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吐酸
【概念】
吐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随即吐出的病证,历代尚有“醋心”、“噫醋”之称。本病主要涵盖了西医学中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吐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源流】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提出本病证属于热。
隋代巢元方最先立“吞酸”病名,在《诸病源候论·噫醋候》中说“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认为吞酸属上焦停痰和中焦宿冷。
宋代《太平圣惠方》载:“夫五膈气呕吐酸水者,胸中气滞,胃有宿冷,饮水停积,乘于脾胃,脾得水湿。则不能消水谷,故令气逆胀满呕吐酸水也。”认为本病乃“胸中气滞,胃有宿冷”所致。
金元时期,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说:“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又如酒之味苦而性热……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必吐酸,为热明矣。”强调本证是热邪犯胃所致。而李东垣却认为:“酸者,收气也,西方金也,寒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热剂泻其子,以泻肺实。若以病机治法作热攻之,误矣。”丹溪又云:“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之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郁积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可暂解,非寒而何?《素问》言热者,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者,言其末也。”其意指:湿中生热是本,风寒外侵袭为标。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言:“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肺受火伤,不能平木,木挟相火乘肺,则脾冲和之气索矣。谷之精微不行,浊液攒聚,为痰为饮。其痰亦或从火木之成化酸,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而为嘈杂如饥状……”认为本病的发生涉及肺、肝、脾三脏,病机特点为肝木挟相火乘肺克脾所致。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云:“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提出本病涉及肝、胆、脾、胃,且与情志有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言:“呕吐酸苦,火病胃也。膺背彻痛,火伤胸也。”“干呕吐酸苦,胃中热也。”认为该病乃胃火所致。张璐《张氏医通》言:“嘈杂与吐酸一类,皆由肝气不舒,木挟相火乘其脾胃,则谷之精微不行,浊液攒聚,为痰为饮,其痰亦从木气化酸,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认为本病乃木挟相火乘其脾胃所致。黄元御《素灵微蕴》言:“脾主五味,入肝为酸,土燥则乙木直升,土湿则乙木曲陷,吞吐酸水者,湿土而遭曲木,温气抑郁之所化也。谷消气馁,胃虚心空之时,乙木郁冲,故酸水泛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郁、脾湿有关。吴仪洛《成方切用》言:“吞酸、吐酸,亦由肝火上干肺胃,从木之化故酸。”认为本病的发生为肝火上干肺胃所致。高鼓峰在《四明心法》中对吐酸的病因病机做了综合阐述:“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现代随着对吐酸所致病因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发展。
【病因病机】
吐酸的病因主要与饮食、情志有关。“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酸水泛溢”是本病主要病机。
(一)病因
1.外感风寒
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湿浊内停,郁而化热为酸。
2.情志因素
郁怒伤肝,肝木疏泄失常,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肝郁化热;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阳不足,痰浊内聚,酿而成酸。
3.内伤饮食
饮食不洁,或过食肥甘厚味醇酒煎炸食物,损伤脾胃,食不消化,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中阳受伤,致胸膈痞塞,胃气不和而致本症。
4.脾胃虚弱
先天不足或劳倦内伤,脾胃受损,中焦失运,谷不消化,酿而为酸。
(二)病机
1.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
《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吞酸》曰:“腹满少食,吐涎呕恶,吞酸嗳气,谵语多思者,病在脾胃。”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说:“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四明心传》云:“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论及的“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克脾胃则饮食不能消化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
2.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是本病病机的关键
《症因脉治》认为:“呕吐酸水之因,平时郁结,水饮不化,外被风寒所束,上升之气,郁而成积,积之既久,湿能生热,湿盛木荣,肝气太盛,遂成木火之化,因吞酸、吐酸之症作矣”,而“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
