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催乳素瘤
一、疾病概述
【流行病学】
催(泌)乳素(prolactin,PRL)瘤和高PRL血症是常见的下丘脑-垂体疾病。催乳素瘤(prolactinoma)是高PRL血症最常见的病因,其在垂体腺瘤中占50%~55%。几组大系列的非选择性连续尸检证实,垂体腺瘤的发病率非常高,20世纪70年代后的报道为8.5%~27.0%,一般认为在20%左右。这些垂体腺瘤患者生前无临床垂体疾病症状,经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其中约40%为PRL瘤患者。过去认为,在无功能的垂体大腺瘤中,40%~70%为PRL瘤。临床上有症状的PRL微腺瘤一般不会长成大腺瘤。
【病因与发病机制】
PRL是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个多肽链,PRL分泌细胞占腺垂体细胞总数的15%~20%。PRL的分泌受下丘脑PRL分泌释放因子(PRF)和PRL分泌释放抑制因子(PIF)的双重调节。正常情况下,以PIF发挥的抑制性影响为主。现认为,垂体的自身缺陷是PRL瘤形成的起始原因,下丘脑调节功能紊乱起着允许和促进作用。在人类腺垂体肿瘤中已找到一些候选基因,其中与PRL瘤有关的肿瘤基因有肝素结合分泌性转型基因、垂体瘤转型基因等。由于这些基因的变异,导致PRL分泌细胞发生单克隆增生。在下丘脑-垂体激素调节紊乱等因素作用下,最终形成肿瘤。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PRL瘤所致高PRL血症的临床表现因年龄、性别、高PRL血症持续时间及肿瘤大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肿瘤越大,PRL水平越高,症状越明显。虽然尸检所发现的PRL微腺瘤在流行病学上无性别差异,但临床PRL瘤多见于女性且多为微腺瘤,多发生于20~40岁患者,而在男性多为大腺瘤。女性高PRL血症患者的溢乳发生率为30%~80%。有些育龄女性即使血清PRL水平正常也可出现溢乳,故溢乳不是高PRL血症的特有症状。但溢乳和闭经一起出现时,常可检测出高PRL血症。溢乳一般表现为乳腺触摸性泌乳,单侧或双侧、持续或间断。性腺功能减退几乎是慢性高PRL血症患者的必有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女性患者以继发性闭经最常见,常因和溢乳一起出现而被称为溢乳-闭经综合征。其他性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有经期缩短、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延迟及不孕。男性患者溢乳的发生率为14%~33%,一般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及精子数量减少。因发现时肿瘤往往已较大,多压迫正常垂体组织而有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功能减退;大腺瘤还可以压迫邻近组织而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外肌麻痹等,甚至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等。有些PRL微腺瘤虽然占位病变不明显,但患者也可出现头痛,原因不明。
PRL瘤可以是混合性垂体腺瘤的一部分与其他腺瘤一起发生,临床常见的是GH与PRL混合瘤。20%~40%肢端肥大症病例的血清PRL水平升高,轻微PRL水平升高是否为GH与PRL混合瘤,临床不易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PRL瘤诊断主要依赖血清PRL水平及蝶鞍区影像学检查。此外,还须做垂体激素及靶腺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等,以了解PRL瘤对垂体周围组织的影响。视野缺损和脑神经损害提示垂体大腺瘤已向鞍上和鞍旁发展,肿瘤的定位则依赖蝶鞍区CT或MRI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1.特发性高PRL血症
病因不明,这是长期困扰临床医生、需要与PRL瘤鉴别的问题。诊断特发性高PRL血症必须先排除生理性、药物性、病理性高PRL血症。一般血清PRL仅轻度升高(<100μg/L),CT或MRI无异常发现,这些特发性高PRL血症患者中可能有个别潜隐、未发现的微小PRL瘤或将来会演变成PRL瘤,应定期随访。
