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九节 黄疸

【概念】
黄疸,又称黄瘅、黄病,是以目黄、身黄、溲黄为主症的病证。本病主要涵盖了西医学中以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胰腺炎等。
【源流】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黄疸病,并描述了其目黄、身黄、小便黄、爪甲黄并伴寒热、不嗜食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水闭,黄疸,不能卧。”《灵枢·论疾诊尺》云:“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对于病因病机,《黄帝内经》中已有初步认识,并概括为三方面:湿热相薄、外邪内传、他脏之病或久病体虚所致。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胕肿。”提出了黄疸由“溽暑湿热”。《素问·玉机真脏论》云:“病入舍于肺……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灵枢·经脉》云:“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黄疸”、“肾所生病者……黄疸,肠澼”。《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出黄疸是“久逆之所生也”。
汉代张仲景首次根据病因将其分为黑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四类,并分别阐述其病因病机,谷疸、酒疸与湿热有关,病位在脾,故“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女劳疸因纵欲过度,阴亏火旺,症状表现为“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黑疸则由酒疸、女劳疸久不愈,邪气伤及下焦真元而致。张仲景认为黄疸总的病理基础是“从湿得之”,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寒湿”和“瘀热”致发黄的学术思想,如“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阳明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治》)。对于治则治法,张仲景提出“诸病黄家,但当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热在里,当下之”,以此作为总的治疗原则,并创立了清热利湿、淡渗利尿、通腑泄热、解表清里、和解少阳、补益脾肾等多种治法的方剂。对于黄疸的病程和预后,张仲景也有明确的阐述,如“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其学术思想至今仍指导着临床。
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对黄疸的针灸取穴和配伍进行了专篇讨论。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黄疸诸候》中根据发病情况和不同症状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并专设“急黄候”篇阐述黄疸危候,如“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黄疸》则首次认识到黄疸具有传染性。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也将黄疸分为九疸三十六黄。宋代《圣济总录》首次明确黄疸的发病与肝胆有关;宋代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中专门设立《阴黄证篇》,针对“伤寒病发黄者,古今皆为阳证治之……无治阴黄法”,首次创立阴黄的辨治方法,并认为阳黄下之太过可转化为阴黄。朱肱则在《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基础上,区分了湿热发黄和瘀热发黄的表现,如《类证活人书·疸病证治》云:“病人寒湿在里不散,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瘀热与宿谷相搏,郁蒸不消化,故发黄。然发黄与瘀血,外证及脉俱相似,但小便不利为黄,小便自利为瘀血。”
金代成无己提出黄疸有湿盛和热盛之别,区分了“身黄如烟熏”和“身黄如橘子色”。刘河间则认为黄疸是由于“怫然在表,燥而无汗,湿热在里,气甚不得散越于外”所致。元代以后的学者,对于黄疸的辨证,主张执简驭繁。如朱丹溪多以病情轻重、湿热多少作为辨证思路,如《丹溪心法·疸》云:“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轻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热多加芩、连;湿多者,茵陈五苓散加食积药。”他在治疗上则强调“但利小便为先”。罗天益则从阴、阳两方面辨证,如《卫生宝鉴·发黄》云:“阳证,身热不大便,而发黄者,用仲景茵陈蒿汤。身热大便如常,小便不利而发黄者,治用茵陈五苓散。身热大小便如常者,治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加茵陈”,“阴证,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明代王肯堂则根据起病新久、病情虚实辨证选方,如《证治准绳·黄疸通治》云:“治疸需分新久,新病初起,即当消导攻渗……久病又当变法也。脾胃受伤,日久则气血虚弱,必用补剂……使正气盛则邪气退,庶可收功。”