3.郁热与痰阻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医宗金鉴》云:“干呕吐酸苦,胃中热也。”《诸病源候论·噫醋候》认为“噫醋”是“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梅核气》中将其病机描述为:“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吐酸以酸水由胃中上泛,从口吐出为主要诊断依据。
2.常伴有胃痛,嗳气,腹胀,嘈杂易饥等上消化道症状。
3.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外感风寒、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
4.胃镜、上消化道钡餐等理化检查有明确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并排除其他引起吐酸的疾病。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可做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上消化道肿瘤等诊断;肝功能、淀粉酶化验和B超、CT、MRI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
(三)病证鉴别
1.吐酸与嘈杂
吐酸与嘈杂在病因病机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临床表现不一致。吐酸是胃中不适,口吐酸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嘈杂是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不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吐酸与呕吐
吐酸与呕吐同属胃部疾病,吐酸即是呕吐酸水的临床表现,可属呕吐的范畴,但因其又有特殊的表现和病机,因此又当与呕吐相区别。呕吐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病证,以有物有声为特征,病机为邪气干扰,胃虚失和所致。吐酸多由肝气郁结,胃气不和而发,属于热者,多由肝郁化热而致;属于寒者,可由寒邪犯胃,或素体脾胃虚寒而成;饮食停滞者嗳腐吞酸,是由食伤脾胃之故。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本病多由肝气郁结,胃气不和而发,其中有偏寒、偏热之差异。属于热者,多由肝郁化热而致;属于寒者,可由寒邪犯胃,或素体脾胃虚寒而成;饮食停滞之泛酸噫腐者,是由食伤脾胃之故。临床首当辨寒热,次辨病在肝在胃,再辨是否兼夹食滞或痰湿。
(二)治疗原则
吐酸的临床治疗,常以调肝为其根本,但必须根据寒热证型,或泄肝和胃,辛开苦降,或温中散寒,和胃制酸,夹食加消导和中,兼痰配化痰祛湿,并可适当加入海螵蛸、煅瓦楞子等制酸药。病位均不离脾、胃、肝三者,基本病机在于中焦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致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乃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三)分证论治
1.肝胃郁热
(1)症状:吐酸时作,胃脘灼热,口苦而臭,心烦易怒,两胁胀闷,舌红,脉弦数。
(2)病机分析: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浊气上泛,故见吐酸时作;肝脉布胁肋,故两胁胀闷;肝火上炎则口苦、心烦易怒;胃火炽盛则口臭、胃脘灼热;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胃火郁的征象。
(3)治法:疏肝泄热,降逆和胃。
(4)代表方药: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 左金丸(《丹溪心法》)。前方疏肝解郁,健脾和营适用于肝气不疏者;后方清泻肝火,降逆止呕适用于肝火犯胃者。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去湿;生姜、炙甘草温中益气;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清热;黄连清肝火,泻胃热;吴茱萸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5)加减:热甚者,可加黄芩、焦山栀;泛酸甚者,加煅瓦楞、海螵蛸;大便秘结者,加虎杖、全瓜蒌;不寐者,加珍珠母、夏枯草。
2.脾胃虚寒
(1)症状:吐酸时作,兼吐清水,口淡喜暖,脘闷食少,少气懒言,肢倦不温,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缓。
(2)病机分析:脾胃虚寒,胃气不和,浊阴上逆故见吐酸时作、兼吐清水;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脘闷食少;脾胃气虚,纳运乏力,则少气懒言;阳虚阴盛,寒从中生,故口淡喜暖,肢倦不温;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大便溏泄。
(3)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4)代表方药: 吴茱萸汤(《伤寒论》)合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前方温中补虚,降逆止呕适用于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者;后方益气健脾,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者。方中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脏,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砂仁以通脾肾之元气,吴茱萸温胃暖肝、和胃降逆,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5)加减:胃气上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嗳气频繁者,加白蔻、佛手;若病久及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肢冷汗出,可加附子、肉桂温补脾肾。
3.湿阻脾胃
(1)症状:吐酸时作,喜唾涎沫,时时欲吐,胸脘痞闷,嗳气则舒,不思饮食,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或濡滑。
(2)病机分析: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故吐酸时作、时时欲吐;湿阻气滞,则胸脘痞闷、嗳气则舒;湿邪伤脾,脾运失健,则不思饮食;津液布散失常则喜唾涎沫;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细或濡滑为脾虚湿滞的征象。
