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儿童保健学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相关性疾病

第一节 营养素缺乏的分类

培训目标
● 了解各种营养素的分类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概述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要涉及各种营养素,而且已经习惯了营养素的经典分类,即:按营养素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将约40种营养素分为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三大类。然而,临床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不能用经典的营养素分类方法给出发生原因上的解释。于是,有学者开始从营养素缺乏的发生机制上进行研究,找出生长发育与营养素缺乏时机体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儿科临床上发现,儿童发生营养素缺乏时可以有生长停滞,也可以继续生长。就是说,当出现必需营养素缺乏时会表现出2种不同的临床反应。一种反应是,虽然已经出现了营养素的缺乏,但机体仍然继续生长,而体内此类营养素的贮存量不断消耗,机体内此种营养素逐渐耗竭后导致出现特定的缺乏性征兆,临床上反映出营养素缺乏;另一种反应则表现为生长减缓或停滞,机体通过内部获取并竭力在体内保留、维持组织中该营养素浓度。因此,苏格兰学者Golden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营养素缺乏的机体病理反应不同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营养素缺乏的分类体系。即当一种营养素缺乏的反应表现为儿童可生长正常,但实验室有该营养素缺乏的血生化异常、临床表现有特定的症状时,就将此类营养素定义为Ⅰ型营养素(type Ⅰ nutrients);当营养素缺乏的反应表现为儿童减缓生长,实验室没有血生化异常、临床上也没有特定的症状时,此类营养素就定义为Ⅱ型营养素(type Ⅱ nutrients)。其实,这种营养素缺乏的分类方法与以往教科书描述营养素缺乏没有实质的区别,更多的是反映了营养素本身的特征,即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代谢方式,根据缺乏时的临床现象来进行分类。
以前在临床上常将某种特定营养素的缺乏都直接定义为某种营养素缺乏,即认为是Ⅰ型营养素缺乏症(type Ⅰ nutrient deficiency),而Ⅱ型营养素缺乏症(type Ⅱ nutrient deficiency)常常都被划入为蛋白质-能量缺乏症。这就可能出现其他营养素缺乏的漏诊或误诊。因此,这种将营养素缺乏分为Ⅰ类和Ⅱ类的分类方法更能帮助儿科医师理解各类必需营养素缺乏的本质和后果。
二、营养素的分类
1.Ⅰ型营养素
是指机体完成特定的生化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缺乏时临床上较早出现症状。当Ⅰ型营养素缺乏时,可以发现儿童的生长基本不受影响,但机体开始消耗贮备的已经开始缺乏的营养素,最终导致组织内营养素耗竭、代谢紊乱,躯体出现疾病。Ⅰ型营养素缺乏在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可以监测到相应的组织生化指标,临床上较易识别和治疗。Ⅰ型营养素包括钙、铁、碘、铜、锰以及所有的维生素等(表2-1)。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Ⅰ型营养素缺乏时将导致动物出现相应的症状异常,但体重增加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如缺铜时骨骼发育不良(继发于赖氨酞氧化酶缺陷),但不伴身材矮小。维生素D缺乏时导致胶原合成障碍,出现明显的骨病理改变,有特殊临床症状、体征和骨骼改变,但并未发生身材矮小。用低钙食物饲养的动物,出现骨矿化不全,故皮质薄,但骨骼未出现短小,长骨生长率正常。铁缺乏所致的贫血,可通过检测红细胞数、红细胞形态、铁蛋白、铁、转铁蛋白、原卟啉等确诊。
表2-1 Ⅰ型和Ⅱ型营养素分类
2.Ⅱ型营养素
是指和机体生长密切相关的一组营养素,也被称为“生长型”营养素(growth nutrients)。当此类营养素缺乏时,机体的反应特点首先表现为生长不足和组织修复;如果长期缺乏,机体产生明显的代偿反应,即为了维持该营养素的一定组织浓度,减少营养素的排泄,甚至分解自身组织以供机体对该营养素所需,使机体处于负平衡状态,直到最后才同时存在Ⅰ型营养素的丢失。任何一种Ⅱ型营养素缺乏症,在临床上一般都难以找到特定的症状与体征。Ⅱ型营养素包括能量、蛋白质以及与蛋白质相关的锌、钾、镁、氮、磷等(表2-1)。因此,临床上诊断此类营养素缺乏的手段比较复杂,通常很难确定是哪一种Ⅱ型营养素缺乏导致的生长停滞。
每一种营养素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营养素是细胞结构和基础代谢的组成部分,也是机体的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故与机体代谢途径和基本生理过程有关。Ⅰ型和Ⅱ型营养素都是维持每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但供给的频率和急迫程度各异。Ⅱ型营养素缺乏时,较快地发生蛋白质和核苷酸合成、代谢转运过程异常。因此,当Ⅱ型营养素严重缺乏时,人体不能承受环境压力或抵御感染,难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从而导致死亡。动物实验证实,在组织锌浓度正常但已经发生锌缺乏的动物,补充小剂量膳食锌会产生快速敏感的反应,而不给予锌的补充则导致动物死亡。
可见,机体对Ⅰ型和Ⅱ型营养素每天摄入量波动的反应不同。机体能够贮藏一定量的所有的Ⅰ型营养素以适应每天摄入量的波动。而当Ⅱ型营养素摄入过多时,机体将多余部分的Ⅱ型营养素进入功能性组织被分解、排泄;而当Ⅱ型营养素摄入不足时,机体可很快通过减少排泄和重吸收营养素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结果产生以生长速度下降来维持Ⅱ型营养素的组织浓度的代偿现象。如果膳食中Ⅱ型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时间持续较长,机体为维持自身生命的运转,将继续降低生长速率甚至生长停滞,故Ⅱ型营养素缺乏时间越长,生长落后就越显著。膳食中Ⅱ型营养素的任何一种缺乏,如蛋白质、锌、镁、磷、钾等的缺乏,其共同临床特征就是生长不良,且临床上难以确定究竟是哪一种营养素缺乏所致。减少生长激素调节因子的产生以及下调受体,同时减少蛋白合成是Ⅱ型营养素缺乏导致机体生长不良或停滞的机制之一。在临床上可以通过给予含有足量、均衡的Ⅱ型营养素膳食来治疗生长不良。除了生长不良,难以发现缺乏症相关的特征性症状,且在动物实验中也没发现任何代谢途径的缺陷。Ⅱ型营养素缺乏时,还可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患感染性疾病机会。临床亦可观察到生长不良和免疫低下有关。Ⅰ型营养素和Ⅱ型营养素缺乏的机体的反应特征见表2-2。
表2-2 Ⅰ型营养素缺乏和Ⅱ型营养素缺乏的反应特征
(毛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