明代张景岳认为黄疸的发病是由于“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首次提出黄疸是因胆汁外泄所致。他还在前人基础上,将黄疸归纳为四种类型。如《景岳全书·黄疸》云:“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并详细阐述了阴黄、阳黄的病因病机,云:“大都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张景岳还阐述了阴黄的病因病机,如“阴黄之病,何以致然?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提出酗酒是黄疸重要成因之一,如“酒疸因饮酒过伤而黄,俗名酒疸”。
清朝沈金鳌已认识到黄疸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传染性的特征,并首次提出“瘟黄”的概念。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黄疸危证作了描述,“疸过十日而反剧,色若烟熏目暗青,喘满烦渴如啖蒜,面黧汗冷及天行”,提示本病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加重危及生命。林珮琴则阐述了寒湿内蕴致发黄的病因病机,如《类证治裁·黄疸》云:“伤寒汗已,身目为黄,以寒湿在里,不解,非但湿热发黄,寒湿亦发黄也。”黄元御则提出黄疸的起病与脾土、肝木有关,如《四圣心源》曰:“其病起于湿土,而成于风木。”叶天士则明确提出了阳黄、阴黄的发病机制,如《临证医案指南·疸》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于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他还提出“阳黄病重在胃,阴黄重在脾”,并创立了分消三焦的治法,如“开上焦,佐中焦,利肠间。”
现代随着对黄疸所致病因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如名老中医关幼波提出辨治黄疸在于“三辨”,即首辨湿热轻重,二辨在气在血,三辨三焦部位。其治疗概括为“三要”:治黄要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要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康良石对于“急黄”的治疗,主张采用“四早”的措施:早清里祛邪,早用凉血救阴、泻火解毒,早开窍醒神、泻火解毒,早化瘀逐水、泻火解毒,以此防止热毒内陷,伤耗真元。
【病因病机】
黄疸主要由外感疫毒、饮食不节、积聚转化和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肝气阻滞、湿热内蕴,胆汁不循常道而致发黄。
(一)病因
1.外感疫毒
疫毒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郁而不散,阻滞中焦脾胃气机,使肝木不能条达,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故身目、小便发黄;或疫毒蕴而化热,热毒熏蒸肝胆,迫气动血,使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致身目、小便发黄。如《诸病源候论》云:“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损伤脾胃;或嗜食辛辣、肥甘厚腻,过嗜烟酒,蕴湿生热,伤脾碍胃。两者均可使脾胃气虚,水谷不化,湿浊内生。《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云:“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名曰谷疸。”《景岳全书·黄疸》曰:“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
3.积聚转化
积聚日久,损耗气血,致脾胃气虚不能运化,肝血不足不能制阳,导致水谷内停,酿生湿浊,肝阳亢盛,迫胆汁外溢而生黄疸。如《张氏医通·杂门》云:“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大便不利,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下尽黑物则退。”
4.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阳虚,或病久脾阳受损,运化失司,津液聚而成湿,湿从寒化,致寒湿阻滞中焦,胆汁排泄受阻,溢于皮肤。如《类证治裁》云:“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同时,脾虚不能化生气血,血败不能华色,可以发黄。如《景岳全书·黄疸》云:“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湿热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
脾喜燥而恶湿,中焦脾胃气机运转,是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源泉,若脾胃气虚,运化不利,则水谷停聚中焦,津液不散而聚成湿,水谷不化而酿成热,湿热内蕴于中焦,阻滞气机枢纽,则影响肝木疏泄、条达,肝气失于疏泄,胆汁则不循常道,外溢于皮肤,循于尿道,因而出现身、目、溲发黄。
2.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密切相关,可涉及肾
本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胆相关。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化生之源,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气虚,气血不能运转,则血脉瘀滞、水谷停聚,阻滞中焦,影响肝气疏泄,肝气疏泄不畅,失于条达,则可致胆汁外溢;同时脾胃气虚,不能化生气血,肝血不足,肝失濡养,则阴不涵阳,肝阳亢于上,阳亢则易化火,火热胁迫胆汁,则胆汁易于外溢。另外,水谷停聚,湿浊内生,久而易于生热化火,火热更加重气血伤耗,日久则损及肾中真元,肾水亏虚,肝阳失于涵养,肝阳则更加上亢;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胃无力运转,更加重水谷、津液停聚。