2.药物所致高PRL血症
许多药物会引起PRL升高。较常见的如一些镇静药、H 2受体阻断剂及口服避孕药。一般药物引起的PRL升高均<100μg/L,但长期服用甲氧氯普胺、氯丙嗪的患者血清PRL水平可达200~500μg/L。已知服用可能引起PRL增高的患者,应停药后检查。
3.垂体非PRL瘤
为肿瘤压迫垂体柄,干扰多巴胺向垂体输送,减弱PIF的张力性抑制,产生高PRL血症,多数患者PRL水平<200μg/L,蝶鞍区CT或MRI检查发现腺垂体内有占位病变。腺垂体激素检测发现除PRL增高外,还有另一种激素增高(无功能腺瘤则无),但其他腺垂体激素多减少。用溴隐亭治疗血PRL水平可迅速降至正常,但垂体瘤的大小很少变化。这时要考虑垂体非PRL瘤的可能。
4.下丘脑肿瘤或鞍区垂体外肿瘤
共同点是血清PRL一般<100μg/L,PRL水平与肿瘤大小及肿瘤所致脑神经压迫、尿崩症、头痛等较严重的症状不相符,这些肿瘤在CT或MRI检查时常有自身特点,多数不难鉴别。
5.原发性甲减
在少数情况下,原发性甲减不但可引起高PRL血症,还可导致腺垂体增大,使CT等检查误诊为存在垂体肿瘤。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检验诊断
所有病理性高PRL血症患者在怀疑为PRL瘤之前,必须先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常规肝、肾功能检查以逐一排除药物性、应激性、神经源性及系统性疾病,其中尤其要排除原发性甲减的可能。
【检验项目】
1.基础PRL测定
具体方法见第一节。
健康人清晨基础值<20μg/L,非PRL瘤的高PRL血症,PRL很少>200μg/L。如>200μg/L则提示PRL瘤的可能性大。为避免应激,可连续3天采血或同一天3次采血(每次相隔20分钟),如此3次测定可排除脉冲峰值,有利于对高PRL分泌的判断。
血清PRL>100μg/L者高度考虑PRL瘤;PRL>200 μg/L绝大多数为PRL瘤;PRL<100μg/L者多考虑高PRL血症。
2.PRL动态试验
当临床上考虑高PRL血症可能,如血PRL不升高或升高不明显时,应做PRL动态试验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TRH兴奋试验:
静脉注射TRH。健康人注射后15~30分钟血中PRL达峰值,为基础值2倍以上;PRL瘤患者注射TRH无明显进一步升高,或峰值延迟,升高在基础值1.5倍以下。
(2)氯丙嗪兴奋试验: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经受体转导,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吸收和转化多巴胺功能,促进PRL分泌。正常女性肌内注射25~50mg后60~90分钟血PRL水平比药物注射前升高1~2倍,持续3小时,而在垂体肿瘤时不升高。
(3)左旋多巴抑制试验:
左旋多巴(L-Dopa)为多巴胺前体物,经脱羟酶作用生成多巴胺而抑制PRL分泌。正常女性口服500mg后2~3小时PRL明显降低,垂体肿瘤时不降低。
(4)溴隐亭抑制试验:
溴隐亭(Bromocriptine)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强力抑制PRL合成和释放。正常女性口服2.5~5.0mg后2~4小时PRL降低50%以上,持续20~30小时。功能性高PRL血症和PRL腺瘤时下降明显,而GH、ACTH下降幅度低于前两者。
3.其他检验
临床怀疑PRL瘤者除测定PRL外,还应检测LH、FSH、TSH、GH、ACTH、睾酮及雌激素。PRL瘤患者长期高PRL血症导致LH、FSH下降,睾酮及雌激素水平降低。有些混合性腺瘤除PRL增高外,尚有其他腺垂体激素增多。大的PRL瘤可压迫周围腺垂体组织引起一种或几种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
【应用建议】
临床症状常是本病的线索,患者往往有典型的溢乳与性腺功能减退症状。检测血清PRL可以确诊有无高PRL血症,但由于PRL为脉冲式分泌,为避免峰值出现对结果的影响,可在同一天连续采3次血,每次间隔20分钟,取其平均值。PRL<20μg/L时,排除高PRL血症;PRL>200μg/L结合垂体影像学检查,即可肯定为PRL瘤;PRL>300μg/L时,即使影像检查无异常,亦诊断PRL瘤。值得注意的是,在确诊高PRL血症时,需行相关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引起高PRL血症的病因。由于垂体PRL瘤是引起高PRL血症的常见病因,因此有必要常规行脑垂体MRI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