化痰,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宣通中焦;以寒凉清降的竹茹、枳实为臣清胆胃之热,降胆胃之逆,既能泄热化痰,又可降逆和胃;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湿祛而痰消;取少量生姜辛以通阳,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共为使药。此方应去大枣不用,因大枣性味甘温,有滋腻之性。诸药合用,可使痰热清,胆胃和,诸症可愈。
(5)加减:胃痛者加延胡索、五灵脂;腹胀者加川厚朴、莱菔子;嗳气者加代赭石、旋覆花;泛酸者加瓦楞子、海螵蛸;纳呆者加山楂、神曲;便秘者加大黄;舌红郁热者加黄芩;苔腻湿重者加苍术、佩兰;热盛者,可加黄芩、山栀等,以增强其清热和胃功效。
2.肝胃不和
(1)症状:胃脘嘈杂如饥,似有烧灼感,胸闷懊,嗳气或泛酸,两胁不舒,发作与情绪关系较大。妇女可兼经前乳胀,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
(2)病机分析:肝主疏泄,若忧郁恼怒,使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致肝胃不和,气失顺降,而致嘈杂。
(3)治法:抑木扶土。
(4)代表方药: 四逆散加减。方中佛手、枳壳、白芍、绿萼梅疏肝抑木,石斛、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胃补中气,瓦楞子、蒲公英抑酸护膜清热。
(5)加减:妇女兼经前乳胀,月经不调者,可予丹栀逍遥散,两胁胀痛明显者,可加香橼、元胡以增强疏肝理气作用。
3.胃气虚
(1)症状:嘈杂时作时止,兼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
(2)病机分析: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如因素体虚弱,劳倦或饮食所伤,以致胃虚气逆,扰乱中宫,故见嘈杂。
(3)治法:补益胃气。
(4)代表方药: 四君子汤加味。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长于补中气,健脾胃,怀山药、白扁豆增强健脾之效。
(5)加减:兼气滞者,加木香、砂仁调气和中;胃寒明显者,加干姜温胃散寒。
4.脾胃虚寒
(1)症状:嘈杂,多见泛吐清水或酸水,或兼恶心,呕恶,食少,腹胀,便溏,甚则形寒,中脘冰冷感,水声辘辘。面色萎黄或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病机分析: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或重病大病,损伤脾胃,造成中气不足,升降失司,脾虚不能运化滞浊,胃气不和而致嘈杂。
(3)治法:温中健脾,理气和胃。
(4)代表方药: 四君子汤合 二陈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怀山药、黄芪等益气健脾;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理气和胃;炒苡仁、白扁豆健脾渗湿。
(5)加减:若寒痰停蓄胸膈,或为胀满少食而为嘈杂者,宜和胃二陈煎,或和胃饮。若脾胃虚寒,停饮作酸嘈杂者,宜温胃饮,或六君子汤。若脾肾阴分虚寒,水泛为饮,作酸嘈杂者,宜理阴煎,或金水六君煎。
5.胃阴虚
(1)症状:嘈杂时作时止,饥而不欲食,食后饱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病机分析:胃阴不足,胃失濡养,胃失和降,胃虚气逆,故见嘈杂,饥而不欲食,食后饱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胃阴不足之象。
(3)治法:滋养胃阴。
(4)代表方药: 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冰糖甘凉濡润,益胃生津,冀胃阴得复而嘈杂自止。
(5)加减:胃脘胀痛者,可加玫瑰花、佛手、绿萼梅、香橼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食后堵闷者,可加鸡内金、麦芽、炒神曲等以消食健胃;大便干燥者,加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等润畅通便;阴虚化热者,可加天花粉、知母、黄连等清泄胃火;泛酸者,可加煅瓦楞子、海螵蛸等以制酸。
6.血虚
(1)症状:嘈杂而兼面黄唇淡,心悸头晕,夜寐多梦,善忘,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病机分析:营血不足,心脾亏虚,胃失濡养,故见嘈杂。心失血养,故心悸,夜寐梦多;脑失血濡,故头晕,善忘;面黄唇淡,舌淡,脉细弱均为血虚之征。
(3)治法:益气补血,补益心脾。
(4)代表方药: 归脾汤加减。方中取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而气血自生,乃补血不离健脾之意;木香理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龙眼、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用于血虚嘈杂,甚为合拍。
(5)加减:兼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泛吐清水者加吴茱萸、高良姜;便溏甚者加薏苡仁;腹胀明显者加枳壳、厚朴。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煅瓦楞30g,炙甘草10g,研成细粉末,每次3g,每日3次口服。
(2)海螵蛸15g,浙贝母15g,研成细粉末,每次2g,每日3次口服。
(3)煅瓦楞15g,海螵蛸15g,研成细粉末,每次2g,每日3次口服。
(4)鸡蛋壳去内膜洗净,炒黄,研成细粉末,每次2g,每日2次口服。
(5)龙胆草1.5g,炙甘草3g,水煎2次,早晚分服。
2.常用中成药
(1)香砂养胃丸
功用主治:温中和胃。用于胃脘嘈杂,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次3g,每天3次。
(2)胃复春
功用主治: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脾胃虚弱之嘈杂。
用法用量:每次4片,每日3次。
(3)养胃舒
功用主治:滋阴养胃,行气消导。用于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阴虚嘈杂证。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天3次。
(4)小建中颗粒
功用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吞酸的嘈杂。
用法用量:每次15g,每天3次。
3.针灸疗法