3.病理因素有虚实寒热之异,且可相互转化、兼夹
黄疸的病理因素多见于湿浊、热毒、瘀血、痰饮、气滞、气虚、血虚、阳虚等。本病可因虚致实,也可因实致虚,最后虚实相互转化、兼夹。如因中焦脾胃虚弱在先,导致气虚不运,血脉瘀阻,水谷、津液停聚,蕴久而酿生湿浊、痰饮,郁久而化火生热,火热迫胆汁外溢;也可因感受疫毒,直中于里,或者嗜食辛辣、肥甘厚腻,致中焦湿热内蕴,火毒炽盛,日久伤津耗气,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虚,肝胆失于疏泄,则亦可见胆汁外溢而发黄。本病后期,常见虚实夹杂,气血虚弱和湿浊、热毒、瘀血等常相互为因,相互为果。
4.阴黄、阳黄、急黄可相互转化
如阳黄失治,或迁延日久,或过用苦寒之品,致脾阳受损,则可转化为阴黄;若阳黄因湿热结聚,化生火毒,致病情迅速进展,黄疸快速加深,而转化为急黄危候。
5.病延日久,变证衍生
黄疸病迁延不愈,可变生他证。若黄疸日久,湿热蕴于中焦,气机不畅,水液不行,则溢于脉外,停聚于膜原之间,而成水肿;若气机不畅,水液停聚于腹中,则成鼓胀;若病程日久,气血瘀滞,瘀血内停,与湿浊、痰饮胶结成块,居于胁下,则成积聚;若积聚日久,耗伤正气,损及真元,则易变为肝癌。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以青壮年为多见,发病前3~5天常有恶寒发热,神疲乏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常伴有厌油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2.有饮食不节,或肝炎病毒接触史,或应用肝损伤的理化药品史。
3.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以白睛发黄最具价值。病重者色黄如橘色,伴有高热烦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皮肤瘀点瘀斑,甚至神志昏迷。
4.肝脏、脾脏或胆囊肿大,伴有压痛或触痛。
(二)辅助检查
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常用于判断肝脏炎症程度及肝脏储备功能;腹部B超、CT、MRI常用于评估肝硬化程度、脾脏大小情况,明确门脉高压及腹水的有无,同时还可鉴别胆囊炎及胆石症;嗜肝病毒学检查常用于明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类型;血、尿淀粉酶常用于鉴别急性胰腺炎。
(三)病证鉴别
1.黄疸与萎黄
萎黄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精微化生不足,或由于失血、大病后期,气血虚弱,不能濡养肌肤,血败不能华色导致,表现为肌肤淡黄,干萎枯燥无华,双目和小便均不黄。如《证治要诀·五疸证治》云:“诸失血后,多令面黄……亦有遍身黄者,但黄不及耳目。”此病与黄疸的目黄、小便黄可做鉴别。
2.黄疸与湿病
湿病是由于湿热蕴蒸而出现的面色发黄的病症,但湿病仅有身黄如烟熏,伴有全身酸痛、重着,屈伸不利,并无两目发黄,可与黄疸相鉴别,且黄疸无全身酸痛不适。《医学入门》说:“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医学纲要》也指出:“色如烟熏黄,乃湿病也,一身尽痛;色如橘子黄,乃黄病也,一身不痛。”
3.黄疸与黄胖病
黄胖病是因钩虫蛰伏肠中,蚕食气血日久,导致气血亏虚,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全身皮肤色黄而带白的病症。如《杂病源流犀烛·黄胖》云:“黄胖宿病也……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虽病根都发于脾,然黄疸则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黄胖则湿热未甚,多虫与食积所致,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之类。”
4.黄疸与黄汗
黄汗属水气病,是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临床特征,并伴有身肿、寒热等症状,亦无目黄、小便黄等表现。如《金匮要略》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
5.黄疸与风气目黄
风气目黄是因风邪侵袭足阳明胃经,循经自胃上袭目眦,风气不得外泄所致。表现为只有目黄,且以内眦较为明显,表面凹凸不平,身体皮肤不黄,也无其他症状,多见于肥胖及老年人,相当于西医学的球结膜脂肪沉积。
6.黄疸与饮食发黄
过度食用胡萝卜、南瓜、菠菜、柑橘、木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可导致色素沉积而发黄,其特点为发黄多位于手掌、足底、前额、鼻等处,无目睛黄,也没有其他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别黄疸证候性质
阳黄证起病迅速,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属实热证;阴黄起病缓慢,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或黧黑,属虚寒证;急黄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全身色黄如金,常伴有热盛动血、火炽扰神的表现,如出血、神志异常等,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危证。
2.辨黄疸主要发病部位
黄疸病位主要与脾胃、肝胆有关,并可涉及多个脏腑。畏寒发热,头重身困,呕恶纳差,舌苔腻,黄色鲜明,病位多以中焦脾胃为主;胁肋胀痛,口苦恶心厌油腻,黄疸色黄鲜明,脉弦,病位多以肝胆为主;黄疸病势急迫,烦躁高热,神昏谵语,甚至吐血便血,皮肤瘀斑,病位在肝胆脾胃,并深入营血分;色黄晦暗,畏寒肢冷,神疲食少、乏力,胁下痞块,大便溏,病位多在肝脾。
