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经典病例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病例6:直肠癌伴肝转移

病例提供者:

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六病区,张敬东、周进

(1)病情介绍:

基本信息:

女,65岁。

主诉:

直肠癌术后7月余。

现病史:

患者7月余前(2016-03)因“反复心悸、胸闷”就诊于外院,肠镜示距肛门10~15cm隆起性病变,取病理回报:腺癌。于2016-03-23在外院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腹腔内无腹水,肝表面光滑,腹腔及腹膜未发现转移结节,肝脏触诊发现一直径约1.0cm结节,质地软;病灶位于直肠腹膜返折下,距肛缘约10cm处触及大小约4cm×3cm肿物,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可,已侵及浆膜层,余无异常。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0余天发现肝转移病灶(5个,1大4小),较大者为2.1cm。

特殊合并症与家族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其姐患宫颈癌,姑姑直肠癌40岁去世。

体检阳性体征与重要阴性体征:

无。

重要辅助检查与影像检查结果:

2016-03-15肠镜:

进镜达回盲部,距肛门约10cm至15cm见一隆起性病变,约环3/4管腔,不规则状,取活组织6块,余未见明显异常。病理:(距肛门10~15cm)直肠腺癌。

2016-03-17肝胆脾胰彩超:

肝内灶状异常回声区;肝囊肿;脂肪肝。超声造影:肝脏左叶局灶性异常回声,考虑血管瘤。

2016-03-17 CEA:

1.64μg/L,CA125:7U/ml,CA19-9:12.42U/ml,CA15-3:5.1U/ml,AFP:2.10μg/L。

2016-03-23术后病理:

直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肿瘤大小约2.8cm×2.8cm×1cm,侵及外膜,送检(远端、近端)及肠系膜切缘未见癌,取淋巴结14枚,其中6枚见转移癌(6/14)。免疫组化:pgp(+)、GST-π(+)、TOPOII(40%)、Ki67(70%)、MLH1/MSH2/MSH6/PMS2(均阳性),提示肿瘤为MSS(微卫星稳定)。

2016-04-19胸部CT平扫及全腹部增强CT:

①右肺中叶小结节②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瘤;肝右前叶富血供结节,考虑血管瘤;③肠术后改变,吻合口尚可。

2016-04-22肝脏MRI增强:

肝内多发弱强化,考虑转移瘤可能大;肝S8强化灶,血管瘤可能性大(图6-1)。

图6-1A

图6-1B

图6-1C

图6-1D

诊断:

直肠上段中分化腺癌伴同时性肝转移,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pT4aN2bcM1a,Ⅳ期,RAS/BRAF野生型。

(2)首次MDT讨论:

讨论目的:

①肝脏转移灶可切除?潜在可切除?(多个病灶分散在肝左右叶);②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③全身治疗方案:两药化疗加靶向?三药化疗?

讨论时间:

2016-04-26

参与科室:

肿瘤内科,肝胆外科,大肠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介入科。

讨论意见:

影像科:

肝MRI增强示:肝脏内约5个转移病灶,1大4小,较大者为2.1cm,分布在肝左右两叶。

大肠外科:

结合患者病史,考虑患者在术前可能已有肝转移,该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可能未达到R0切除,仅可能达到改善患者排便困难及避免发生肠梗阻的目的。

肝胆外科:

患者肝脏转移病灶数量不是手术的禁忌因素,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肝脏小病灶可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射频消融术,有目的地消灭小病灶。

肿瘤内科:

新辅助治疗可能造成肝内小病灶消失,先行对肝脏部分小病灶行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射频消融术,待肝脏局部小病灶处理后,可给予新辅助化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决定联合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化疗2~4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可转入肝胆外科行肝脏转移病灶切除术。

讨论结论:

先行对肝脏部分病灶行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射频消融术,待局部肝小病灶处理后,可结合病理类型、基因检测结果、微卫星的情况及患者经济条件等情况,给予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在化疗过程中评价疗效及判断生物学行为。

执行情况及治疗结局:

患者欲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射频消融术,但术前行超声检查时未见明显确切小的肝转移病灶。遂于2016-04-27行CapeOx方案化疗。同时行基因检测,结果均未检测到RAS/RAF基因突变。第2周期始行CapeOx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2周期后评效为PR(肝内仍可见5枚转移灶,均较前缩小,较大者由2.1cm缩小至1.5cm)(图6-2)。副反应为皮疹1级,消化道反应2级。

图6-2A

图6-2B

图6-2C

图6-2D

(3)二次MDT讨论:

讨论时间:

2016-06-15

参与科室:

肿瘤内科,肝胆外科,大肠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介入科。

讨论意见:

影像科:

肝内转移灶经2周期治疗后,肝内仍可见5枚转移灶,均较前缩小,较大者由2.1cm缩小至1.5cm。

肝胆外科:

尽量保留肝组织,可行肝左外叶+S4段部分切除联合S5、S8段病灶微波消融术。

肿瘤内科:

经化疗联合靶向,评效为PR。可行肝脏部分切除及部分病灶微波消融术,术后继续行化疗或联合靶向治疗。

讨论结论:

经过2个周期治疗达PR(图6-2)。可转入肝胆外科行肝左外叶+S4段部分切除联合S5、S8段病灶微波消融术,以达到无瘤状态(NED)。

执行情况及治疗结局:

2016-06-27于肝胆胰外科行肝左外叶+S4段部分切除及S5、S8段病灶微波消融术(肝左外叶、肝S4段各1cm结节,S5、S8段各0.5cm左右小结节)。术后病理:(肝左外叶及肝4段)中低分化转移性腺癌,符合肠道来源。免疫组化:MLH1少数细胞弱(+),MSH2(+),MSH6局灶少数细胞(+),PMS2(+),CK20(+),CDX2部分细胞(+),Hepatocyte少数细胞(+),ERCC1(+),VEGF(−),Ki-67 30%(+)。术后1月复查见肝右叶被膜下可见模糊小低密度影(图6-3),继续给予CapeOx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4周期。2周期治疗后复查,肝右叶被膜下小低密度影消失。患者第4周期化疗于2016-10-10结束,第4周期化疗后复查肝右叶被膜下模糊小低密度影消失(图6-4)。

图6-3

图6-4

(4)病例点评:

影像科(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CT诊断研究室,徐卓东):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是目前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的热点问题,是MDT讨论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MDT讨论制定较合理的治疗计划,使患者受益最大化。该例患者则是最好的说明。但建议业内如果患者及医院条件允许,对怀疑肝转移患者的影像检查尽可能优先采用MRI。

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孙凌宇):

40983研究显示围手术期的化疗可延长仅有肝转移的可手术mCRC患者的PFS,欧洲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显示高危复发组病人新辅助化疗有效提高DFS。虽然NEW EPOC研究不支持新辅助化疗使用西妥昔单抗,但ESMO晚期肠癌指南2016版指出技术上容易切除但伴有一个或多个不良预后因素的CRCLM,术前化疗方案可用FOLFOX或者两药化疗+靶向(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或者FOLFOXIRI ±贝伐珠单抗。

放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金晶、唐源):

患者外院直肠癌术前的评估不充分,原发灶缺乏MRI评价、未行腹部增强CT且肺部未评估,术后很快发现肝多发转移。患者直肠癌术后评估全面且准确,肝多发转移治疗前MDT充分考虑到多种手段合理运用;患者实际治疗采用双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2周期,经及时评估后联合“肝脏手术+术中射频”使肝脏达无瘤状态,肝脏术后及时紧跟化疗,整体过程体现MDT的集体智慧。