胃热者选穴: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内庭;脾胃虚寒者选穴: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气海、脾俞;胃寒者选穴: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梁门;肝郁者选穴: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期门、太冲;胃阴不足者选穴: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三阴交、太溪。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寒及脾胃虚寒宜加灸。
4.外治疗法
(1)取吴茱萸25g,将吴茱萸研末,过200目筛,用适量食醋和匀,外敷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取吴茱萸5g,白芥子3g,研为细末,用纱布包扎,外敷中脘穴,每次20分钟,并以神灯(TDP治疗仪)照射。
【临证参考】
(一)辨证与辨病相参
1.明确诊断,掌握预后
明确诊断是采取正确治疗的前提。嘈杂所对应的相关疾病整体预后较好,但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为胃癌前状态性疾病,有潜在恶变的可能性,应根据病变的轻重程度,及时复查,明确病情的转归,及时更改治疗方案。慢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患者需及时行内镜或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注意有无合并出血、幽门梗阻或癌变者,如出现这些合并症,当中西医结合治疗。
2.判断病情的特点,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
嘈杂治疗上应注意辨证辨病相结合,辨证时必须注意辨别病情的轻重缓急、病性的寒热虚实,审察气血阴阳,观察整个病程中的症情转化,做到随证化裁。同时,采用理化检查以明确疾病诊断,病证结合,进一步判断疾病的特点,既不延误病情,又能针对性地指导治疗。如对于消化性溃疡,考虑到其致病因素主要为胃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配合使用制酸护膜、生肌愈疡的药物,如白及、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母等;对于萎缩性胃炎,应注意濡润柔养,兼以活血通络,切勿刚燥太过;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则应注意泄肝和胃降逆。
3.结合胃镜及组织病理特点选用药物
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客观、更丰富的临床资料,治疗时应不忘结合胃镜病理特点治疗。如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特别是根除失败的患者,在西医标准三联根除Hp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配合黄连、黄芩、黄芪、党参等扶正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以冀提高Hp的根除率;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性增生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中药,并适当选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等抗癌中药,并告知病人定期复查胃镜及组织病理;伴有食管、胃黏膜糜烂者,在配伍三七粉、白及、乌贼骨、煅瓦楞等制酸护膜药物。
【预防调护】
1.注意在气候变化的季节里及时添加衣被,防寒保暖。
2.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烫、过冷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进食过咸、过酸及甜腻的食物,戒烟酒等。
3.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红霉素等。
4.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避免劳累过度。
【医案选录】
医案1:
某,阳升嘈杂。(阳升)
麦冬三钱,生地二钱,柏子仁一钱,川斛三钱,茯神三钱,黑稆豆皮三钱。(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嘈》)
医案2:
某,心中烦热,头上汗泄,汗止自安,易嘈。(心阳热)
淮小麦、柏子仁、茯神、炙草、南枣、辰砂。(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嘈》)
医案3:
程氏,血虚心嘈,咽呛。(血虚)
生地、天冬、麦冬、女贞子、生白芍、炙草、茯神、麻仁。(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嘈》)
医案4:
某氏,经半月一至,夜嘈痛。(肝阴虚)
生地、阿胶、天冬、茯神、白芍、丹参。
嘈有虚实真伪,其病总在于胃。《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又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又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由此观之,脾属阴,主乎血,胃属阳,主乎气,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故一阴一阳,互相表里,合冲和之德,而为后天生化之源也。若脾阴一虚,则胃家饮食游溢之精气,全输于脾,不能稍留津液以自润,则胃过于燥而有火矣。故欲得食以自资,稍迟则嘈杂愈甚,得食则嘈可暂止,若失治则延便闭、三消、噎膈之症,治当补脾阴,养营血,兼补胃阴,甘凉濡润,或稍佐微酸,此乃脾阴之虚而致胃家之燥也,更有一切热病之后,胃气虽渐复,津液尚未充,亦有是症。此但以饮食调之,可以自愈。此二种,乃为虚嘈症,所谓实者,年岁壮盛,脾胃生发之气,与肾阳充旺,食易消磨,多食易饥而嘈,得食即止。此非病也,不必服药。以上皆是真嘈症,所云伪者,因胃有痰火,以致饮食输化不清,或现恶心,吞酸,微烦,眩晕,少寐,似饥非饥,虽饱食亦不能止。此乃痰火为患,治宜清胃,稍佐降痰。苦寒及腻滞之药,不宜多用。又有胃阳衰微,以致积饮内聚,水气泛溢,以有凌心之状,凄凄戚戚,似酸非酸,似辣非辣,饮食减少。此属脾胃阳虚,治宜温通,仿痰饮门而治之。此二种乃似嘈之伪症。若夫所云心嘈者误也,心但有烦而无嘈,胃但有嘈而无烦,亦不可不辨明之。今先生之法,仅有四案,倘好善之士更能搜采补入,则幸甚。华岫云。(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嘈》)
(王垂杰 汤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