3.辨阳黄之湿热轻重
阳黄者,由于感受湿邪和热邪的程度不同,证候表现会有差异,所以首先需要判断湿、热的轻重。热偏重则多见身目色黄而鲜明,发热、口渴口苦、心烦、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难出,舌红苔黄,脉弦数;湿偏重则多见身目色黄不如热重者鲜明,身热不扬,头身重着,胸闷脘痞,口中黏腻,纳差,大便溏,舌苔白厚腻,边可见齿痕,脉滑而缓。
4.辨阴黄之虚实不同
阴黄寒湿阻滞、气滞血瘀证者,多属实证;而肝脾亏虚,气血不足证者,多为虚证。色黄晦暗如烟熏,伴脘腹痞满,神疲乏力、头身困重,苔白腻,脉沉滑者,属寒湿证;若色黄而黧黑,脘腹刺痛,口渴不欲饮,舌紫黯有瘀点瘀斑,脉弦涩者,属气滞血瘀证;若色黄无华,面色淡黯,乏力气短,精神差,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属肝脾亏虚,气血不足证。
5.辨黄疸病势轻重
判断病情顺逆、轻重,以黄疸色泽变化为主要标志。黄疸减退不明显,甚至持续加深,提示病势进展,病情危重;黄疸加深不明显,甚或逐渐变淡,提示病情向愈、好转。黄疸色泽鲜明,神志清楚,属顺证,病轻;黄疸色泽晦暗,躁扰不宁或神昏,属逆证,病重。
(二)治疗原则
黄疸的治疗以祛湿利小便为大法,以求湿邪从小便而去,如《金匮要略》有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黄疸是以湿热、寒湿、疫毒为患,故治疗当根据情况分别以清热利湿、温化寒湿、清热解毒为具体方法。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着,易于耗损阳气,故祛湿须注意顾护体内阳气;热为阳邪,易于灼烤津液,故清热时需要顾护阴液;同时,湿邪容易阻滞气机,所以在化湿的同时需要顾护中焦气机,使肝气条达,脾气健运,以使气血通畅,防止转变为积聚、鼓胀证。
(三)分证论治
1.阳黄
(1)湿热兼表证
1)症状:黄疸初起,发热恶寒,目睛不黄或轻度黄染,头痛身重,胸闷脘痞,纳差恶心,倦怠乏力,小便黄,舌苔薄腻,脉浮弦或弦数。
2)病机分析:湿热之邪外侵肌肤,卫气郁遏,故见发热恶寒;湿性重着,阻滞经络,故有头痛身重;湿邪壅遏中焦气机,脾失健运,则见胸闷脘痞,纳差恶心,倦怠乏力;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则有小便色黄。湿邪初袭,肝胆受邪不重,故胆汁不外溢,则无目睛发黄。苔薄腻,脉浮弦或弦数均为湿邪袭表之征。
3)治法:清热化湿,兼以解表。
4)代表方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甘露消毒丹化裁。方中麻黄、薄荷用量轻,取轻清宣散外邪之意;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浊;连翘、黄芩清热解毒;滑石、木通、赤小豆淡渗利湿,使邪从小便而去;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再加生姜、大枣、甘草以顾护脾气,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热利湿,解表散邪之力。
5)加减:表证轻者,麻黄、薄荷用量宜小,取微汗之意;目黄甚者,可重用茵陈,或加金钱草;表热重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里热重者,可加黄连、栀子。
(2)热重于湿
1)症状:黄疸迅速遍及全身,色黄鲜明如橘色,发热口渴,心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2)病机分析:热重于湿证主要由于湿热内蕴,熏蒸肝胆,使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则有身目发黄。热为阳邪,热多湿少,则色黄鲜明如橘色;热邪内盛,伤耗津液,故有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热邪扰神,则有心烦懊;湿热阻遏中焦,脾胃不运,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均为热重于湿之征。
3)治法:清热化湿,解毒通腑。
4)代表方药: 茵陈蒿汤加味。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要药,用量宜重,栀子、大黄清热、解毒、通腑,涤荡热邪。酌加车前草、猪苓、泽泻,清热利湿,兼可养阴,是湿热从二便分消。
5)加减:若大便干结甚,可加大大黄用量;若壮热烦渴甚,口干舌燥,可合龙胆泻肝汤,以加强清热解毒;若壮热神昏,躁扰不宁,皮肤瘀斑瘀点,可加升麻、赤芍、丹皮、虎杖、大青叶、紫草以清热凉血,消瘀解毒。
(3)湿重于热
1)症状:身目色黄而不鲜亮,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闷脘痞,纳差腹胀,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便黏不爽,小便短黄。苔白厚腻或黄白相间,脉濡缓或弦滑。
2)病机分析:湿重于热证主要由于湿浊内蕴,热郁于内,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而皮肤发黄。湿为阴邪,湿多热少,则色黄不鲜明;湿浊内蕴,热伏于内,故见身热不扬;湿邪困阻中焦,气机不畅,故有胸闷脘痞,纳差腹胀;中焦气机不运,不能布散津液,故有口渴而不欲饮;湿性黏滞,阻于肠道,故有大便黏而不爽。苔白厚腻或黄白相间,脉濡缓或弦滑亦是湿重于热之征。
3)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4)代表方药: 茵陈四苓汤加味。方中茵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通利小便;白术健脾助运以除湿;酌加藿香、蔻仁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宣畅气机,以助化湿退黄之力。