(3)治法:化湿和胃,理气解郁。
(4)代表方药: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藿香和中止呕;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紫苏、白芷醒脾宽中,行气止呕;桔梗宣肺利膈,又助化湿;生姜、甘草、大枣,调和脾胃。
(5)加减:湿浊留恋,苔腻不化者,可加苍术、佩兰化湿醒脾;湿郁化热,舌苔黄腻者,可加黄连、黄芩清热化湿;大便稀溏者,加山药、扁豆健脾止泻。
4.食滞胃腑
(1)症状:胃脘饱胀,嗳腐吞酸,甚至呕恶,宿食上泛,纳谷乏味或不思饮食,舌苔黄腻,脉滑实。
(2)病机分析: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食浊内阻则胃脘饱胀、纳谷乏味或不思饮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胃中腐败谷物上泛,故嗳腐吞酸、甚至呕恶,宿食上泛;舌苔黄腻,脉滑实是食滞内停的征象。
(3)治法:宽中行滞,健脾助消。
(4)代表方药: 保和丸(《丹溪心法》)。方中山楂消油腻肉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积;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诸药合用,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之功。
(5)加减:若积滞化热,腹胀便秘,可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胃中积热上冲,可用竹茹汤清胃降逆;若饮食停滞兼有脾胃虚弱者,可用枳术丸消食健脾;若饮食停滞兼有湿热内阻者,可用枳实导滞丸消积导滞,清利湿热。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煅牡蛎、煅鸡蛋壳,研末口服,每次4.5g,每日3次,治胃酸过多。
(2)海螵蛸120g,砂仁30g,共研末,每次3g,每日2次,开水送服,治胃寒、吐酸。
(3)吴茱萸9g(开水泡去苦水),生姜3g,水煎服,治恶心吐酸。
2.常用中成药
(1)胃苏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
(2)健胃愈疡片,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3)舒肝片,每次4粒,每日2次,口服。
(4)温胃舒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口服。
3.针灸疗法
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热证加刺阳陵泉,用泻法;寒证用补法,并加艾灸。
【临证参考】
(一)辨属寒属热
本病属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致胃气上逆为患,临床应首辨寒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明代《医灯续焰·吞酸吐酸》云:“吞酸与吐酸,是皆形寒胃冷……故统宜温中散寒,令郁滞开而病自愈矣。”提出以温中散寒为主治疗该病。《证治汇补·吐酸》云:“初因标寒,宜暂与辛温反佐以开发之;久成郁热,宜以寒凉清解,或分利之;结散热去,则气自通和,酸亦自已也。”指出本病应分阶段治疗。
(二)辨属虚属实
临床上应根据虚实的不同合理用药。如张璐《张氏医通》言:“嘈杂与吐酸一类……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宁……盖土虚不禁木所摇,故治法必当补脾运痰,土厚载物,则风木自安,不必用伐肝之剂,六君子汤为专药,火盛作酸,加吴茱萸、川黄连。”提出以六君子汤补脾运痰为主治疗本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清凉剂》载:“或吐黏涎,或呕酸汁,或吐苦水,或饥不欲食,食即胃满不舒,甚则胀痛,或嘈杂心烦。故以芩、连、橘、半,苦降辛通,调和肝胃为君;臣以竹茹、枳实,通络降气;佐以赤苓、碧玉,使胃中积聚之浊饮从小便而泄;使以姜、沥二汁,辛润涤痰,以复其调畅之性。此为清肝和胃,蠲痰泄饮之良方。”提到应用清肝和胃法治疗该病。
【预防调护】
1.进食应细嚼慢咽,避免吃刺激性及促进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多纤维的芹菜、韭菜、黄豆芽、海带和浓缩果汁等。辣椒、芥末、烈性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也不宜食用。此外,甜食、红薯在胃内易产酸,也要尽量少食。
2.避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饭菜要软、烂、容易消化,以减轻胃的负担。
3.减少脂肪摄入,脂肪可延缓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与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烹调以煮、炖、烩为主,不用油煎炸。
4.日常膳食中应有足够的营养素,如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因为蛋白质能中和胃酸,有利于减少胃酸和修复病灶。
【医案选录】
医案1:
丹溪治一人,因心痛,久服热药多,兼患吞酸,以二陈汤加芩、连、白术、桃仁、郁李仁、泽泻,服之累涌出酸苦黑水如烂木耳者。服久,心痛既愈,酸仍频作,有酸块自胸膈间筑上咽喉甚恶。以黄连浓煎冷,候酸块欲升,即与数滴饮之,半日许,下数次而愈。乃罢药淡粥调之一月,时已交春节旬余,中脘处微胀急,面带青,气微喘,时天尚寒,盖脾土久病衰弱,遇木气行令,脾受肝凌也,急以索矩六和汤与之,四日而安。(清·俞震《古今医案按》)
医案2:
一儒者面色萎黄,吞酸嗳腐,恪服理气化痰之药,大便不实,食少体倦,此脾胃虚寒,用六君子加炮姜、木香渐愈,更兼用四神丸而元气复。此症苦中气虚弱者,用人参理中汤,或补中益气加木香、干姜;不应,送左金丸或越鞠丸。若中气虚,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汤,无有不验。(清·罗美《古今名医汇粹》选薛立斋医案)
医案3:
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或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余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经,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痊愈。(明·薛己《内科摘要》)
(朱生樑 孙永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