5)加减:若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腻,可加用胃苓汤,以健脾利湿,化气行水;若纳差食少,口气秽浊者,可加鸡内金、焦三仙以和胃化积。
(4)胆腑郁热
1)症状:身目发黄,右胁痛或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烦躁,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呕吐,厌油腻,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黄糙,脉弦滑数。
2)病机分析:热毒蕴结胆腑,热迫胆汁,则外溢于肌肤而发黄。胆属少阳,邪热内蕴,少阳枢机不利,故见寒热往来;胆失通降,气机不通,则有右胁疼痛,循经上传于肩背,可见肩背放射痛;热邪灼津扰神,故烦躁、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胆胃不和,可有厌油腻、恶心呕吐、纳差腹满;舌黄糙,脉弦滑数亦为胆腑郁热之象。
3)治法: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4)代表方药: 清胆汤化裁。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柴胡、黄芩、大黄、芒硝、枳实合大柴胡汤之意,和解少阳,涤荡热邪;配伍丹参以凉血活血,兼以退黄;加茵陈、金钱草、海金沙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5)加减:胁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腹胀胸闷者,可加佛手、香橼、八月札;恶心呕吐重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莱菔子。
2.阴黄
(1)寒湿阻遏
1)症状:身目色黄如烟熏,无光泽,胸闷脘痞,纳差泛恶,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身困头重,畏寒喜暖,舌质淡或黯,舌体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或濡缓。
2)病机分析: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津,或寒湿内侵,阻遏中阳,导致气机枢纽阻滞,肝胆郁结,胆汁外溢而发黄,色如烟熏而无光泽;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阻遏阳气,故有身困头重;脾阳不足,中气不畅,则见胸闷脘痞,畏寒喜暖,纳差泛恶,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舌质淡或黯,舌体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或濡缓,也是寒湿困阻中焦之征象。
3)治法:温阳健脾,化湿退黄。
4)代表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减。方中茵陈利湿退黄;白术、干姜、附子、炙甘草、党参合附子理中汤之意,温阳散寒,健脾益气;酌加茯苓、泽泻以淡渗利湿,通利水道;肉桂、川芎以温阳通脉,活血化瘀,全方共奏温阳健脾,益气和胃,化湿退黄之功。
5)加减:脘痞腹胀加木香、枳实;恶心呕吐重者加陈皮、半夏、竹茹;腹冷痛者,加吴茱萸、肉豆蔻;尿少肢肿者,加玉米须、车前子、车前草。
(2)瘀血内结
1)症状: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胁下有痞块,胀痛或刺痛拒按,皮肤可见赤丝红缕,手掌色赤如朱砂,腹部青筋显露,舌质紫黯或由瘀点瘀斑,苔薄润,脉细涩。
2)病机分析:黄疸日久,或长期情志怫郁、酒食不节,导致肝气不疏,气血通畅,久则瘀阻于胁下,故有胁下痞块胀痛拒按;瘀血阻滞,肌肤不荣,故有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红丝,掌如朱砂;瘀血结于肚腹,可见腹部青筋显露;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润,脉细涩,也是一派瘀血内结之象。
3)治法:破瘀消癥,疏肝解郁,退黄。
4)代表方药: 鳖甲煎丸加减。方中鳖甲软坚散结,大黄、桃仁、䗪虫破瘀消癥,通络化瘀;柴胡、厚朴、蜣螂以行气解郁,调畅肝木;瞿麦、石韦利水渗湿;干姜、黄芩合半夏泻心汤意,以寒热同调;人参、阿胶益气补血,使瘀去新生;再加入化瘀通络之品,或理气行气之品,或补益扶正之品,合方共奏破瘀消癥,益气养血,寒热并调之力。
5)加减:腹胀者加枳实、厚朴;纳差便溏者,加茯苓、白术、鸡内金、焦三仙;胁下痞块较硬者,加蜈蚣、穿山甲、三棱、莪术;有皮肤瘀点瘀斑者,加三七粉、茜草、仙鹤草;口渴尿少,大便干等阴伤重者,加沙参、麦冬、女贞子、墨旱莲。
(3)脾虚血亏
1)症状:身目发黄,色泽淡白无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肢体无力,纳差便溏,舌质淡,或胖大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濡细或沉弱。
2)病机分析:黄疸日久,蚕食正气,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则有乏力、气短;血亏不能荣肌肤、养心神,故面色淡白,心悸神疲;中焦虚弱,运化失调,故纳差便溏,舌质淡,或胖大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濡细或沉弱,也是脾虚血亏之象。
3)治法:温阳健脾,益气养血。
4)代表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大补中气,补气生血;桂枝、生姜、大枣相配,辛甘发散为阳,温补中阳;白芍、甘草相配,酸甘涌泄为阴,养阴生血;再加饴糖和中健胃;酌加茵陈以利湿退黄,茯苓、泽泻以淡渗利湿,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益气养血,利湿退黄之功。
5)加减:气虚重可重用黄芪,并加用党参;阳虚重,可加干姜、附子、肉桂;血虚重,可加熟地、当归、女贞子、阿胶。
3.急黄
(1)热毒炽盛
1)症状:身目发黄,黄色深而鲜明并迅速加深,急性起病,伴高热烦躁,精神萎靡,极度乏力,剧烈呕吐,脘腹胀痛拒按,无食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糙而厚或焦黄起刺,脉弦数或洪数。
2)病机分析:时邪疫毒外侵,或湿热内蕴,热毒炽盛,内灼肝胆,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湿热疫毒侵入人体,壅遏中焦,阻滞气机,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则呕吐、脘腹胀痛、无食欲;疫毒热邪亢盛,可使黄疸迅速加深;毒热邪气亢盛,气阴消耗,则见精神萎靡、极度乏力;热毒结于大肠,大肠传导失司,可见大便秘结;热毒灼伤津液,可见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糙而厚或焦黄起刺,脉弦数或洪数,也是热毒炽盛之征。
3)治法:清热解毒,泻火退黄。
4)代表方药: 清瘟败毒饮茵陈蒿汤。方中黄连、黄芩、生石膏清热解毒;栀子清泻三焦之火;生大黄苦寒直折,使热毒从大肠泻出,给邪以出路;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知母清热救阴;茵陈利湿退黄。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毒退黄之功。
5)加减:高热不退甚或神昏、狂躁者,加水牛角或安宫牛黄丸;恶心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竹茹;大便干结者,加芒硝、瓜蒌;腹痛拒按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佛手、郁金。
(2)热毒内陷
1)症状:身目色黄如金,起病急骤,变化迅速,高热,神昏谵语,或躁动不安甚或狂乱、抽搐,衄血便血,皮下瘀斑,不思食或索食如狂,恶心呕吐频作,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大小便闭,舌质红绛秽浊,脉弦细而数。
2)病机分析:时邪疫毒入侵,或湿热壅结化火化毒,毒热鸱张,迅速传变,乘势内扰,逼迫胆汁大量外溢,导致病情急骤、全身迅速发黄;毒热亢盛,灼伤津液,阻闭大肠、膀胱,膀胱气化无权,大肠传导失司,可见大小便闭;热毒入营,迫血妄行,故见衄血、便血、紫癜;热毒入心营,扰乱心神,故有神昏谵语、躁动不安;热毒化火,引动肝风,可见狂乱、抽搐;湿热疫毒亢盛,损耗脾胃之气,胃气衰败,则不思食或索食如狂、恶心呕吐;中气衰败,气运不行,血脉瘀阻,则有腹胀如鼓,青筋暴露。舌质红绛秽浊,脉弦细而数亦为热毒内陷之象。
3)治法:清营解毒,凉血开窍。
4)代表方药: 犀角散加味。方中犀角(用水牛角代替)清热、解毒、凉血,配伍栀子、黄连、升麻,更加强解毒清热之力;加入茵陈利胆退黄,清利湿热。酌加生地、丹皮、赤芍、玄参以凉血解毒,泻火救阴。诸药共奏解毒、凉血、养阴、退黄之功。
5)加减: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若有齿衄、鼻衄或皮下瘀斑等,可加侧柏叶、茜草、三七粉;腹胀腹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佛手、郁金;恶心、呕吐明显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狂躁、抽搐者,可加羚羊角、地龙、钩藤;神昏谵语可加安宫牛黄丸。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蒲公英90~120g,水煎服,用于黄疸变黑疸,血呈青黑色,胸腹满胀。
(2)鲜甜瓜蒂5g,加水100ml,水煎去渣,每天服2次。
(3)皂矾60g,核桃仁60g,大枣120g(去核),桃仁9g,杏仁9g,水煎服。治黄疸,面黄如金色。或取馒头2个,挖去心,将皂矾分装于馒头内,烤焦,为末。再将核桃、大枣、桃仁、杏仁捣泥,加入馒头末,搅拌均匀,为丸6g重,早晚各1丸。
(4)茵陈30g,鸡内金15g,炒研冲服,每天2次。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5)无花果叶9g,水煎代茶。
(6)玉米须60g,煎汤服,每日2次。
(7)鲜葡萄根30~90g,水煎服。
2.常用中成药
(1)茵栀黄颗粒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退黄疸、保肝、利胆。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温热邪毒内蕴证者。
用法用量:一次2袋,一日3次。
(2)胆舒软胶囊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阻滞证。
用法用量:每次1~2粒,每天3次。
(3)当飞利肝宁胶囊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证候者。
用法用量:每次4粒,每天3次。
(4)龙胆泻肝丸
功用主治:清肝泻火,利胆退黄。用于阳黄湿热并重或急黄疫毒炽盛,症见面目发黄,口苦,胁痛,尿黄等。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日2次。
(5)和络舒肝片
功用主治:疏肝理气,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滋养肝肾。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用法用量:每次5片,每天3次。
(6)丹栀逍遥丸
功用主治:疏肝清热,理气健脾。用于肝郁化火所致的烦躁、潮热,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6~9g,每天2次。
(7)垂盆草颗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主治湿热黄疸,淋证,泻痢,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湿疹,烫伤,虫蛇咬伤,咯血,衄血,尿血。
用法用量:每次1袋,每天2~3次。
(8)肝舒颗粒
功用主治:降酶、退黄、保肝、健脾。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用法用量:每次1袋,每天3次。
(9)苦参素胶囊
功用主治: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等。
用法用量:每次2粒,每天3次。
(10)安络化纤丸
功用主治: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早中期肝硬化。
用法用量:每次1袋(6g),每天2~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取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阳、足阳明穴为主。
处方:阳黄者,以胆俞、太冲、阳陵泉、阴陵泉、内庭为主;阴黄者,以脾俞、胆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为主。
配穴:胸闷呕恶加内关、公孙;腹胀便秘加大肠俞、天枢;四肢乏力加关元。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法并灸。
(2)耳针:取肝、胆、脾、胃、耳中、耳迷根。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或埋针,每次选取2~3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足针:取肝、胆、内临泣、内太冲。阳黄者以毫针刺入0.5~1寸,行捻转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阴黄者用补法,以毫针刺入2~5分深,轻捻数次后取出或留针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4)穴位注射:取肝俞、脾俞、胆俞、足三里、阳陵泉、太冲,每次选1~2穴,用茵栀黄或板蓝根注射液,每穴注射药液1ml,每日1次,20天为1个疗程。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砂矾鲫鱼膏:将砂仁60g研末,与白矾10g,白糖50g,鲫鱼1条(连肠杂用)共捣一起,纱布包裹,贴神阙、至阳穴,每天1次。
2)三黄红花糊:姜黄、蒲黄、红花、滑石各250g,山栀子420g,猪肝500g(焙干)一起研末,用15%~20%乙醇溶液调成糊,敷于肝区,约2~3个铜钱厚,再用艾灸在药上熨半小时,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2)推拿疗法:以点法、按法、提拿手法为主。
1)阳黄:热重于湿者,分推胸胁,点按中脘;提拿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点按三阴交、阳陵泉。湿重于热者,点按膀胱俞、三焦俞、小肠俞、志室,点按复溜、三阴交、曲泉、丰隆。
2)阴黄:点按脾俞、胃俞,点按天枢、公孙、三阴交,提拿足太阴脾经、组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3)急黄:点按肝俞、胆俞、膈俞,点按中极。血衄者,加点按上星;便血者,揉搓八髎,点按长强。
【临证参考】
(一)重视辨证,病证结合,分清虚实
中医黄疸病,可见于西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胰腺炎等,临证时不可盲目以清热、解毒、利湿之品攻伐,需重视辨病,病证结合,掌握病情缓急、病位、病性,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还应分清虚实阴阳,黄疸病起病急者,并非完全属实证,部分黄疸病人往往是久病体虚,遇外邪引触,或调摄不当,使体内邪气攻伐,而突发的全身黄染,例如慢加急性肝衰竭,这就是本虚标实证,故临证虚谨小慎微,仔细辨别。
(二)治黄重视治血、解毒、治痰
著名中医大家关幼波老先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治黄三法”:①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黄疸是由于湿热壅盛,而热毒侵袭日久,易化火灼伤血络,致血络瘀阻不通,故辨治黄疸须重视凉血、活血法的运用。②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黄疸或以外感疫毒,或以湿热内生而成,此皆因湿、热、瘀日久,酿生毒邪,毒邪不祛,则湿、热、瘀不散,故用药须根据毒邪性质不同,分别选用清热解毒、化湿解毒、凉血解毒之品。③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黄疸日久或难退难消,则最易损伤正气,中焦脾胃则首先受邪气侵袭,脾为生痰之源,故治疗难治性黄疸要运用化痰、理气药。
(三)治黄重视健脾药的运用
黄疸虽是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而成,但其病位并非单纯在肝胆,而是肝胆、脾胃皆有涉及。见肝为病,知肝传脾,脾属土,居中州,脾病则黄色外现,而湿邪亦多阻滞中焦气机升降,脾失健运反过来又易酿湿生痰,故在治疗黄疸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健脾、补脾药运用;同时,健脾补脾时,用药宜“轻灵见长”,不可壅补、呆补。
(四)治阳黄不可过用苦寒、香燥之品
阳黄的核心病机虽然是湿热壅盛,但湿为阴邪,其性多黏滞,与热邪相互胶结、凝固后,邪毒迁延难去,故使用苦寒、香燥之品时,不可急于求成,须缓图之,使胶着的湿热之邪,抽丝剥茧,层层清除,方能药到病除;否则,苦寒之品使用过急,不但不能迅速清除胶着的热毒,反而损伤体内阳气,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另一方面,过用香燥之品,亦可耗伤阴津,从而导致阴虚湿热病机形成的局面。
(五)黄疸后期注重扶正以祛邪,以治根本
黄疸后期,病程迁延日久,病久则入络,损伤正气,成邪盛正虚之象。故黄疸后期,要以扶助正气,培本固原,使正气恢复,邪气尽除。
【预防调护】
1.在气候变化的季节里注意保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防止传染,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增加肝脏负担。
2.饮食以清淡、少渣、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鸡蛋、瘦肉、蔬菜、水果之类;食量适当控制,少吃多餐,逐步增加;禁烟酒。
3.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时常安慰、耐心解释,表达关切,帮助其克服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
4.根据病情进行隔离,甲型、戊型肝炎实施消化道隔离,隔离至病后3周;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实施血液-体液隔离。
5.还要注意观察黄疸病人皮肤、巩膜的色泽,有无肝臭及皮下出血等情况,注意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肝性脑病出血的征兆;注意患者腹围、体重及每日尿量,评价腹水消退情况;同时应避免皮肤瘙痒导致抓伤或感染。
【医案选录】
医案1:
陈左 喉痧之后,滋阴太早,致伏温未发,蕴湿逗留募原,着于内而现于外,遂致遍体发黄,目珠黄,溺短赤,身热晚甚,渴喜热饮,肢节酸痛,举动不利,苔薄腻黄,脉濡数。温少湿多,互阻不解,缠绵之症也。姑拟清宣气分之温,驱逐募原之湿,俾温从外达,湿从下趋,始是病之去路。
清水豆卷三钱,忍冬藤三钱,连翘壳三钱,泽泻一钱五分,西茵陈一钱五分,黑山栀二钱,猪苓二钱,制苍术七分,粉葛根一钱五分,通草八分,鸡苏散(包)三钱,甘露消毒丹(包煎)八钱。(沈仲理.丁甘仁临证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45)
医案2(刘渡舟医案):
刘君之子,年12岁,缘于暑天浴水捕鱼,上蒸下溽,胸腹热满,按之灼手,神烦口渴,渴不欲饮,恶心脘痞,便秘,舌尖边红欠津,苔黄腻,脉沉弦而数。经查,黄疸指数52单位,转氨酶350单位,辨证为阳黄。因上蒸下溽,热结于里,病发于阳明胃肠,气分邪热,郁结灼津,尚未郁结于里。立辛苦寒法以清利湿热,重在清热,仿《温病条辨》杏仁石膏汤加味:
茵陈30g,杏仁12g(后下),生石膏30g,炒栀子12g,黄柏10g,半夏5g,生姜汁10ml(另兑),连翘汁12g,赤小豆15g。药服10剂后,黄疸明显消退,寒热诸证均罢,后佐以和胃之品,共服30余剂,诸证悉愈,肝功能恢复正常。(唐俊琪.古今名医内科医案赏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32)
医案3(关幼波医案):
韩某,男,33岁,疲乏,食少伴反复黄疸1年余。1年前开始食欲不振,厌恶油腻,疲乏无力,尿黄,目黄,黄疸指数13单位,某医院诊断为毛细胆管炎。近1年内每半月至20天出现一次巩膜黄染及小便深黄,反复不愈。舌苔薄白,脉弦细滑。立法为清热祛湿,芳化活血,佐以益气养阴。
茵陈60g,酒黄芩9g,蒲公英15g,通草3g,藿香15g,杏仁9g,橘红9g,香附9g,泽兰15g,生黄芪15g,砂仁6g,焦白术9g,杭白芍30g,当归12g,车前子12g(包)。
服上方数十剂后,患者精神体力好转,食欲增加,腹胀已除,小便清,大便调。黄疸指数5单位。服药期间未见黄疸出现。后以原方重用生黄芪调理,病未复发。(唐俊琪.古今名医内科医案赏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33)
医案4(李今庸医案):
某男,18岁,住湖北省新州县农村,农民。1975年6月某日就诊。发病3天,两白眼珠及全身皮肤皆发黄如染,腹满,小便不利,口渴,脉缓。病属“黄疸”,治宜利湿退黄;拟茵陈五苓散和栀子柏皮汤:
茵陈15g,桂枝10g,茯苓12g,炒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0g,栀子10g,黄柏10g。
上8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每日2次。(唐俊琪.古今名医内科医案赏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36)
医案5:
朱右,温病初愈,因饮食不谨,湿热滞互阻中焦,太阴健运无权,阳明通降失司,以致脘腹胀闷,不思纳谷,一身尽黄,小溲短赤如酱油色。苔薄腻黄,脉濡滑而数。黄疸已成,非易速痊。拟茵陈四苓合平胃加减:
西茵陈一钱五分,连皮苓四钱,猪苓二钱,陈广皮一钱,黑山栀二钱,福泽泻一钱五分,炒麦芽三钱,制苍术一钱,制川朴一钱,六神曲三钱,炒苡仁三钱。(丁甘仁.丁甘仁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4-125)
医案6:
孔左,素体阴虚,湿从热化,熏蒸郁遏,与胃中之浊气相并,遂致遍体发黄,目黄溲赤,肢倦乏力,纳谷减少。舌质淡红。从阳疸治之。
西茵陈二钱五分,赤猪苓各三钱,通草八分,冬瓜皮四钱,黑山栀二钱,泽泻一钱五分,飞滑石三钱,白茅根去心,两扎,生白术一钱五分,杜赤豆一两。(丁甘仁.丁甘仁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5)
医案7:
金君,躁烦郁虑,心脾两伤,火用不宣,脾阳困顿,胃中所入水谷,不生精微,而化为湿浊,着于募原,溢于肌肤,以致一身尽黄,色灰而暗,纳少神疲,便溏如白浆之状。起自仲夏,至中秋后,脐腹臌胀,腿足木肿,步履艰难。乃土德日衰,肝木来侮,浊阴凝聚,水湿下注,阳气不到之处,即水湿凝聚之所。症情滋蔓难图也,鄙见浅陋,恐不胜任。拙拟助阳驱阴,运脾逐湿,是否有当,尚希教正。
熟附块一钱五分,连皮苓四钱,西茵陈一钱五分,淡干姜八分,陈广皮一钱,葫芦巴一钱五分,米炒於术二钱,大腹皮二钱,大砂仁研八分,清炙草五分,炒补骨脂一钱五分,陈葫芦瓢四钱,金液丹吞服二钱。(丁甘仁.丁甘仁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
(王宪波 江宇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